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枣,即杨潮,原名杨廉政,字九寰,笔名羊枣、朝水、洋潮、易卓、潮声、杨丹荪。1900年5月8日生于湖北省沔阳县(今仙桃市)一个封建大家庭。父亲杨会康为清末举人。在17位兄弟姐妹中,杨潮排行第四。杨潮少年读私塾,14岁考入北京清华学校。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杨潮积极投身于爱国学生运动洪流中,当年被清华学校开除,因此受到父亲训斥。但经过"五四"运动锻炼洗礼的杨潮,更加积极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目睹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国家的日益衰败,他认定了实业救国的道路,改名为杨九寰,考入唐山工业专门学校机械科,1921年唐山工业专门学校机械科并入上海交通大学,杨潮也转入交通大学机械系就读,与陆定一同学。1923年杨潮以全系第二名的成绩毕业于交通大学。后任职于上海"京沪、沪杭甬铁路管理局"考工科。由于杨潮对音乐和戏剧有爱好,因而曾业余从事"明月歌舞社"活动。1926年,杨潮加入了有志于电影事业的同仁组织"俭德会",在上海闸北经营"百星电影院",与帝国主义在租界的"大光明"等电影院竞争。1930年又在汉口开办"百星"影院,但因得罪当地流氓,影院被捣毁,损失惨重。不久上海影院亦被帝国主义挤垮,"俭德会"影业全部破产,债台高筑。1932年,为清偿债务,杨潮向其父亲求援,遭到拒绝。自此,杨潮与他的封建家庭断绝了关系。
1932年,遭到了现实生活沉重打击的杨潮,处在苦闷、彷徨之中,产生了探索新道路的要求。这时,杨潮的六妹杨刚从北京来到上海。杨刚是1930年在燕京大学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党员,是北方左翼作家发起人之一。在杨刚的帮助下,杨潮明白了实业救国的道路走不通,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才能救中国。从此,他为追求真理,勤奋攻读《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大量马列主义著作,不倦地追求真理,逐步地认识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主张,并终于抛弃了民主个人主义的立场,坚信马列主义,决心走向人民。
1933年,在上海的白色恐怖环境中,杨潮结识了一些共产党员和进步作家。年初,由周扬介绍,杨潮加入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他在坚持学习马列主义理论的同时,开始从事党的秘密活动。下半年,经
周扬介绍,杨潮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5年,杨潮辞去上海铁路局的职务,到了桂林,在陈望道主持的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任教。撰写了《现阶段学生运动的检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等文,发表在桂林《月牙》杂志。1936年6月,广西师专停课,杨潮回到上海,在塔斯社上海分社任翻译。根据抗日救亡运动和反法西斯斗争的需要,杨潮开始转而研究新闻时事,撰写军事评论和政治论文。1938年上海沦陷,他仍坚守在上海"孤岛"租界,为报刊撰写社论、专论,分析抗战形势,鼓舞民众必胜信心。
1939年底,杨潮离开上海到香港,在金仲华主编的《星岛日报》任军事记者。这时开始用"军事记者羊枣"笔名撰写论文。在香港的两年间,羊枣在《星岛日报》、《世界知识》、《华商报》等报刊发表了近百万字的军事评论及译文。这些文章内容翔实,笔调明快,立论有据,见解独到,常能作出准确判断,击中敌人要害,给南方诸省和海外广大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此期间,羊枣还参与了范长江等人发起组织的"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并在其附设的青年新闻学院授课;1940年,羊枣担任国际新闻社编委,为该社撰写了许多专论。
