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新读—新译新评古文观止》卷六(3)

谌震  2009/11/16 10:58:30  9079点  永安之窗
  上书谏猎 (司马相如)①

  作者劝阻汉武帝打猎时冒险追击野兽,意思诚恳,语气委婉,使武帝感悟。“祸固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确是至理名言,岂止限于打猎一端?

  相如从上至长杨猎,是时天子方好自击熊豕②,驰逐野兽。相如因上书谏曰:
  “臣闻物有同类而殊能者,故力称乌获③,捷言庆忌④,勇期贲(bēn)、育⑤。臣之愚,窃以为人诚有之,兽亦宜然。今陛下好陵阻险⑥,射猛兽,卒(cù)然遇逸材之兽⑦,骇不存之地,犯属车之清尘,舆不及还辕⑧,人不暇施巧,虽有乌获、逢(páng)蒙之技不得用⑨,枯木朽株,尽为难矣。是胡、越起于毂下,而羌、夷接轸(zhěn)也⑩,岂不殆哉!虽万全而无患,然本非天子之所宜近也。
【注释】
  ①司马相如(前179-前117):西汉文学家,字长卿,成都人。所作《子虚赋》、《上林赋》,受汉武帝赏识,供职宫廷,曾出使西南。②长杨:宫名,在今陕西周至县。天子:指汉武帝。豕:野猪。③乌获:秦武王的力士。④庆忌:吴王僚之子,善奔。⑤贲:孟贲。育:夏育。都是古代勇士。⑥陵:登。⑦逸材:过人之才。这里指凶猛异常的野兽。⑧还:同“旋”。⑨逢蒙:夏时善射者。⑩胡、越、羌、夷:指北、南、西、东四方的民族。轸:车箱底部四周横木。

  且夫清道而后行,中路而驰,犹时有衔橛(jué)之变①。况乎涉丰草,骋邱墟,前有利兽之乐,而内无存变之意,其为害也不亦难矣!夫轻万乘之重不以为安②,乐出万有一危之涂以为娱,臣窃为陛下不取。
  盖明者远见于未萌,而知者避危于无形,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者也。故鄙谚曰:‘家累千金,坐不垂堂③。’此言虽小,可以喻大。臣愿陛下留意幸察。”
【注释】
  ①衔:马勒口。橛:车钩心。②万乘:指天子。③坐不垂堂:不坐在堂边,担心檐瓦堕地伤人。

【译文】
  司马相如随从皇帝到长杨宫打猎,这时皇帝喜欢亲自捕击熊和野猪,驰逐野兽。相如因此上书规劝,说:
  臣听说,物有同类而能力大不相同的,所以论力气大要数乌获,速度快要数庆忌,勇敢要数孟贲、夏育。臣的愚见,人固然如此,兽类也该是这样。如今陛下喜欢登上险峻难行的地方,射猎猛兽,如果突然遇到特别凶的猛兽,它被逼到死亡的境地,必然咆哮反扑,冒犯陛下的车驾,这时车子来不及掉头,人来不及施展武艺,虽有乌获、逢蒙的本领也用不上,连枯木朽枝都变成了障碍。这就好比胡人、越人起兵于皇帝的车轮之下,而羌夷逼近了皇帝的车厢,岂不是万分危急吗?即使是万分安全,未成祸患,但这类事情本来就不是皇帝应当接近的啊!
  再说,平时御驾出动,先要清道,百姓全都回避,然后行车,在大路当中驰骋,尚且有时出现一些事故,拉断了马嚼子啦、车钩心滑出来啦,等等;何况穿过丰茂的草地,越过崎岖的丘陵,前有捕获野兽的快乐在引诱,心里却没有应付事故的准备,造成祸害更加难免了。这样轻视皇帝的贵重,不顾安全,而以万有一危的活动为娱乐,臣觉得陛下这样做是不妥当的。
  聪明人在事端萌发以前就已预见,智者在祸患尚未形成之时就已避开。祸患本来就藏在隐蔽细微之处,而爆发在人们疏忽大意之时。俗话说:“家有千金心里怕,不敢坐到屋檐下。”说的虽是小事,里面却有大道理。臣希望陛下留意,幸加明察。
 
