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超耄老人在永安的无私奉献(三)

赖承光  2008/7/26 21:55:02  16298点  永安之窗
  抗战时期,在永安这个山城里,有一份很有影响的报纸——《民主报》。它是抗战时期我国东南独树一帜的进步报纸。它的前身是《闽北日报》,1936年11月19日创刊于建瓯,1942年1月改为《民主报》,10月与《大成日报》合并为《大成日报•民主报》。1943年由建瓯迁到永安。1944年4月1日《民主报》宣布单独编印。改版后的《民主报》发表一篇社论《从新干起》,进一步阐明了办报的宗旨:“在此报艰苦奋斗的七年半,我们中华民族正与日寇及出卖国家利益的汉奸党决战……,因此,我们要推动一个独立民主国家的基础工作中,尽我们微薄的力量。就以我们平日的言论主张,除对政府社会善意的提出意见外,消极方面,对于汉奸党固视同敌人,对于贪污土劣亦绝不稍有姑息,以往如此,今尚如此。”该报实际负责报务工作的副社长兼总编辑是国民党内坚持爱国抗日的左派人士颜学回。1944年6月,著名国际政治军事评论家羊枣(杨潮)来到永安,颜学回即聘羊枣为该报主笔,主要撰写社论和评论文章。9月,羊枣请李达仁、余志宏(地下党员)、李由农、赵家欣、郑书祥(地下党员),叶康参(地下党员),谢怀丹(地下党员)、谌震等人组成“社论撰写委员会”,分工撰写每天的社论,从1944年8月底至1945年7月“羊枣事件”发生前的一年时间中,《民主极》共发三百六十多篇很有战斗性的社论,除《每周评论》、《两周评论》、《星期专论》栏目著有羊枣9篇,王亚南1篇;章振乾1篇,赵家欣1篇,陈凝远1篇,李达仁2篇外,其余均为不署名社论,这么多具有战斗性的社论,谁写的?这些以笔为武器获得抗日宣传战果的犀利文字出自谁之手?林洪通同志想到了当年曾在永安战斗过而今还健在的李品珍等同志,于是发函邀请这些健在的老前辈前来帮助我们考证、辨认,以确认社论出自谁的手笔。1992年10月,李品珍、赵家欣、王一帆三老从广州、汕头、福州汇集永安,开始辨认他们当年在永安结下的累累战果。李老他们当年都已年越八十高龄,但他们的思维是那样敏捷,眼力是那样锐利,只用九天时间,阅读、回忆、研究、辨认了永安党史研究室新征集到的《民主报》300多篇社论照片,一字字、一句句、一篇篇的辨认、分析,根据当年他们各自的独特写作风格,笔锋所向,仔细地回忆再回忆,然后郑重、审慎地确定某篇社论是出自谁的手笔,最后在每篇文章的鉴定表上一一签名在案,以示负责。李老他们这种对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值得我们好好学习。考证结果:李达仁70篇、羊枣67篇,赵家欣37篇,叶康参31篇、余志宏4篇,谌震2篇,郑书祥2篇。非常不简单呀!八十高龄老人的脑子,是那样灵敏,好像有一块电脑光盘藏在他们的脑子里,半个世纪前打入的文字永不消失,敬佩!虽还有100多篇无法考证,但这已算是完成了一项伟大的工程呀!他们帮助我们永安完成这一伟大工程后,我们才敢于向世人公布那200多篇社论是出自哪些评论家之手。李老他们当年对永安抗战进步文化工作做出了多么大的贡献啊!
  李品珍当时所撰写的70篇社论就有14万字之多。六十多年以后的今天,我们回头再看看《养成实事求是的作风》、《为民主政治进一解》、《改善儿童教育》、《战后怎样处置德日》、《南斯拉夫的再生》、《用一切代价保卫桂林》、《完成历史的使命》、《论东南文化建设运动》、《论国民大会》、《我们怎样进行反攻》、《希特勒快倒下去了》、《直捣“魔窟”的大攻势》、《增进中苏邦交》、《世界政治的坦途》等篇章,至今仍然具有现实意义。文章主旨鲜明,文笔犀利,分析精辟,立论正确,令人感佩。在一年的时间里,写了这么多的文章,还要帮助羊枣编辑《国际时事研究》周刊。他确实是一位笔尖犀利的多产作家。在1945年1月5日的《民主报》社论《论东南文化建设运动》一文中写道:“东南文化建设运动的开展,必须在开展改变生活的运动之下才有可能,才不会成为空中楼阁”,指出“东南文化建设是为人民的,这文化是大众共同培育出来的”,这“文化建设的目的和方法”是“普及和提高一样重要,只有在普及中才能提高,在提高中才能善及”,这就明确了贴近民众的建设路径,强调要善于日积月累的过程和不断创新的过程中,深化建设。3月19日又在《民主报》发表了《再论东南文化建设运动》,社论中又进一步强调:“普及和提高一样重要,文化的进步是要求普及,力求提高,两者实在一个问题的二面,不普及无法提高,不提高也无法普及”。1942年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读会上的讲话》从省图书馆秘密渠道传到永安,不难看出,李的文章是在宣传毛主席的文艺思想。
