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新读—新译新评古文观止》卷十(4)

谌震  2009/12/15 15:56:52  9253点  永安之窗
  张益州画像记① (苏洵)

  本文歌颂张方平安抚蜀地的政绩。张方平为什么能够处变不惊,化险为夷?是因为他对蜀人没有偏见,一改‘待之以待盗贼之意,而绳之以绳盗贼之法”的错误。作者强调这点,很有见地。文章骈散交用,情文并茂。

  至和元年秋,蜀人传言,有寇至边。边军夜呼,野无居人。妖言流闻,京师震惊。方命择帅,天子曰:“毋养乱,毋助变!众言朋兴,朕志自定。外乱不作,变且中起。既不可以文令,又不可以武竟,惟朕一二大吏,孰为能处兹文武之间,其命往抚朕师?”乃推曰:“张公方平其人。”天子曰:“然。”公以亲辞,不可,遂行。冬十一月至蜀。至之日,归屯军,撤守备,使谓郡县:“寇来在吾,无尔劳苦。”明年正月朔旦,蜀人相庆如他日,遂以无事。又明年正月,相告留公像于净众寺,公不能禁。
  眉阳苏洵言于众曰:“未乱易治也,既乱易治也。有乱之萌,无乱之形,是谓将乱。将乱难治:不可以有乱急,亦不可以无乱弛。惟是元年之秋,如器之欹(qī)②,未坠于地。惟尔张公,安坐于其旁,颜色不变,徐起而正之。既正,油然而退,无矜容。为天子牧小民不倦,惟尔张公。尔翳以生③,惟尔父母。且公尝为我言:‘民无常性,惟上所待。人皆曰蜀人多变,于是待之以待盗贼之意,而绳之以绳盗贼之法。重(chóng)足屏(bǐng)息之民,而以砧斧令④,于是民始忍以其父母妻子之所仰赖之身,而弃之于盗贼,故每每大乱。夫约之以礼,驱之以法,惟蜀人为易。至于急之而生变,虽齐鲁亦然。吾以齐鲁待蜀人,而蜀人亦自以齐鲁之人待其身。若夫肆意于法律之外,以威劫齐民,吾不忍为也。呜呼!爱蜀人之深,待蜀人之厚,自公而前,吾未始见也。”皆再拜而稽首曰:“然。”
  苏洵又曰:“公之恩在尔心;尔死,在尔子孙。其功业在史官,无以像为也!且公意不欲。如何?”皆曰:“公则何事于斯?虽然,于我心有不释焉。今夫平居闻一善,必问其人之姓名与其邻里之所在,以至于其长短小大美恶之状;甚者或诘其平生所嗜好,以想见其为人。而史官亦书之于其传。意使天下之人,思之于心,则存之于目;存之于目,故其思之于心也固。由此观之,像亦不为无助。”苏洵无以诘,遂为之记。
【注释】
  ①张益州:指张方平(1007—1092),曾以吏部侍郎知益州。他善理财,两任三司使,主持中央财政,有人将其列入中国古代“十大理财家”。此事在宋仁宗至和元年(1062)。②欹:倾斜。③翳:  惟,是。④重足:叠足而立,恐惧不敢前进。屏息:不敢出大气。砧:古代腰斩时用的垫板。

  公,南京人①,为人慷慨有大节,以度量雄天下。天下有大事,公可属(zhǔ)。系之以诗曰:
天子在祚(zuò)②,岁在甲午。西人传言,有寇在垣③。庭有武臣,谋夫如云。天子曰嘻,命我张公。公来自东,旗纛(dào)舒舒。西人聚观,于巷于涂。谓公暨暨,公来于于④。公谓西人:“安尔室家,无敢或讹。讹言不祥,往即尔常;春尔条桑,秋尔涤场。”西人稽首,公我父兄。公在西囿(yòu),草木骈骈⑤。公宴其僚,伐鼓渊渊。西人来观,祝公万年。有女娟娟,闺闼闲闲。有童哇哇,亦既能言。昔公未来,期汝弃捐。禾麻芃(péng)芃⑥,仓庾崇崇。嗟我妇子,乐此岁丰。公在朝廷,天子股肱。天子曰归,公敢不承。作堂严严,有庑(wǔ)有庭。公像在中,朝服冠缨。西人相告,无敢逸荒。公归京师,公像在堂。
【注释】
  ①南京:今河南商丘市,因赵匡胤称帝之前,曾在那里做节度使。②祚:皇位。③垣:墙。④暨暨:果敢坚决的样子。于于:行动舒缓自得的样子。⑤骈骈:繁茂的样子。⑥芃芃:茂密繁盛的样子。