  答苏武书 (李陵)①

  公元前99年,李陵率步兵五千、深入匈奴,屡挫敌军,后因众寡悬殊,战士伤亡殆尽,才被迫投降。从李陵家世和他平素表现来看,很可能是想等待机会,有所作为。汉武帝偏听偏信,不但将李陵全家诛灭,还把为李陵解释的司马迁判处宫刑。本文抨击汉武帝对功臣刻薄寡恩,而对贵戚佞臣则百般犹容。虽有人怀疑是伪作,但是写李陵孤军奋战的英勇,身处异域的内心痛苦,好友生离死别的悲痛,都真切委婉,动人心弦。

  子卿足下②:勤宣令德③,策名清时④,荣问休畅⑤,幸甚,幸甚!远托异国⑥,昔人所悲,望风怀想⑦,能不依依!昔者不遗⑧,远辱还答,慰诲勤勤,有逾骨肉,陵虽不敏,能不慨然!
【注释】
  ①李陵:字少卿,名将李广之孙。参见卷五《报任安书》。苏武:(?-前60),字子卿,前100年出使匈奴,坚决拒降,前81年才被释回汉,任典属国,掌少数民族事务。历来认为此文系后人的伪作。②足下:同辈之间的敬词。③令德:美德。④策名:做官。古人出仕,主管把他名字记在策(竹简)上,所以出仕又叫策名。清时:太平时代。⑤荣问:美好的名声。休:美好。畅:通,反映传扬。⑥托:托身。⑦望风:远望。⑧不遗:不遗弃。指苏武归汉后仍写信给他。


  自从初降,以至今日,身之穷困,独坐愁苦。终日无睹,但见异类;韦韝(gōu)毳(cuì)幕①,以御风雨;羶(shān)肉酪(lào)浆②,以充饥渴;举目言笑,谁与为欢?胡地玄冰③,边土惨裂,但闻悲风萧条之声;凉秋九月,塞外草衰④,夜不能寐,侧耳远听,胡笳(jiā)互动⑤,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⑥。晨坐听之,不觉泪下。嗟(jiē)乎,子卿!陵独何心,能不悲哉!
【注释】
  ①韦:皮革。鞴:袖套。毳:鸟兽细毛。幕:毡帐。②羶:同“膻”,羊肉的气味。酪:乳汁制成的半凝固食品。浆:乳汁。③玄冰:冰厚则色黑。④塞外:万里长城以北地区。⑤胡笳:古代流行于塞外和西域的一种管乐器。⑥边声:边疆所特有的声音,即笳声马嘶之类。

  与子别后,益复无聊,上念老母,临年被戮①,妻子无辜,并为鲸鲵②。身负国恩,为世所悲,子归受荣,我留受辱,命也何如!身出礼义之乡,而入无知之俗,违弃君亲之恩,长为蛮夷之域,伤已!令先君之嗣③,更成戎狄之族,又自悲矣!功大罪小,不蒙明察,孤负陵心区区之意。每一念至,忽然忘生。陵不难刺心以自明,刎颈以见志,顾国家于我已矣④,杀身无益,适足增羞,故每攘臂忍辱⑤,辄复苟活。左右之人,见陵如此,以为不入耳之欢⑥,来相劝勉。异方之乐,秪令人悲,增忉怛(dāo dá)耳⑦。
【注释】
  ①临年:临到晚年。②鲸鲵:即鲸。雄为鲸,雌为鲵,比喻无辜被杀之人。③先君之嗣:这是李陵自谓。先君,李陵称他的父亲。④顾:念。已:停止。指恩断义绝。⑤攘臂:捋起衣袖,有勉强振作精神之意。⑥不入耳之欢:不高兴听的欢乐。⑦忉怛:悲伤。

