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3/3/9  16761点  永安之窗
  2002年,全市各级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开展建设“三明的泉州”活动,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通过三个依托、实现三个联动、壮大三个产业”发展思路,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克服经济运行中遇到的困难,经济发展平台继续延伸,内需继续拓展,经济效益有所提高,取得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成就。

  一、综合

  国民经济平稳增长。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7.43亿元,比增8.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74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25.84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增加值23.85亿元,增长9.4%。第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14:45:41变为13:45:4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8028元,比上年增长7.1%。

  市场物价止跌回升。居民消费价格100.4%,较上年上涨了2.6个百分点。其中,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最大,上涨了8.9个百分点。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带动了居民消费价格的回升。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二是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投资软环境仍需改善;三是工业企业亏损状况不容忽视;四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购买力低;五是经济外向度低,出口下滑;六是社会就业压力加大,社会保障体系仍需完善等。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特色产品进一步增加。围绕“一个产业、两项增收、三项工程”抓落实,全市农业经济在积极发展效益农业、实施战略性结构调整中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农林牧渔业生产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农村经济综合实力得到提高。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51亿元,比上年增长5.6%。其中农业产值5.23亿元,比增4%。

  扩大经粮比例,粮食面积调减,经济作物比重不断增加。全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33.30万亩,比上年减少3.4%,完成蔬菜、烤烟种植面积分别比增6.1%、15.6%;食用菌鲜品产量达19097吨,比增5.5%;种植果蔗1913亩,同比增49.5%。

  林业生产重点突出竹业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深化竹政改革,优化竹业开发的投资环境,成功地举办笋竹节,打响了“中国笋竹之乡”品牌,有力推动了我市竹业产业化的发展。林业产值2.12亿元,比增6.5%。主要林产品产量:木材17.02万米,增长1.8%;竹材1085万根,增长13.6%;竹笋干5803吨,增长26.5%;松脂1604吨,比上年下降21.7%;幼林抚育作业面积25.31万亩,比上年下降8.2%;成林抚育8.25万亩,下降10.0%。

  突出抓好以畜禽为重点的产业结构调整,推进畜牧业的产业化和规模化。

  渔业生产保持平稳增长势头,全年水产品产量8135吨,比上年增长9.5%。

  乡镇企业进一步增长,全年乡镇企业总产值51.91亿元,增长1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全市共完成工业总产值58.4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41.53亿元,同比增长11.2%。全部工业增加值23.87亿元,增长9.4%。

  主导产业拉动工业增长显著。四大主导产业共实现工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79%。其中,化学工业增长12.1%,纺织工业增长45.9%,建材工业增长4.2%,林产工业在大力发展竹加工业的带动下,扭转了上半年下降的颓势,增长10.2%。其中纺织工业发展最为强劲,特别是中小纺织企业订单充足,产品供不应求,主要产品产量大幅增长,生产发展抢眼。

  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有所改善。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10.07%,比去年同期提高4.2个百分点;产品销售率为98%,与去年基本持平;全员劳动生产率55628元,提高10%;资本保值增值率11.5%,提高26.8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为63.9%,降低2.3个百分点;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1.36亿元,同比增长6.3%。
  建筑业生产稳定增长。全社会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97亿元,增长10.5%。全市四级及四级以上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施工单位工程个数14个,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2.16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16.17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稳中有升。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完成投资额9.8亿元,比增3.7%,尤其是基本建设投资继续
在快车道上行驶,规模加大,投资增长迅猛,基本建设共完成投资3.84亿元,比增81.9%。更新改造投资2.45亿元,下降26.8%;房地产开发投资1.01亿元,下降40.3%。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拉动投资效果明显。2002年全市20个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共完成投资3.75亿元,占比重38%。永林股份的速生丰产林、福纺集团的醇解IV列扩建技改、永漳公路等重点续建项目投资顺利,“两区、两电”等新建项目的顺利开工,为我市投资的稳步增长做出了较大贡献。

  固定资产投资资金到位率高,投资的资金来源结构改善。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合计10.60亿元,超过实际投资完成额,且投资资金来源中,企业自筹资金占比重达62%,民间投资意愿增强。

