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超耄老人在永安的无私奉献(一)

赖承光  2008/7/26 21:54:53  23911点  永安之窗

  我的老同事林洪通同志(原中共永安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从上海给我来信说,湖南省宁乡县有几位有识之士要为他们的好友、老乡、1938年的宁乡县委书记,“永安大狱”被捕者,现已95高龄,仍然兴致勃勃地兴办公益事业的李品珍同志收集感人事迹编成书,传给后人。他们十分景仰李老。洪通同志2005年冬接到原宁乡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彭水梅等同志的约稿后,答应要写一篇李老抗战时期在永安进步文化活动中所做出的感人业绩的文章,同时要我也写一篇稿件。我心里自愧,梦笔难生花,写的东西很粗糙,但我想了想,我终于高兴地接了这个任务。因为我在永安市委党史研究室工作了十余年,见过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他的为人,他的作风,他对革命事业的高度负责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我,令我敬佩至极。

  我到永安党史研究室翻阅所征集的李老当年写下的大量文章后,发现这位革命老前辈,当年在战时福建省会永安,为宣传抗战,壮志凌云,挥笔写下了几十万字的激昂文章,心里更感敬佩。当时在国统区,在白色恐怖笼罩下,李品珍同志用李达仁的名字(化名史任远、任远,“史任远”这个名字用得妙)所写的文章思想倾向性是那样进步,那样的单刀直入。在一般情况下写那样的文章,就有坐牢,甚至杀头的危险。可不是吗,他已抱着“谨能胜祸”的心态。然而在永安,“羊枣事件”发生了,祸仍临头,他与著名的军事政治评论家羊枣同时被捕入狱了。

  李老在2006年1月10日给林洪通的来信谦虚地说:“我在永安,大部分精力放在东南出版社,文章写得不算多,除《建设导报》四三年十月到停刊之日,全部社论为我所写外,协助羊枣同志为《民主报》写社论八十篇左右(从一九四四年九月一日至一九四五年七月,每月八篇)。此外,为《联合周报》、《东南日报》写过些短文。社论中比较有时代意义的,有《论国民大会》、《展开生活态度的改变运动》,和《直捣魔窟的大攻势》等。”他认为,当时在永安写的比较有社会影响的文章,一是《贾宝玉的出家》的序言,二是《方生未死之间》的序言。两“序”都是以史任远署名的。其实岂止这两篇,就我们所征集到的几十篇文章大都具有鲜明的战斗性。

  李老是湖南宁乡人,1910年生。1937年11月在长沙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2月由中共湖南省工委任命为宁乡县委书记。1943年10月来到战时福建省会永安,被聘任为《建设导报》主笔兼东南出版社首任经理。1944年7月入福建省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协助著名的国际问题专家,军事评论家羊枣编辑《国际时事研究》周刊,他在永安抗战进步文化活动的战场上,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建设导报》创刊于1943年5月1日,原是国民党福建省政府的机关报,是由福建省主席刘建绪的随从秘书谌震任该社社长兼发行人。谌震是一位进步的爱国民主人士。该报虽属官办,但编辑人员多是进步文化人士,所发表的大量进步文章,大部分是评述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局势,揭露和抨击国统区腐败丑恶的现实,在当时有较大影响。

  1943年10月,李品珍由谌震聘为《建设导报》主笔,王石林(王一帆)聘为采访部主任,从而使该报基本上掌握在进步人士手中。李品珍当时利用主笔要职,为《建设导报》撰写社论。该报社论几乎出自李一人手笔。只可惜,永安市委党史研究室未征集到该报社论。《建设导报》除了部份摘登省政府主席刘建绪的言论和有关“地方自治”的报道外,主要是以多种形式刊登宣传抗日、民主和评述国内外重要政治、时事等进步文章。与此同时,谌震又把李聘来一起筹办东南出版社,由他任东南出版社经理。

  1943年秋,谌震从重庆一家出版社得到《天下一家》、《东京归来》和《联合国概观》等三本书的纸型,想在永安用《建设导报》的名义印行东南版。三书很有价值,《天下一家》是美国罗斯福竞选连任第三次总统时和他竞选总统的共和党候选人威尔基的力作,是一本有世界名誉的书;《东京归来》是美国战前驻日大使格鲁的作品,被日本军阀投入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国人民,渴望知道日本国内当时的现状,这本书也深受读者欢迎。而福建的出版用纸洁白匀净,印出来字迹清晰美观。充分估计了各方面条件后,就推选《建设导报》主笔李达仁(李品珍)为经理,正式成立东南出版社。李接受任务后,除仍继续为《建设导报》撰写社论外,把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在出版社的工作上。他将三本书的纸型交永安桥尾张人任开的小印刷厂印刷,白天跑印刷所,晚上处理其他工作。自三本书发行东南版的广告登出以后,便更忙得不可开交;邮购书籍的信不断寄来。要拆阅信件,登记读者通讯处,购出数目及汇款金额,收集每日的汇票去邮局取款,然后到银行存款;书籍印出来以后,又要一本本包封,写通讯地址,再一捆捆送邮局寄发。那时,国民党邮局不同意出版社邮资总付,要一包包贴上邮票。后来,郭涞若译的《浮士德》、《少年维特之烦恼》的重版及孙用从世界语转译的《甲必丹女儿》(俄普式庚作)的出版权交给东南出版社以后,李老就更加忙碌了。因为这是要排字印刷的,编辑、校对都要亲自过目,连会计、出纳等事务工作也全由他一人承担(见《永安抗战进步文化活动》一书中的《关于东南出版社》一文)。李品珍当年工作的劲头为什么那样充沛?因为他是一位埋头苦干而不露身份的共产党员,具有“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品格。(未完待续)

发表评论>>
相关阅读:

一位超耄老人在永安的无私奉献(三)

赖承光   15年前   14426点

一位超耄老人在永安的无私奉献(二)

赖承光   15年前   13226点

拜访首任永安地委书记、老红军王敬群

林洪通   17年前   58682点

李品珍致林洪通信

李品珍   17年前   15067点

李品珍对永安历史著述的渴望

林洪通   17年前   15797点

李品珍来信(6)

李品珍   17年前   16633点

李品珍同志致林洪通的信(4)

李品珍   17年前   15937点

李品珍同志致林洪通的信(3)

李品珍   17年前   15222点

李品珍同志致林洪通的信

李品珍   18年前   15323点

李品珍同志致林洪通的信(2)

李品珍   18年前   14486点
加载更多>>
2024 福建·永安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