  嗟乎,子卿!人之相知,贵相知心。前书仓卒,未尽所怀,故复略而言之。昔先帝授陵步卒五千,出征绝域①,五将失道,陵独遇战。而裹万里之粮,帅徒步之师,出天汉之外②,入强胡之域,以五千之众,对十万之军,策疲乏之兵,当新羁之马③,然犹斩将搴旗④,追奔逐北,灭迹扫尘⑤,斩其枭帅⑥,使三军之士视死如归。陵也不才,希当大任,意谓此时,功难堪矣。
  匈奴既败,举国兴师,更练精兵,强逾十万,单于临阵,亲自合围。客主之形,既不相如;步马之势,又甚悬绝。疲兵再战,一以当千,然犹扶乘创痛,决命争首⑦。死伤积野,馀不满百,而皆扶病,不任干戈。然陵振臂一呼,创病皆起,举刃指虏,胡马奔走;兵尽矢穷,人无尺铁,犹复徒首奋呼⑧,争为先登。当此时也,天地为陵震怒,战士为陵饮血。单于谓陵不可复得,便欲引还。而贼臣教之⑨,遂使复战,故陵不免耳。
【注释】
  ①先帝:已死的皇帝;指汉武帝。绝域:极远的地方。②天汉:指汉朝疆域。③羁:系住。作装备解。马:指骑兵。④搴:拔取。⑤灭迹扫尘:像消灭痕迹、扫除灰尘一样消灭敌人。意即干净利落。⑥枭帅:勇猛的敌帅。⑦扶乘创痛:忍受伤痛。决命争首:拼死争先。⑧徒首:光着头。⑨贼臣:指管敢。管敢本是李陵军一军侯,因事被校尉鞭笞五十而逃入匈奴。

  昔高皇帝以三十万众,困于平城①。当此之时,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然犹七日不食,仅乃得免。况当陵者,岂易为力哉②?而执事者云云,苟怨陵以不死③。然陵不死,罪也。子卿视陵,岂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④?然陵不死,有所为也。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诚以虚死不如立节,灭名不如报德也。昔范蠡(lǐ)不殉会稽之耻⑤,曹沬不死三败之辱⑥,卒复勾践之仇,报鲁国之羞。区区之心,窃慕此耳。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⑦!
【注释】
  ①平城:今山西大同之东。汉高祖七年,汉高祖亲往击韩王信,至平城,被匈奴围困了七天。②为力:施展力量。③执事者:指皇帝身边的大臣。不死:不为国而死。④捐:抛弃。⑤范蠡:春秋时越国大夫。会稽之耻:指吴王夫差将越王勾践围困在会稽的事。⑥曹沫:春秋时鲁国大夫,与齐三战三败;后鲁与齐盟,曹持匕首劫齐桓公,迫使齐桓公全部归还鲁地。⑦椎心:捶打胸口。

  足下又云:“汉与功臣不薄。”子为汉臣,安得不云尔乎①!昔萧、樊囚絷②,韩、彭菹醢(zū hǎi)③,晁错受戮,周、魏见辜④;其馀佐命立功之士,贾谊、亚夫之徒,皆信命世之才⑤,抱将相之具,而受小人之谗,并受祸败之辱,卒使怀才受谤,能不得展。彼二子之遐举⑥,谁不为之痛心哉!陵先将军⑦,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军,徒失贵臣之意,刭身绝域之表⑧。此功臣义士所以负戟而长叹者也!何谓不薄哉?
【注释】
  ①尔:如此。②萧、樊:汉初相国萧何、功臣樊哙。③韩、彭:汉初功臣韩信、彭越。菹醢:剁成肉酱。④周、魏:汉高祖时功臣周勃、汉景帝时魏其侯窦婴。⑤信:的确,确实。命世:应运出世。⑥二子:指贾谊、周亚夫。遐举:升天。死的讳称。⑦先将军:指李陵的祖父李广。⑧刭身:自杀。表:外。