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经党组织营救,一批进步作家撤到内地,羊枣也到达桂林,撰写了《太平洋的暴风雨》一书出版。1942年4月,经国际新闻社介绍,到湖南衡阳主编《大刚报》。本来奄奄一息的《大刚报》,经羊枣主持笔政数月,即以内容进步、消息迅速而受到读者欢迎,日销万份。1943年6月,因《大刚报》坚持不载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充斥反共叫嚣的电讯,羊枣受到特务迫害,不久被解聘。此后的一年时间,他作为自由撰稿人在《力报》等报刊继续发表军事评论。
1944年春,日军准备进犯湘桂,在衡阳的多数进步文化工作者准备西撤。羊枣精辟地分析了形势,认为日寇打通湘桂、粤汉铁路以后,将顾此失彼,兵力分散,东南一隅可能出现偏安局面。他决定到东南一带开辟抗日宣传阵地。
1944年6月,经金仲华介绍,通过谌震向福建省政府主席刘建绪推荐,羊枣即受聘来到福建战时省会永安。
这时的永安,由于福建省会内迁已六年,有大批革命知识分子、身份隐蔽的中共地下党员、爱国民主人士汇集于此,开展了以抗日救亡为主要内容的进步文化活动,永安也因而成了抗战时期我国东南一带的进步文化名城。
羊枣到永安后,刘建绪优礼相待,聘为福建省政府参事、福建省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兼政治研究组组长。7月底8月初,又被永安的一家进步报纸《民主报》的总编辑颜学回(国民党内坚持抗日爱国的左派人士)聘为该报主笔,为该报撰写社论和专论。8月13日羊枣在《民主报》"每周评论"栏发表了他到永安以后撰写的第一篇署名论文《只有牺牲才有胜利》,文章除热情地赞扬衡阳军民坚守孤城45天的爱国牺牲精神之外,也鞭挞了这时的国民党最高当局消极抗战、被动挨打的局面。该文还以"每条河都有苏联人的血"为小标题,热情赞扬苏联军民的牺牲精神。8月20日发表了《普遍实现联合作战》,8月28日发表了《人民的力量是伟大的》的署名文章,讴歌了人民力量的伟大,提出"重建我们的全民抗战问题"。他写道:"如所周知,我们的抗战是全民抗战。如果我们要克服我们一切物质的不利点,我们就必须把我们的本质的最大有利点彻底发挥与利用;换言之,即我们必须把全民抗战真正实现在全民的基础上,必须使每一个民众动员起来,为自己的国家民族和自己本身而战斗……。一切善恶都是相对的,但人的行为却也有一个最后的衡量:它是否为了大多数人民,为了人类整个的利益。同时也只有真正为人民的利益的行为,才必然得到最后的成功。"这些观点出现在国统区的《民主报》的报端,有力地宣传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和"全民抗战"的主张。羊枣除先后在《民主报》发表9篇署名文章之外,还撰写了大量未署名的社论。羊枣十分重视和善于利用《民主报》这块阵地。为了赶写每天的社论(该报每天发一社论,有时一天发两篇),自1944年9月起,羊枣邀集了在永安的进步文化人士李达仁、赵家欣、叶康参、余志宏、谢怀丹、李由农、郑书祥、谌震等人组成社论撰写委员会。[笔者在主持永安市委党史研究室工作其间,曾于1994年9月,邀请当年与羊枣共事的李品珍(即李达仁)、赵家欣以及王一帆等三位老同志汇集永安,为时9天,阅读、研究、辨认我们所征集到的360多篇《民主报》社论究竟出自谁的手笔。主要目的是确认羊枣写的文章究竟有几篇。他们住在招待所,每天准时到党史办上班。他们根据当年羊枣的写作风格,笔锋所向,加之细致的回忆和研究,然后才郑重地审慎地确定出自羊枣手笔的社论。他们在确认证实出自羊枣手笔的每一篇文章后,均一一签名在案,以示负责。这样我们才敢于向世人公布羊枣在永安撰写文章的数量和篇目。]据不完全统计,自1944年至1945年6月底羊枣被捕前,羊枣在该报发表的社论、专论(包括署名)就有76篇,12万字。如《法国的内地军》、《太平洋新攻势》、《巴尔干解放战》、《莫斯科会议的任务》、《意大利的新生》、《论西欧集团》、《论苏军的胜利》、《伟大的胜利》、《最后决战前的欧洲战局》、《纵谈我国战局》、《日本颤栗了》、《今日之苏联》等文均出自羊枣手笔。这批社论的发表,不但在国统区的报刊上独树一帜,而且刷新了《民主报》的论坛。
