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新读—新译新评古文观止》卷十一(1)

谌震  2009/12/22 15:31:51  10836点  永安之窗
  卷十一 宋文


  上梅直讲书① (苏轼)

  在科举时代,一旦金榜题名,便与考官有了师生关系。这在官场中颇有实用价值:老师可以学生为轿夫,学生可把老师当楼梯。苏轼此文却以孔子颜回为例,提出另一种师生关系:老师应是学生的榜样,学生应坚信老师的道义。这种师生关系,虽不能用以取得荣华富贵,但有官场上想不到的独立人格和精神上的快乐。所以说“周公之富贵有不如夫子之贫贱 ”。前人评曰:“细看此文,是何等气象,何等彩色。其议论真是破千古俗肠,绝妙。”

  轼每读《诗》至《鸱鸮(chī xiāo)》,读《书》至《君奭(shì)》②,常窃悲周公之不遇。及观《史》,见孔子厄于陈、蔡之间,而弦歌之声不绝,颜渊、仲由之徒相与问答。夫子曰:“匪兕(sí)匪虎③,率彼旷野,吾道非耶?吾何为于此?”颜渊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子油然而笑曰:“回,使尔多财,吾为尔宰④。”夫天下虽不能容,而其徒自足以相乐如此。乃今知周公之富贵,有不如夫子之贫贱。夫以召公之贤,以管、蔡之亲,而不知其心,则周公谁与乐其富贵?而夫子之所与共贫贱者,皆天下之贤才,则亦足以乐乎此矣。

【注释】
  ①梅直讲:指梅尧臣。直讲:学官名。参见卷十《梅圣俞诗集序》。②鸱鸮:猫头鹰。《鸱鸮》一诗,旧说是周公向成王表白心迹。君奭:《尚书》篇名,周公向召公表白、劝解之词。③匪:同“非”。兕:犀牛之类的野兽。④宰:管家。

  轼七、八岁时,始知读书,闻今天下有欧阳公者,其为人如古孟轲、韩愈之徒;而又有梅公者从之游,而与之上下其议论。其后益壮,始能读其文词,想见其为人。意其飘然脱去世俗之乐,而自乐其乐也。方学为对偶声律之文,求升斗之禄,自度无以进见于诸公之间。来京师逾年,未尝窥其门。今年春,天下之士群至于礼部,执事与欧阳公实亲试之①,轼不意获在第二。既而闻之,执事爱其文,以为有孟轲之风,而欧阳公亦以其能不为世俗之文也而取,是以在此。非左右为之先容②,非亲旧为之请属,而向之十余年间,闻其名而不得见者,一朝为知己。退而思之,人不可以苟富贵,亦不可以徒贫贱。有大贤焉而为其徒,则亦足恃矣。苟其侥一时之幸,从车骑者数十人,使闾巷小民聚观而赞叹之,亦何以易此乐也!
  传曰:“不怨天,不尤人③”,盖“优哉游哉,可以卒岁④”。执事名满天下,而位不过五品,其容色温然而不怒,其文章宽厚敦朴而无怨言,此必有所乐乎斯道也,轼愿与闻焉。

【注释】
  ①执事:敬称,不直指对方,而指其左右办事人员。②先容:事先致意,介绍推荐。③语见《论语•宪问》。④语见《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译文】
  我每读到《诗经》的《鸱鸮》、《书经》的《君奭》,总是悲叹周公没有遇到知己。等到读了史传,知道孔子被困于陈、蔡两国之间,而琴声歌声不断,颜渊、仲由等一群学生相互问答。孔子说:“不是犀牛,不是老虎,为什么在旷野奔波?我的主张不对吗?为什么落到这个地步?”颜渊说:“先生的主张非常远大,因此天下人不能容纳。不能容纳又有什么害处?正因为不能容纳,才显出您是君子。”孔子愉快地笑着说:“回啊,如果你有许多财产,我给你当管家!”虽然天下人不能容纳孔子的主张,而他的学生们竟然自我满足,而且这样快乐!现在我才知道,周公的富贵,还有比不上孔子贫贱的地方。以召公之贤,管叔、蔡叔之亲,尚且不知他的心,周公与谁同享富贵之乐?而与孔子同享贫贱的,却尽是天下的贤才,光这一点就很值得快乐了。
  我到七八岁才知道读书,听说天下有位欧阳公,他的为人很像古代的孟轲、韩愈等一流人物。又有位梅公,常和欧阳公交游,而且和他互相议论学术文章。后来长大了,才读到两公的文章,想像他们的为人,必定是飘然摆脱世俗的所谓快乐而自乐其乐的高士。我方学诗赋,想借此求得薄俸,自己估量够不上进见诸公,所以来京师虽有一年多,未敢登门请教。今年春天,天下士人聚会在礼部,先生和欧阳公主持考试。我没有想到会列在第二名。后来听说,先生喜欢我的文章,认为有孟轲的风格,欧阳公也以为我不同于世俗之文而录取了。因此我能排入进士的行列。既非左右事先替我疏通,又非亲友替我说情,十多年来久仰声名而不得进见的人物一下子成了我的知己。我退下来思考,人既不可苟且追求富贵,也不可空守着贫贱,有大贤人而能够成为他的学生,那也就值得自负了。如果侥幸取得一时的成功,后面跟随成队的车马,让里巷的百姓围观赞叹,又怎抵得这种快乐呢?
  书上说:“不怨天,也不怪别人。”因而他能“优哉游哉,从容度过天年。”先生名满天下,而位不过五品:先生的面色温和,没有怒容;先生的文章宽厚质朴,没有怨言。这必定是陶醉于圣人之道啊。我很想得到先生的教诲。
 