  且足下昔以单车之使,适万乘之虏①,遭时不遇②,至于伏剑不顾,流离辛苦,几死朔北之野。丁年奉使,皓首而归③,老母终堂,生妻去帷④,此天下所希闻,古今所未有也。蛮貊之人尚犹嘉子之节⑤,况为天下之主乎?陵谓足下当享茅土之荐⑥,受千乘之赏;闻子之归,赐不过二百万,位不过典属国⑦,无尺土之封,加子之勤⑧;而妨功害能之臣尽为万户侯,亲戚贪佞之类悉为郎庙宰⑨。子尚如此,陵复何望哉?
【注释】
  ①适:前往。②遭时不遇:指苏武出使匈奴时,匈奴发生一起谋反案件,牵连到苏武的副使张胜。匈奴借机扣留苏武等人,逼迫他们投降。③丁年:壮年。丁,丁壮。皓首:白头。④终堂:病死堂上,死去的讳称。去帷:离开帷内,意即改嫁。⑤蛮貊:古称南方民族为“蛮”,东方民族为“貊”。 ⑥茅土:皇帝社祭的坛用五色土筑成,分别代表天下五方,分封诸侯时,取一种颜色的土用茅草包好赏给受封者,作为分得土地的象征。荐:封赏。⑦典属国:掌管少数民族事务,⑧加:加赏。⑨廊庙:指朝廷。

  且汉厚诛陵以不死,薄赏子以守节,欲使远听之臣望风驰命①,此实难矣,所以每顾而不悔者也②。陵虽孤恩③,汉亦负德。昔人有言:“虽忠不烈,视死如归。”陵诚能安,而主岂复能眷眷乎④?男儿生以不成名,死则葬蛮夷中,谁复能屈身稽颡⑤,还向北阙⑥,使刀笔之吏弄其文墨耶!愿足下勿复望陵。
【注释】
  ①远听:远处听候命令。驰命:犹言赴命。②顾:念,想起。③孤:辜负。④眷眷:顾念。⑤稽颡:叩头至地。颡,额头。⑥北阙:皇宫北门。代指朝廷。

  嗟乎,子卿!夫复何言?相去万里,人绝路殊,生为别世之人①,死为异域之鬼,长与足下生死辞矣。幸谢故人②,勉事圣君。足下胤(yìn)子无恙③,勿以为念。努力自爱。时因北风,复惠德音。李陵顿首。
【注释】
  ①别世:另一个世界。指匈奴。②故人:老朋友。③胤子:儿子。苏武在匈奴曾娶妻生子。