与此同时,为了扩大宣传阵地,羊枣以独当大任的魄力提出建议,要出一种国际时事刊物,定名为《国际时事研究》,立即得到省社科所所长王亚南和研究员章振乾、省政府秘书长、爱国进步人士程星龄的支持。并请省政府主席刘建绪题写了刊名,使刊物顺利出版发行。《国际时事研究》是羊枣在永安全力主编的一个刊物。于1944年9月1日创刊,到1945年6月25日止,共出了39期,每期2万多字,其中二分之一的篇幅是羊枣的著作。(中共永安市委党史研究室征集到的完整的《国际时事研究》周刊是从福建省图书馆、建瓯县图书馆、福建师大图书馆、厦门大学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几个图书馆征集凑齐的一套刊物,因为没有哪一个图书馆有成套无缺的《国际时事研究》周刊)。尽管当时永安的物质条件很差,生活十分艰苦,但羊枣为了使刊物不脱期,每每秉烛达旦,日出万言。连那些精心绘制的战地形势图,也出自羊枣手笔。他工作态度十分认真,原稿总是用毛笔写得清清楚楚才送去排印,真是一丝不苟。《国际时事研究》周刊自创刊到被迫停刊的十个月时间里,羊枣共发表了54篇文章,40余万字。这些文章大体可分为军事评论和政论两大类。
1944年底,美国新闻处东南分处从南平迁往永安,羊枣被聘为美新处顾问,为国际新闻特辑撰稿。羊枣精通英文,他每天在美新处阅读大量的英文资料,为他撰写论文提供了优越条件。他以高度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轴心国和同盟国敌我双方在欧、亚各个战场的战略战役态势,用犀利的文笔,作出精辟的论述。文章思路敏捷,立论正确,观点鲜明,预见性强。读者可以从这些文章中看清战争的现状,也看到战局的发展前途。他所写的《战神降临敌帝国》、《返回菲律宾》、《决定意义的大海战》、《太平洋战争新局势》、《环绕世界战场》、《历史空前的攻势》、《人类命运在铸造中》、《从柏林到东京》等一系列军事论文,对战争的全局和每一重大战役都能作出精辟的分析和恰如其分的判断;对战争双方的历史和现状都有深刻的研究;对战略战术有丰富的知识。因而敌对双方战斗的结果往往恰如他所分析。例如,1945年5月21日在《国际时事研究》第35期发表的《从柏林到东京》一文中,在详细地、科学地计算了美国和苏联军队东调所需的船只、车辆的数量和时间的基础上,预测了对日战争最后胜利的时间,写道:"如果苏联参战,如果美空军对敌国本部的战略轰炸特别有效,如果我军反攻有力,在总攻发动后或甚至以前,日本都可能投降。"果如羊枣所料,这篇文章发表不到三个月,日本即宣布无条件投降了。羊枣的军事论文,在当时是战斗的武器,在战后是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的有学术价值的论著。
羊枣不但是一位杰出的军事评论家,也是杰出的政论家。他在国际时事研究上发表的《方兴未艾的欧洲政争》、《欧洲现实政治与英国》、《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从莫斯科看欧洲》、《歧路上的法兰西》、《德意志的悲剧》、《解决欧洲问题的关键》等一系列论文,对当时各国所采取的政治策略的历史背景及现实需要,作出令人信服的分析,教给人们"从两个社会经济体系的对立"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这两个支配历史事件的基本因素去分析欧洲和国际政治,引导读者穿过历史的迷雾,去寻求纷繁万端的世界政治军事演变的本质。指出了人类历史进程是不可抗拒的,决定欧洲和世界局势主要不是哪一个强国的军事和外交行为,而是绝大多数的人民;指出民主、民族解放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前途。从而,鼓舞人们抗击法西斯侵略和求解放的信心和勇气。因此,《国际时事研究》周刊成为当时我国东南地区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的重要刊物,给东南各地的读者留下深远的影响。
