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夫

安孝义  2004/6/23  21388点  永安之窗
  轿夫,亦称为“兜力”、“埠夫”、“壮风生”等。旧时,在江湖行帮中属于抬轿业或轿行,永安人则谓曰“轿厂”,呼其为“轿夫公”。本地流传有民谚:“上等上、下等下,剃头扛轿吹枝笛(唢呐)。”该行具有十分浓郁的乡土文化气息,是一种极富戏剧性的老行当。

  我国的轿子,是世界上独有的、充满古老传统特色的交通工具。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至秦汉时已形成“肩舆”的雏形。北宋时,在“肩舆”和“步辇”的基础上制成“兜子”,后逐渐转义为“轿子”。抬轿业的兴起,使得帝王、官宦们趋之若鹜,争相享用。根据有关文史资料和永安本地老辈人回忆,轿子呈立式长方形,主要由轿厢、轿盖、轿扛等三个部份组成。轿子的高度通常为4尺左右,宽度和深度相等,在3尺之间,轿扛长度约16尺。在轿厢内设有座位,两边各有一花格小窗,并复以帘布和轿帷。轿盖四檐弯曲上翘、成攒尖顶,按照不同的官位品级,设有各式宝顶。轿扛为长方形,固定在轿厢两侧,向前后伸出部份为圆形,若配以“辅扛”则可以变换抬轿人数。宋室南渡后,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即位(公元1127年),史称南宋。这位高宗皇帝和抬轿业最终形成传遍全国的习俗,有着很大的关系。民间传说,宋高宗有一次遭遇金兵追击而落单,眼看走投无路便失声长叹:“天亡我也!”幸好此时湖边有一浣纱女子,叫他潜入水中,她以薄纱将其遮掩瞒过追兵。时隔两年,宋高宗仰仗韩世忠、岳飞等人在临安立足。他便数次派人到旧地寻查有“救驾”大功的浣纱女,可惜均无结果。高宗便下了一道圣旨,凡此地女子出嫁,特许以皇后娘娘半副鸾驾轿仪披挂,可由4名轿夫抬轿。此风一开,全国各地竟相效仿。为纪念这位美丽善良的浣纱姑娘,故花轿又称为“四明轿子”,本地亦称“四角轿子”或“红轿”。此间,全国各大城市除了官府有衙轿外,市井已有赁轿业,富贵人家因事外出可随时雇用,老弱也以此代步。本地贡川立有宋高宗钦赐“大儒里”牌坊,境内出现了简易的便轿和竹轿,乡间百姓也开始用花轿迎娶新娘。

  明清时期,有关轿子的等级制度,已被封建礼仪发挥到了极至。如皇帝和皇后所乘的轿子为最高规格,被称为“龙舆凤辇”,可用多檐轿顶配金色宝珠,披挂明黄色“龙凤呈祥”、“双龙戏珠”等吉祥纹饰,使用8个以上的轿夫。三品以上的朝臣,可使用银色宝珠做轿顶,轿帷为枣红色,在京城时可用轿夫4人,出京时最多8人,若敢超限将按律问罪。四品以下者,用锡色宝珠作轿顶,轿帷为绿色,即所谓的“绿呢大轿”。平民百姓不论贫富贵贱,轿子大小均有严格定制,且戒律甚多。如,轿顶要平、不准起拱飞檐,不准镶嵌各色珠宝,轿帷仅限蓝、青、黑、灰诸色,轿夫限用2人,也就是本地老人常挂在嘴边的“青布小轿”。有趣的是,唯花轿在规格、色彩、轿夫人数等方面,均不受此限。抬轿业这一行的祖师爷,据传是周文王。他曾亲历渭水访贤,为表示诚意自己徒步为姜子牙牵抬舆辇。但本地轿夫多为汀州府人,轿行所供奉祖师为“传公”。轿夫在长期受人驱使中,他们有一套自己的行业“春典”,用以表现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如轿夫称轿子为“撑江”,喜轿为“花流星”,轿盖为“满天”,轿扛为“双龙”,轿帘为“遮羞”,轿窗为“宏福”,轿板为“搭肩”,横搁为“挡驾”,轿灯为“透光”等等;如抬肥胖者,便称“抬石头”,轿中人若体瘦身轻则谓“扛柴头”,若乘轿者为妇女,既曰“抬观音”等等。

  明景泰3年(公元1452年),永安设县。次年,安徽省安庆人氏韩隆,以国子生出身任永安首任知县,本地县衙始按律配置官轿,俗称“衙轿”。明万历21年(公元1593年),永安知县苏民望按定制在县衙内置有官轿一乘,有轿、伞、扇夫7名。每人年工食银7两2钱,总计需54两4钱,轿夫俸银与县衙书手、皂隶、弓兵、门子等相同。永安县衙轿夫为官家役差,一般头戴平顶双叠氈帽,身穿圆领对襟宽袖襦袍,腰系束带、小绑腿布靴。县官出衙由护卫随从,鸣锣开道,百姓迴避,大轿在灯笼、伞牌的簇拥下摆尽威风。轿夫抬轿,双腿分立,右手弯曲叉腰,左臂曲肘,拇指伸直、食指内弯紧握轿扛,另2人手势则相反。一声“起轿”,便可行走稳健,疾步如飞,上身不动,足仅点尘,听凭风吹衫袖,帽缨微颤,故江湖上有“风吹荷叶一柱香”之美称。民间轿行受官府规矩所限很多,但花轿均不在此例。何以如此,令诸多史学家翻遍典籍也无从查考,而在民间此举又有一说。据传,大清乾隆爷三下江南时,在行进途中遇一农家喜轿。因道路狭窄避让不及,被护卫、随从拦下问罪。乾隆见是一位貌美新人,便笑道:“你若能当场作诗一首,我便恕你无罪,还用大轿送你。”新娘不知他是多大的“官”,也顾不上害怕,便脱口而出:“你出驾,我出嫁,我家(嫁)没有你家(驾)大。老爷本是父母官,何必与我争上下。民女当谢大人恩,赐我官轿到婆家。”后来,人们得知其为当朝天子,新娘花轿的规格便越发没了谱,地方官也不敢多说什么。因此,清代民间花轿在轿顶上可用金属假宝珠,轿檐子也可以是双层的,四角还可以挂小宫灯,轿帷子也可镶嵌珠宝,并用金丝银线刺绣出“龙凤呈祥”、“福禄鸳鸯”、“花开富贵”、“鸾凤和鸣”等祥瑞图饰,新郎也跟着沾了光,被称为“小登科”。这在封建礼制等级极为森严的时代,此举是绝无仅有的。 

