中心城市城郊型。地处距离中心城市较近的县域,要主动接受城市的辐射作用,发展为城市服务和提供产品供应的工业与农业;发展为大企业配套的中小企业;利用地缘优势,争取建立工业园区和农业园区,重点是千方百计引进县域以外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发展企业集群。
大型或特大型企业带动型。在有大型或特大型企业所在的县(市),可以以紧密的产业技术关联为纽带,通过招商引资和培育本地能人,在县域内大力发展和延长大企业上游和下游产品的产业链,形成并带动一大批中小企业的发展。同时也可以发展为大企业服务的农产品种植以及第三产业。还可以利用大企业捐助的扶贫资金,改变“输血式”分散资助为通过资助农村项目,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政府政策引导和推动型。一些县经济发展的条件并不优越,就需要特别强调政府政策的引导和直接推动,如政府采取“公共设施向民企开放”、“企业发展县内无乡界”、“资源利用靠市场配置,无中生有”、“招商引资弱化减税让利,强化投资软环境”、“项目建设弱化求大求洋,强化小产品大产业”等等。或者,目前资源虽已枯竭,但原老产业仍有较雄厚的人才、技术和设备优势,政府可以大力支持企业到外地采购原材料,继续做大做强原优势产业。既积极招商引资,又要大力扶持本地民营企业的发展。
边远山区型。这些县域一般交通较为不便,但有相当的资源。如果都集中精力搞招商引资,效果远远差于前三种类型,尤其是第一、二种类型。当然,也不排除引进外资的可能性。所以,除了积极引进外地资金以外,着力点应该是大力培育本地民营企业家和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促进中小企业的衍生,并从开始就注意避免中小企业空间布局分散的弱点,引导中小企业由分散走向集中,形成原生型中小企业集群。注意扶持资源开发和加工企业,着力培育涉农企业。
不管哪种类型,县域经济必须以城镇为中心,以农村为基础,狠抓民营企业和市场的培育和发展,转变政府职能并十分强调服务到家,必须将培育企业和发展经济与逐步实现城镇化结合一并通盘考虑,尽快实现城镇工业化,农村农业产业化,这都是共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