羊枣在永安的13个月时间里,夜以继日,不知疲倦地工作。他一面广交各界进步人士,热情帮助青年,举办时事讲座,一面搞译著、写评论,献身进步文化事业。据我们的不完全统计,他在永安撰写发表的文章共达120多篇,70多万字。羊枣的一枝如橡大笔,为反对国际法西斯,为争取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也受到了顽固派的极端仇视。
正当抗日战争即将取得最后胜利的时刻,1945年7月,极少数国民党顽固派在永安制造了一起以迫害羊枣等进步文化人士为主要对象的永安大逮捕事件。羊枣于7月15日被顽固派特务逮捕。在一个月中,特务在永安和福建各地逮捕了29人,拘留和软禁各1人。这一事件就是震惊中外的"羊枣事件"。亦称"永安大狱" 。
羊枣被捕后,先囚禁于永安吉山的福建省保安司令部监狱。8月6日被解往江西铅山,囚于国民党第三战区直属联络站。抗战胜利后转羁杭州。他在狱中同顽固派特务进行坚决斗争,大义凛然,还翻译了美国作家克拉伦斯·戴的长篇小说《我的爸爸》。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以少将衔待遇引诱羊枣为他们办报,要他写"悔过书","参加国民党"。羊枣不屈于威胁利诱,严辞拒绝。由于精神的折磨和肉体的摧残,羊枣终于在1946年1月11日被虐死于杭州狱中,时年46岁。
羊枣之死引起全国新闻界、文化界的极大愤慨。上海记者金仲华等61人发表抗议声明,谴责国民党顽固派暴行,要求释放福建全部被捕人员。重庆《新华日报》、延安《解放日报》发表社论和大量通讯及悼念文章。美国新闻界24位著名人士、加拿大群众团体和华人团体致电国民党政府或发表声明,对羊枣之死表示强烈抗议。1946年5月19日,上海各界人士一千多人由郭沫若主持举行羊枣追悼会,马叙伦、许广平、田汉等讲了话。在众多挽联中,有陆定一送的挽联:"新闻巨子,国际专家,落落长才惊海宇;缧绁蒙冤,囹圄殒生,重重惨痛绝人寰"。
羊枣在永安走完了他一生中事业最为执著、战绩最为辉煌的一程。他是新闻战线的杰出代表。他不顾个人安危,立场坚定,爱憎分明,不畏权势,不受利诱,直至献出生命,充分表现了共产党员和革命知识分子的高尚品格。羊枣为革命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精神,永远为后人所缅怀。
羊枣唯一的儿子杨朝汉1982年在整理他父亲的简略传记时,回忆到1937年底在上海父亲把他送去新四军时曾稚气地问父亲:"爸爸,许多人都到延安去了,你怎么不去延安?" 父亲平静地回答:"党还需要人留在这里工作。" 那年杨朝汉才16岁。自离别以后,再也没有见过父亲的杨朝汉在《后记》中痛心地写道:"万万没有料到,抗战初期在上海的分别,竟成了我和父亲的永诀!" "永别了,亲爱的父亲!您那从容赴义,义无反顾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永远活在我们子孙后代的心中,永远活在中国革命人民的心中。"
2005年7月修改于永安
附录1:
羊枣在永安发表的论文目录
空军战略的发展 《改进》3卷12期
联合作战在太平洋 《改进》9卷5期
解放浪潮在欧洲 《国际时事研究》第1期
罗斯福访问夏威夷后的太平洋战场 《国际时事研究》第1期
震撼欧洲的一周间 《国际时事研究》第2期
德军失败的原因 《国际时事研究》第2期
屈强的波兰人 《国际时事研究》第2期
芬兰终于明白了 《国际时事研究》第2期
德国现在会投降吗 《国际时事研究》第3期
箭在弦上的太平洋新攻势 《国际时事研究》第3期
战栗新攻势前的敌国 《国际时事研究》第4期
两次魁北克会议 《国际时事研究》第4期
粉碎敌寇的救命攻势 《国际时事研究》第5期
锁钥地带的鏖战 《国际时事研究》第5期
欧洲还有艰苦的斗争 《国际时事研究》第6期
英国与太平洋战争 《国际时事研究》第6期
战神降临敌帝国 《国际时事研究》第7期
打开欧洲新局面的新莫斯科会议 《国际时事研究》第7期
返回菲律宾 《国际时事研究》第8期
