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以来,燕西街道自拆迁坟墓2300座,从未发生群众上访。人们对街道干部李树玉相当佩服,是他勤勤恳恳,做细、做实、做到位,完成了艰难的拆坟工作。
迎难而上,做起“动土”差事
李树玉今年54岁,是街道农技干部。他在乡镇、街道干了30余年,熟悉业务,为人诚恳,干一行专一行。4年前,组织叫他负责街道项目用地的坟墓拆迁工作,他二话没说接受了这份工作。
燕西街道地处城郊结合部,街道9个村都有殡葬改革前及民国、清朝等年代的墓地。随着城乡一体化和城市建设的需要,各村几乎都有项目用地,可对于拆迁坟墓,群众说:“动房动财好商量、动‘老祖宗’万万不能。”坟墓迁移一度成为征迁大难题。李树玉迎难而上。
永武高速经过街道辖区有4公里,工期紧,上级要求90个工作日交付,李树玉表态:我不能因墓地拆迁而拖延施工工期。征迁开始第一天,他就带着拆迁公告到沿途村张贴。他白天带上图纸、相机、柴刀、笔记本挨家挨户了解墓地的主人、结构、分布、地名情况,走访墓主做工作,做到心中有数,然后上山用数码相机拍照存档电脑。晚上到办公室加班作桩牌,为了便于墓主联系,他还在每块桩牌上用油漆写上联系自己的姓名与手机电话。他早出晚归,带上面包充当午餐,渴了就喝山泉水,用了整整28天在永武高速沿途收集了350处墓地资料,并自己肩扛一捆捆墓桩,为每个拆迁坟墓插上桩牌。在他的艰辛努力下,350座坟墓按期完成拆迁补偿。不久永宁高速开工,经过燕西街道约3公里,李树玉又马不停蹄,爬山涉水,入村入户,用了1个来月,顺利拆迁310座墓地,为永宁高速全线开工打下基础。
入乡随俗,做墓主人的知心朋友
在一般人看来,拆迁一个墓穴补偿点钱就了事了,但李树玉不这样认为。他说,去世的人入土为安,后人再次动土在当地风俗是忌讳的,但只要宣传到位,群众对国家建设没有不支持的。
李树玉说,做群众工作就要入乡随俗,尊重民俗。南安市的王先生父亲墓地在石仔坑项目用地中,由于工作难以抽身,已超过征迁期,到永安后他联系到老李,老李了解到他由于人生地疏,不知家父遗骸如何处置,就按当地风俗帮他请人员收殓装瓮,还亲自为瓮体书写姓名和生卒日期,让王先生十分感动。笫二天王先生就顺利带着父亲骨骸返乡。老李就是用一副热心肠温暖了许多墓地主人,许多待迁墓主想为难也不好意思了。215省道永安段绕城路有座墓,是民国初期建的,墓主迟迟不肯拆迁,要求按清朝墓地标准补偿,费用相差千元,老李3次上山勘察,入村走访10多位老人,最后用事实说服了墓主放弃不正当理由。事后墓主说,没想到老李这么认真,成了考古专家。多年在墓地周旋,老李已相当专业,征迁坟墓中葬的是棺还是遗骸,墓地是哪个朝代的,他一眼就能辨别。为了方便服务群众,他还制作了民国、清、明、皇帝年号换算表,学习掌握了民间黄道吉日择期法。
顺民意贴民心,破解难题
4年在野外奔波,日晒雨淋,李树玉穿破了5双解放鞋,添置换洗的军用工作服不少于4套。
4年来,老李没有双休日忙碌在征迁一线。去年国庆期间,一吴姓墓主择国庆期间迁墓,没想到墓地不久前被山洪倾入的黄土掩没,挖了半天找不到墓穴,只好打电话向老李求助。老李骑上电动车奔赴现场,并联系来挖掘机,当天傍晚就让墓主人完成心愿。“墓主人择日而来,如果当天迁不了墓,就要重新择日至少再等2个月。”事后,老李这样说。他心里一边装着项目,一边装着墓主人,顺民意、贴民心,征迁难题就这样被他逐一破解。
闽台(永安)文化创意产业园是省政府重点推动建设的11个创意产业园区之一,被列入省级重点项目。今年,规划用地面积1109亩,总投资32亿元的“竹天下”项目落户该园区。项目用地有900多个墓地需征迁,涉及到700多户墓主。村安息堂已容纳不了这些“先人”。为了这批“先人”能顺利“归宿”,李树玉主动参与村里扩建新安息堂的选址工作,带着村民到实地查看,终于做通工作。目前“竹天下”项目第一期在红线内的500个墓地已搬迁。其余400个正准备在安息堂竣工后如期征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