【译文】
  子卿足下:
  您辛勤宣扬美德,任官于太于盛世,荣名传播四方,值得庆幸,值得庆幸!我远居异国,昔人所悲。遥望南方,怀念故人,能不眷恋依依?承您不嫌弃,老远回信,恳切教诲和慰问,真比骨肉还要亲。我虽愚钝,也不能不感慨万端啊!
  我自投降以来,身处困境,独坐发愁,终日不见别的,只见异族之人!戴的是皮袖套,住的是毡幕,只能遮风蔽雨;吃的是腥臊的牛羊肉,喝的是奶浆,只能靠它充饥。睁眼四望,谁能同我欢笑?胡地厚厚的坚冰,边塞的土地冻得裂开,只听见悲风萧萧之声。凉秋九月,塞外草木凋零,夜里失眠,侧耳远听,胡笳彼此相应,牧马哀哀长鸣,胡笳马嘶相混,四野尽是凄惨的边声。早晨坐起来听着,不由得热泪淋淋。唉,子卿!我岂是铁石心肠,能不伤心!
  同您分别之后,更加无聊。上念父母,高年惨遭杀戮,妻儿无辜,也处死刑。我辜负国恩,让世人悲叹。你回国多么光荣,我留此多么耻辱!这怕是命中注定吧!有什么办法呢!我出身礼义之乡,却沉沦于愚昧的部落,背弃了国君与双亲的恩德,终身住在蛮夷的地区,好不伤心啊!让先父的后嗣,变成戎狄的族人,更加感到悲痛!我功大罪小,主上不加明察,辜负了我一片心意。每当想到这里, 简直不想活下去。我不难刺心来表白自己,自刎来显示志向,但是国家对我已恩断义绝,自杀毫无益处,只会增加羞辱啊!每到这时,我常常挽起袖子,满腔悲愤,却仍然忍受侮辱,苟活在世上。左右见我如此,便拿那不中听的音乐来相安慰。异国的音乐,只能引人悲痛,更加难以为情!
  唉,子卿啊!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前一封信写得匆忙,没有把心里的话说完,所以再简单的说说。当初先帝交给我步兵五千,出征远方。五位将军迷失道路,只有我与匈奴遭遇作战。带着远行万里的粮草,率领徒步行军的部队,跨出国界之外,进入强胡之境。以五千之众,对十万大军;以疲惫的步兵,抵挡刚刚出营的马队。但我们依旧斩敌将,拔敌旗,追杀败逃之敌,势如挥扫尘土,把他那骁勇的将帅都斩杀了。我全军将士,真是视死如归啊。我虽不才,也希望担当大任。想到这时的功勋,实在是难以超越啊!
  匈奴既已挫败,全国出动,再选练精兵,超过十万。单于临阵督战,四面包围。主客两军的形势极不相称,步兵与马队的力量更是悬殊。疲兵再战,一以当千,仍然负伤忍痛,奋勇争先。死伤的将士遍野都是,剩下的不满百人,而且伤痕累累,兵器都拿不稳。但是我振臂一呼,全都一跃而起;举刀杀敌,迫使敌骑奔跑。兵器耗尽,箭也射完,光着头还高呼杀敌,争先冲锋。在这种时刻,仿佛天地也为我李陵震怒,战士都为我李陵饮血。单于认为无法俘虏我,已经打算引兵退走。岂知有叛徒出卖军情,单于继续对我作战,我才不免失败。
  从前高皇帝率领三十万大军,被匈奴围困平城。那时,猛将如云谋臣如雨,仍然断粮七天,勉强脱身而已。何况我这种情况,难道就容易对付吗?而当权者竟议论纷纷,任意指责我不能以死殉国。固然,我不死有罪。但是,子卿您看我是苟且偷生的人吗?我岂肯背弃国君和母亲,抛弃妻子,只图个人私利吗?我所以不死,当然是有所作为的。正如前次信中所说,想向皇上报恩啊。因为白白死去,不如树立名节;身死名没,不如立功报德。从前范蠡并不因会稽山投降之耻而殉国,曹沫也不因三次战败而自杀,终于,范蠡为越王勾践报了仇,曹沫为鲁国雪了耻。我这区区的心意,正是仰慕他们的作为啊!怎料志向未及实现,怨责之声已四起;计划尚未实行,亲人已作刀下之鬼。叫我怎不仰望苍天、椎心泣血啊!
  足下说:“汉待功臣不薄。”足下是汉朝之臣,怎能不如此说呢?从前,萧何、樊哙都坐过牢,韩信、彭越都被剁成肉酱。晁错被杀,周勃、魏其侯下狱。其余辅佐汉室的劝臣,如贾谊、周亚夫等,都是当时的豪杰,都有将相的才干,却因小人的谗言,遭遇祸害和侮辱,终于怀才受谤,无从施展。他们二人的死亡,谁不为之痛心呢?再说先祖李广将军,他的功勋和谋略压倒一世,节义勇敢全军第一,只因不去迎合权贵,竟在边远的疆场自杀,功臣义士至今还持戟长叹啊!怎么说汉待功臣不薄呢?
  再就足下来说吧!当初单车出使,来到拥有万辆兵车的敌国。碰着时机不好,竟至自刎也不在乎;辗转流离,千辛万苦,差点死在北方的荒野。壮年出使,白头归来,老母已故,妻子改嫁。这真是天下所罕见,古今所未有!蛮邦之人,尚且敬佩足下的高节,何况天下之主呢?在我看来,足下应当分土封侯;但是听说足下回国之后,赏赐不过二百万,官不过典属国,没有封您一寸土。而那班害功臣忌贤才的奸臣,尽是万户侯;皇亲国戚、贪官佞臣,都是高官厚禄。足下尚且如此,我又有何指望?
  汉朝这样残酷地责我不死,又这样刻薄地赏你守节,要使远方的臣子归心效命,恐怕很难吧。我也每每回顾往事而不后悔了。我固然负恩,汉朝也太缺德。从前有人说:“虽然忠心耿耿,平时并不慷慨激昂,必要时却视死如归。”我固然能够视死如归,可是皇上能够对我怀念惋惜吗?大丈夫既然生前没有树立功名,死后就葬在蛮夷算了,怎么还屈身叩头,跪在朝廷,听凭那班刀笔吏舞文弄墨、胡乱摆布呢?足下就不必对我有何期待了。
  唉,子卿!还有什么话好说呢?相隔万里,道路不通,来往断绝。活着是另一个世界的人,死了是异国的鬼。我与足下永诀,生死都不得再见了!请向老朋友们致意,希望他们努力奉侍圣明的君主。令郎在此甚好,不必挂念。愿足下努力自爱,如果有便,还请赐我教导。李陵顿首。
 