东线攻势在展开 《国际时事研究》第8期
怎样突破西墙 《国际时事研究》第8期
白热化的美国大选 《国际时事研究》第8期
决定意义的大海战 《国际时事研究》第9期
酝酿中的欧战新局势 《国际时事研究》第9期
太平洋战争新局势 《国际时事研究》第10期
亟待打开的欧洲战局 《国际时事研究》第11期
冬季攻势在西线 《国际时事研究》第12期
争夺日本的大战开始 《国际时事研究》第13期
莱茵河上的守望 《国际时事研究》第13期
方兴未艾的欧洲政争 《国际时事研究》第14期
环绕世界战场 《国际时事研究》第14期
三年的太平洋大战 《国际时事研究》第14期
欧洲现实政治与英国 《国际时事研究》第15、16期连载
岁暮年头看战局 《国际时事研究》第16期
战略战术在欧洲 《国际时事研究》第17期
展望太平洋战场 《国际时事研究》第18期
历史的报复 《国际时事研究》第19期
希特勒的决死挣扎 《国际时事研究》第19期
历史空前的攻势 《国际时事研究》第20期
从菲律宾到缅甸 《国际时事研究》第20期
从维斯杜拉到奥德河 《国际时事研究》第21期
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
--论美国的欧洲政策 《国际时事研究》第22期
伟大胜利与伟大前途 《国际时事研究》第23期
对敌国心脏的攻势 《国际时事研究》第24期
最后胜利的保证 《国际时事研究》第24期
促进新时代的宪章
--论克里米亚会议的成就 《国际时事研究》第25期
歧路上的法兰西 《国际时事研究》第26期
东西并进的压迫 《国际时事研究》第27期
清算幻想 加紧努力 《国际时事研究》第27期
从莫斯科看欧洲 《国际时事研究》第28、29期连载
向会师东京迈进 《国际时事研究》第31期
最后的总攻 《国际时事研究》第32期
人类命运在铸造中 《国际时事研究》第33期
德意志的悲剧 《国际时事研究》第34期
从柏林到东京 《国际时事研究》第35期
黎明的欧洲 《国际时事研究》第36-39期连载
为了祖国的光荣 《联合周报》第1卷
敌国阁潮的前因后果 《联合周报》第1卷
从史达林格勒到柏林 《联合周报》第23期
鸟瞰世界战局 《新福建》第5卷第6期
敌寇的企图 《新福建》第6卷第1期
巴黎的解放 《新福建》第6卷第2期
东线的伟大胜利 《民意》第1卷第2期
欧洲的现实问题 《东南日报》1945年6月
只有牺牲才有胜利 《民主报》1944年8月13日
普遍实现联合作战 《民主报》1944年8月20日
人民的力量是伟大的 《民主报》1944年8月28日
法国的内地军 《民主报》1944年8月29日
泛论浙局 《民主报》1944年9月2日
法北之战及其以后 《民主报》1944年9月5日
滇缅战争 《民主报》1944年9月10日
剧变中的欧洲战局 《民主报》1944年9月11日
如何加强军队战斗力量 《民主报》1944年9月12日
从魁北克会议看日寇的命运 《民主报》1944年9月13日
太平洋新攻势 《民主报》1944年9月18日
西欧的决定战役 《民主报》1944年9月20日
统一团结--粉碎敌人的攻势 《民主报》1944年9月24日
从强森谈话说起 《民主报》1944年9月27日
巴尔干解放战 《民主报》1944年9月30日
请英国考虑一下 《民主报》1944年10月2日
欧战现势 《民主报》1944年10月7日
还须千百倍的努力 《民主报》1944年10月8日
猛炸硫、台的意义 《民主报》1944年10月14日
莫斯科会议的任务 《民主报》1944年10月17日
加紧努力、刻苦奋斗 《民主报》1944年10月22日
向东普鲁士进军 《民主报》1944年10月26日
敌寇海军冒险出战 《民主报》1944年10月27日
意大利的新生 《民主报》1944年10月28日
匈牙利之战 《民主报》1944年11月4日
泛论滇缅军事 《民主报》1944年11月6日
德国的亡命挣扎 《民主报》1944年11月16日
西线新攻势 《民主报》1944年11月25日
对日空中攻势展开 《民主报》1944年12月2日
意大利的政潮 《民主报》1944年12月6日
太平洋战争三周年 《民主报》1944年12月8日
迅速解决希腊内争 《民主报》1944年12月15日
菲战新阶段开始 《民主报》1944年12月18日