  民国时期,有关轿子的等级礼仪统统废除。有权势和豪门巨贾在婚丧中使用轿仪,竟不逊皇家派头。永安城内大巷邢厝池、南门、山边街、桥尾等地均设“轿厂”,各有轿子3至5乘,每厂约有轿夫10余人。设有“轿夫头”,凭抽筒签轮流出班,厂头收取“挂牌费”。其时,永安县知事公署有绿呢轿一乘,民间常见的轿子有:便轿、花轿、兜轿、竹轿、神轿、魂轿等。轿子,已非常深刻地溶入本地社会风俗,有童谣歌曰:“泥轿抬铁轿,铁轿抬观音。观音藏纱帽,纱帽雨淋淋。小陶发大水,永安热死人。”而青年男女也以轿为题材,在乡野调逗情趣。如本地有首《不转厝》唱道:“弄田囝仔真好笑,站在田头就放尿。田头后面有女客,转出一抬大红轿。轿内坐个好小姐,羞红面嘴脚来跳。跳下轿来裙勾破,蹲在田边不转厝。”更有趣的是,永安大湖自古流传“抢佛”奇俗。其中,“打木轿”是以将迎神佛用的木轿打碎砸烂当柴火烧而后快。连神佛的“专车”都敢砸,大湖人真是好样的!民国26年(公元1937年),永安县城内乘“兜轿”绕城转一圈,一般需脚力钱12至24文铜钱。如病家产妇请名医、稳婆出诊,往往需租轿接送,脚资由病家承付。民国期间,永安轿夫为:头戴线织“蜗牛帽”,上身穿苎麻蓝色短袖粗布衫、黄铜钮扣,下身系短围裙,穿缠布丝编的草鞋。雨季出门则头戴斗笠,身披棕衣或油布。轿夫抬轿时,一前一后,后者视线被遮挡,故前者须喊号报路况,两人一喊一应,绕有风趣。如过小桥时,前报“两片合一缝,”后应“踩石不踩缝”。路上有水沟,前报“横龙”,后应“顺踩”。路上有牛粪,前报“天上鹞婆飞” ,后应“地下一大堆”。有年轻妇女,前报“面前一枝花”,后应“莫要去采她”。道路泥泞,前报“水湿泥巴稀”,后应“脚板踏稳些”。山路弯曲狭窄,前报“弯弯拐”后应“两头甩”。遇有砖石,前报“元宝挡道”,后应“大步一跳”。路遇直放石条,前报“磨刀石”,后应“当马骑”。夜行遇有水洼地,前报“前头明晃晃”,后应“踩乌不踩光”。风雨欲来,前报“天上闪火索”,后应“地下雨噼啪”。轿夫充满乡风俗趣的一唱一和,往往令轿中人畅笑不止,文人雅士、达官贵人称之为“野趣”。民国28年(公元1939年)2月,根据永安县政府作《永安县交通工具查报表》载,“全县有轿子35乘,均为私有。”

  永安解放后,本地轿厂还维持了一段时间,主要用以迎娶新娘,老弱病残出门偶用。随着城乡交通的发展,时政移风易俗等对轿行的涤荡,使轿行很快就淡出了社会,只是在偏远农村还有一些守旧妇女在行嫁时,仍坚持男方要以轿子迎娶。60年代后期,本地轿行已基本绝迹,农村偶有偷偷使用。改革开放初期,城区有人突发奇想,欲办一轿行以供婚嫁使用,从永安至上坪需100元,城区50元不等,听说还红火了一阵,但很快就被有关部门制止,虽然老板振振有词地说“是为公家省汽油!”但还是被闭门关张了。有人曾作过一次婚姻调查,问“为什么现在离婚率这么高?”答曰:“因为结婚时没有坐轿子。”

              
 

发表评论>>
相关阅读:

燕城银饰也“抗日”

安孝义   19年前   23218点

阉割业

安孝义   20年前   71444点

做篾

安孝义   20年前   26807点

香菇客

安孝义   20年前   23649点

鳖驼

安孝义   20年前   31911点

捕石蛙的瘸佬

安孝义   20年前   29360点

瓦筒

安孝义   20年前   14797点

最后的火柴票

安孝义   20年前   14463点

青铜古矛

安孝义   20年前   15381点

水碓房

安孝义   20年前   25433点
加载更多>>
2024 福建·永安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