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新读—新译新评古文观止》卷十(5)

谌震  2009/12/15 15:56:56  11471点  永安之窗
  留侯论 (苏轼)

  张良遇圯上老人授书,历来都当作神奇的故事。此文却从秦末大势着眼,解释圯上老人的用心,阐发‘忍小忿而就大谋”的重要意义,自是高人一着。文章说刘邦战胜项羽的关键“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这样突出一点,不及其馀,是旧时策论中常见的毛病。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①。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cù)然临之而不惊②,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yī)上之老人也③,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
  且其意不在书。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huò)待天下之士④,其平居无事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⑤,无所获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⑥。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危矣。千金之子⑦,不死于盗贼,何哉?其身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tiǎn)而深折之⑧。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注释】
  ①节:气节,操守。②卒:同 “猝”,突然。③圯桥:故址在今江苏睢宁北。相传张良遇黄石公于圯上,老人故意折辱他,他都忍气顺从,遂授以兵书,说:“读此可为王者师。”④镬:一种烹饪器具,形似大鼎而无足。古代有以鼎镬烹人的酷刑。⑤贲、育:古代勇士孟贲、夏育。⑥一击之间:张良曾与刺客同在博浪沙狙击秦始皇,误中副车。⑦千金之子:指富贵人家子弟。⑧鲜腆:无礼。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迎①。庄王曰:“其主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之。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馀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何则?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敝,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②。由是观之,犹有刚强不能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③。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注释】
  ①肉袒:脱衣露体,表示谢罪。事见《左传》。②当淮阴破齐:淮阴指韩信,他平定齐地时,请求刘邦封他为“假王”。刘邦当时处境危急,因此发怒,经张良提醒,乃封韩信为齐王,使其出兵攻灭项羽。③称:适合,相当。

【译文】
  古代所谓豪杰之士,必定有超过常人的节操,有常人所不能忍受的度量。常人受了侮辱,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这不能算是勇敢。天下有那可称为“大勇”的人,突然遇到危难而不惊慌,无故遭受侮辱而不发怒。因为他们抱负很大志向很远啊!
  张良从桥上老人手中接受兵书,这事很怪,然而又怎知不是秦时隐居的高士,故意来考验他呢?看他隐约透露出来的意思,都是圣贤相互警戒的道理。而世人却不明白,反把老人当作神怪,这也太错了。
  而且他的意思并不在传授兵书。当韩国已亡、秦朝正强的时候,用杀头、下油锅种种酷刑来镇压天下之士,平白无故被屠杀的,数也数不清。即使是孟贲、夏育那样的勇士,也无法施展。当执法十分急迫的时候,锋芒锐利,千万别去冒犯;而且也无可乘之机。张良却忍不住心中的忿恨,幻想以个人的力量,逞强于一次袭击之中,虽然未死,其实距离死亡不过一丝头发,真是太危险了。富贵人家子弟,不肯死于盗贼之手,为什么呢?因为生命可贵,不值得和盗贼拼死啊。张良有超越一世的才能,不去筹划伊尹、太公那样的谋略,却效法荆轲、聂政的下策,侥幸未死,这是桥上老人替他深深惋惜的,故意用傲慢无礼的态度狠狠挫折他,如果张良忍受得了,才可成就大事。张良忍受了,所以老人说:  “这孩子可以教育啊!”
  楚庄王攻打郑国,郑襄公脱衣露体,牵着羊去迎接。庄王说:“郑国的君主能向别人低头,必定得到百姓的信任和拥护。”于是从郑国撤兵。越王勾践被困在会稽,只好归顺吴国,像臣仆婢妾一样,三年仍不厌倦。虽有报仇雪恨的大志,但不能向人低头,这只是匹夫之刚啊。那位桥上老人,认为张良的才干有馀,担心他度量不足,所以狠狠挫折他那年轻人刚锐的气焰,使他能够忍耐小忿而成就大谋。怎么见得呢?两人素不相识,突然野外相遇,老人即把他当婢仆使唤,张良竟然乖乖地顺从,毫不感到奇怪,这才真是秦始皇吓不倒、楚霸王激不怒的豪杰啊!
  我们再看汉高祖之所以胜利、项羽之所以失败,关键就在于能忍和不能忍罢了。项羽不能忍,所以百战百胜,轻易消耗了自己的锐气;汉高祖能忍,养足锐气以等待敌人的疲劳,这是张良教给他的啊!当韩信灭了齐国、想做齐王的时候,汉高祖怒形于色,可见他还有刚强不能忍耐的脾气。如果不是张良,谁又能成全他的大业呢?
  司马迁曾经猜想张良是身材高大、相貌堂堂的大丈夫,哪知他却像少女少妇,觉得同他的气概大不相称。啊,这不正是张良之所以为张良吗?
 
