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塔:又名“登云塔”。在城南一里的岭南土山上,始建于明弘治十八年(1505),塔曾先后两次遭雷火烧毁,仅存塔柱。明嘉庆、清康熙年间两次重修。1981年又重修,今辟为南塔公园。迄今有四百余年历史。当时,师傅建南塔是从八角形的塔基一层层向上砌筑塔体,并按建筑塔的规格尺寸一层层逐渐向上缩小,直到塔建成后,塔顶葫芦尖的重量集中向下承载,同时产生水平推力,沿着八角形的塔体往下传递至塔基上,使塔身整体保持平衡稳定,高耸屹立,是一座金碧辉煌的建筑。现经实地考察,建南塔主要目的:一是作为开县标志;二是因八卦第三方位在南“离”为火,以制火“镇煞”助“兴文运”。塔身为砖石结构,楼阁式,七层八角,塔高28米,测量塔底周长33.92米,塔门宽1.05米。用罗经格定,塔立午子兼丁癸,庚午庚子分金,坐星宿六度,向虚宿六度。
北塔:俗称“凌霄塔”,在市区龟山公园北面的一座山丘上。该塔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21)。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当年,徒弟建塔是在三面临水的悬崖徒壁的岩石上,而且山顶地坪狭窄,木架子难搭撑,建塔材料挑运困难,施工难度大的情况下进行建塔的。先是从六角形的基础上一层层往上砌筑塔体,每当砌几层砖后,徒弟就在塔内用大锤把木楔子一根一根地打进砖缝中,同时,请师傅帮助在外面细心观察指导由平至上一层一层扶正,使塔体平面和上下始终保持水平和垂直,不让塔身往外倾斜,而且塔身上下一样大。直到第七层塔顶砌完后,徒弟站在塔顶挂瓦的下斜木板上,正准备铺盖顶瓦时,两眼往下张望,只见山崖下一团旋涡和一大片波荡的燕江流水,顿时感到头晕眼花,胆颤心惊,不由的产生一种危机感,感觉不踏实,只好停工,匆忙走下木架子,来向师傅请教,师傅回答:“等晚上再说”,徒弟听后,迷惑不解,整天琢磨着师傅说的这句话,一直到傍晚夕阳西落时,他才悟出,师傅言意是叫他在晚上干活。于是,他在夜幕降临时,就在塔顶上挂上松明火,并围绕塔顶檐边上插上一大圈点燃的香火后,只见塔顶照耀的松明火和一点一点闪烁着的香火。然后,他再向下俯视,塔外四周一团漆黑,此时他心平静了,就动手铺盖塔瓦,当徒弟把塔檐边瓦片砌好时,天已黎明了。
北塔比南塔高度超过4米。遥望北塔高峻挺拔,气势雄伟。其建筑形式独特,造技十分精湛,外形壮观而优美,胜过师傅建的塔。南北塔的建造传说点缀了师徒超人的神技和创造的智慧与建筑水平。今考察建北塔不仅是作为建县的标志,以及注重水口地带景观建构的需要,更重要是按照风水学的理论起到关锁水口的作用,水口的理论与营建构成了风水中最具有魅力的部分,它类似现代建筑中的给排水,但作用与象征意义又远非给水排水所能比及。
北塔塔高32米,楼阁式七层六角,各层有半圆卷门,并设假窗,内外设栏杆。经测量塔内墙厚1.95米,对角内径4.02米,对面内径3.48米,中央设立圆柱子,柱边连接螺旋式向上的混凝土楼板。塔门宽度0.82米,塔坪总边长44米,宽度2.06米,高度0.84米,塔坪下砌七层台阶。经罗经测定塔立艮坤兼寅申,无分金,坐斗宿四度,向井宿九度。塔前右方坤水来,午水来会合,辰水倒左出水口。永安的地势是沙溪,文川溪两岸地带低平,西南高,东北低,北塔水口流归辰方,即“巽位”吉方,正好吻合“巽位为江湖之咽喉,水口之关锁”的风水理论。
据《永安县志》记载:南塔与学宫对峙。文庙(今位于永安市大同路)始建于明景泰六年(1455)至天顺元年(1457)建成。从明成化八年(1472)至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间,有过七次旋毁记录,现存大成殿为明弘治十六年(1503)重建。2003年,依照旧制,进行第八次重修。1984年被永安市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市级文保单位。2005年被福建省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保单位。经考证文庙立癸丁兼子午,无分金,坐女宿和虚宿之间,向星宿一度。文庙与南塔对峙偏东五度,两者主体建筑基本上是贯穿一条南北走向的中轴线上。而北塔是建在东北方位上,因为水口位置的缘故,所以南塔、文庙、北塔不是在一条南北走向的中轴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