  喜雨亭记 (苏轼)

  通篇紧扣“喜雨亭”三字来写,或分或合,或倒或顺,或虚或实,变化多端,或引古史烘托,或借问答渲染,文情荡漾,洋溢着一片喜不自禁之情。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①。其喜大小不一,示其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②,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biàn)于野③,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注释】
  ①周公得禾:所得为一株特异的禾,因作《嘉禾》,已佚。汉武得鼎:公元前117年,汾水发现宝鼎,次年改年号为元鼎。叔孙胜敌:春秋的鲁大夫叔孙得臣击败狄军,获其首领侨如,因名其子为侨如。②扶风:汉代郡名,此指凤翔府,今陕西宝鸡市东,苏轼时任凤翔判官。③忭:喜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①,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rú)②;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注释】
  ①荐饥:连年饥荒。②襦:短衣。

【译文】
  这座亭子用“雨”来命名,是为了纪念喜雨的欢乐。古人有了喜事,就用它来给事物取名,表示永不忘记。周公得了嘉禾,就作为书名;汉武帝得了宝鼎,就用“元鼎”纪年;叔孙得臣俘虏了北狄的国君侨如,他的儿子便叫侨如。他们的喜事虽大小不同,命名的意思却一样。
  我到扶风的第二年,开始修建官署。在厅堂北面修个亭子,南面开个水池,引来了水,种上了树,当作休息的地方。这年春天,岐山南面,天上落下麦子,卜卦说是丰收之兆。接着,整整一个月没有雨,老百姓担忧了。过了三个月,四月初二(乙卯)才下雨,四月十一(甲子)又下雨,老百姓觉得没有下够,四月十四(丁卯)又下大雨,一连三天才停。官吏们在厅堂庆贺,商贩们在街上唱歌,农夫们在田野欢笑,发愁的高兴了,病人也好了,我的亭子正好这时建成了。
  于是我在亭上举杯向客人敬酒,对客人说;“再过五天不下雨,行吗?大家肯定会说:“再过五天不雨,麦子就长不成。”“再过十天不雨,行吗?”大家肯定会说:“再过十天不下雨,谷子就活不了。”
  “没有麦子,没有谷子,年成不好,老百姓打官司的多了,盗贼也就多起来,你我想在这亭子里悠闲自在,行吗?如今老天爷没有忘记这里的百姓。刚有旱情就下雨,使我和各位都可在这里痛痛快快玩乐,都是这雨的恩赐啊。这又怎能忘记呀!”
  既用喜雨给亭命名,又来歌唱:“如果天上落珍珠,寒来不能缝衣服;如果天上落玉石,饿了不能当粮食。连下三天及时雨,这件功劳该谁有?百姓都说是太守。太守摆摆手,功劳归皇帝;皇帝摇摇头,功劳归上帝;上帝不同意,功劳归太空。太空青冥冥,不可得而名,我以喜雨名我亭。”
 
  凌虚台记 (苏轼)

  知州在衙门里建了个高台,本是很高兴的事,苏轼却在文章中大谈兴废成败之理,说什么“台之复为荒草野田,皆不可知也”。岂不是有意泼冷水,令人扫兴吗?因此有人说这是“讥太守之作”。果真如此,苏轼也太对不起那位非常器重他的陈公了。其实,苏、陈都不是那样的俗人,他们都很超脱,也都“有所恃”。陈公恃他的品德和政绩,苏轼恃他的卓识与文才。既然有所恃,那么,不论亭台的兴废,官职的得失,都不妨害他们的自得其乐。诚如旧评所说:  “盖其胸中实有旷观达识,故以至理出为高文。”