  尚德缓刑书 (路温舒)①

  汉武帝重用酷吏,冤狱四起。宣帝为武帝曾孙,因其祖父戾太子被杀而曾流落民间,体会到民间疾苦。因此路温舒向他建议尚德缓刑,希望他“省法制,宽刑罚”,除诽谤之罪,“开天下之口”。文章揭露狱吏欺下瞒上、舞文弄法、酷刑逼供、诱供各种弊病,痛陈酷吏冤狱的惨祸,震憾人心。台湾学者柏杨先生,誉此文为“中国最早争取人权的呼声”。

  昭帝崩,昌邑王贺废①,宣帝初即位,路温舒上书②,言宜尚德缓刑。其辞曰:
【注释】
  ①昭帝:汉武帝幼子,死后无子,朝臣迎立昌邑王贺。因其淫乱,改立宣帝。宣帝是汉武帝曾孙,生长在民间,本文的建议被他接受。②路温舒:字长君,西汉钜鹿(今属河北)人,举孝廉,曾在廷尉供职,官至太守。

  “臣闻齐有无知之祸①,而桓公以兴;晋有骊姬之难,而文公用伯(bà)②。近世赵王不终③,诸吕作乱④,而孝文为太宗⑤。由是观之,祸乱之作,将以开圣人也。故桓、文扶微兴坏⑥,尊文、武之业,泽加百姓,功润诸侯,虽不及三王,天下归仁焉。文帝永思至德,以承天心,崇仁义,省刑罚,通关梁,一远近,敬贤如大宾,爱民如赤子,内恕情之所安,而施之于海内,是以囹圄(líng yǔ)空虚⑦,天下太平。夫继变化之后,必有异旧之恩,此贤圣所以昭天命也。往者,昭帝即世而无嗣,大臣忧戚,焦心合谋,皆以昌邑尊亲⑧,援而立之。然天不授命,淫乱其心,遂以自亡。深察祸变之故,乃皇天之所以开至圣也。故大将军受命武帝,股肱汉国,披肝胆,决大计,黜亡义,立有德,辅天而行,然后宗庙以安,天下咸宁。
【注释】
  ①无知:公孙无知,春秋时齐公子,杀君自立引起内乱,被杀。公子小白回齐即位,是为齐桓公。②骊姬:春秋时晋献公宠姬,谗害献公的三个大儿子,想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引起内乱,最后由公子重耳即位,为晋文公。③赵王不终:汉高祖宠姬戚夫人之子如意,封为赵王,被吕后毒死。④诸吕作乱: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专权,广封吕氏为王。吕后死后,周勃等平定诸吕之乱。⑤孝文:即汉文帝。他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又削弱诸侯势力,巩固了中央集权。“太宗”是其庙号。⑥扶微兴坏:扶持弱小,复兴灭亡了的国家。⑦囹圄:监狱。

  臣闻《春秋》正即位①,大一统而慎始也②。陛下初登至尊,与天合符,宜改前世之失,正始受命之统③,涤烦文,除民疾,存亡继绝,以应天意。
【注释】
  ①正即位:《春秋》记载君王即位,很讲究名分,名分正的,就写“即位”,名分不正的,就不这样写。②大一统:重视统一天下的事业。③受命:即登上皇位。
  臣闻秦有十失,其一尚存,治狱之吏是也。秦之时,羞文学①,好武勇,贱仁义之士,贵治狱之吏,正言者谓之诽谤,遏过者谓之妖言②,故盛服先王,不用于世③,忠良切言,皆郁于胸,誉谀之声日满于耳,虚美熏心,实祸蔽塞④。此乃秦之所以亡天下也。方今天下赖陛下恩厚,亡(wú)金革之危、饥寒之患,父子夫妻,戮力安家⑤,然太平未洽者,狱乱之也。
【注释】
  ①文学:文献经典之学。②遏过:遏止过错。③盛服先王:指主张实行仁政的学者。④蔽塞:犹言掩盖。⑤金革:兵革,指战乱。⑥戮力:并力,尽力。