【译文】
  至和元年秋天,蜀中传出谣言,敌寇就会侵边。边军夜里惊喊,村里逃个精光。谣言越传越远,京城也都惊慌。朝廷商议派谁去,天子拿出主张:“不要养成祸乱,不要激起事变。虽然众说纷纭,我的主意已定。外患未必酿成,内乱倒很担心。既不可以文令,武力解决也不行。各位大臣中间,有谁文武双全,能把重任来肩?”大臣齐声推荐,唯有张公方平。天子马上答应,公以亲辞不准。十一月来寒冬,张公来到锦城,上任就下命令,撤走全部驻军,边界守卫也放松。派人慰问郡县:“大家尽可放心,果真敌寇要来,一切有我担承,不必劳累你们。”等到明年元旦,百姓喜贺新春,益州安安静静,谣言不破自平。又是一年新春,百姓感激深思,画像供在净众寺,张公无法来禁止。
  眉阳苏洵,敬告众人;“祸乱未生,治理不难;祸乱已生,治理也易。有乱才萌,无乱之形,这是将乱,最伤脑筋。不能像有乱那么急,不能像无乱那么松。元年秋天,正是这种情形。好比一件器具,看来摇摇欲坠,尚未摔倒在地。惟我张公,承得住气。面不改色,徐徐上前扶起。祸乱既己平定,张公毫不骄矜,他为天子牧民,日夜操劳无倦容,真是百姓的父母,百姓因张公而得生!
  张公曾对我说:‘百姓哪有常性?全看上面如何治民。人们都说:蜀人多变乱,就把蜀人看成盗贼,要用对付贼的刑法对待蜀人。百姓本来就已战战兢兢,还要滥用酷刑,百姓这才不顾家庭,铤而走险把命拼,大乱每每就酿成!如用礼义来约整,依据法律来驱使,蜀人管理最容易。逼迫太急生变乱,齐鲁之民也如此。我把蜀人当作齐鲁人,蜀人也以齐鲁对自身。超出法律外,威迫老百姓,我心决不忍!’啊,爱惜蜀人如此深切,对待蜀人如此厚道,在张公之前,我还未曾见过啊!”众人听了,又重新行礼,都说:“真是这样啊!”
  苏洵又说:“张公的恩德,记在你们心中:你们死了,记在你们子孙心中。他的丰功伟绩,记在史册,画像可以不用了吧?而且张公自己也不愿意啊。大家说怎样才好?”众人说:“张公自然不在乎画像;不过,我们心里总是不安啊。平时听说有人做了件好事,必定问他姓名,住在那里,一直问到他的高矮肥瘦美丑,甚至还问他平生有什么嗜好,由此想见他的为人。史官也把这些都记在他的传记中,目的是要使人们不仅记在心里,还要显现在眼前。好人的音容既显现在人们眼前,心里也就记得更深切了。由此看来,画像也不是没有意义啊。”苏洵听了,无话可答,于是为他们写了这篇画像记。
  张公是南京人,为人慷慨,大节高尚,以宽宏大量闻名天下。天下有大事,张公是可以托付的,篇末以诗歌作结:
  天子坐龙庭,甲午庆升平。蜀人起谣言,边关将动兵。
  朝廷多良将,谋士密如云,天子下圣旨,张公远出征。
  张公东方来,猎猎大旗扬。蜀人齐瞻仰,人海满街巷。
  齐赞公坚毅,容色何安祥。张公谕蜀人,还家且安心。
  莫把谣言信,照旧各营生。春修你家桑,秋打你家场。
  蜀人谢张公,张公如父兄。张公居西园,草木绿葱葱。
  开轩宴文武,击鼓响冬冬。蜀人来围观,祝公万寿松。
  有女美娟娟,闺中乐闲闲。有童在怀抱,牙牙学语言。
  张公如不来,已向沟壑填!如今粮仓满,全家庆丰年。
  张公在朝廷,天子左右手。御旨召公回,张公敢不走。
  我修新殿堂,有庭又有廊。公像挂堂中,朝服何辉煌。
  蜀人来禀告,敢把正业荒?公虽回京城,公像还在堂。

