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推进城市化 学者倡导“簇群式”发展路径

  2004/7/23  10006点  永安之窗
  当前,全省各地在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遇到一些理论和实践的问题,我省的专家学者对此非常关注,也提出了一些思路和看法。今天,我们介绍黄家骅博士倡导的“簇群式”城市化发展道路的思路,供有关的决策部门在研究福建省城市化发展战略时参考。

  ◆我省城市化应走什么样的道路

  黄家骅:最近,福建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实施项目带动战略若干意见的通知》,强调福建城市化发展要通过三大“城市联盟”来拉动中小城市发展,通过产业项目带动区域经济的竞争力提升,使福州、泉州、厦门首先成为大型的城市中心,并对三明、南平、宁德、龙岩、漳州、莆田等中型城市的发展起拉动和推动作用。这个战略思路与我们几位学者的观点恰巧相吻合。前两个月,我们福建省一批关注城市化问题的中青年博士和博士生,在讨论各地争政策、上项目,似乎形成了齐头并进的城市化势头时,都不无忧虑地感到“全面城市化的战略”不可取,而且城市化的重心不应该放在小城镇这一层面,而应该放在福州、泉州、厦门这三个中心城市上面,通过它们发生人口、产业、资本、市场的聚集与扩散,最终形成三大城市“簇群”,并通过这三大簇群带动周边中小城市与广大乡镇的工业化、市场化与现代化发展,构筑北接长三角,南衔珠三角、东引台港澳与海外,西连内陆省份的区域经济一体,从而提升福建区域经济的国内与国际竞争力。我们把这一战略称之为福建“簇群式”城市化发展战略,或者俗称为“葡萄串”的城市化道路,因为它既不同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一个萝卜一个坑(因此叫做“萝卜坑”)那样一种行政杠杆为支配的城市发展模式,也不同于近年来在一些地区出现的“摊大饼”式的城市化或区域化发展模式。我们坚信,“葡萄串”要优于“萝卜坑”或“摊大饼”。

  徐明焕:提出这个战略出发点是:我省城市化应走什么样的道路?这是摆在理论界和经济界面前的一个重大抉择问题。福建省城市的目前现状是“孝散、弱”,即由于城市规模一般过小,城市分布零乱分散,城市实力普遍薄弱,导致福建省目前还没有成规模的中心城市,即福、厦、泉三个城市的人口都不足200万,主导产业也不够规模,更难以成为区域经济的支柱。福建省城市化进程存在的这些问题主要来自体制与市场双重的障碍。

  黄如良:这种体制和战略上的偏差,直接造成了我省城市化存在着“城小市大”或“城大市斜两种倾向。“城大市斜,即城市成长只重视“规模扩张”,但忽视城市的功能建设,许多城市满足于盖大楼、建新街,但对于城市建设的商业设施、物流网络、金融中心、信息传播渠道等功能方面的培育却重视不够,以致城市并不能发挥经济中心增长极的角色,无法起到带动区域经济竞争力上升的作用。“城小市大”,即城市成长是依托交通位置、主导产业、文化底蕴发展起来,虽然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其人均产值、财政税收、居民收入各项指标也在区域内名列前茅,但是,这类城市并没有相应扩大人口聚集,城市规模上升迟缓,除了户籍制等制度方面的阻碍因素以外,还有主导产业向辅助产业的衍化过程缓慢、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等原因也抑制了城市规模的扩大。福建省的部分工业城镇、交通枢纽、旅游胜地、文化教育中心都存在着城市配套设施薄弱的问题,直接导致人气不旺,商机不振的后果。

  ◆“簇群式”的城市化发展道路的内涵

  黄家骅:所以,我们认为福建城市化应走“簇群式”的发展道路。什么叫做“簇群式”的城市化发展道路?简单地说,就是确立中心城市为簇群核心,各个中小城市和乡镇按照产业化与市场化的资源配置规律结成簇群的外围圈层,从而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并提升簇群整体竞争力。根据这个簇群化的定义内涵,其基本特征的设定我认为应包括:簇群化的外部特征是各个大中小城市按照经济自组织系统地结成圈层形状的簇群,冲破原有的行政区域藩篱,从而凸显区域优势;其内部动力机制是各个簇群按照市场力量对资源配置的最终决定作用,形成相互兼容和交叉的产业集群和城市集群,最终获得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对各个簇群的子系统圈层的拉动与推动作用,从而发挥其聚集作用和扩散作用,推动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其运作目标是通过簇群内部有效的人口、产业、资本、市场的重组和整合,以产业集聚为龙头,带动工业化、移民化、市场化、城市化这些进程,在产业集聚基础上形成城市的集聚,从而提升区域竞争优势和资源优化配置的优势,更快地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黄如良:这个战略从理论和实际上也有充足的根据:

  第一,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沿海与内陆地区的经济条件与社会发展程度差异甚大,不可能齐头并进地达到同等城市化水平,而应该选择沿海区域的中心城市为簇群核心,内联外引,山海协作,带动内陆中小型城市非均衡、有倾斜力度地推进城市化。