  贾谊论 (苏轼)

  历来评论贾谊,大都归罪大臣的排挤和汉文帝不能用人,所谓“汉文有道恩犹薄”是也。此篇则从贾生方面探讨,认为他气量狭小,操之过急,“不能自用其才”,“不善处穷”,很有见地。末尾又以苻坚用王猛为例,主张人君应当爱惜人才,让人才充分发挥作用,这样就说得相当全面了。

  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
  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
  愚观贾生之论,如其所言,虽三代何以远过?得君如汉文,犹且以不用死,然则是天下无尧舜,终不可有所为耶?仲尼圣人,历试于天下,苟非大无道之国,皆欲勉强扶持,庶几一日得行其道①。将之荆②,先之以冉有,申之以子夏。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孟子去齐,三宿而后出昼③,犹曰:“王其庶几召我。”君子之不忍弃其君,如此其厚也。公孙丑问曰:“夫子何为不豫④?”孟子曰:“方今天下,舍我其谁哉⑤?而吾何为不豫?”君子之爱其身,如此其至也。夫如此而不用,然后知天下果不足与有为,而可以无憾矣。若贾生者,非汉文之不能用生,生之不能用汉文也。
  夫绛侯亲握天子玺而授之文帝,灌婴连兵数十万⑥,以决刘、吕之雌雄,又皆高帝之旧将,此其君臣相得之分,岂特父子骨肉手足哉?贾生,洛阳之少年,欲使其一朝之间,尽弃其旧而谋其新,亦已难矣。为贾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绛、灌之属,优游浸渍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下而唯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安有立谈之间而遽(jù)为人痛哭哉⑦!
【注释】
  ①庶几:也许可以。②将之荆:参见本书卷三《有子之言似夫子》。③孟子去齐:孟轲因齐宣王不用他的主张而离去,在齐国边境的昼邑住了三晚,希望宣王召回他。④豫:愉快。⑤舍我其谁:孟子去齐时曾说:如果想使天下太平,在今天除我以外还有谁呢?⑥绛侯:周勃,封绛侯。吕后死,他诛除诸吕,夺回兵权,迎立汉文帝。灌婴:与周勃共同诛除诸吕。⑦痛哭:贾谊上治安策,认为当时局势有可痛哭者一,可流涕者二,可长叹息者六。

  观其过湘为赋以吊屈原,萦纡郁闷,趯(yuè)然有远举之志①。其后以自伤哭泣,至于夭绝,是亦不善处穷者也②。夫谋之一不见用,则安知终不复用也?不知默默以待其变,而自残至此。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馀而识不足也。
  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③,是故非聪明睿智不惑之主,则不能全其用。古今称苻(fú)坚得王猛于草茅之中④,一朝尽斥其旧臣而与之谋,彼其匹夫略有天下之半,其以此哉!愚深悲生之志,故备论之。亦使人君得如贾生之臣,则知其有狷介之操,一不见用,则忧伤病沮(jǔ),不能复振。而为贾生者,亦谨其所发哉!
【注释】
  ①趯:跳跃,飘然远引。②其后:贾谊后为梁王太傅。梁王坠马死,贾谊悲伤而死,年仅三十二岁。③遗俗之累:指世俗难以理解的情况。④苻坚:十六国时期的前秦君主,起用平民王猛,统一北方。狷介:孤高,洁身自好。