  夫狱者,天下之大命也①,死者不可复生,绝者不可复属②。《书》曰:‘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③。’今治狱吏则不然,上下相驱,以刻为明,深者获公名④,平者多后患⑤。故治狱之吏,皆欲人死。非憎人也,自安之道在人之死。是以死人之血流离于市,被刑之徒比肩而立,大辟之计⑥,岁以万数,此仁圣之所以伤也。太平之未洽,凡以此也。
【注释】
  ①大命:最重要的事情。②绝者:指砍断的手脚。属:接续。③不经:不合常规。④深:指严酷。公名:公正无私的美名。⑤平:平和。⑥大辟:死刑。


  夫人情安则乐生,痛则思死。棰楚之下①,何求而不得?故囚人不胜痛,则饰辞以视之②;吏治者利其然,则指道以明之;上奏畏却③,则锻练而周内(nà)之④。盖奏当之成⑤,虽咎(gāo)繇听之⑥,犹以为死有馀辜。何则?成练者众⑦,文致之罪明也⑧。是以狱吏专为深刻,残贼而无极,偷为一切⑨,不顾国患,此世之大贼也。故俗语曰:‘画地为狱,议不入;刻木为吏,期不对⑩。’此皆疾吏之风,悲痛之辞也。故天下之患,莫深于狱;败法乱正,离亲塞道,莫甚乎治狱之吏。此所谓一尚存者也。
【注释】
  ①棰楚:古代打人的刑具。②饰辞:说假话。指编造虚假的供词。视:给……看。③却:驳回。④锻练:比喻多方编造罪名加以诬陷。周内:指罗致罪状,陷人于罪。⑤奏当:判决后上报。⑥咎繇:即皋陶。舜时掌管刑法。⑦成练者:指编织成的罪状。⑧文致:文饰而使人获罪。⑨偷:苟且。⑩期不对:不希望和他对质。