 
  刑赏忠厚之至论 (苏轼)①

  这是苏轼考进士的试卷。做应试文章,审题时如果不能透过字面,深入思考,就往往为题目所拘束,文思枯竭。以此题来说:“刑赏”如何才能做到“忠厚之至”?苏轼认为关键在于一个‘疑”字。审案遇到疑难,是不肯放走一个坏人,还是不肯冤枉一个好人?由前者出发,就容易主观用事,甚至逼供诱供,造成冤狱。所谓“宁肯错杀三千,不肯放走一个”,其惨酷可以想见。从后者出发,就会深入调查研究,逐个排除疑点,直至证据确凿,才能定案。有时宁可放走一个坏人,也不肯冤枉一个好人。《尚书》所说:“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其中确有至理,经苏轼发挥,更见光彩。不过,“罪疑惟轻”只能减轻受冤的程度,给以后平反留下机会;惟有现代法学的“无罪推定”才能保证不冤枉一个好人。我国直到二十世纪末才在刑事诉讼法中引进‘无罪推定”原则,这是一大进步,但要普遍贯彻,还须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
  主考欧阳修和苏轼同一观点(参见《泷冈阡表》),大为赞叹:“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但不知文章中的‘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出于何典。后问苏轼,回答是‘想当然耳”。一座大笑。
  
  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故其吁(xū)俞之声②,欢休惨戚,见于虞、夏、商、周之书。成、康既没,穆王立而周道始衰。然犹命其臣吕侯,而告之以祥刑③。其言忧而不伤,威而不怒,慈爱而能断,恻然有哀怜无辜之心,故孔子犹有取焉。
  《传》曰:“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罚疑从去,所以慎刑也。”当尧之时,皋陶(yáo)为士④,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四岳曰:“鲧可用。”尧曰:“不可。鲧(gǔn)方命圮(pǐ)族⑤。”既而曰:“试之。”何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而从四岳之用鲧也?然则圣人之意,盖亦可见矣。(书》曰:“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⑥。”呜呼!尽之矣!可以赏可以无赏,赏之过乎仁;可以罚可以无罚,罚之过乎义。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而入于忍人,故仁可过也,义不可过也。
【注释】
  ①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与父洵、弟辙齐名,合称“三苏”。神宗时,不赞成新法,出任地方官,且因文字得祸,贬黄州(今湖北黄冈)。哲宗时,一度召回中央任翰林学士,又因政见不合,出任杭州知州。晚年连遭贬谪,最后到海南岛,临终前一年才遇赦。他是个全才作家,文、诗、词、书法,都是一流。性格豪放,虽在极困苦时也很乐观。有《东坡全集》。②吁:叹息。俞:应允。③祥刑:用刑详审谨慎。事见《尚书•吕刑》。④士:上古掌刑之官。⑤方命:抗命,违命。圯族:灭族。⑥不经:不合于常规。引文见《尚书•大禹谟》。

  古者赏不以爵禄,刑不以刀锯。赏之以爵禄,是赏之道行于爵禄之所加,而不行于爵禄之所不加也;刑以刀锯,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而不施于刀锯之所不及也。先王知天下之善不胜赏,而爵禄不足以劝也;知天下之恶不胜刑,而刀锯不足以裁也。是故疑则举而归之于仁,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故曰忠厚之至也。
  《诗》曰:“君子如祉(zhǐ),乱庶遄(chuán)已①”;“君子如怒,乱庶遄沮(jǔ)。”夫君子之已乱,岂有异术哉?时其喜怒,而无失乎仁而已矣。《春秋》之义,立法贵严,而责人贵宽。因其褒贬之义以制赏罚,亦忠厚之至也。
【注释】
  ①祉:喜欢。庶:差不多。遄:迅速地。

