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洛阳城东南,伊水南来,穿过龙门山和香山之间,汇入洛河后向东注入黄河,古老的中华文明在这里凝结,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据说隋炀帝登上洛阳北面的邙山,举目向南看去,两山对峙,伊水中流,极像一座城门,就对随从的官员们说:“这不是真龙天子的门户吗?古人为什么不把宫阙建在这里?”一位大臣献媚说:“古人非不知,这不等着陛下您吗。”隋炀帝听后龙颜大悦,就在洛阳建起了隋朝的东都,把皇宫的门正对着伊阙,从此,伊阙就被人们习称为“龙门”了。
其实,比隋炀帝早了一百多年的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就开始关注伊阙和龙门了。是这位自觉汉化并笃信佛教的皇帝,打下中原后,把皇宫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到洛阳,第一个在龙门山凿出了佛像。这之后,龙门石窟断断续续地开凿了400多年。400多年,是一代一代的匠人们,挥洒着青春年华,用手中的斧凿,把历史定格下来。
我穿过一条长长的仿古街道,在“世界文化遗产”巨石前驻足片刻后,就进入了景区。
从北向南,沿伊水河西岸步行。左边的伊水河因为下游有水坝阻拦,形成了宽阔的河面。河对面的香山倒映在水中,绿树和岩石在水波中摇荡,仿佛把你带进了梦境。向右看去,光秃秃的岩石上,石窟一个挨一个,一个摞一个,几乎占满了整个山坡的斜面。铁拦杆和台阶曲曲折折地把一伙伙游客送到半山腰,送到一处处景点。打着小旗的导游,一个个像电视剧《西游记》里的巡山小妖一样,领着他的旅游团队拥挤在石阶上,互相喊叫着,排着队轮流在石佛前照相留念。那阵势,就像赶一群鸭子一样,导游讲了些什么,没有几个人能听得清听得全。倒是我这个独身一人的自由行者,这个导游听一点儿,那个导游听一点儿,虽然没有导游相陪,结果反比那些有导游的游人收益多多。
因为景区的大门朝北,游人只能由北向南行走。而佛像建造的年代次序却是由南向北排列着,所以,我们看石窟时,就像倒着翻看一本书一样。正因为此,我在这篇游记里,只好再把它翻过来,由南向北去叙述这些佛龛造像的来历,也就是从一本书的前头翻起,才能看得明白些。
龙门石窟的开山之作是龙门山最南端的古阳洞,它开凿于公元493年,在中国历史上,这一年是北魏太和十七年,正是北魏王朝孝文帝迁都洛阳的那一年。
说到北魏,不能不说一下中国历史上这个早已消亡的民族——鲜卑。这个生活在遥远的大鲜卑山的少数民族,在东汉时期逐渐向南迁徙。东晋十六国大乱时期,参与角逐中原。公元386年,拓跋部16岁的首领拓跋圭,在牛川(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东)建起国来,号称北魏。就是这样一位年轻的英主,仅用七八年的时间,就攻占了黄河南北广大地区。到第三代国王拓跋涛,竟然占领了淮河以北的中国半璧江山,与南朝分庭抗礼了。这一年是公元420年。一个人口很少的民族部落,战胜比它人口多得不能再多的汉民族,从建国到统一中国北半部,仅用了46年的时间!
是什么原因,让这个200年前还是一个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原始部落,奇迹般地过渡到封建社会,又奇迹般地成长为统治中国半璧江山达一个半世纪之久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政权?