  臣闻乌鸢之卵不毁,而后凤皇集;诽谤之罪不诛,而后良言进。故古人有言:‘山薮藏疾,川泽纳污,瑾瑜匿恶,国君含垢①。’唯陛下除诽谤以招切言,开天下之口,广箴(zhēn)谏之路②,扫亡秦之失,尊文、武之德,省法制,宽刑罚,以废治狱,则太平之风可兴于世,永履和乐,与天亡极。天下幸甚!”
上善其言。
【注释】
  ①含诟:忍辱。②箴:规诫。
【译文】
  汉昭帝逝世,昌邑王被废,汉宣帝刚刚登位。路温舒上书,建议崇尚德治,放宽刑罚。他的奏章说:
  臣听说,齐国有公子无知的祸乱,桓公才得兴起;晋国遭受骊姬的灾难,文公才成了霸主。近代的赵王不得善终,诸吕作乱,却促使孝文帝成为太宗。由此看来,祸乱的发生,总是引出圣明的君主。所以齐桓公、晋文公扶起弱国,振兴衰亡之国,尊崇周朝文王、武王的功业,德加百姓,功润诸侯,虽然赶不上古代的三王,但是天下都归附他们。文帝思虑深远,德行崇高,承受上天的意旨,尊崇仁义,减轻刑罚,开通水陆道路,远近一视同仁,尊敬贤人如同尊敬贵宾,爱护百姓如同爱护婴儿,凡事都须做到心安理得,再向海内推行。因此监狱空虚,天下太平。由此可见紧接政局变化之后,定要有异于过去的恩德施加百姓,圣贤就是借此来显示天命啊。先前,昭帝逝世而没有子嗣,大臣焦急,认为昌邑王尊贵亲近,就立他继承帝位。但是上天不肯授命,使他内心淫乱,自取灭亡。只要深察变乱的原因,便知道这是皇天有意引出圣明的君主。所以大将军受武帝的委托,辅佐汉朝,披肝沥胆,决定大计,废黜无义之人,拥立有德之主,辅助上天行道,然后宗庙安稳,天下太平。
  臣听说,《春秋》对帝王即位非常重视,这是为了天下统一,慎之于始啊。陛下初登位,符合天意,更当纠正前代的过失,整顿施政的纪纲,删除烦琐的法令,解除百姓的痛苦。使已废的王侯得以存在,已经失爵的功臣得以续嗣,这才可顺应天意啊!
  臣听说,秦朝有十项过失,其中一项至令仍在,就是狱吏的残酷。秦时鄙视文学,崇尚勇武;轻贱儒生,重用狱吏。正直的言论,说成诽谤;对过失的批评,说是妖言。因此,赞美先王的人不得重用,忠良而切实的主张只能闷在胸怀,歌功颂德之声塞满了君主的耳朵,虚夸的美名迷糊了君王的心思,而实际的灾祸却被掩盖起来。这就是秦朝所以灭亡的原因啊。如今天下依靠陛下的恩厚,幸而没有战争的危险、饥寒的忧虑,父子夫妇齐心合力,安居乐业。然而还未达到太平盛世的程度,那就是由于刑狱的弊病啊。
  刑狱是治国的大事,死者不能复生,断肢不可接上。所以《书经》说,“与其错杀无罪之人,宁肯不合常规。”现在审案的狱吏就不同了。他们上下相逼,以苛刻为明察。办案苛刻的往往得到公正的美名,办案公平的反而多有后患。所以,狱吏审案,总想置人于死地。并非他们憎恨谁,只是要保全自己就必须置别人于死罪。所以市场上死囚的鲜血淋漓,受刑的肩并肩站成一排,每年判死罪的数以万计,真使仁圣之人悲伤啊!天下所以还不够太平盛世,就是这个缘故啊!
  人之常情,平平安安就高兴活着,痛苦就想寻死。棍棒之下,有什么口供逼不出来?所以,囚人痛得受不了,就只好招假供,狱吏利用这一点,就引用法令来诱套口供;又怕上面驳回,便舞文弄墨,罗织罪状。单凭判决书来看,那怕是皋陶也会觉得被告真是死有馀辜,为什么呢?因为列举的罪状很多,所加的罪名也很明确。这样,狱吏办案就一味苛刻,毫无止境地残害人民,不择手段,不顾国家,这真是世上的大祸害啊。所以俗话说:“即使画地为牢,也不肯进去;即使刻木为吏,也不愿受审。”这就是痛恨狱吏的残酷,多么悲痛的言辞啊!所以天下的祸患,没有比狱吏更厉害的了。所谓秦朝还有一条过失至今存在,就是指的这个。
  臣听说,乌鸦鹞鹰的蛋不遭毁坏,然后凤凰才敢飞来;诽谤之罪不加追究,良言才敢进献。所以古人曾说:“大山洼地藏着有毒之物,江河湖海容纳污泥浊水,美玉也有斑点,国君要受得了咒骂。”愿陛下废除诽谤之罪以鼓励直言,开天下之口,开通规谏的道路,扫除亡秦的弊端,尊崇文武的德政,简化法制,减轻刑罚,废除冤狱。那么,太平盛世的风气可以兴旺,人们生活在和乐之中,与天地同样长久无限,那就非常幸福了。
宣帝很欣赏他这番话。

发表评论>>
相关阅读:

《古文新读—新译新评古文观止》卷十二(5)

谌震   14年前   12419点

《古文新读—新译新评古文观止》卷十二(4)

谌震   14年前   11336点

《古文新读—新译新评古文观止》卷十二(3)

谌震   14年前   9484点

《古文新读—新译新评古文观止》卷十二(2)

谌震   14年前   9929点

《古文新读—新译新评古文观止》卷十二(1)

谌震   14年前   12213点

《古文新读—新译新评古文观止》卷十一(4)

谌震   14年前   10404点

《古文新读—新译新评古文观止》卷十一(5)

谌震   14年前   11037点

《古文新读—新译新评古文观止》卷十一(3)

谌震   14年前   11428点

《古文新读—新译新评古文观止》卷十一(2)

谌震   14年前   10143点

《古文新读—新译新评古文观止》卷十一(1)

谌震   14年前   10735点
加载更多>>
2024 福建·永安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