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品牌农业和名牌战略的基础

  2004/6/30  10899点  永安之窗
  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新阶段的主要标志是:农产品供给在整体上已从长期短缺变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买方市场已经形成,人们对农产品已从追求数量转变为追求质量和特色。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实现农业样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浙江省衢州市通过实施农业标准化,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培育了一批名牌农产品,取得了良好效果。

  衢州市地处浙、闽、赣、皖交界处,钱塘江上游,金(华)衢(州)盆地西部边缘。区内兼有山区、丘陵和平原,全市有人口240万耕地145万亩,木业用地930万亩。衢州是人农业大市,产品资源丰富,传统农业有一定优势,是浙江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生猪和白鹅基地、柑桔基地,茶叶、毛竹、板栗、食用菌生产在全省都有一定的位置。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多种经营蓬勃发展,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得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农产品数量的扩张,“卖难”问题也随之突出起来。为适应买方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加快农业“两个转变”,衢州市委、市政府从实际出发,在总结多处农业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从1996年起,实施农业产业化和名牌战略,并以此为契机,把农业标准化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逐步走上农业标准化之路。到目前为止,全市主导产业的主要农产品初步形成了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先后制定和实施了常山胡柚、衢县一口红椪柑、开化龙顶茶、江山猕猴桃、江山白鹅等12个农产品系列标准共59项各类农业标准和规范,作为省级地方标准颁布实施。农业标准化的范围已经从单一的农产品生产标准拓展、延伸到产前、产中、产后系列标准,内容已经覆盖农业、林业、畜牧业等各业,涉及种子、种苗、种畜、和养殖、栽培、病虫害防治、动植教授检疫、饲料、肥料、农产品分等分级、贮藏、保鲜、包装等各种农产品生产、加工工艺技术。农业标准化在农业领域中的确立,为名特优农产品的规范化、产业化生产提供了依据和技术支撑,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衢州市农业名牌战略的实施。到1999年底,全市有291个农产品注册商标。1998年浙江省首届农产品展销会上,衢州市有4个农产品被评为全省名牌,14个农产品获金奖,13个农产品获银奖。1999年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衢州市有常山天子胡柚、衢县一口红椪柑、开化龙顶茶、江山白鹅、开化黑木耳、柯城日升牌高级山茶油等16种农产品被认定为全国名牌产品。 

  二、衢州市农业标准化实践和探索,初步显示了标准化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它给我们以深刻而有益的启示: 

  1、标准化是培育农业名牌产品的重要基础。农产品由卖方市场走向买方市场后,农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临近和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农产吕不仅面临国内市场竞争,而且也面临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农产品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农产品科技含量的竞争,是农产品质量的竞争、品牌的竞争。所以,建立农业标准化,推出农产品品牌,培育农产品名牌,实施农业名牌战略,对农业和农产品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农业标准化,就是运用“统一、简化、协调、选优”原则,对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通过制定标准和实施标准,促进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和经验迅速推广,确保农产品的质量的安全。没有标准就没有质量,没有质量就没有农业名牌产品。衢州市经济特产源远流长,如衢州椪柑在1400多年前就有种植,但是形成产量成为主导产业,却是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事。近些年的大规模的农业综合开发,使传统产品得到大发展,也引进了一些新品种,但是由于技术不一,标准不同,产品品质差异很大。在农产品短缺时期形成的“只求数量,不讲质量”思想的影响下,农产品质量甚至还例退了。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先进、合理、可靠、可操作的农业标准,就为确保农产品质量的稳定和培育优质名牌农产品提供了依据和支撑。农产品的商品化、基地化、规模化生产农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更加需要农产品统一的标准,更加需要对市场有吸引力的品牌,更加需要能够成为市场骄子的名牌。农业标准化是农产品进入市场的“通行证”和必备条件,是树品牌、创名牌的基础和前提。也可以说,农业标准化是农产品市场的呼唤,是农产品品牌的呼唤,是实施农产品名牌战略的必由之路。 

