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稳定的办学经费,财政拨款逐年增长,去年达4.7万元,另有业余党校经费5千元。
有健全的领导班子。市委书记为名誉校长,组织部长为分管领导;有相应级别的两名离休干部任校长和常务副校长,他们热心并熟悉老年教学事业,任职都在12年以上,能争取党政领导的重视和解决实际问题。
有爱岗敬业的工作人员7人,其中5人为教育部门出身,1人为专职人员。
(二)有相当的办学规模。共开设30门课程,56个班1124名学员,其中男335人,女789人。聘用教师35人,其中具有中高职称的21人,占教师总数60%;2人任教与学校同龄,3人任教8年以上,10人任教5年以上。
(三)学校管理较为有序。有教学计划,制度健全,管理规范,教学工作资料档案较为健全,能贯彻民主办学,每学期召开一次座谈会,听取学员对课程设置和教学意见。行政管理以人为本,能积极为教师服务,为老年学员服务。
(四)办学成效较为明显。学员从177人,发展到1124人,课程设置从5门发展到30门,教师从9人增加到35人。学员普遍对学校表示满意,到课率常年均在85%以上。社会效益较为明显,老年大学学员,是市关工委的骨干分子,是老年体育活动、艺术活动的积极分子。
(五)发挥一定的示范组织作用。全市12个乡镇的老年学校都是由市老年大学促进成立并授牌的,在社区建立三所分校,有学员300多人。
二、学校的若干亮点
在十四年的办学中逐渐显出一些亮点,具有一定特色。
(一)建立老年大学党校。
江泽民同志说:“思想政治教育,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素质。”当然老年大学也不能例外。但在实际运作中,颇费周折。每个班级都设政教必修课,不可能;举行全校性讲座,效果不好;设立专修班,报名的人不多;开设过法律课,两个学期后因人数太少而停办了。直到1992年4月15日终于办起了老年大学党校。
十一年的实践证明,老年大学党校可以在三个方面起作用。
第一,可以体现学校坚持办学的政治方向。十一年来,共上党课78次,把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香港、澳门回归、反腐倡廉、理想信念、家庭教育等等内容都列为讲课内容。由于理论联系时政实际,联系老年人思想实际,因而收到较好效果,听课的人由200多人增加到500多人。
第二,可以增强党员的党的观念,发挥党员在学校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在学校的班长和优秀学员中,党员占总数的60%。
第三,可以扩大受教育面。党员上党课的积极性很高,有外出三明的赶回来听课,到北京探亲的写信来请假。据听课证的统计,听课率大都占85%以上。在党员带动下,非党员听课的和党员听课的比例是1:1,一个五百人的会议厅人满为患。这个学期干脆在两个大教室设立分会场,以满足广大学员的需求,使党校真正成了“老有所教”的政治课堂。
李青藻同志在2002年底全省老年大学年会上对我们党校的评价是“老年大学办党校是一个创造,党员名字上了墙,党课课题逐年作了记录,很实在。老年大学应当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第一位。永安解决了这个问题。”
(二)老有所学和老有所为紧密结合。
永安市老年大学有一个特殊背景,就是在1989年到1999年的前十年中,和永安市关工委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因此“学”和“为”的结合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老年大学本身也成立关工委,有82位学员分别是市关工委的报告员、家教员、帮教员、扫黄督导员、少年陪审员,是市关工委的骨干队伍。他们到家庭、到监狱参加帮教。如接受帮教的一名少年犯张育海,2001年成为受三明市表彰的见义勇为的先进分子。从90年到99年,以两家名义联合举办老少联欢会、老少书画夏令营、老少艺术夏令营,连续10年获得三明市“暑期”学生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正因为老校学员学和为结合得好,在市关工委起骨干作用,因而促成市关工委获得两项全国性的荣誉,一是被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一是在中宣部、国家教委、人民日报社共同主办的“助学通杯”百部爱国主义影视片知识竞赛中获组织奖。
(三)不断完善规章制度。
