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城银饰也“抗日”

安孝义  2005/8/9  23225点  永安之窗
  

  在我收藏的永安民俗银饰中,有件藏品令人格外珍爱。这是一件银佩饰,整体由挂链、银牌、坠饰三个部分组成,通长25厘米、宽5厘米,层次感分明、工艺十分老道。银牌主图为,老子倒骑青牛图。只见他白发如雪,其眉垂鬓,两耳过肩,长须飘膝,一身红颜素袍,简朴洁净。(张果老倒骑着毛驴,手执鱼鼓形象,传说其鼓频敲,声有梵音,为人间带来幸福和吉祥。)经银匠搬、打、攒、錾,几道巧夺天工的手艺下来,更加显得惟妙惟肖,真可以呼之欲出。最难能可贵的是在银佩饰的四条垂链中,各鲜明地錾刻有“抗日”两字。
  


   

  永安历史上,有使用银器佩饰的习俗。地方旧志云:“民习工,技以精巧得誉。” 金银匠人,旧时江湖切口称“七九通”或“火琴邱”。该行所供奉的行业祖师就是老子,即“太上老君”。明清时期本地城乡已有家庭金银加工作坊,“首饰银匠尚是土著” 。地方民众习俗喜好金银古今犹同。大凡婚丧嫁娶,以金银为重礼。民间金银首饰,如手镯、戒子、耳环、发簪、银钗等无所不有。日常用品中,如衣帽饰、床饰等尽用银制,什么福禄寿喜、观音、八仙、财神、土地,诸路神仙一应俱全。甚至连耳挖、剔牙、镊子等也用银子制成,挂在腰间不时备用。本地青水一带古闽越人后裔的畲族妇女,更是离不开金银。她们高盘的发髻插满银制的簪钗、银梳,脖子和胸前挂着精美绝伦的银器,青蓝色的麻布衣裙,竟以粗重的银链做带。


  抗战时期,福建省府内迁永安。使城区银楼林立十分兴旺,除本地原有数家外,福州、南平还有迁来。较大的银楼有:天泉、克记发、宝盛、祥泉、宝祥、宝和、克记中、天顺等家。较集中在新街、新西路、中华路、马巷一带,虽历战时多事之秋,但仍显八闽数载不屈的繁华。永安民众为抗日救亡出金献银,慷慨激昂地为“中国儿童号”、“中国妇女号”飞机筹募捐献自己的金银首饰。这件在民俗意味性极强的银佩上,錾刻“抗日”字样,是在众多藏品中仅见的,深刻地体现抗战期间永安民众的抗日救国心情。

  这件难得的银佩饰,已经成为永安珍贵的抗战文物。有许多藏友出高价要求协商转让,均遭我断然拒绝。看着银牌上老子(张果老)动人的形象,有本地民谣唱曰:“正月二十三,老君过函关。家家贴青牛,岁岁保平安。”垂链上的“抗日”二字,我一遍遍大声地读过去,仿佛历史的呼声就在耳边久久回响。(我不禁哑然失笑,日寇的最终下场,不正是应了一句中国俗话:“咱们倒骑毛驴——走着瞧!”)
注:有网友认为该图是老子青牛图,按两种不同说法各改之。



发表评论>>
相关阅读:

林洪通编著:永安抗战文化史话:论党对永安抗战文化活动的领导

林洪通   2年前   33030点

林洪通编著:永安抗战文化史话:姚勇来、沈嫄璋政治身份之谜

林洪通   2年前   24370点

林洪通编著:福建抗战省会永安美国新闻处的抗日宣传活动二三事

林洪通   2年前   24373点

林洪通编著:抗战时期我国东南独树一帜的永安《民主报》

林洪通   2年前   28896点

林洪通编著:抗战文化城与“永安大狱”:  电视系列片脚本(文学本)

林洪通   2年前   12958点

林洪通著:《永安抗战文化史话》之《他们无愧为羊枣烈士的后代》

林洪通   2年前   8352点

林洪通编著:抗战时期驰名中外的《国际时事研究》周刊

林洪通   2年前   7599点

林洪通编著《永安抗战史话》之《拜访百岁音乐家缪天瑞先生》

林洪通   2年前   5526点

林洪通:永安抗战文化简介

林洪通   2年前   26561点

《永安抗战文化史话》目录

林洪通   2年前   21146点
加载更多>>
2024 福建·永安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