  国于南山之下①,宜若起居饮食与山接也。四方之山,莫高于终南,而都邑之丽山者②,莫近于扶风。以至近求最高,其势必得。而太守之居,未尝知有山焉。虽非事之所以损益,而物理有不当然者。此凌虚之所为筑也。
  方其未筑也,太守陈公杖履逍遥于其下,见山之出于林木之上者,累累如人之旅行于墙外而见其髻也,曰:“是必有异。”使工凿其前为方池,以其土筑台,高出于屋之簷而止。然后人之至于其上者,恍然不知台之高,而以为山之踊跃奋迅而出也。公曰:“是宜名凌虚。”以告其从事苏轼③,而求文以为记。
【注释】
  ①国:此处作动词用。②丽:附着。终南:山名,亦名南山,在西安市南。③从事:汉以后的官名,宋代已废除,此处指僚属。

  轼复于公曰:“物之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也。昔者荒草野田,霜露之所蒙翳,狐虺(huǐ)之所窜伏①。方是时,岂知有凌虚台耶?废兴成毁,相寻于无穷,则台之复为荒草野田,皆不可知也。尝试与公登台而望,其东则秦穆之祈年、橐(tuó)泉也②,其南则汉武之长杨、五柞(zuǒ)③,而其北则隋之仁寿、唐之九成也④。计其一时之盛,宏杰诡丽⑤,坚固而不可动者,岂特百倍于台而已哉!然而数世之后,欲求其仿佛,而破瓦颓垣无复存者,既已化为禾黍荆棘丘墟陇亩矣,而况于此台欤!夫台犹不足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世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而或者欲以夸世而自足,则过矣。盖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既已言于公,退而为之记。
【注释】
  ①虺:毒蛇。②祈年、橐泉:秦时二宫名。③长杨、五柞:汉朝二宫名。长杨本秦旧宫,至汉代又加以修饰。④仁寿:隋代宫名。九成:即仁寿宫。⑤诡:怪异。

【译文】
  城在终南山下,应该说,起居饮食都离不开山了。四面的山,没有比终南山更高的,靠着终南山的城邑,没有比扶风更近的。从最近的城邑去探求最高的山,照理说应该是必定得到的了:可是太守的居所,却不曾感觉有山哩。虽说对政务没有什么影响,但从事理上看,总不当如此。这就是建造凌虚台的起因。
  当这个台子还未建筑时,太守陈公,拄着手杖悠闲地散步,看见露出树林的山峰,重重叠叠,好像人在墙外走、在墙内只能看见他们的发髻一样。陈公说:“这里面定有奇景啊!”就派人在前面挖了个池子,挖出来的泥土就堆成高台,高出屋檐为止。人们走上高台,恍恍惚惚,并不觉得台子有多高,却感到四周一座座山峰突然跳出来哩。陈公说:“这台子该叫做凌虚啊。”他把这话告诉僚属苏轼,要求写篇记。
  苏轼回答陈公说:“事物的兴废和成毁,无法预料啊。这里从前是荒草野田,上有霜露遮盖,下有狐蛇出没,怎会想到如今有个凌虚台呢?废和兴,成和毁,是相互循环而没有穷尽的,那么,今天的凌虚台,将来是否再变为荒草野田,也难预料哩。我曾随您登台眺望,东边曾是秦穆公的祈年宫和橐泉宫,南边是汉武帝的长杨宫和五柞宫,北边是隋朝的仁寿宫即唐朝的九成宫。推想当时的兴盛,规模的宏伟,装修的华丽,建筑的牢固而不可动摇,比起凌虚台岂止强过百倍?可是几代之后,想寻求它们的遗迹,连破瓦断墙都找不到,全部化为满垅禾黍和遍野荆棘了,何况这个台子呢?高台尚且不能长久,更何况人事的得失,忽然来了忽然又去了呢?如果有人想以此来夸耀而感到自满,那就错了。世上确有可以倚恃的,但不在于台的存亡啊。”
  我向陈公说过之后,回来就做了这篇记。
 
  超然台记 (苏轼)
  