这是老年大学的重要软件建设,是加强行政管理和教学管理,促使各项工作有序进行的重要保证。我们从老年人的特点和学校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各种制度共达13项,并不断修改,使之趋于完善。比如我们先后四次修订了“会议制度”、“任课老师职责”、“学员守则”、“班长工作职责”、“学员值日生职责”、“评选优秀学员的条件及办法”、“考勤制度”、“奖励制度”,以及“对工作人员的要求及分工”等等,并于2002年十月,再次印刷成册。
卫守战同志在2002年全省老年大会上,特地介绍了我校这本规章制度小册子。他说:“永安办学相当规范,这本规章制度说明了问题,连会议都制度化了。”
(四)发扬人文精神。
老年大学的学员都是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同志,学校应当为他们创造宽松的人文环境,让他们增加学习乐趣,即古人的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同时要充分发挥他们“老马识途”的优势。我们的
主要措施有三条:
一是组织学校社团,提高文化品位。我们先后建立晚霞艺术团(1990年),枫叶书画社(1990年),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1991年),长青摄影协会(1993年)。这些组织广泛开展政治文化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学员的思想觉悟,丰富了学校的文化生活,沟通了学员的思想,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同时也起到了“课内学习、课外提高”的作用。如书画社共展出作品2428幅,参加各级书画展,并获奖63人次。在2001年全国老年大学“情满夕阳”师生书画大展中,我校荣获集体组织奖,一位学员获金奖,一位获银奖,4位获铜将。在2002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联合主办的“环保世界行,情系中华”的中国美术书法摄影大展中我校有一位学员获国画金奖,有四位学员获书法金奖。又如艺术团参加各种演出60多次,参加演出人员3456人次,团体获奖12次,个人15次;摄影协会举办影展15次,展出作品3123张,获奖49人次。
二是定期开展大型联谊活动。全校动科每年举行1至2次班级学习成果汇报表演,以增进班级之间的了解,参加人数众多,几乎是人人上场。每年“五一”举行康乐文体比赛活动,全校师生参加;每年“老年节”举行“登高”、“万步走”活动。这几次活动都有奖品或纪念品,所花费用约在一万五千元左右,占政府拨款的三分之一,但我们在所不惜。
三是民主办学。其体现形式,主要是班长会议和充分发挥班长作用,同时广泛开展评选优秀学员活动。多年来,因为有班长的桥梁纽带作用,有优秀学员的骨干作用,还有业余党校的党员的先进作用,所以工作人员虽然不多,却能使学校这台机器运行自如。
(五)建立激励机制
激励能使老人产生精神愉悦,而学员确也很重视老年大学给予的荣誉。办学的头七八年,我们实行过“满勤奖”,名单张榜公布,每人奖金3元。这简直是微不足道,但老人很重视。后来工作人员认为统计、张榜很费事,而且出勤率普遍在85%以上,激励意义已不大,班长们也认为可将出满勤列为优秀学员的条件,这才予以取消。
现在学校的激励项目主要有三:
一是教龄补贴,凡教师任教一年以上,从第二年开始,每加一年每月增加1元,增至10元封顶。
二是班长奖金,每人每学期20元,另加笔记本一本。
三是优秀学员奖,每人奖金5元,外加盖学校印的笔记本一本。
每学期结束召开优秀学员、班长的颁奖大会,以此代替闭学式。先开会、后发奖,优秀学员由校长发奖,班长由常务副校长在另一处发奖。逐个上台领奖,很认真,大家基本上都参加。
三、领导重视和部门支持是创建示范校的决定因素。
领导重视体现在各个方面。
思想重视:老年大学成立,是市委市政府在市影剧院召开'89老年节大会上宣布的。老年大学成立一周年,市里开千人大会,市委书记在会上讲话。1992年成立老年大学党校,市委副书记到会讲话。市委常委召开阶段性扩大会议,研究老年工作,并请老年大学领导参加。
精神上鼓励:批准举行老年大学成立五周年和十周年活动,市委、市府都有领导参加,并特拨专门款项。
经费上保证:去年经费4.7万,今年再增1万,到2008年增至10万元。
为校舍扩建尽力:2002年扩建的1560平方米校舍从定址、召开部门会议、到拨款都是在市长和组织部长全力谋划下完成的。
挂靠部门老干局从创办至今始终大力扶持:去年扩建校舍时颜闽陶局长,既是指挥员又是督导员,并且向社会募集一批课桌椅和会议室的桌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