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目前的情况看来,企业的状况令人忧虑。面对知识产权纠纷,我国企业明显准备不足,在诉讼中缺乏有力的证据和解决措施,最终大多以支付专利使用费或干脆丧失一部分市场而告终。这敲响了我国一些产业经济安全的警钟。
政府:知识产权保护刻不容缓
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邓军的说法,我国内地企业之所以成为跨国公司知识产权大战的首选目标,是因为他们已具备了三个条件:市场份额高、跟随主流技术、没有专利累积,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企业将有可能遭致跨国公司的围堵。因此,国家知识产权局认为,知识产权保护刻不容缓。
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王景川日前在天津市举办的“知识产权战略与区域经济发展”报告会上透露,近年来,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组织都在抓紧搜集中国企业侵犯其知识产权的情况,研究评价中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及知识产权保护情况。这已引起我国的高度警觉和重视。
从2004年起,国家知识产权局着重建设的知识产权保护应急和预警机制将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国家知识产权局将通过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对日常的知识产权信息和纠纷进行动态监测,对可疑信号进行详细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向有关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发出警示预报,提出应对措施。
除此之外,国家知识产权局还将在2004年积极推进企事业单位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以提高他们知识产权创造、管理、实施和保护能力;推进各类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培养一批熟悉国际规则和主要贸易伙伴国知识产权法律与务实技能的知识产权代理人和律师;大力促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的实施,推进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和推广;加快知识产权信息传播和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保护制度,加大行政执法力度。
企业:关键是自主知识产权
随着我国企业的壮大和出口的增多,遇到的知识产权纠纷将会越来越多。自1999年开始,跨国公司纷纷加重在中国的知识产权布局,如韩国的三星、LG,日本松下、日立、东芝,美国IBM、摩托罗拉等,还有西门子、飞利浦、诺基亚等公司。2003年,跨国公司与中国企业的知识产权争端异常频繁。在诉讼中,跨国公司以侵权指控进行敲诈,对国内不同厂商先后发动诉讼,根据各厂商市场份额的不同,提出不同的要求,分化瓦解,各个击破。而且他们并不指明哪家厂商的什么产品侵犯了它们的哪项专利,而是把生产某项产品可能用到的数百、数千项专利列出来,说某企业的产品肯定侵犯了其中的某些专利,否则不可能生产出相关产品。在诉讼中,由于企业势单力孤,再加上大多数企业并不具备专业知识,因此要么满足他们的要求,要么就退出市场。
“跨国公司的知识产权布局就像是下围棋,他们在棋盘上跑马圈地,占绝对优势。”北京大学教授张平做了这么一个形象的比喻。谈到目前国内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她用了一个词:“严峻”。她对记者说:“目前大多数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认识不足,面对诉讼,行动迟缓。也有企业非常积极地做准备,但因为种种限制条件,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对此,政府应给予充分重视。”但她对媒体关于2004年将“狼烟四起”的说法并不认同,认为只是具有潜在可能性。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张今也认为企业没必要为此紧张。
为了解国内企业对这一问题的心态,记者采访了曙光集团法律顾问陈光先生。“国内企业败诉的最直接原因是没有核心知识产权,所以受制于人。曙光集团一直和中科院计算所联合研究,跟踪计算机技术的前沿知识,已经开发出多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服务器,因此不会受制于人。”陈光说。
看来,对于曙光集团这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来说,并不担心会遭到国外竞争对手的诉讼。但对于那些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来说,一旦跨国公司提起知识产权诉讼,该如何应对?对此,陈光一再强调,企业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这是应对跨国公司技术垄断的最好办法。他认为,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一旦跨国公司诉我们侵权,要懂得如何应诉,不要乱了阵脚,要认真仔细地研究相关法律。例如按照专利法的规定,专利是有地域性的,如果一个出口企业被控侵犯了国外公司的专利权,那先要看他是在哪里申请的专利,如果他只是在美国获得的,那么向欧盟、日本出口就不可能侵犯他的专利权。即便他在中国或其他国家也获得了专利权,如果过了保护期,也不会受到法律保护。同时,在应诉时要认真查看他的起诉文件,看文件中的权利要求是否与本企业的专利特征一致,如果本企业的专利产品没有包含他的权利要求的内容,仍然不能被认定为侵权。
当今世界,国家间的竞争就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而科学技术竞争根本上是知识产权的竞争。正是基于国家长远发展和经济安全战略的考虑,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指出,要把关键高技术的知识产权牢牢掌握在国家的手里,要培育和发展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能力强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要强化知识产权管理,提高我国原始性发明专利的数量和质量,提高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竞争力。对此,张平教授强调了两点:一要把我们原始的知识产权保护好,不能流失;二要在引进和吸收国外知识产权的时候进一步形成更多的外围专利,形成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并把它牢牢掌握在我们手里。
专家:积极应对为上策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越做越大,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出口型企业涌现,这也意味着将会遇到越来越多的知识产权纠纷。张平教授告诉记者:“积极应对,主动出击,不要惧怕打这样的国际官司,如果一味退缩忍让,跨国公司的胃口会越来越大,这只能给企业造成更大的损失。”
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战略,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全社会都应重视这项工作。对于中国的知识产权战略,张平教授有自己的独到看法,她认为,中国的知识产权战略,应该体现最优化战略,应优先发展、优先扶持能源、化工、IT、通讯、生物、转基因等领域的知识产权,把主动权掌握在我们手里,以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谈到中国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具体措施,她认为,知识产权保护是企业必修课,企业应从以下方面应对跨国公司的技术壁垒:
第一、企业在合资或与外方合作时,一定要签好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企业已有的知识产权、品牌不能流失,合作开发的新成果应争取共有,不能只是出卖劳动力,不能一味地搞OEM(贴牌生产);
第二、我们的企业要产生自己的民族品牌,要产生主导行业的自主知识产权。要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管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都要依法维护;
第三、企业要做好自己的知识产权“地图”,要有完善的预警和应对措施。一旦产生纠纷,要积极、主动、冷静、沉着,找出问题的症结,妥善加以解决;
第四、在西部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过程中,企业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知识产权,不能重蹈东部地区其他企业的覆辙;
第五、行业协会在应对跨国公司的知识产权诉讼中要发挥应有的作用,要团结各企业,为他们出谋划策,共同应对。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家综合国力的竞争其实质就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而知识产权是科学技术竞争中的核心。对于广大国内企业来说,如何运用知识产权将决定其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那些世界知名的大公司,哪个没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又有哪个不是通过这些核心技术发展壮大的?因此,希望我们的企业真正在行动上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稳扎稳打,以强劲的竞争实力迎接各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