  第二,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重点培植沿海中心城市为簇群核心,以发挥其拉动与推动作用,特别要注意扶持那些经济发展迅速的重点城镇,以释放其对内陆山区的经济辐射与扩散作用,从而拓展市场化的山海通道,带动一大片城镇成网络状、圈带状地迈向城市化。

  第三,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推进。福建沿海地带,特别是福、泉、厦一线将成为城市化优先启动的区域,同时这些点、线、片也将优先成为交通中心、物流中心乃至包括产品市尝要素市尝资本市场都将成为省域经济增长的引力与张力并重的最活跃区域,并因此而逐步向福建中部、福建西部成梯度推进,形成全省波浪式的城市化浪潮。

  ◆“簇群式”城市化发展战略是一种创新

  徐明焕:还必须指出,确立“簇群式”的福建省城市化发展战略是对以往福建省城市化路径反思和批判的结果,是摒弃传统计划经济的行政意志与封闭思维而作出的战略创新。这种批判与创新主要表现为如下:

  第一,是对传统的“扶小抑大”的城市化战略的超越。多年来,我国的许多学者和政府官员都对城市化的消极面看得比较多,而对城市化的积极意义却视而不见,长期奉行所谓“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大力发展小城镇”的战略,实践证明这是一种“逆城市化”的政策取向,它直接抑制了我国城市化的发展速度,导致了产业矮丛化和城市散小化,其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因此,我们主张反其道而行之,就是要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聚集与扩散功能,加快发展中小城市,才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成效,而这正是“簇群式”城市化所倡导的理念。

  第二,是对传统计划经济以地级市为中心的城市化增长极的否定。在上个世纪的80至90年代,由于市场意义的资源配置尚未占据主导地位,由各级政府部门自上而下的要素整合与公共资源分配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政府推动”往往被作为城市化的先决条件。而就省域范围而言,各个经济与社会发展条件相互差异的城市化就有赖于地级市的“政府推动”。然而,随着产业集聚与城市集聚的兴起,并且随着我们国家加入WTO之后市场化对资源配置占据了主导地位,人们发现,原有的地级市的存在,极大地妨碍了区域内部的专业化程度和区域之间的分工协作,妨碍了产业配套与产业扩散的市场化路径的延伸,妨碍了中心城市的确立及对周围相关城市的辐射与吸引,一句话,地级市的行政区划限制了土地、资本、劳动、管理等要素的市场化流动与配置,同时还抑制了人口流动与产业、市场的自由延伸。因此,应逐步取消地级市这一级政府机构,而不是纷起升级为副省级,最终在行政上只保留“省管县”,并逐步从“市管县”转变为“省管县”,发挥中心城市(大城市或中等城市)通过市场聚集要素的吸力与引力作用,让小城市(县城)通过市场路径依附于大中城市,因此而形成省域内不同地区大小不等的“城市簇群”,最终提高区域竞争力。

  第三,这也是对“城镇化”战略的一种修正。中国是走“城市化”还是“城镇化”的发展道路?这个问题已经争论了20年,仍然是见智见仁,各持己见,我的看法是不应该把“城市化”与“城镇化”对立起来,而应该以“城市化”统领小城镇的发展,以小城镇的发展促进城市化的升级,关键是形成以大中城市为中心,以众多小城市为拱围,以大量小城镇为网络依靠的“簇群式”城市化模式,这样才能使小城镇既能安置人口又能有经济活力,成为中国城市化的基本依托。因此,从大中城市、小城市到乡镇一级,中国城市化的空间排列不是“金字塔式”的众多小城镇烘托少量大中城市,也不是“倒金字塔式”的人口大部分集中大中城市,使得乡镇凋敝并衰落,而是“簇群式”的城市圈层空间有机组织,其中心为大中城市,然后发挥其产业与市场的聚集和扩散效应,最终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框架内使小城镇获得生命力。

  黄家骅:这个战略的创新之处是以中心城市为簇群核心来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簇群式”城市化发展路径的首要条件是选择“簇群核心”,即确立某些中心城市的核心拉动与推动作用,从而对整个经济区域起到舞龙头动龙身的作用。毫无疑问,这种中心城市的发现与确立是通过市场竞争而实现的,而不是政府当局拔苗助长的结果,这是簇群式城市化发展的关键。据此原则,我认为福建省城市化应形成福州、泉州、厦门三大簇群,并以这三个中心城市为“簇群核心”,来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并提升竞争力。具体分工为:

  福州簇群应辐射南平、宁德两个地级市,发挥省会城市的优势,将南平、宁德两市的产业与市场纳入区域分工与协作范围,形成南控泉、厦,北接长三角,西邻内陆省份,东连海外的中心城市簇群;