  五、内外经贸

  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活跃态势。在“笋竹节”、“黄金周”的带动下,市场消费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40亿元,比上年增长8.7%。分城乡看,城市零售额14.78亿元,增长8.9%;农村零售额9.62亿元,增长8.3%。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6.34亿元,增长9.1%;餐饮业3.47亿元,增长9.3%。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经济效益持续好转。全年实现商品销售48473万元,增长1.6倍,其中批发业42208万元,零售业6265万元,分别增长2.3倍和8.4%;实现利润总额4756万元,增长20倍。

  外贸形势严峻,出口下滑。全市出口总额1140万美元,下降4.7%。其中市属出口总值750万美元,下降4.5%。

  拓宽渠道吸引外资,外引内联取得成效。全市新批办三资企业1家,实际利用外资57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9.0%。新办内联企业57家,引进市外资金2.8亿元,增长34.0%。第三产业引资工作继续保持较好的势头,宾馆、旅游、房地产等领域成为投资热点,管道燃气、五洲大酒店、桃源—石林景区深度开发等重大项目引资取得突破。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继续发展。全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完成增加值 6.11亿元,比上年增长9.3%。

  积极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业发展步伐加快。永漳公路进展顺利,大湖-瑶田公路己建成通车,大溪桥改造完工,“两高一铁”重大前期项目进度加快,均成立了筹建处,并列入省、三明市2003年重点项目计划盘子。乡村公路按四级路标准改造路基50.6公里,进一步提高了公路等级标准,较大地完善了路网功能,增强了公路通行能力,改善了交通环境。全年交通部门客运发送量904万人,增长10.5%;其中公路完成客运发送量862万人,增长11.2%;货物发送量1032万吨,增长1.3%。全市运力结构和布局更趋合理,运输水平进一步改善,客运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邮电通信事业持续快速发展。网络化的普及,以及办公自动化逐步改善,邮电通信事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年提升。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2585万元,比上年增长12.3%。年末城乡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3.27万门,增长1.4%;固定电话用户9.5万户,增长12.5%;继固定电话之后,移动电话开始进入千家万户。全市移动电话用户达7.3万户,增长30.4%,其增长速度已明显高于固定电话用户的增长。随着光纤城域网、宽带接入网建设的积极推进,我市电信宽带接入用户发展迅速,2002年末因特网用户已达2.17万户,增长63.2%。

  旅游业保持较快增长。随着我市旅游环境的不断优化和改善,全年旅游总收入3.06亿元,增长14.8%,全年旅游接待总人数80.15万人次,增长11.4%,其中,接待境外游客210人次。

  七、财税和金融

  财政收支平衡。全市财政总收入5.19亿元,比增2.0%,其中,地方级财政预算收入2.94亿元,比增
4.1%;财政支出共计2.74亿元,增长3.7%。财政支出控制在预算之内,收支基本平衡。

  税收收入增长较快。各项税收收入4.72亿元,增长14.7%。各项收入中,地税部门组织各项收入1.83亿元,增长7.4%;国税部门组织各项收入2.89亿元,增长33.8%。

  金融运行基本稳定。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3.97亿元,比年初增加3.75亿元,增长12.4%;其
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2.26亿元,比年初增加3.20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5.57亿元,比年初增加1.57亿元,增长6.6%。现金投放基本正常,全年现金净投放1.33亿元,增长35%。全年两个证券营业所开户累计3310户,比上年减少83.1%,代理证券买卖成交金额30.54亿元,下降9.0%。

  八、文化和教育

  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繁荣发展。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8%。结合“笋竹节”开展“三项活动”,整顿规范文化市场秩序,推动了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开展,促进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加快城区有线电视接入网升级改造步伐,推进城乡广播电视宽带网建设;城乡文化氛围日趋浓厚,“三下乡”活动有声有色,深受群众喜爱。全市公共图书馆藏书16.96万册,比上年增加了0.8%,图书流通册次3.30万册次。

  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全面发展各类教育。中等教育继续发展,义务教育不断加强,学前教育不断发展。全市各类在校学生数达63692人,比上年增长2.6%,其中,职业中学(中专)4752人,普通中学23310人、技校在校生3200人,分别增长14.3%、6.2%和11.7%。高考本科上线414人,居三明市第二名。学龄儿童入学率99.97%,小学升学率98.31%,初中升学率89.89%。