又如,1945年4月23日发表的《直捣“魔窟”的大攻势》一文中,李欢呼:“1945年的4月,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日子,在这些日子里,一件伟大的工作完成了,万代千秋,只要人们想到这些日子,他们将禁不住衷心的激动,禁不住对他们的先辈——完成这件伟大工作的时代英雄致崇高的敬意。于今,万万千千的眼光注视着柏林,万万千千的心胸热望著这个魔窟,千千的陷落,炮弹飞向柏林,飞机飞临柏林,千千万万的战士的脚共趋柏林,仇恨的心投向柏林,罪恶的都市就要投向自由人类的怀抱了!这是人类史伟大的时刻”。从这里看出了李品珍当时预料反法西斯战争快要取得胜利的心情,是那样的火热。
  当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快要彻底胜利之际,1945年7月7日,李品珍在《民主报》上撰写发表了一篇激情洋溢的《七七芦沟桥事变八周年献词》的社论,指出:“‘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真理又一次被伟大的历史证明了,除了若干有远见的政治家以外,在‘七七’抗战开始之后,谁即算已料见到战争的必然胜利,但胜利的前景能像今天新见如此光辉万丈,亦未见得早断料,同当年人民大众一致要求,终使我们走向了全民族抗战的道路,从而使中华民族在民族史上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总算是民族国家之幸。”社论强调:只有发动起全民族抗战的道路,才能战胜敌人,打败侵略者。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李品珍当年是如何巧妙地利用《民主报》社论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全民抗战路线的。当时在国统区的报章中,大量的长时间的撰文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战路线,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也是全国少见的。然而在战时的福建省会永安却得以实现。
  1945年7月12日,《羊枣事件》发生,他与羊枣同时被捕,幸后被营救释放。之后,他到上海、南京,以“小雅出版社”的名义再版《方生未死之间》等书。后又转战湖南参加游击队,曾任湘平第一中队政治部副主任、湘中第三支队政治部主任。解放后,先后在广州、衡阳等铁路部门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离休后,仍不知疲劳地为人民做贡献。从他给林洪通同志的来信中获息:离休后,他编写了《宁乡人民革命史》、创办《老战士林场》、扶助两所民办高中、担任宁乡民办环球电脑学校的名誉校长等等事业,发出巨大的余热,结出累累的硕果,还想写一本命名为《人间天国》的书,真是:“莫道桑榆晚”,95岁高龄的他,仍发出满天红霞;“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超越耄耄的他,雄心壮志永不消失!敬佩,李老,我们向您学习,向您致敬!
  2006年4月于永安
  [注:本文收入《大写的人》一书。该书由湖南省宁乡县原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彭水梅主编,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2007年6月重印。]
 附:
  李品珍在《民主报》撰写的部分社论目录
(1)养成实事求是的作风(1944.8.30)
(2)寄希望於三届国民参政会第三次大会(44.9.6)
(3)注视湘战(1944.9.8)  
(4)德国人民的道路(44.9.16) 