【译文】
  人有才能并不难,能够用好自己的才能,实在不容易。贾谊虽是辅佐帝王之才,却不能用好自己的才能,真可惜呀!
  君子的目标放得远,就必须有所等待;事业要做得大,就必须有所忍耐。古代许多贤人,都怀抱建功立业的才能,结果竟未能发挥万分之一,未必都是君主的罪过,也许是他们自己造成的吧。
  我看过贾生的议论,如果照他说的去做,即使三代的政治又何能超过?遇着汉文帝这样的君主,尚且不得重用而死;那么,如果天下没有尧舜,岂不是终久不能有作为吗?孔子是圣人,曾走遍天下,只要不是非常腐败的国家,都想勉强扶持它,希望有一天能够实行他的主张。将去楚国,先派冉有去试探,又派子夏去申明自己的态度。君子想得到君主的信任,是如此尽心尽力啊。孟子离开齐国,在边界的昼邑住了三晚才离开,还说:“或许齐王会召我回去吧!”君子不忍抛弃他的君主,情义是如此深厚啊!公孙丑问道:“先生为什么不愉快?”孟子说:“现在天下要实行王政,除了我还有谁?我为什么不愉快?”君子爱护自己的身体,是这样的周到啊。如果这样做了还未得到重用,那就知道天下果然不能有所作为,可说没有遗憾了。至于贾生那种情况,不是汉文帝不能用他,而是他不会利用汉文帝啊。
周勃曾经亲手把皇帝的玉玺交给汉文帝,灌婴曾经联合数十万兵,来决定刘家和吕家的胜败;他们又都是汉高机的老部下,这种君臣之间相互信任的情分,难道仅是父子兄弟之间的亲密关系吗?贾谊只是洛阳一个年轻人,竟想叫汉文帝在一个早晨便弃旧图新,也太难了。作为贾谊,应当上得君主的信任,下得大臣们的支持,如周勃、灌婴等人,要从从容容,和他们逐渐加深交往,使天子不疑心我,大臣不忌刻我,然后整个天下大事都可照我的办。这样,不过十年就可以实现自己的主张。哪能够一开口交谈,就为人家痛哭呢?
  再看他过湘江时吊念屈原的赋,心绪不安,满腔愁闷,大有远走高飞、退隐江湖之志,后来竟因为过分的悲伤哭泣,以至于早死,这也是不善于处逆境啊。自己的主张一次不得采纳,怎么可断定以后永不采纳呢?不知道沉默等待变化,把自己摧残到这种地步,唉!贾生真是志大而量小,才华有馀而见识不足啊!
  古代的贤人,有高出世人的才能,必定有不合时宜的毛病。因此,没有聪明通达而头脑清醒的君主,就不能充分发挥贤人的作用。古今都称赞苻坚,他能够从平民中选拔王猛,马上撇开他全部旧臣而与王猛谋划。苻坚不过平常之辈,竟能统一半个中国,不就是这个缘故吗?我深悲贾谊的志向不能实现,所以详加评论。同时也使人君知道,如有贾谊这样的臣子,便应当了解他有洁身自爱的操守,一旦不得重用,就会忧伤病废,振作不起来,因而必须善加爱护:而象贾谊这样的人,也应该谨慎地对待自己啊。
 
  晁错论 (苏轼)

  晁错因改革而被杀,千古为之叹息,但是少有人像本文这样深入分析。苏轼同情晁错,但也责备他举措失当,本想避祸,反而惹祸,袁盎才有机会进谗,景帝也才会轻信谗言。“欲求非常之功,则无务为自全之计。”这个历史教训确实值得重视。

  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起而强为之,则天下狃(niǔ)于治平之安②,而不吾信。惟仁人君子豪杰之士,为能出身为天下犯大难,以求成大功。此固非勉强期(jī)月之间,而苟以求名之所能也。天下治平,无故而发大难之端。吾发之,吾能收之,然後有辞于天下。事至而循循焉欲去之③,使他人任其责,则天下之祸必集于我。
  昔者晁错尽忠为汉,谋弱山东之诸侯④,山东诸侯并起,以诛错为名,而天子不以察,以错为之说。天下悲错之以忠而受祸,不知错有以取之也。
【注释】
  ①晁错:西汉大臣,建议汉景帝削弱诸侯王国,以巩固中央政权。吴、楚等七国乃以诛错为名,发动叛乱。他为袁盎等所谗,被杀。②狃:固守习惯。③循循:犹“逡巡”,迟疑不决。④山东之诸侯:指吴、胶西等七个王国。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于成功。夫以七国之强而骤削之,其为变岂足怪哉?错不于此时捐其身,为天下当大难之冲,而制吴、楚之命:乃为自全之计,欲使天子自将而己居守。且夫发七国之难者谁乎?己欲求其名,安所逃其患?以自将之至危,与居守至安,己为难首,择其至安,而遗天子以其至危,此忠臣义士所以愤怨而不平者也。当此之时,虽无袁盎(àng)①,亦未免于祸。何者?己欲居守,而使人主自将,以情而言,天子固已难之矣,而重违其议,是以袁盎之说得行于其间。使吴、楚反,错以身任其危,日夜淬(cuì)砺②,东向而待之,使不至于累其君,则天子将恃之以为无恐。虽有百盎,可得而间哉?
  嗟夫!世之君子,欲求非常之功,则无务为自全之计。使错自将而讨吴、楚,未必无功。惟其欲自固其身,而天子不悦,奸臣得以乘其隙。错之所以自全者,乃其所以自祸欤!
【注释】
  ①袁盘:西汉大臣,陷害晁错以报私仇。②淬:把刀烧红入水,使之坚硬。砺:把刀磨快。

