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花神”的来历,一说指女夷,另一说指南岳魏夫人之女弟子花姑,因善于种花养花,也被后人尊为“花神”,《月令广义•岁令一》说:“女夷,主春夏长养之神,即花神也。魏夫人之弟子花姑亦为花神。”还有花神为十二花仙一说。朱熹咏花神的诗有“便赋新诗留野客,更倾芳酒祭花神。”之句。
花朝节的起源大概与古人的植物崇拜和生殖崇拜有关,因为花朝节是为纪念花神的生日而设,花木崇拜始于远古,春秋时期的《陶朱公书》中已有“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无雨百花熟。”的记载。旧时又有“花王掌管人间生育”之说,所以,植物崇拜和生殖崇拜造就了花朝节的诞生。“花朝”一词最早见于周处(238 ~299年)的《风土记》,该书写道:“浙江风俗言春序正中,百花竞放,乃游赏之时,花朝月夕,世所常言。”但以 “花朝”为节名,则是晚到明朝才有的事。据明《宣府志》载:“花朝节,城中妇女剪彩为花,插之鬓髻,以为应节。”纪念花神的习俗至迟在唐代已经在全国盛行,唐朝定在农历二月十五为花朝。唐太宗李世民在花朝这天曾亲自于御花园中主持过“挑菜御宴”。武则天更是嗜花成癖,在她执政时期(690-705年),传说曾令百花在一夜同开。每逢花朝,宫中采集百花,和米一起捣碎,蒸制成花糕,用来赏赐群臣,上行下效,此风便从从宫中流行到民间,但那时只限于一些士大夫和知识分子之中,坊间百姓并不流行,到宋代才逐渐扩大到民间的各个阶层,节期被提前到二月初二或二月十二,增加了种花、载树、采摘野菜(谓之挑菜)、祭花神等新内容。到清代,一般北方以二月十五为花朝,而南方则以二月十二为花朝。节期因各地的花信时间不同而略有差异,但一般都在农历的惊蛰至春分期间。当年清宫在花朝节不仅举办讲究的“花朝宴”,还用红、黄绸条把颐和园中牡丹花丛装扮得流光溢彩,慈禧太后亲自剪彩系花并和皇帝后妃们一边观看《花神庆寿》的喜剧。一边品尝着用各种花卉做的精美点心。
花朝期间,春意正浓,万象回春,和风吹拂,草木萌青,百花或含苞吐绽或灿烂盛开,正是赏花游春的大好时机。在民间,地方官出郊劝农,青年们相邀踏青赏花、扑蝶、挑菜、闺中女人剪彩花插头,用红绳把彩笺结在花树上,谓之赏红,“春到花朝碧染丛,枝梢剪彩袅东风。蒸霞五色飞晴坞,画阁开尊助赏红。”正是此俗的写照。花农们也将彩帛红纸等悬挂在花枝上,谓之“赏红”或“护花”; 百姓们到花神庙去烧香祭花神,以祈求花神降福;花农和花贩祭花神仪轨更是隆重,他们聚于花神庙前,以三牲五果庆祝神诞,演戏娱神,祈求保佑花木茂盛,形成热闹的庙会场景。夜间在花树枝梢上张挂“花神灯”,聚众迎“花神灯”,有些地方还举办“斗花会”、“扑蝶会”,其热闹情景不亚于元宵佳节。有些地方盛行择花朝节这天为女孩穿耳孔,孩童始留发;民间嫁娶、纳采、问名均以此日为吉;果农移接树木花果,老农看天气之晴雨卜岁之丰歉等习俗。
花朝节也在一些少数民族中流传,至今仍存在广西宁明、龙州一带壮族人民的生活中。不知什么原因,这一传统节日在汉族地区却日渐消亡了。目前,花朝节仅存在于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旧街镇,旧街花朝节虽被列为武汉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早已失去了旧时的诗意。
过去,永安亦有花朝节,但始于何时又何时消亡以及节期、习俗如何却无从考证,地方文献没有任何记载。如今,不仅年轻人对花朝节一无所知,就连七八十岁的老人说起花朝节也是一问三不知。邹韬奋先生的祖父邹舒予曾任永安县令,离任时写下《卸永安篆报别》诗,诗中明确记下该诗写于光绪戊戌(1898年)花朝后三日,这说明至少在清光绪年间永安还有过花朝节的习俗,据永安民间文史研究者安安先生考证,当时永安的花朝节在农历二月十二。一些有识之士呼吁恢复花朝节,让人们得到美的熏陶,让中华民族爱花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让失传的中华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岂不是一件大好之事?
写于20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