  2、农业标准化是科教兴农的崭新载体。科技必须走出书本和课堂,科教兴农需要桥梁和载体。农业标准化融技术、经济、管理于一体,把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程序化,为科教兴农找到了一种崭新的载体和坚实的桥梁,成为农村科技推广和一种新形式,在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依靠简技振兴农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农业标准化的实践过程中,衢州市因地制宜,开展农业标准化试点示范,并逐步形成以农技服务站为中心,以示范、培训和“农技110”咨询服务为主要手段的标准化推广网络。全市到目前止,已建立12项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共建标准化示范园区(点)850个,示范户1.83万户,示范面积2.13万公顷。标准化技术正在成为农业技术培训的生要内容。衢县每家每户都有一套“一品红椪柑系列标准和栽培模式图”;常山县为实施胡柚系列标准,对全县农户普遍进行了“常山胡柚模式栽培技术规范”的培训。1999年3月,市委抽调市、县、乡三级3200余名机关干部和农技人员地起深入到全市1137个行政村,指导农民实施柑桔“三疏一改”技术规范。“农技110”从1998年11月开办以来,开展农业技术咨询服务10.6万人次,广泛传播各类农产品标准规范,使农业标准技术深入人心,广为农民群众所接受,大提高了农业技术覆盖率和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加快了农产品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3、农业标准化是发展效益农业的有效途径。实施农业标准化,提高农产品的品质,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不仅解决了“卖难”问题,实现了商品的使用价值,而且由于提高了品质,适应了市场的需要,也提高了农产品的身价,提高了商品价值,增加了农民收入,达到了商产、优质、商效的目的。近几年来,衢州市建立的一批标准化示范园区,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发展效益农业做出样板。如常山县以“三场一所”为龙头,建立10个县级一重点示范基地5000亩,23个乡镇骨干基地2万亩,在园区内从苗木到栽培到商品果保鲜及销售,都严格按《常山胡柚条列地方标准》进行管理。据1999年11月实施测定,10大示范基地平均亩产量达2000公斤,比一般产量高出800公斤;二级果以上优须比例达90%以上,比一般高出245个百分点,其中一级果达85%,比一般提高45-55个百分点,亩增效益549元。茶叶是开化县的拳头产品,“开化龙顶”自1985年被评为全国名茶以来,曾先后获得30多项奖和荣誉,但产量一直不高。近几年来,该县从制定和实施开化龙基茶系列标准入手,通过加强革地建设,狠抓产园改造,提高加工技术,实行分级包装,统一包装监制,彻底改变了以往名茶基地基础薄弱,商标管理混乱,产品标准不清,良莠不一,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局面,维护了产品质量和品牌信誉,拓展了市场的空间,有力地促进了名茶产业的快速发展。1998年,该县产销名优茶281吨,实现销售额3000万元,分别是1995年4.7倍和3.4倍;1999年产销350吨,实现销售额3600万元,分别比1998年增长24.6%和20%,名茶销售额占茶叶总销售额的70%以上,共叶生产走上了集约化生产路子。“开化龙顶”享誉,国内外市场,产品供不应求,从而达到了增加农民收入,提高茶业效益的目的,进一步调动了农民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的积极性。 