史学家们瞠目结舌的同时翻检史书发现,这,完全得益于鲜卑贵族强行推进汉化步伐的结果。一是官员实行中原汉族政权的俸禄制,改变原有的部落酋长的掠夺制旧习;二是中央集团的三长制和土地的均田制,吸取中原汉族王朝的长处;三是在文化上向汉族靠拢,进行卓有成效的汉化改革。最高统治者强制下令:丢掉原先鲜卑人的姓氏,完全改为汉姓;鼓励鲜卑人和汉族人通婚;禁止穿鲜卑人的服装全穿汉服;不许说鲜卑语一律说汉语;在朝为官者不说汉话一律免职……
在进行一系列汉化改革当中,利用汉族人信仰的佛教文化习俗与汉族人沟通,就成为北魏统治者强有力的软手段。在没有迁都洛阳之前,他们就在平城凿出了规模宏大的石窟群(今大同云岗石窟)。龙门石窟,也就成了北魏迁都洛阳后,崇尚佛教文化的继篇。这两处石窟,以其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都双双在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0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双双将它们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古阳洞是北魏皇室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窟内所供奉的主佛是佛祖释迦牟尼,南北两壁上下各有三列佛龛,每列分别为四个相互对称而又富于变化的大龛。南壁的大龛有释迦多宝并坐佛,在佛教中又称“二佛并坐”。释迦多宝龛的龛楣上雕刻着一套完整的佛传故事,表现了悉达多王子出家、成道的过程。
古阳洞中大小佛龛多达数以百计,不但佛教故事众多,而且龛上图案的装饰也十分精美华丽,严谨完整,丰富多彩。我望着这些精美的造像,想象着关于佛教中那些优美的传说,以及透过这些传说所表达的人文主义关怀,不禁想到,一个来自北方偏远的少数民族,刚刚舍弃原始野性一二百年,就神奇地融入了中原汉民族的圈子,那来自先进文化的力量,远远超出了攻城略地的武力本身。
从古阳洞往北,是北魏时期开凿的宾阳三洞。宾阳中洞所供奉的是三世佛。主佛左边是迦叶和文殊菩萨,右边是阿难和普贤菩萨。佛和菩萨面相都清瘦略长,胸部直平,衣纹折叠规整而稠密,虽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它却真实地体现了北魏时期人们崇尚以瘦为美的特点。
北魏晚期还开凿过一些很有特点的洞窟,如莲花洞、火烧洞、皇甫公洞、魏字洞等。
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是药方洞,以其洞窟内刻有大量古代的药方而得名。洞中雕刻的一些药方,还能治疗现代人所说的疑难杂症,比如治疗消渴,也就是糖尿病。这些药方比唐代医学家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还要早。
漫步在这些洞窟前,看那些佛像在经历了千年之后,有的断了头,有的断了腿,有的没了半个身子,知道这是历尽了磨难,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最后一劫。回想着建造这些佛像的鲜卑贵族们,他们以征服者的身份闯进中原,却像一块吸水的海绵一样吸吮着中原文化的营养,最终,竟在这种营养的养育下,蜕变了自己,失去了自我。隋王朝统一中国后,这些久已改了汉姓的鲜卑人,再也找不到自己的姓氏了,完完全全地汉化了。鲜卑,这个古老的民族,渐渐地从中国的典籍中消失,最后,竟然消失得无影无踪。
从北魏开凿的宾阳三洞往北,佛像的面貌开始肥大起来,胸部也隆了起来,这正是唐代以胖为美的特点。唐代从开国到盛唐的一百年间,龙门石窟迎来了历史上开窟造像的第二次兴盛时期。唐代人以胖为美,所以唐代的佛像的脸部浑圆,双肩宽厚,胸部隆起,衣纹的雕刻使用圆刀法,自然流畅。这些造像继承了北魏的优秀传统,又汲取了汉民族的文化,创造了雄健生动而又纯朴自然的写实风格,把佛像雕刻艺术推向了顶峰。
整个龙门石窟两千多个石窟十几万个造像中,体形最大,形态最美,艺术价值最高的要数奉先寺主尊卢舍那大佛了。在一个南北宽近40米的露天大龛内。共有九尊大型雕像,都是依山凿石而成。卢舍那大佛通高17米多,仅耳朵就有一米九。
在佛经中,卢舍那是佛在显示美德时的一种理想化身,被赋予了女性形象:面容丰腴饱满,修眉细长如新月,眼睑下垂如俯视,嘴巴微翘而又含笑不露,集庄重文雅、聪明睿智、温柔妩媚于一身。因此,从古至今,人们一直以为,她就是中国第一女皇武则天的化身。不过据史书记载,这尊大佛虽然不是武则天的化身,但她的雕刻确实与武则天有关。
奉先寺大龛是唐高宗及武则天亲自经营的皇家工程,工程设计和施工都是由高宗亲自过问。为了雕刻卢舍那大佛,武则天还曾于咸亨三年捐出“脂粉钱二万贯”。那时,武则天虽然没有称帝,但却权力大得无比,连他的丈夫唐高宗都要对她言听计从。也许,那些雕刻佛像的匠人们慑于淫威,真的是按照武则天的形象雕塑了卢舍那大佛。
卢舍那大佛下有一个小广场,这广场就成了整个龙门石窟人气最旺的地方,最多时,聚集有几百人之多。人们抬起头,仰望着大佛那圆润的脸,凝视着大佛那半睁半闭的眼睛,欣赏着浑圆婀娜的大佛躯体,不禁感叹起古代的匠人们那高超技艺。一位女导游说,这尊大佛曾被国外某艺术家称之为“立体的蒙娜丽莎”。而更多的导游都差不多异口同声地说,这尊大佛,就是女皇武则天下旨,让匠人照着她本人雕刻的。我想,唐代没有照相录相等技术,也许真的是武则天一时心血来潮,命工匠们把自己塑造成了卢舍那的形象也未可知。
回想起武则天后来以周代唐,建都洛阳,把中国的女权演绎到了极至。后人对她诟病也好,赞许也罢,如今都成了过眼烟云。只有这些石头造像,还还默默立在光秃秃的山岭间,对着风,对着云,对着眼前的伊水,述说着以往的繁华与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