论法苏同盟与互助条约 《民主报》1944年12月22日
论西欧集团 《民主报》1944年12月24日
菲战结束的开始 《民主报》1945年1月10日
空前的渡海远征 《民主报》1945年 1月13日
决定的一周 《民主报》1945年1月20日
苏军入德与亚洲战局 《民主报》1945年1月23日
论苏军的胜利 《民主报》1945年1月26日
欧战结束在望 《民主报》1945年2月1日
伟大的胜利 《民主报》1945年2月7日
最后阶段的前夕 《民主报》1945年2月10日
论准备反攻 《民主报》1945年2月13日
克里米亚会议之成就 《民主报》1945年2月15日
美海军突攻东京(社论一) 《民主报》1945年2月17日
太平洋上的联合作战(社论二) 《民主报》1945年2月17日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民主报》1945年2月25日
土耳其向轴心国宣战 《民主报》1945年2月26日
东西协同的攻势 《民主报》1945年3月3日
西线新攻势的首次大捷 《民主报》1945年3月9日
美军登陆日本前夕 《民主报》1945年3月23日
最后决战前的欧洲战局 《民主报》1945年3月26日
美军登陆硫球的意义 《民主报》1945年3月27日
再论欧洲战局 《民主报》1945年3月30日
论德国的"地下抵抗" 《民主报》1945年4月6日
准备配合苏军作战 《民主报》1945年4月10日
论硫球战役的意义 《民主报》1945年4月17日
论豫鄂之战 《民主报》1945年4月21日
德境战局展望 《民主报》1945年4月26日
纳粹帮匪的最后一计 《民主报》1945年4月30日
伟大的胜利 《民主报》1945年5月5日
从德国无条件投降看太平洋战争 《民主报》1945年5月8日
管制德国与消灭法西斯毒菌 《民主报》1945年5月9日
湘西之战与敌寇企图 《民主报》1945年5月12日
论义北事件 《民主报》1945年5月21日
法国与叙、黎之争 《民主报》1945年5月24日
审判贝当 《民主报》1945年5月29日
论表决程序 《民主报》1945年5月31日
纵谈我国战局 《民主报》1945年6月4日
提前举行五强会议 《民主报》1945年6月8日
美印僵局展望 《民主报》1945年6月19日
旧金山会议的成就 《民主报》1945年6月26日
日本颤栗了 《民主报》1945年6月27日
英国的竞选 《民主报》1945年7月4日
今日之苏联 《民主报》1945年7月9日
附录2:
羊枣烈士后代的来信(摘要)
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杨潮烈士的后代,以无限感激的心情,向永安市委领导,向永安市委党史研究室全体同志致以衷心的感谢!这份文件(指《永安党史资料》第155期--《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弘扬先辈革命精神》专刊)反映了永安市委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形势下,狠抓了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具体活动之一,体现了永安市委正确的贯彻了党中央的重大决策;正确的领导了永安人民的政治经济建设。对羊枣同志来说,他仅仅是革命烈士之一,但用这一事实来弘扬先辈革命精神,十分重要而具紧迫感。现在,这种充满革命无私奉献的精神应大力发扬。但充满市场的报刊杂志中见到这种文件太少。我带着杨潮烈士的儿孙们认真学习这份文件,并用文件中很多与杨潮同志战斗过的战友撰写的文章中,教育期待着成长的青年,以烈士为榜样,建设我们祖国之心愿。
杨潮烈士的独生子杨朝汉(现名耿青)也已逝世十多年了,我家最大的财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发给我们的杨潮烈士证明书,为了永远不忘烈士的革命精神,我们视为珍宝。
杨潮烈士儿媳 林佑
1996.4.28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