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城区电影院的兴衰

李国梁  2014/11/17 9:09:20  42229点  永安之窗
  永安出现电影是在1913年,地点在贡川洋畲(今洋峰村)坑头坊永福堂,距电影诞生18年。1895年3月22日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放映了世界第一部影片《工人放工回去》,12月28日巴黎开设世界首家电影院。1905年中国电影诞生,北京丰泰照相馆在西单文明茶园挂牌《北京电影》,上映京剧《定军山》,这是中国最早的电影及其放映设施。永安人在中国电影诞生后的8年就能看到电影,是非常不容易的。

  1913年,中国航空先驱李宝焌逝世后,从南京归葬故里时,遗物中有一台日本产手摇发电的放映机和影片,因而,贡川洋畲“永福堂”成为永安最早放映电影的场所。

  1918年,基督教延平吐吡哩医院美国医生曾携电影机在茅坪一带巡回放映。抗战时期,美国大使馆新闻处东南分处(在永安)、省教育厅文化服务处等部门在中山纪念堂、茅坪、吉山等处放映抗日影片。上述的电影放映均为公益性临时活动,场所简陋。真正意义的营业性且具有一定固定座位的电影院,则是1949年以后的事。

  这里仅简述永安城区电影院的变迁情况。

  大众影院

  1951年6月,菲律宾归国华侨杨尚达携两台16毫米和一台35毫米(指拷贝的宽度,以此称机种)放映机,由厦门迁来永安,租赁场地成立大众电影院。1952年10月,大众电影院迁入复兴路的土产交易所。场所为木结构瓦房,座位550个,均长靠背椅,加上两边增设的板凳,共710个座位。这是永安最早的专业电影院。1953年,大众影院因杨尚达出国而歇业,永安专署文教科决定接管私营大众影院,改制为国营。

  人民影院

  1954年1月1日,筹办就绪的国营永安县人民影院在大众影院原址上正式开业,这是永安的第一座国营电影院。

  1958年10月1日新建的人民影院落成开业,地点在燕江中路(今新华都超市门前广场),为砖混结构,建筑面积1169.14㎡,座位1000个,为木质活动椅,总造价8.2万元,使用新购置的国产“天极牌”35毫米座机,工作人员9人。

  1967年,人民影院门面因招牌字体是舒同体,顶上工农兵塑像的军装是苏式,在“破旧立新”中被毁,欲改名未能想出好的院名。直至1975年由我书写行楷字体重新恢复院名。1988年6月人民影院因年久失修,场所也不适应形势的发展,筹资70万元重建,建筑面积1567.5㎡,座位1034个;门面“人民影院”四字由福建书法名家陈奋武题写。1994年由于受多元化的文化娱乐活动冲击,人民影院业务每况愈下,无力继续经营,遂于12月23日与永安市巨斧娱乐有限公司签订租赁合同将前厅、观众厅等场所改造成较高档次的游乐城,租赁期5年,人民影院从1995年1月1日起停止电影放映业务。“巨斧”游乐城挂牌取代人民影院,业务红火一阵后,效益逐渐下降,加上文化市场管理的力度加强,难以继续营业。永安市政府决定拆除人民影院及新华书店、文化馆、图书馆等建筑,重新开发,拟建市科技大厦,人民影院绝大多数员工领生活费待岗。原规划设计二楼为电影院,后因情况变化,人民影院从2000年起成为历史。

  南门影剧院

  1959年,永安县影剧管理处将羲和路桃园戏院改造成可放映电影的场所,定名为燕江影剧院,影剧兼营,座位是长靠背椅,池座和楼座共有座位800多个。1960年开业仅8个多月,板墙出现倾斜,即停业修建。1961年这座木结构的影剧院修建结束后,即添置35毫米“长江”牌流动放映设备一套,替代原西德产的16毫米放映机。1966年7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燕江影剧院停业,场所用作“五界”(文化、教育、体育、卫生、宣传)开展运动的大批判会场。1970年,永安县革命委员会决定将燕江影院全部建筑设施无偿交付永安县电机厂使用,燕江影院撤消。1979年,县革委会鉴于城区只有两家电影放映场所(人民影院、工农兵剧场),不能满足群众看电影的需求,决定收回永安县电机厂铸造车间,即原燕江影剧院场所并拆除,重建电影院。1980年12月29日主建筑竣工。门面三层,建筑面积1300㎡,固定座位1146个。1981年元旦,定名为南门影剧院并正式开业,因舞台设备不全,实际上仅能开展电影放映业务。1993年1月永安市文化局根据南门影院欠款已达50万元,入不敷出的经营状况和市政府1993年1月14日会议纪要精神作出《关于撤消南门影剧院的决定》,在未开发商品房前委托市电影公司代为管理,南门影剧院人员分流到文化系统各单位。而后市电影公司投资12万元将影剧院场所改造为“南门娱乐园”经营镭射电影,在放映电影基础上,着重舞厅的经营,12月5日,南门影剧院场所出售给三明闽发证券公司作为股票交易场所。