  台名超然,思想也确实超然,所以苏轼能够无往而不乐。由杭州调密州,好坏总是做官,不改其乐;就是贬到天涯海角,身同囚犯,也还是不改其乐。这就是人们最喜爱的大文豪苏轼。于是“岁比不登”的环境,“斋厨萧然”的生活,以及四方的形胜,四季的美景,都融为一体。思想超然,文笔也必超然。
  本篇和上篇都写了登台四望。《凌虚台记》望的是古代宫殿,借以说明有兴必有废,暗示可恃的在于立德立功。本篇望的则是山川形胜,从而引起对先贤的怀念,抒发自己那超然物外的胸襟。二者似重复而并不重复,读者试加比较,定当有所体会。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餔(bǔ)糟啜(chuò)醨(lí)①,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
  夫所谓求福而辞祸者,以福可喜而祸可悲也。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谓求祸而辞福。夫求祸而辞福,岂人之情也哉?物有以盖之矣②。彼游于物之内,而不游于物之外。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彼挟其高大以临我,则我常眩乱反复,如隙中之观斗,又焉知胜负之所在?是以美恶横生,而忧乐出焉,可不大哀乎!
  予自钱塘移守胶西③,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庇采椽(chuān)之居④;背湖山之观,而行桑麻之野。始至之日,岁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故疑予之不乐也。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予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
【注释】
  ①餔:吃。啜:喝。醨:薄酒。②盖:蒙蔽。③胶西:汉置胶西郡,宋为密州,今山东高密。④采椽:用柞木作椽子。

  于是治其园囿,洁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①,以修补破败,为苟完之计。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南望马耳、常山,出没隐见,若近若远,庶几有隐君子乎?而其东则庐山,秦人卢敖之所从遁也②。西望穆陵,隐然如城郭,师尚父、齐威公之遗烈犹有存者③。北俯潍水,慨然太息,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xié)园蔬,取池鱼,酿秫(shú)酒④,瀹(yuè)脱粟而食之⑤,曰:“乐哉游乎!”
  方是时,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予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注释】
  ①安邱、高密:均密州属县。②卢敖:秦博士,传说隐于此山,修道成仙。③齐威公:即齐桓公。④撷:采摘。秫:粘高梁。⑤瀹:煮。脱粟:指糙米。

【译文】
  各种事物,都有可观之处;既有可观,也便有可乐之处,不必都是奇怪、雄伟、壮丽。吃酒糟,饮淡酒,都可以醉,瓜果、蔬菜、草木,都可以饱肚子。由此推论,我到哪里不能快乐呢?
  人们所以求幸福、避祸患,是因为福可喜而祸可悲。人的欲望无穷,而能够满足欲望的事物却有限。美恶的判别,常在心中交战;取舍的选择,常在面前交错。因此,可乐之事常少而可悲之事常多,这岂不变成求祸而避福吗?求祸而避福,这难道是人的常情吗?无非是被欲望蒙蔽了啊。他们被套在事物之内,而不能超脱于事物之外。事物并没有大小的分别,如果只从里面去看,事物没有不是既高且大的了。事物既仗着它的高大来对待我,我就常常反复昏乱,好像从门缝里看着人家斗殴,哪里知道他们胜败的原因!于是美呀恶呀的念头时时交错,忧愁和快乐也都跟着来了。岂不很可怜吗?
  我从杭州调任密州,失去了坐船的安逸,来承受车马颠簸的劳累:离开了华美的建筑,来住这简陋的房屋;远离那湖山的美景,行走在桑麻的田野。刚来的时候,连年歉收,盗贼遍野,诉讼繁多;而厨房里很寒酸,常吃些枸杞和菊花之类。人们自然要疑心我会闷闷不乐了,但我住了一年,面容反比从前丰满,头发也渐渐由白返青。我已经喜欢这里的淳美风俗,而这里的佐吏和百姓,也习惯了我的笨拙哩。
  于是我整理园林,清扫庭院,砍伐安丘、高密的木材,来修补破败的地方,作为暂时安居的打算。园子的北面,城墙上有个高台已经破旧,就略加修理刷新,常和宾客一起登台眺望,舒展情怀。南望马耳山、常山,时隐时现,似远似近,也许那里有隐士吧。东面就是卢山,秦代卢敖隐居的地方。西面望去,穆陵隐隐约约,宛如城郭一般,姜太公、齐桓公的勋业,还有遗迹存在哩。向北俯视潍水,忍不住慨然叹息,怀念淮阴侯韩信的功业而伤悼他的悲惨结局。台子高大而安稳,深广而明亮,夏天凉爽,冬天暖和。下雨落雪的早晨,清风明月的夜晚,我都在台上,客人也总是跟我一起。摘园里的蔬菜,捕塘里的鲜鱼,酿高粱酒,煮糙米饭,大家吃得高兴,说:“在这里游玩,多痛快啊!”
  这时,我的弟弟子由正好在济南,听说这事,就写了篇赋,并将这台子命名为“超然”,表示我无论去哪里都没有不快乐的,原因就是我能超然物外。
 