【译文】
  唐尧、虞舜、夏禹、商汤、周文王、武王、成王、康王那时候,他们爱护百姓何等深厚,忧虑百姓的事何等急切,全是用君子长者之道对待天下啊!谁做了件好事,马上就奖赏他,接着又歌颂赞美他,对这好的开端表示高兴,并鼓励他坚持到底;谁做了件坏事,马上就处罚他,接着又怜悯他、警戒他,希望他改过自新。因此那叹息和应答的声音,欢乐或悲伤的感情,在虞、夏、商、周的书上都能见到。成王、康王死后,穆王即位,周朝的德行开始衰败,可是还命令他的大臣吕侯,告诉他办案要谨慎。穆王的话忧虑而不悲伤,威严而无怒气,慈爱而果断,流露出哀怜无罪者的心情。所以孔子认为有可取之处。
  书上说:“奖赏有疑问,还是给奖,为了广施恩德啊。惩罚有疑问,免除惩罚,为了慎用刑罚啊。”唐尧的时候,皋陶做法官,将要判人死刑,皋陶接连三次说“杀他”,尧却接连三次说“宽恕他”。所以天下都畏惧皋陶执法的严厉,都喜欢尧用刑的宽大。四岳说:“鲧可以任用。”尧说:“不可。鲧违抗命令,坑害本族。”接着又说:“试用一下吧。”为什么尧不听皋陶杀人的主张,而采纳四岳对鲧的推荐呢?由此也可看到圣人的用意了。《尚书》说:“判刑有疑问,只能轻判:授功有疑问,只可重赏。与其杀掉无罪之人,宁可犯执法不严的错误。”啊,这话讲得真透彻呀!可赏可不赏的,赏了他,是过份的仁慈;可罚可不罚的,罚了他,是过份的正义。仁慈过份,不失为君子;正义过份,就变为残酷。仁慈可以过份,正义却不能偏离啊。
  古时候,奖赏不用爵禄,刑罚不用刀锯。用爵禄来奖赏,只能对那得到爵禄的人起作用,对于没有爵禄的就不起作用;用刀锯作刑罚,只能对那受刑的人起作用,对于不会受刑的人就不起作用。先王知道天下的好事赏赐不尽,不能都用爵禄来鼓励;天下的坏事也惩罚不尽,不能都用刀锯来制裁。所以,有了疑惑就以仁爱之心来处理,以君子长者之道对待天下,使天下之人统统归向于君子长者之道,所以说是忠厚之至啊。
  《诗经》说:“君子如闻善而喜,祸乱很快就终止。君子如怒斥谗言,祸乱很快就消失。”君子消除祸乱,难道有什么特异的法术吗?他的喜怒都合时宜,而且都离不开仁罢了。《春秋》一书的原则就是:立法贵严,责人贵宽。按照(春秋》褒贬的原则来制定赏罚的条例,这也是忠厚之至啊。
 
  范增论 (苏轼)

  本书选苏轼四篇史论,此篇独劣。作者不仅断言范增与项羽早有矛盾,而且断定范增应在何时离开项羽,简直是要千年以前的古人听从自己的指挥了,怎能不失之武断呢?作者片面强调一个“忠”字,全不顾历史事实,指责项羽不该杀卿子冠军。卿子冠军顿兵不前,坐误战机,又不顾将士劳苦,置酒高会。幸而项羽当机立断,矫命杀之,又破釜沉舟,大破秦军,威震天下。这正是项羽一生最精彩的一页,范增怎么能在此时离开他呢?再就范增而论,他在入关以后,未能劝阻项羽烧秦宫、弃咸阳,却力劝项羽杀刘邦,可说是舍本逐末,比萧何差远了。周作人曾论旧时策论的大弊是“胡说八道”,以前在书房里作“汉高祖论”、“管仲论”,谈论一二千年的事情,全不了解实情。只能乱说。若能翻案,便是更好的文章了。一旦考中,点了翰林,做了御史,更可胡说八道了。这种习气养成之后,于是把中国的国民性弄坏了。  (见《中国的国民思想》)。  东坡此文,即是一例。
  
  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增大怒,曰:  “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 ①”归未至彭城,疽(jū)发背死②。
  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耳!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③,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于是去耶?曰:否。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增曷为以此去哉?《易》曰:“知幾(jī)其神乎④?”《诗》曰:“相彼雨雪,先集维霰(xiàn)⑤。”增之去,当于羽杀卿子冠军时也⑥。
【注释】
  ①愿赐骸骨:意即请求辞官引退。②疽:一种毒疮。彭城:今江苏徐州市。③沛公:即刘邦,因在沛县起义,大家推举他为沛县令,故称沛公。④知幾其神乎:见《周易•系辞下》。幾:“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⑤霰:俗称软雹,常于大雪前阵性降落。⑥卿子冠军:指秦末起义军将领宋义,统兵北伐,中途停顿不前,为项羽所杀。
  陈涉之得民也,以项燕、扶苏①。项氏之兴也,以立楚怀王孙心;而诸侯叛之也,以弑(shì)义帝②。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义帝之存亡,岂独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与同祸福也。未有义帝亡而增独能久存者也。羽之杀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岂必待陈平哉?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
  吾尝论义帝,天下之贤主也:独遣沛公入关,不遣项羽;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而擢(zhuó)以为上将。不贤而能如是乎?羽既矫杀卿子冠军,义帝必不能堪;非羽弑帝,则帝杀羽,不待智者而后知也。增始劝项梁立义帝,诸侯以此服从;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夫岂独非其意,将必力争而不听也。不用其言而弑其所立,羽之疑增必自是始矣。方羽杀卿子冠军,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君臣之分未定也。为增计者,力能诛羽则诛之,不能则去之,岂不毅然大丈夫也哉!增年已七十,合则留,不合则去;不以此时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名,陋矣!
  虽然,增,高帝之所畏也。增不去,项羽不亡。呜呼,增亦人杰也哉!
【注释】
  ①陈涉:即陈胜。陈胜起义时曾借用项燕和扶苏的名义。项燕是楚国大将,扶苏是秦始皇长子,被二世杀害。②义帝:楚怀王孙,名心。项梁起兵反秦时,立为王。后项羽尊他为义帝,又暗杀之。

