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主要粮食是大米。群众一日三餐以饭甑蒸饭,少吃粥。过去,在地少人多、水源缺乏的西华、大湖等地,配以地瓜或拌地瓜丝为食,但农忙季节,仍三餐干饭。逢年过节,多吃粉干、面条,农家则喜做糍粿。解放后,城里人主食习惯略有改变,大部分一日一稀两干或两稀一干,即早晨稀饭,午、晚干饭或早、晚稀饭,中午干饭。豆浆、油条、馒头成餐常品,面粉也为一部分人的主食。80年代,农家一日三餐白米平饭,地瓜、地瓜丝成为猪饲料。面食也常吃,糍粿为婚丧所必备。
副食:
猪肉、鱼、笋、蔬菜、蛋和大宗的卤海产是主要副食品。鸡、鸭、兔多为宴客和滋补身体食用。煮菜喜加糯米酒,佐以味精、糖、醋,不爱吃辣。
菜肴:
解放前,城里人一般荤素搭配,菜肴好坏随家境而异。农家以青菜、腌菜、饭汤为主菜,唯初一、十五和逢年过节才吃肉。入冬,腌制芥菜、萝卜,全年食用。宴请时,城乡均朴素,以猪肉为主,辅以土特产。富家配有鱿鱼、大虾、海参等海产品,每桌八碗,称“八大件”。80年代开始,生活水平提高,不仅吃得好,还讲究营养。城里人现买现吃,或冰藏,荤莱、海味增多。宴请时,城里通行冷盘,山珍海味,满桌佳肴,多为16样以上,且档次越来越高,每每吃不完。农村婚丧喜庆也大摆宴席,每桌也有十几个菜。至于饱肚食物,俗例喜事吃磁,寿庆吃面;丧事则城里吃饭,农村吃粿。
酒:
城乡居民普遍好酒。宴请时,主人敬酒,常以“没有菜吃,多喝一杯酒”为客套。解放前,冬天多喝本地“老冬酒”或加当归、鸡的陈年补酒;夏天喝自酿水酒(冬白),以“玉露白”最佳。少许人喝高粱、米烧。解放后,一般喝本地产的吉山红、吉山老酒,有的喝高度白酒;名贵酒也常出现在酒桌上。现在,喝酒越来越讲排场。冬天喝名贵的高度或低度白酒;夏天喝啤酒、可乐。城乡人均好猜拳,不仅宴请时猜,平时小酌也猜,此风久盛不衰。
茶:
解放前,永安没有茶行,但有茶厅。百姓有饮茶习惯。各家每天早晨泡茶,冬天用茶桶保温。客人光临,首先敬茶。解放后,人们普遍使用热水壶、保温杯,茶随喝随泡,结束茶桶保温的历史。
果:
解放前,永安只有桃李、批把、山果,百姓少吃水果。70年代后,市场上水果逐年增多。特别是80年代后,本地大力发展水果生产,外地水果供应大增,人们普遍养成吃水果习惯。各家逢年过节水果必备,平时走亲戚、探望病人也多以水果为礼品。人们除吃鲜果外,还吃罐头水果,在宴席上常以此作为甜汤。
风味小吃:
有粿条、米粿、煮豆腐等。粿条,用大米制成。在农家的节目或平时,常做粿条沾酱油或酸辣吃,有的还配以肉丝、虾米、葱蒜煮吃。在城镇以饮食店碗食粿条和街头巷尾卷食为主。卷食的粿条米白、细嫩,冷却后用竹片割块沾酱油、酸辣吃,自古传今,多人爱吃。米粿,用大米磨浆火锅煮熟挖成团,农家自备石磨随做随吃,有的包芯。城镇用木桶盛装出卖,包芯用豆腐、笋干、五香粉及及猪油、胡椒粉等,味道很好。煮豆腐,是豆腐制块压干用锅煮出售,配以目鱼、五花肉、猪头肉和香料等,别具风味。煮豆腐从民国到解放后50年代有出售,60年代后逐渐消失。80年代后,又渐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