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著名的廊桥当属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程阳风雨桥(亦名永济桥)。建于1916年。它是一座二台三墩四孔伸臂木梁桥,上架六根连排杉木二层为梁,上面以五座不同屋顶的楼阁相间,构成一条长廊式的走道桥面,桥长76米,宽3.4米,高10.6米,造型宏伟、优美。
永安境内多河流,桥也多,据《永安市志》载,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至清道光十四年(1934年)境内较大桥梁就有52座,根据旧志书图载,古时永安所建的桥梁无论是拱桥还是梁桥,桥面多建亭廊,包括城区东门的武陵桥(今东门桥)、西门的翔燕桥(今西门桥)。当年的邢庄(今西洋福庄)桥桥面建有廊屋24间,足见其规模,(今已不存)。槐南西后甲水尾的万全桥,又名紫桥亭始建于清乾隆九年(1544年)桥中有亭,永安知县赵崇文曾题赠“利济行人”匾额。可惜该桥毁于1962年的一场洪水。至今,永安境内仍有各式大小廊桥20多座。它们以各种优美的姿态妆扮着永安的金山银水。
廊桥的修建除了通行的考虑外,更多的是风水和拜神的需要,可以说,廊桥是建在水面上的庙宇。我们的祖先在择地而居时,首先考虑的是该地风水好坏,因为古人认为,水流为龙之血脉,是生气的外在形态,又显示出财源的旺衰。水口分天门(水源入口)与地户(水流出口),天门欲其开,地户欲其闭。天门开则预示生气旺盛、财源广进;地户闭则预示聚气藏财,物产富饶,人丁兴旺荣贵。因此对水口的营建就显得尤为重要,一般是修建桥梁、寺塔、祠阁以起关锁作用。永安民间十分重视对村中的地户(水尾)环境的改造,除了请出民主尊王把持水尾外,还在水尾选择高大常绿树木种植风水树,建廊桥以关拦水口。
廊桥的流行,造就了永安一批造桥的能工巧匠,可惜在封建社会这些民间能人是无法入载史册的,我们无法了解历史上有多少造桥高手。1989年编纂的《青水乡志》记有青水过坑人林正阳在清乾隆年间造青水吴教的“延福桥”,三座桥亭相间,新颖别致;龙塘的“石头桥”桥亭有如阁楼,工艺精湛。目前能见诸文字的仅此而已。遗憾的是这些造型各异的廊桥尽毁于文化大革命中,已无缘一睹芳容。
在现存的廊桥中最具历史文物价值的有青水的永宁桥、化龙桥,贡川的会清桥和福兴桥等为数不多的几座。
永宁桥横跨于青水畲族乡畲族青水畲族村寨兜澄江两岸,是一座石砌两台一墩双孔廊桥,始建于清雍正二年(1724年),1985年重建,1987年竣工,桥长22.1米,宽5.4米。桥东头建有戏台,宽3米,深3米,为酬神演戏时所用。演出时可以临时将戏台搭出加深,戏台四壁至今保留着从清光绪至民国年间十几个戏班演出的剧目和时间的题记,剧种有大腔戏、小腔戏、木偶戏等,剧目达50多个,堪称古戏台的“大事记”,是研究福建省戏剧发展史的珍贵史料。据专家考证,永宁桥古戏台属欧洲镜框式舞台,台内化妆室、更衣室、休息室等附属设施齐全,在国内还是首次发现,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桥西头是一座与永宁桥同时期建成的“灵元宫”,奉祀的是青水民间信仰的张公法主、五谷真仙、蔡公祖师、元帅公以及观音佛母等神祇。
永宁桥古朴端庄,造型优美。桥屋面悬山顶,两侧加盖木板雨披。中间升起的桥亭歇山顶,飞檐翘角,正脊的鸱吻向内翘得很高,装饰性极强,两条S形的琉璃青龙昂首相对,中间置一只高颈宝葫芦,正脊两侧还彩绘各种吉祥图案,双檐间两侧的围脊有青水农民诗人钟学隆先生和林光裕先生题书的“澄水扬波”和“青山倒影”八亇大字。桥中两侧置靠栏,平时可供人休息,演出时,又可作为观众席。桥亭中设神龛,祭祀“玄天上帝”,龛上悬挂“永宁桥”红底黄字匾。这种集通行、神庙、戏台为一体的古建筑为国内所罕见。鉴于古戏台的历史文物价值, 1984年被永安市人民政府列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含永宁桥、砥东亭),2005年列入福建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化龙桥坐落在青水畲族乡沧海畲族村水尾,是永安最长的木结构梁式廊桥。始修建于清乾隆年间,后毁于火,1962年重建。化龙桥横跨澄江南北两岸,全长38.2米(含戏台),宽7.5米。桥梁由七根直径70公分,长18.5米的水杉铺架,桥面由54根木柱按横6竖9排列支撑屋面。廊屋双檐歇山顶。桥北是龙兴宫,桥南是戏台,中间为通道,两边是旁座,演戏时是观众席,平时供人休闲坐憇。桥中设观音神龛,奉祀观音,善财童子、龙女木雕神像各一尊。也是一座集通行、神庙、戏台、风水为一体的廊桥。
会清桥位于贡川镇南门沙溪与胡贡溪两溪交汇处,连接贡堡与巫峡头,是一座两墩两台三孔石砌廊桥,是永安现存廊桥最美的一座。会清桥始建于明代。桥长41米、宽7米,桥面以56根木柱架起屋面,悬山顶,梁柱间的斗拱多样、简洁,但实用且装饰性强。桥两边加盖木挡板以遮风雨,两边的靠廊可供人休闲纳凉小憩。南北两边入口各有一座双檐庑殿顶的门楼,飞檐翘角,悬“会清桥”三字木匾。正脊饰一对鱼吻,既起装饰作用,也暗含防火之意。桥中的桥亭高出屋面,单檐歇山顶,飞檐翘角,正脊同样饰一对鱼吻。桥亭下设神龛,祀奉真武大帝。神龛顶装饰方型藻井,顶彩绘“双龙戏珠”图案,这种设计在永安20余座廊桥中是独一无二的。桥中还留下了一副明代进士罗明祖撰写的冠头联:“会极环瞻星北拱,清波永奠水东流”。1984年永安市人民政府将会清桥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福兴桥位于贡川镇张荆村底洋自然村水尾,是永安现存最古老的廊桥。它连接溪水东西两地,是一座桥庙合一的风水廊桥。据保存至今的桥屋横梁上的记载,始建于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明代及清代的乾隆、咸丰、光绪三朝均有修缮,最近一次重修是在1993年。福兴桥单孔石拱,桥长20.5米,桥面宽6.4米, 桥中央设神龛祀“仁慈烈应游猎三大将軍”。由于张荊村平均海拔约970米,所以福兴桥成为永安历史最悠久、地处海拔最高的廊桥,堪称“永安第一桥”,2000年列入永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槐南乡隔坪村的梓桥亭,1994年重建。单拱土石面砖柱木架构廊桥。桥长58.5m,宽5.1m,是永安最长的石拱廊桥。此外,大湖高增村龙凤桥、吴坊村保福桥和聚福桥,青水三房村的安仁桥,西洋上螺村桥亭均建于清代,能保留至今,实属不易,具有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
2009.7.9.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