【译文】
  天下的祸患,最不好办的,是表面上太平无事,实际上却有不可预料的后果。坐观其变,不想办法解决,恐怕就会变得无可挽救;起而采取强制手段,天下又习惯了太平安逸,不会信从。只有仁人君子豪杰之士,才能挺身而出,为天下人承担大难,以求建立大功。这当然不是短期间可由那只图虚名的人勉强完成的。天下太平,无缘无故挑起大难的事端,我挑起它,我也能收拾它,然后才好对天下人讲话。如果事到临头,却犹豫不决而想躲开它,让别人来承担责任;那么,天下的祸患必然集中到自己头上。
  从前晁错尽忠汉朝,谋划削弱山东的诸侯。山东诸侯联合起来,借诛杀晁错为名而造反,皇帝不加明察,竟杀了晁错来向诸侯解释。天下都为晁错因忠受祸而悲叹,不知道晁错自己也有责任啊。
  古代成就大事的,不但要有超越世人的才干,还必须有坚忍不拔的意志。从前大禹治水,凿开龙门,疏通大河,让洪水流进海里。当他功业尚未完成时,也有洪水横冲直闯造成种种可怕的祸患,只因为他预先有充分的估计,事到临头毫不慌张,从容不迫想办法解决,才取得成功。那么,以七国的强大,突然要削弱它们,它们起来造反,又有什么奇怪呢?晁错不在这个时候挺身而出,为天下担当大难,去制服吴、楚等国:却从保全自身着想,想使天子御驾亲征,而自己留守后方。那么请问,挑动七国叛乱的是谁呢?自己想求得名誉,又怎能逃避祸患呢?而且,带兵出征是最危险的,留守后方是最安全的,自己挑起事端,却选那最安全的任务,而把最危险的事推给皇帝,这是忠臣义士都愤愤不平的呀。在这个时候,即使没有袁盎进谗,晁错也未必能够免祸呀。为什么呢?自己想留守,而要皇帝亲自出征,以常情来说,皇帝已经难于接受了;又不好反对他的建议,所以袁盎的话就能起作用。假使吴、楚反叛时,晁错能够挺身而出,承担风险,日夜操劳,率兵向东阻击,不使皇帝担惊受累,那么,皇帝将倚靠他而无所畏惧,虽有一百个袁盎,也不能从中挑拨离间啊。
  唉!世上的君子,如果要建立非凡的功业,就不要专门考虑如何保全自己。假使晁错自己带兵去讨伐吴、楚,未必不能成功。只是他一心想保全自己,使得皇帝不高兴,奸臣就钻了空子。晁错本来想保全自己,不是反而害了自己吗?

发表评论>>
相关阅读:

《古文新读—新译新评古文观止》卷十二(5)

谌震   14年前   12567点

《古文新读—新译新评古文观止》卷十二(4)

谌震   14年前   11435点

《古文新读—新译新评古文观止》卷十二(3)

谌震   14年前   9660点

《古文新读—新译新评古文观止》卷十二(2)

谌震   14年前   10069点

《古文新读—新译新评古文观止》卷十二(1)

谌震   14年前   12444点

《古文新读—新译新评古文观止》卷十一(4)

谌震   15年前   10573点

《古文新读—新译新评古文观止》卷十一(5)

谌震   15年前   11160点

《古文新读—新译新评古文观止》卷十一(3)

谌震   15年前   11742点

《古文新读—新译新评古文观止》卷十一(2)

谌震   15年前   10275点

《古文新读—新译新评古文观止》卷十一(1)

谌震   15年前   10836点
加载更多>>
2024 福建·永安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