  永安影剧院

  永安影剧院旧址在高飞地段,现在的永乐路东端路口。解放初期就有一座木质旧礼堂,永安专署将其修缮后定名为人民礼堂,除会议用外,还作为文艺演出场所。1959年5月,永安县影剧院管理处成立。6月,县文教局经请示决定将人民礼堂改为永安剧场。1966年10月,在一些学校红卫兵的敦促下,永安县京剧团造反派将古装戏衣、道具、剧本及永安剧场招牌堆在剧场门口焚为灰烬。剧场业务瘫痪,成为大批判的场所。而后,重新命名为工农兵剧场。1977年8月,工农兵剧场增建机房,正式开展电影放映业务。1981年5月1日工农兵剧场更名为北门影剧院。1982年4月25日北门影剧院因年久失修,观众厅顶棚主梁断裂,停止营业,待拆除。1984年10月1日北门影剧院拆除重建竣工,改名为永安影剧院。新建的永安影剧院建筑面积4300㎡,座位1070个,门面七层,造价100多万元。1990年以后经营效益开始逐年下滑,虽然采取提高放映质量(金属银幕)、改造观众席(包厢)及部分场所出租等措施,终未能摆脱困境。市政府在市政规划建设中,决定拆除永安影剧院,另行开发商业项目。

  立体声影剧(西门影院)

  鉴于电影事业迅速发展,1979年,永安县委、县政府决定新建一座电影院,省电影公司拨款36万元给永安市电影管理站,用以支持影院建设。1980年在西门桥头的巴溪河边破土动工,工程实施一半后,因资金不足,于1983年底停工。1988年底,市政府决定续建这座水上影院,1989年主体工程完成,建筑面积4150㎡,座位900个,造价120万元。购置立体声放映设备一套,成为三明地区第一家立体声影院。开业后好景不长,上座率欠佳,只好开发第三产业,虽然录像、舞厅等承包经营并出租场所,但仍难以维持日常开销和偿还市电影公司的欠款。2003年初市政府决定拆除立体声电影院,建设停车场,6月开始拆除。

  电影公司放映厅

  1962年2月,永安县影剧院管理处改称永安县电影事业管理站,1971年8月更名永安县电影工作站,1979年6月15日改称永安县电影管理站,其办公室仍设在人民影院内。1979年7月,位于燕江南路的一幢建筑面积1315㎡的四层办公楼竣工,县电影管理站由人民影院迁入新楼。1980年4月,根据国务院国发(1979)198号文件精神,永安县电影管理站更名为永安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公司办公楼的北边第三层为放映厅,座位100个,用于试机看片、外单位会议包场电影放映,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对外开放售票放映电影,而后放映镭射电影并将后面座位改为雅座。由于电影业整体不景气,最后将放映厅租出供录像片放映。1998年在商品房开发热潮中,市电影公司大楼被拆除。

  永安的电影院在宣传教育、繁荣群众文化和文明建设等方面作出了贡献,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曾写下了辉煌的一页。如,人民影院1954年放映电影407场,观众162051人次;1984年,永安撤县设市时放映2599场,观众1697622人次;票房收入270849元。其它各家影院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各项指标均取得最佳的成绩,在此不一一例举。

  上述电影设施拆除后,财产经济归市财政,人员仍由市文体局管理。2004年11月18日市政府在旧体育场地块建设的文体休闲中心工程开工,同时兴建一座电影院,建成后由投资方承包经营,定名为华夏影剧院。2009年永安市电影放映单位的工作人员划转市广电局管理。按照上级和市政府的要求,做好人员安置上岗工作,同时组建11支农村电影放映队,深入各乡镇街道及行政村,确保“2131”工程的实施,让广大群众看到电影。至2013年每年都超额完成任务,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发表评论>>
相关阅读:

永安市农村安全饮用水发展历程

吴刚毅   10年前   14349点

金姑田,银麟厚的传说

黄光棉   10年前   13906点

原宁洋县主要历史概述(1949-1956)

王磊之   10年前   33957点

航空先驱的抗战岁月

黄光棉   10年前   23098点

虾蛤村抗战文化旧事

洪顺发   10年前   20379点

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王亚南在福建永安

林洪通   10年前   34483点

《永安抗战文化史话》目录

林洪通   2年前   20441点

爱心热线

一点通   3年前   18070点

上坪乡历史沿革简述

余尔望   6年前   91532点

西洋镇历史沿革简述

余尔望   7年前   96613点
加载更多>>
2024 福建·永安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