  放鹤亭记 (苏轼)

  好鹤与纵酒这两种嗜好,君主可能因之而乱政亡国,隐士却可以因此怡情全真。由此得出一个结论:南面为君,不如隐者之乐。见解高超,文笔更潇洒。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①。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扇。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
  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bēi)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sù)东山而归②,故名之曰“放鹤亭”。
【注释】
  ①彭城:今江苏徐州市。②傃:向。

  郡守苏轼,时从宾客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①:“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②,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③。’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垢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④。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⑤,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⑥,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
  山人忻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宛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屦(jù),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余以饱汝。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注释】
  ①挹:舀。此处指酌酒。②南面之君:指帝王。③九皋:深远的水泽淤地。二句引自《诗经•小雅•鹤鸣》。④卫懿公:好鹤,以鹤乘大夫的车子。狄人侵卫,国人不肯应征,说:应当派鹤去打仗。因此国灭身亡。⑤抑:《诗•大雅》中的一篇。⑥刘伶、阮籍:皆属西晋“竹林七贤”,好饮酒,实借酒以免卷入官场是非,故说“全其真”。

【译文】
  熙宁十年秋天,彭城涨大水,云龙山人张君的草堂,洪水淹到大门的一半高。第二年春天,水退了,他便搬到旧居的东边,东山脚下。他登高一望,发现一块奇异的地方,就在那上面筑了个亭子。
彭城的山,冈和岭四面围合,隐隐约约像个大环子,只是西边缺一块,而山人的亭子正好对着缺口。春夏之交,草木茂盛,与天相接。秋冬季节,月光皎皎,白雪皑皑,千里一色。每当刮风下雨,或明或暗之时,只要一仰头一俯首,景色就会千变万化。云龙山人有两只白鹤,非常驯服,又善飞翔。山人早上便对着西山的缺口放出去,任它们四处跑,或站在池塘稻田,或在云间飞翔,傍晚便向东山飞回。因此把亭子叫做放鹤亭。
  太守苏轼常常带着宾客和僚属拜访山人,在这亭子里饮酒,很快乐,便斟酒对山人说:“你知道隐居的乐趣吗?就是君主用皇位也换不到呀。《易经》上说:‘白鹤在那阴处鸣,小鹤远远应几声。’《诗经》上说:‘鹤在沼泽深处叫,高高青天听得到。’因为鹤的气质清高闲逸,超然尘世之外,所以《易经》和《诗经》的作者都把它比作贤人君子。有德的隐士亲近它玩赏它,应当是有益无害了;然而卫懿公却因爱鹤而亡国。周公作《酒诰》训诫康叔,卫武公作《抑》自警,都认为没有比酒更迷人乱政的了;可是刘伶、阮籍这班人,却因喝酒而保全了自己的真性,名垂后世。唉,做君主的,即使清高闲逸如鹤,都喜爱不得,爱了就会亡国;而山林的隐士,则迷人乱政如酒,也不妨喜爱,更何况是鹤呢?这样看来,隐士的快乐真是没有谁比得上啊。”
  山人听了,非常高兴,笑着问道:“真是这样吗?”于是我为他作了放鹤、招鹤的歌:
  “白鹤飞去啊,冲向西山的空缺。高翔而下望啊,找个地方好安适。翅膀怎么又收敛啊?好像就要停下来。忽然又见了什么呀?一冲上天更徘徊。整天留在溪谷啊,脚踏白石啄青苔。”
  “白鹤飞回啊,回到东山的北端。山下有个人啊,脚穿草鞋戴黄冠.身披葛衣啊,拨动琴弦。躬耕而食啊,剩余供你作晚餐。快快回来啊,西山不可久盘桓。”

 
  石钟山记 (苏轼)