  九、人民生活和劳动、社会保障

  人口增长率保持较低水平。全市年末总人口31.8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7.19万人,占总人口的53.9%。全年人口出生率9.81‰,比上年下降3.1%;人口死亡率4.58‰,比去年上升2.9%;人口自然增长率5.23‰,比上年下降6.0%。

  城乡居民收入稳中有升,消费出现下降。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74元,同比增长8.3%;人均消费支出6450元,下降5.2%。农民人均纯收入3850元,增长4.2%;人均生活费支出2067元,下降12.3%。节假日消费、教育消费、住房消费仍是消费增长的亮点。

  劳动、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健全和规范劳动合同管理制度,城镇、企业职工劳动合同推选面为100%;认真做好劳动争议调整和劳动仲裁工作,受理劳动纠纷案件86件。开展社区就业服务,全市安置就业人员8743人;规范失业保险金申报和发放工作,全市失业保险参保单位627个,较上年增加176个,参保职工4.71万人,增加1.19万人参加养老保险的单位594个,参保人员37223人,养老基金征收上缴5730.6万元;参加医疗保险单位660个,增加173个,参保人员40066人,增加17725人。

  十、科学技术和环境保护

  科技工作成效显著。认真抓好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的筛选、申报工作。有3个项目被列入国家星火计划,1个项目被列入省科技计划,9个项目被列入三明市科技计划,全年共争取国家、省、三明市的科研经费102万元。技术创新工作迈上新台阶。全市已有4家企业列入三明市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2个企业成立了技术中心和科研机构,37家企业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8家企业产品获福建省名牌产品称号,有2个科技成果获福建省科技进步奖,7个科技成果分获三明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还有20多家企业与30多所大专院校开展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全市安排市级科技项目9个,实际安排科技三项费230万元;全年技术合同认定登记55项,金额405万元。

  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成效。全市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26个,完成投资2058万元。全年废水、二氧化硫、烟尘、粉尘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4915万吨、1.95万吨、0.70万吨、2.45万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2.66%,工业烟尘去除率98.13%,工业粉尘去除率93.43%。

  

                                                                                                                                                                                                                          
  附表一:2002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农产品名称产量比上年增长(%)
  粮食总产量 11.6万吨-4.8
  #稻谷 10.4万吨-6.4
  烟 叶 3790吨15.3
  蔬 菜 18.3万吨9.3
  茶 叶807吨-2.8
  水 果7.5万吨7.6
  #柑桔 5.5万吨7.1
  肉 类 2.66万吨5.3
  #猪肉 1.39万吨9.4
  禽蛋 3964吨-14.2
  牛、羊奶 440吨-3.9
  猪年末存栏数 14.1万只3.8
  牛年末存栏数 7249头-1.4
                                                                                                                                                                                            
  附表二:2002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产量比上年增长(%)
  纱1.72万吨24.2
  布2699万米9.0
  原 煤133.4万吨28.1
     #市属 46.1万吨114.4
  发电量29.00亿千瓦时21.9
     #市属3.55亿千瓦时-16.6
  供电量12.74亿千瓦时-4.3
  木材生产量23.9万立方米7.7
  化 肥(折纯)7.62万吨23.5
  水 泥333.8万吨1.1
  #市属167.1万吨3.8
                                                                                                                                                              
  附表三:2002年市场价格指数
项目名称价格指数上年值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0.497.9
  食 品100.997.3
  烟酒及用品98.997.5
  衣 着86.798.1
  家庭设备及用品99.4103.7
  医疗保健用品97.8100.3
  交通和通讯工具98.494.2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107.698.7
  居 住100.895.3
发表评论>>
相关阅读:

试析永安工业经济结构的问题及对策

吴家福   18年前   21379点

醉  梦

芷栖   21年前   7804点

擦身而过

芷栖   21年前   8637点

作 别

芷栖   21年前   7610点

罗志源——在拥抱自然中点石成金

管崧儒   21年前   64088点

福建省中学语文学科带头人——范纯正

21年前   22696点

永安:“解放思想从我做起”

王永珍   21年前   9857点

落落长才惊海宇——羊枣之死

吴德才   21年前   20747点

青水之旅

赵洋   21年前   11693点

益地竹园——永安市青少年生态环保教育基地

21年前   9935点
加载更多>>
2024 福建·永安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