(5)为民主政治进一解(44.9.23)
(6)改善儿童教育(44.10.28)
(7)战后怎样处置德日(44.10.6)
(8)系念波兰盟友(44.10.9)
(9)凌虐兵士者死(44.10.13)
(10)根绝苟安逃避的心理(44.10.16)
(11)如何解决波兰问题(44.10.20)
(12)南斯拉夫的再生(44.10.23)
(13)用一切代价保卫桂林(44.10.30)
(14)西班牙骚动了(44.11.3)
(15)发挥义战保卫广西(44.11.5)
(16)罗斯福的胜利(44.11.10)
(17)国父诞辰感言(44.11.12)
(18)祝战时生产局(44.11.19)
(19)国际航空会议(44.11.22)
(20)滇西捷音(44.11.27)
(21)戴高乐访苏(44.12.4)
(22)论黔桂战役(44.12.14)
(23)我们赞成公开竞选(44.12.21)
(24)德军反攻与欧战局势(44.12.23)
(25)完成历史的使命(44.12.25)
(26)瞻望新生的世界(44.12.27)
(27)展开生活态度的改变运动(45.1.1)
(28)论东南文化建设运动(45.1.5)
(29)祝太平洋学会开会(45.1.6)
(30)战后处置日本问题(45.1.2)
(31)从庸俗主义中解脱(45.1.9)
(32)明辨是非与刷新政风(45.1.9)
(33)今日的东南保卫战(45.1.22)
(34)政治上起死回生的开端(45.1.25)
(35)发扬狂气(45.1.29)
(36)我们还需要进步(45.2.2)
(37)论民间娱乐(45.2.12)
(38)把感情注入一切(45.2.16)
(39)政治纲领与政治头脑(45.2.21)
(40)深入研究宪法草案(45.2.24)
(41)政治家的风度与气魄(45.3.8)
(42)论国民大会(45.3.5)
(43)广泛地开展妇女运动(45.3.8)
(44)中学国文教学问题(45.3.11)
(45)国父逝世二十周年祭(45.3.12)
(46)论提高行政效率(45.3.16)
(47)再论东南文化建设运动(45.3.19)
(48)论革新社会风气(45.3.21)
(49)我们怎样进行反攻(45.3.24)
(50)国父如何教训青年(45.3.29)
(51)希特勒快倒不去了(45.4.5)
(52)论文艺作者的修养(45.4.9)
(53)东线苏军即将总攻(45.4.13)
(54)论杜鲁门首次演说(45.4.20)
(55)培植人类关系之科学(45.4.22)
(56)直捣“魔窟”的大攻势(45.4.23)
(57)增进中苏邦交(45.4.27)
(58)新文化建设的途径(45.5.4)
(59)杜、邱、史将举行会议(45.5.17)
(60)关于提高行政效能(45.5.25)
(61)免於恐惧的自由(45.5.28)
(62)注视叙、黎事件(45.6.1)
(63)忠告法兰西友人(45.6.6)
(64)提前举行五强会议(45.6.8)
(65)考古与存古(45.6.11)
(66)世界政治的坦途(45.6.18)
(67)西班牙往哪里去? (45.6.21)
(68)波兰的兴亡鉴(45.6.25)
(69)波兰的问题解决了(45.7.3)
(70)“七七”八周年献词(45.7.7)
发表评论>>
相关阅读:

一位超耄老人在永安的无私奉献(二)

赖承光   16年前   14485点

一位超耄老人在永安的无私奉献(一)

赖承光   16年前   26947点

拜访首任永安地委书记、老红军王敬群

林洪通   17年前   62153点

李品珍致林洪通信

李品珍   18年前   15932点

李品珍对永安历史著述的渴望

林洪通   18年前   16880点

李品珍来信(6)

李品珍   18年前   18028点

李品珍同志致林洪通的信(4)

李品珍   18年前   16935点

李品珍同志致林洪通的信(3)

李品珍   18年前   16495点

李品珍同志致林洪通的信

李品珍   18年前   16269点

李品珍同志致林洪通的信(2)

李品珍   18年前   15435点
加载更多>>
2024 福建·永安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