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是猫科中的大型猛兽,体貌雄伟有王者风范。其头圆、耳短、尾长如棒,四肢强大有力,毛色斑斓。虎生活在丛林地带,特别喜欢在茅草丛生处栖息。永安境内的老虎,是我国特有的品种华南虎。历史上种群活动频繁,是福建有名的“虎患”区。华南虎个子小于东北虎,但威风丝毫不减。它活动地域特别大,一昼夜可行走50多公里。虎喜夜行,走路时爪能收缩没有声响,善于游泳、捕食敏捷勇猛。据永安县志记载:“道光四年(1824年),县南洪田、西洋等地发生虎患,伤数十人。”该处有“虎山”、“老虎歧”、“跌虎顶”、“打虎坑”等几处与虎有关的地名,想必并非空穴来风。永安县续志卷之十《祥异志》载称:“道光四、五年间,西南路多虎,伤人数十。有忠洛乡庠生江作锦以兄亦罹害,呈县请捕。时典史李崇源请于县,躬迎城隍下乡,为文以祭之,虎患遂息。”老城隍装模作样,故然无力驱虎。当时猎户用陷阱、药箭、土炮等射杀,若捕获一只老虎,便可在县衙领到赏钱。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一月,县城南郊等地发生虎患,县政府派警察到各处打虎,并悬赏捕获一只老虎赏大洋50元。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一时竹桩陷阱、连环绊雷、阎王铁夹、土铳火枪统统上阵,使山大王饱尝“钱”的厉害!同年十月二十九日,省政府主席和众多机关驻地的城郊吉山村也发现老虎,县政府赶忙又贴出布告:“捕虎一只,赏国币30元。”短短数月因打虎太多,现大洋贬成不值钱的国币。一般来讲,老虎喜欢单独行动,占山为王很少成群。但是,永安却出现过一回老虎象羊群一样结队而行的“虎群”。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五月中旬,距城北18公里处的贡川古镇附近的山上出现猛虎,数量多达30余只。乡民有7人被吞噬,一时人们谈虎色变。
解放初期,永安人口增多,城区建设范围扩大,“人进虎退”,虎窝上盖起了工厂、变成了田地。但虎们恋旧,偶也故地重游。有一次,南门山头发现有虎的踪迹,为民除害,几个民兵在南塔上架起机关枪守候,只因见虎与牛争斗只好朝天鸣枪。可见“南门有虎”不是虚传。永安西门墟场,还有外来打虎队雄纠纠地在卖老虎膏。后来,鹰厦铁路通车后有关老虎的传闻越来越少。在六、七十年代,永安墟市偶有偏远处山民捕得老虎来卖。记得有一年,有人途经大同路口见一农民挑只木箱,内装一小虎,担心它落入人口便商量把虎买下,并将小虎存放在晏公街老宅处。当虎搬入大厅时,房梁上的老鼠如尘埃似地掉落下来,从门外奔回来的大黄狗一下子腿肚子发软,匍匐不能前。次日,拦货车将虎送至某动物园,终因虎已受伤抢救无效而死亡,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如今,老虎早已被国家列为一级保护动物,有关专家也频频发出“救救老虎”的呼声。据有关资料统计,因受食物和栖息地等因素影响,全国野外华南虎已不足20只,而我省境内约占一半。永安天宝岩由于当地民众有“封山禁伐”碑和有关部门的保护,使之得以保存境内最大一片原始森林,据称最有可能在此发现华南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