  石钟山命名的来由,说法不一。苏轼实地考查,才知郦道元之简,李渤之陋,因此深切体会到“事不目见耳闻”,就不可“臆断其有无”。这种求实精神是可取的。夜泊绝壁一段,淡淡几笔,即阴森可怖。
  又有人说,石钟山的得名是由于山形中空像口钟。见《罗念庵先生文集》卷五《石钟山记》和《春在堂随笔》卷五。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①。”郦元以为下临深潭②,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qìng)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③,枹(fú)止响腾④,馀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注释】
  ①彭蠡:即鄱阳湖。石钟山在湖的北端,属湖口县。②郦元:郦道元,北魏人,地理学家,著《水经注》。③函胡:含糊,模糊。清越:清彻激扬。④枹:鼓槌。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①,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kōng)然。余固笑而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hù),闻人声亦惊起,磔磔(zhé)云霄间②;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céng hóng)如钟鼓不绝③,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xià),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④。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kuǎn)坎镗鞳(táng tà)之声⑤,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日:“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yǐ)也⑥;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⑦。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李渤之陋也。
【注释】
  ①齐安:指黄州。临汝:今河南临汝。德兴:今江西德兴,当时属饶州。②鹘:一种猛禽。磔磔:鹘鸣声。③噌吰:洪大沉重的钟声。④罅:裂缝。涵澹:水动荡的样子。⑤窾坎:击物声。镗鞳:钟鼓声。⑥无射:古钟名。周景王:东周十三代王。⑦魏献子:春秋时魏国大夫。

【译文】
  《水经》说:“鄱阳湖口有个石钟山。”郦道元认为,山下就是深潭,微风鼓动波浪,流水和石头碰撞,声如钟声那么宏亮。这种说法,人们常怀疑它,如今把钟磬放在水里,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发现声音来,何况是石头呢?唐朝人李渤才去实地考察,发现潭上有两块石头,敲起来听,南边那块声音含糊,北边那块声音清脆。槌子不敲了,余音还在缭绕,慢慢消失。他自以得到石钟山命名的缘由了。然而我更加怀疑,敲起来铿铿有声的石头,到处都是,独有这座山名叫石钟,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齐安坐船去临汝,而大儿子苏迈要去饶州德兴县做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此有机会看到所说的石钟山。庙里的和尚叫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中挑出一两块,敲起来空空响。我只是笑着,并不相信。那天夜里,月光明亮,我单独和迈乘着小船,来到陡峭的山崖下,只见巨石高耸千尺,好像猛兽奇鬼,阴森森地要扑过来,而山上栖息的鹘鸟,听到人声也惊飞起来,在高空中格格地叫。又有种声音好像老年人在山谷里又咳又笑,有人说这是鹳鹤的叫声。我有点怕,正想回去,忽然有一股巨大的声音发自水面,轰隆隆好像钟鼓声接连不断。船夫非常害怕。我慢慢观察,山下面尽是石洞和石缝,也不知道深浅,微波落进去,动荡冲击,便发出了这种声音。船回到两山之间,将进港口,有块巨石挡在水流中央,上面可坐百来人,中间空,有许多小窟窿吞吐着江风水流,便发出坎款堂塔的响声,和刚才听到的轰鸣声相应和,正像演奏音乐一样哩。我笑着对迈说:“你知道吗?那轰隆隆响的,是周景王的无射钟:那坎款堂塔响的,是魏献子的歌钟。古人没有骗我啊。”
  事情不经过目见耳闻,仅凭主观想象来评断它有无,这样行吗?郦道元所见所闻大概与我相同,只是说得不够详细;士大夫始终不肯坐小船夜泊绝壁之下,所以不明真相;而渔民船夫虽然见到却说不清楚,所以石钟的真相不能在世上流传。浅陋的人却想用斧头敲敲打打,求得事情的根由,还自以为真相大白。我因此记下来,既叹息郦道元记事的简略,又讥笑李渤的浅陋。

发表评论>>
相关阅读:

《古文新读—新译新评古文观止》卷十二(5)

谌震   14年前   12567点

《古文新读—新译新评古文观止》卷十二(4)

谌震   14年前   11435点

《古文新读—新译新评古文观止》卷十二(3)

谌震   14年前   9660点

《古文新读—新译新评古文观止》卷十二(2)

谌震   14年前   10069点

《古文新读—新译新评古文观止》卷十二(1)

谌震   14年前   12443点

《古文新读—新译新评古文观止》卷十一(4)

谌震   15年前   10573点

《古文新读—新译新评古文观止》卷十一(5)

谌震   15年前   11160点

《古文新读—新译新评古文观止》卷十一(3)

谌震   15年前   11738点

《古文新读—新译新评古文观止》卷十一(2)

谌震   15年前   10267点

《古文新读—新译新评古文观止》卷十(5)

谌震   15年前   11467点
加载更多>>
2024 福建·永安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