【译文】
  汉王用陈平的计策,离间西楚君臣。于是项羽疑心范增和汉王暗中勾结,逐渐减削他的权柄。范增大发脾气,说:“天下事已经大体决定了,君王自己去办吧!请把这付老骨头赏还我,让我回家吧!”范增还没有回到彭城,背上的恶疮发作,就死了。
  苏轼说:范增走得好啊。如果不走,项羽必定杀他,可惜他早不走啊。那么,他应当借什么事情离开呢?鸿门会上,范增曾劝项羽杀沛公,项羽不听,结果竟因此丧失天下。应当在这时候离开吗?回答是:不!范增要杀沛公,是做臣子的本份;项羽不杀沛公,还有君王的度量。范增为什么要在这时走呀?《周易》说:“知道事物变化的先兆,大概算是神明吧!”《诗经》说:“好像大雪纷飞前,先飘下点点小雪球。”范增离开,应当在项羽杀害卿子冠军的时候啊。
  陈胜得民心,是因为假托楚将项燕和秦太子扶苏的名义。项氏的兴起,是因为立了楚怀王的孙子熊心;而诸侯背叛他,是因为他杀了义帝。而且,立义帝乃是范增主谋,义帝的存亡,岂止关系楚的盛衰,也与范增同祸福哩。义帝死了,范增却能久存,决无这个道理。而项羽杀卿子冠军,正是杀义帝的先兆;他杀义帝,又是他怀疑范增的根源,何必等待陈平去挑拨呢?物必先腐而后虫生,人必自己先有疑心,然后人家才进谗言。陈平虽然聪明,又怎能离间没有疑心的君主呢?
  我曾经评论义帝,说他是天下的贤君;单独派沛公入关,不派项羽;从众人中识别卿子冠军,提升他为上将。如果不是贤君,能做到吗?项羽既假托义帝的命令杀了卿子冠军,义帝当然不能容忍;不是项羽杀死义帝,就是义帝杀死项羽,不必聪明人也可判断。范增当初劝项梁拥立义帝,诸侯因此服从,半路上项羽把义帝杀了,决非范增的本意:岂但不是他的本意,还必定竭力谏争,可是项羽没有听从。不听他的规劝而杀掉他所立的君主,如果有力量诛戮项羽,就杀掉他;如果不能,就离开他,岂不是很坚毅的大丈夫吗?范增这时年已七十,合则留,不合则去;不在这时弄清去就的得失利害,而幻想依靠项羽成就功名,见识太浅陋了。
  虽说如此,范增毕竟是汉高祖所畏惧的。范增不去,项羽也不会灭亡。唉,范增也是人中的豪杰啊!

发表评论>>
相关阅读:

《古文新读—新译新评古文观止》卷十二(5)

谌震   14年前   12419点

《古文新读—新译新评古文观止》卷十二(4)

谌震   14年前   11336点

《古文新读—新译新评古文观止》卷十二(3)

谌震   14年前   9484点

《古文新读—新译新评古文观止》卷十二(2)

谌震   14年前   9929点

《古文新读—新译新评古文观止》卷十二(1)

谌震   14年前   12213点

《古文新读—新译新评古文观止》卷十一(4)

谌震   14年前   10404点

《古文新读—新译新评古文观止》卷十一(5)

谌震   14年前   11037点

《古文新读—新译新评古文观止》卷十一(3)

谌震   14年前   11428点

《古文新读—新译新评古文观止》卷十一(2)

谌震   14年前   10143点

《古文新读—新译新评古文观止》卷十一(1)

谌震   14年前   10735点
加载更多>>
2024 福建·永安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