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岞村,位于福建惠安县崇武镇,地处东海和南海交界处,全村总面积近4万平方公里,是闻名中外的“惠安女”的集中居住点,也是崇武国家一级渔港的所在地。大岞村三面环海,背靠青山,最引人入胜的是岞山八景,分别是龙喉吼烟、军马洞天、狮石晚照、渔翁撒网、孤屿冬青、玉磐传音、白鹤临渊、滴水弹琴。
淳朴渔村三面环海
找一处宁静小村庄,像村民那样生活,一定有不少都市人喜欢。福建沿海惠安县的大岞村,就吸引了不少希望暂时隐居的人。
这个大岞村是相当美的,村里有个半月湾,沙滩呈半月形,在蓝天碧海下闪耀着柔软的金沙,在上面散散步是一种相当惬意的感受。虽然单从村落的建筑来看,这里的楼房与其他地方的渔村并无什么太大的差异,但是三面环海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大岞村先天的渔港优势。从地理上看,与台湾地区隔海相望的大岞村是大陆距离台湾岛最近的地方之一,而这个天然渔港也成为台湾渔船在祖国大陆停靠最早也是停靠次数最多的渔港。如今,这个可容纳1500多艘渔船同时停靠的渔港在打风的季节也成为两岸渔船信赖的避风港,每每在这个时候,众多渔船归航,让这个港湾拥有了一种家的温馨感。
惠安女服饰具独特美感
在大岞村这个宁静的小村庄里,除了寻获平静外,还有那挡不住的惠安女风情。因为,现代社会中,兼具中国传统妇女贤惠品质的惠安女更显弥足珍贵。
大岞村是惠安女的集中地,这里的惠安女无论年纪老少都穿着传统的服饰,有人总结惠安女的装束是“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衣、浪费裤”,生动地勾勒出惠安女的形象。
惠安女的服装显示了一种独特的美感。据从历史书记载和当地老人处了解到,惠安女这种特别服饰系源于明代参加战斗的装束。先从“封建头”说起吧,惠安女们包头巾、戴斗笠,据说是为了不露真面貌,而早年流行梳的“大头髻”到如今也已经简化了。
再看露脐的“节约衣”,从现代眼光看来是很前卫的,惠安女穿的基本款式还是汉式右衽挖襟衫,特别之处在于衣长仅及脐位,衣袖也是在窄短的袖口接上一段较宽的长袖,为了美化还在袖子末端绣上了漂亮的花朵,而腰间装饰的银链至少有七股以上,显示着惠安女已婚的身份和夫家的身家。最后就是“浪费裤”了,裤筒很宽,是普通裤子用料的两三倍,因为惠安女常需要在海边劳动,这种裤型是为了方便把裤筒挽高而设计的。
沿袭“女主外男主内”
独特的惠安女文化在近年来吸引了不少人慕名而来,许多人喜欢拿着相机拍摄她们,其实反而引来了村子里一些惠安女的敏感和反感。而当每天跟着惠安女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慢慢地彼此视为朋友后,摄友们再拿起相机,镜头里的惠安女们也就显得格外自然与真实。
至今,大岞村不少惠安女依然保留着勤劳的生活习惯,每天早上四五时起床,然后去河边洗衣服、赶市场、做早饭和家务。而后便会出外干活,有些人去做买卖,有些则出海捕鱼,直到日落时分才回家做饭。海边、石场是惠安女集中的地方,虽然她们大多皮肤粗糙黝黑,但眉宇间流露着刚毅的表情。
惠安女习俗中一直有“女主外、男主内”的传统。直到现在,还是有大部分家庭沿袭了这种传统的生活方式。即使之前已有耳闻,但第一次见证这种场景,还是让人有些震撼。不过,其实有些家庭已经加入了不少“时代特色”,小曾是一个80后的惠安女,小曾的丈夫是公务员,生活较稳定,她虽然没有工作在家,也和传统惠安女一样会贤惠地料理家事,有时也出去做点活,但小曾热爱摄影,追求时尚,浑身上下充满活力,在她身上就是现代与传统的最佳结合。
驴友感受
惠安女就是一道风景线
“如果没有自古以来生活在这里的惠安女,大岞村会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渔村,这个村子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群一丝不苟地保存着传统的女性而显得生动鲜活。在村子里生活一段时间,会从许多细节中发现惠安女身上勤劳贤惠的美德,即使在外人看来有些生活方式是需要与时俱进的,但看得出惠安女都很热爱自己家乡的文化,即使是年轻人都会从服饰、言行举止上去保护这种传统,这种认真的传承让人感动。”
资讯加油站
交通:建议搭乘飞机到厦门。抵达厦门后可搭的士到松柏长途客车站,约30元,再乘从厦门到崇武镇的班车,车程2个多小时。抵达崇武后乘坐当地摩的,10分钟可到大岞村。
美食:在大岞村可以品尝到地道的惠安美食,其中崇武鱼卷是当地名菜。大岞村有海鲜市场,可以购买渔民新鲜打捞上来的海产在附近小食店加工。
住宿:大岞村里有一些专门的“摄影基地”提供住宿,比较干净卫生,每晚50元~1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