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几年前挂历市场就失去了它原有的风光,惨淡经营了几年之后,记者日前采访发现,挂历市场就像“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传统挂历在款式上并无多大地变化,倒是价格又便宜了很多。
在北京朝阳区一个文化用品批发市场里,记者看到,挑选挂历的顾客寥寥无几,而且一般都是老人,偶尔有年轻人,也只是询问台历的价格,或者请对方在台历上印出自己所在公司的名称和联系方式。一位专门批发挂历的何先生说,今年的挂历市场怎么也“热”不起来,每天最多能卖出四五本,去年35元的挂历今年降到8元也卖不出去。销售商张女士同样也为卖不出挂历连连叫苦:挂历内容陈旧,没任何新意,每年都一个样,消费者当然会有一种厌烦感。
与传统挂历形成对比的是,一些个性化的挂历成了广大消费者的新宠。30岁的萧女士最近给远在湖北的父母送去了一份惊喜:一幅她自己设计的全家福照片挂历。这本挂历有8开大小,共13张。封页是一张父母年轻时的老照片,在照片下边列出的12个月份,全都是家人的照片,有萧女士与父母的合影,有父母单独照片,还有三代同堂照片。一家兼营设计、印刷的电脑公司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这些挂历是按照客户的要求定做的,包括图案的选取、照片的摆放等都由客户说了算。这种挂历的价格相对传统挂历来说贵了不少,但是仍然有很多人前来定做,生意还算红火。
●实用性成为消费者最爱
与传统挂历销售萎缩呈鲜明对比的是大量替代品———桌上月历、台历的热销。据了解,今年市场销售的桌上月历、台历正向设计简洁、内容实用的方向发展。像今年新出现的电子钟式台历,一改以往的“铅笔桶”式设计,可随意翻看的纸质月历与触摸式电子钟结合起来,简洁易用。桌上月历另一个特色是它的内容实用。像“健康知识”、“百科知识”、“现代生活”、“菜谱”都非常好销。业内人士分析,桌上月历走红除了原有的记事、计时、装饰、赠送等功能外,关键在于它独有的文化内涵,而且摆放也方便随意。一位正在新华书店购买月历的王先生称:“桌上月历让人感到意趣无穷,还可以与家里的整体风格相配套,体现装修品位。这是我购买它的理由。”
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虽然人们对传统挂历并不热衷,但这并不代表人们不需要日历牌。那些可以压在玻璃板下的、放在钱包里的袖珍日历牌潜在着巨大的市场。一位在写字楼工作的张小姐对记者说,每到年底自己都会收到一些小巧玲珑的日历牌,刚好放进钱包里。虽然日历牌的背面是商家的广告,但她对这种广告宣传方式并不反感。另一位陈女士也表示,钱包里装上日历十分方便,但不容易在市面上买到。如果想要美观漂亮,能装饰钱包的日历牌,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年历市场期待新一轮起飞
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挂历“失宠”的原因主要是挂历在城市居民生活中的实用功能日益降低了。挂历的主要作用就是用来查看日期的,其次是装饰品。如今,人们可以通过手机、传呼、电脑、电视、报刊等各种方式获取日期信息,挂历自然就“落伍”了。再者,一些做工精美的电子万年历等也在逐步取代着挂历的功能。至于装饰功能,在住宅装修日益考究的今天,城市人的生活品位也在不断提高,挂本挂历自然不如挂一幅名人字画或风景装饰画了。因而,挂历失去市场也就在所难免。
然而,据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的一项调查显示,75%左右的被访者看日历或台历。由此可见,年历并不是没有市场,年历市场也不是没有前途和“钱”途,而是没有找到消费者真正的需要。
从出版社到商家再到消费者,都认为现在的年历市场应在以下方面寻求突破:一是设计上应有新突破,出版社在档次、质量、工艺上要下功夫。二是把挂历作为一种工艺品、艺术品来设计,取代它的“一次性”缺陷,让它的寿命不受年节的制约。
从年历市场冷热两极分化的现象,我们联想到了,“王麻子”品牌倒下与专为“左撇子”设计的左手剪刀供不应求的鲜明对比,活生生的市场现象告诉我们,一种产品若想求生存、求发展,开拓创新、顺应市场需求是惟一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