  4、农业标准化是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动力。农业标准化既是农业业产业化经营的要求,也促进和推动了农业产业化。产业化经营是集产供销、贸工农于一体的机制,是实现生产和市场有机衔接,适应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协全需要,社会化生产程度比较高的产业发展形式。生产、加工、销售等农业产业化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标准化的迫切要求,也都适用标准化管理的手段。标准化生产是从工业开始的,农业标准化借鉴了工业生产的经验,所以产后农业即农产品的加工、销售更加需要运用标准化手段进行管理。产业化经营的厂家由于了解市场需求,所以比一般的农户更加了解标准化生产的重要性。农业标准化把生产优质农产品作为目标,生产市场适销对路的优质农产品,是农业产业化自身的迫切要求。同时,标准化的实施,又给农业产业化经营带来了更加广阔的前景。只有在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实现标准化生产,才能使农业产业化经营整体走上标准化的路子。农产品只有生产、加工、销售的每一个环节上实现标准化,消费者才能真正承认它是优质产品。一流的产品,要一流的加工,一流的包装。所以,农业标准化必将推动农业产业化,成为农业产业化的动力。衢州市所辖的江山市近几年制定江山绿牡丹、江山猕猴桃、江山白鹅、江山白菇、江山仙霞特早板栗等系例标准,然后将标准化生产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起来,相辅相成,形成“一桃”(猕猴桃)“二白”(白鹅、白菇)以及养蜂业生产等几条产业链,提高农产品质量,发展了加工产品,开拓了市场,提高了效益。 

  5、农业标准化是引导农民走向市场的成功指南。农业标准化的实施和名牌战略的效应,使农民群众更加懂得依靠科技进步,加快技术成果转变,实行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是市场的需要。农村家庭联产承名责任制的推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产品快速实现了量的扩张。但是随着买方市场的出现,几年来农村普遍出现了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如何走出困境,使农民实现增产增收?这就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教育、引导、鼓励农民群众适应市场、把握市场、进入市场、占领市场。农业标准化的基础是市场,标准来自于市场,服务于生产,服务于农民,它遵循市场的发展规律和市场的内在要求,农民群众掌握标准,按标准生产,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从而也增强了农民的市场观念、市场意识。农业标准化指出了农产品发展的方向,引导农民走向市场,受到了农民群众欢迎。衢州市年产柑桔60万吨,由于全国水果供过于求,因此必须在提高柑桔品质上下功夫。实施农业标准化之后,农民从市场需求出发,主要品种椪柑、胡柚的内在品质、外观以及储运、保鲜、分级包装都有很大的改进,优质果品率、市场和名度、市场占有率都有提高。衢县年出栏生猪62万头,制定“三元猪”系列标准之后,农民群众利用生猪产低潮优化母猪品种,“三元猪”发展加快,目前已占生猪出栏总数据的95%。农民群众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逐步学会了游泳。 

  三、在农业标准化的实践和探索中,笔者认为有几个问题必须很好研究。

  一是要抓住重点,逐步建立和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从实际出发,抓住当地主导产业、主导产品,选准重点逐个制定系列标准。要认真总结农产品生产技术和经验,适应科学技术发展和当地农民的生产水平,及时修订、完善和提高标准水平。要逐步将农业标准延伸到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形成完整的技术标准体系。 

  二是要以点带面,努力抓好农业标准化的实施和推广。制定标准是农业标准化的开始,关键是抓好标准的实施推广。要重视发挥示范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抓好示范培训,建立咨询服务,落实推广措施,使农业技术标准一直贯彻到农户和企业,使标准落到实处,真正发挥作用。

  三是要明确职责,切实加强部门协调配合。领导重视是搞好农业标准化的根本保证。各级政府要把农业标准化作为创农业名牌、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效益的农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放到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位置。农业标准化工作涉及到多个部门,必须明确部门职责,加强农口、技术监督、工商等部门的协调。各责任部门要齐心协力,密切配合,抓好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抓好质量检测、商标管理等工作。 

发表评论>>
相关阅读:

免征农业税后的乡村新机制

汪建国   19年前   12776点

增强农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程仁平   19年前   12008点

农业信息化:农民能用是根本

19年前   11803点

推广实施农业标准的模式选择与机制创新

闵耀良   19年前   10966点

如何运作农业产业化

丁力   19年前   13449点

关于工业“反哺”农业的切实措施

宫希魁   19年前   11415点

构建农业优势产业链

胡彪   19年前   11932点

培训农民工是反哺农业一策

19年前   11071点

用办工商的理念发展农业

庞革平   19年前   10818点

订单农业面临诚信危机

19年前   12402点
加载更多>>
2024 福建·永安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