  泉州簇群应辐射莆田、三明两个地级市,对这三个原有地级市的人口、交通、城市、产业、市场等结构进行重新规划与整合,清除原本三个地级市之间人为阻碍要素聚集与扩散的藩篱,以充分发挥泉州这个中心城市对莆田、三明的引导与推动作用,并把莆田与三明的第二、第三产业与泉州相应产业群对接,避免原来三地“小而全”或“大而全”的重复建设,有利于区域资源配置的优化。

  厦门簇群应辐射漳州、龙岩两个地级市,以实现其海湾型城市中心的发展战略。关键是厦门市既要立足海岛,以其地理与人文优势吸引海外投资及其他资源;同时厦门市又要跳出海岛,先把周边本来属于漳州市的一些县区纳入其产业链与市场圈中,然后再向漳州其他县区及龙岩市发挥其辐射与吸附作用,同时以漳州、龙岩的丰富自然资源及工业基础成为厦门中心城市发展后劲的源源不断动力,进而形成综合的比较优势及区位优势。那么,厦门市就不仅以美丽为著称而且将以富强为全国一流城市。概而言之,确立福、泉、厦这三大中心城市成“簇群式”的福建省城市化格局,有利于打破传统行政割据的资源配置框架,形成全省统一同时又有分工协作的大市场,产业聚集将以更大的空间来实现,当然也就能够促进全省人流、物流、商品流、资本流、信息流的活跃流动,从而迅速提高我省经济增长的实力。

  ◆“簇群核心”与“簇群圈层”的关系

  徐明焕:不仅如此,簇群外围圈层也依赖簇群核心而接受其扩散和辐射作用。中心城市和周边中小城市是“簇群核心”与“簇群圈层”的关系,其核心作为增长极必然通过市场路径波浪式地推动圈层增大增厚,其进程表现为“点”、“线”、“片”、“边”四个方面:

  第一,以“点”带“面”,形成“簇群”核心点。福建三大产业分别有“农业高科技园区”、“老工业基地”、“新兴旅游点”等具有增长示范效应和要素聚集效应的城市增长点,如福州马尾的琅岐生态农业、泉州的晋江鞋城、厦门的集美学村,都具有迅速膨胀的城市化机遇,只要我们适当地给政策、技术和投资方面的扶持,就会成为新兴城市,同时它们自身极具活力和扩张力,能够带动周边县镇迅速加入城市化进程,因而是“簇群”城市化的一个子系统或“次核心”。

  第二,以“线”扩“带”,扩大“簇群”分布面。福建出省的鹰厦铁路、梅坎铁路、温福铁路和京福高速公路、同三线福建境内高速公路、漳龙高速公路,以及闽江流域的两岸县镇、九龙江流域、赛江流域这些交通便利的沿线城镇,将依靠发达的交通网络而吸引人口与投资,从而加速发展当地的三大产业,提升市场的规模,并且它们的城市化进程完全可能依靠沿交通线而形成“带”状的发展模式,即循着铁路、公路或水路扩展带状化的城市化格局,这将在原来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闽北、闽西、闽东地区表现得最为显著。

  第三,以“片”结区,增强“簇群”圈层环。在福建实现初级工业化的进程中,已初步形成种类繁多的工业区、科技园区。历史上我们对工业城区的建设往往是“重生产,轻生活”,城市基础设施跟不上,导致人口留不注进不去、住不下,一旦产品周期变动乃至产业变动,工业城区的人口就会随之增加或大规模减少,工业周期与城市发展周期过于拟似,极易构成产业规模对城市规模的冲击,不利于主导产业部门扩展其产品链和服务链,也不利于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因此,要在我省的各个工业区、科技园区、开发新区、大中型港口、机尝大学城等等经济新增长点发展新兴城市,尤其要通过政策倾斜加大对新兴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造就一大批环境优美、配套齐全、人文景观俱佳的新城,造就一大批贴近中心城市的功能齐全的卫星小城,以增强城市“簇群”内部的有机联系,从而提高“簇群”圈层的密度与活力。

  第四,沿“边”造市,营造开放式“簇群”。福建地处东南海疆,既有与内陆省份相邻的众多“边”远县镇,又有与我国港澳台及日本琉球毗邻的众多海岛。本来这些边远地区由于交通不便,远离行政中心而难以获得政策性的资源配置,所以一般都比较贫穷落后。然而,在国内市场乃至国际市场开放的格局下,这些县镇的劣势就可能成为优势区位。因此,现在应抓住机遇,加快在周边县镇修建辅助公路,加快交通网络的形成,以便适时推进沿边省际物流中心的建设,引进外省的资金、技术和项目,形成人口集聚与产业集聚的效应,从而在我省边沿建设一批开放式的城市簇群。

  第五,疏村并乡,强镇扩城,加大“簇群”单位密度。福建省城市化绝不能遍地开花、平均使力,否则,不仅将违背城市化的客观经济规律,而且也将浪费资源、破坏生态,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簇群式”城市化战略的出发点是注重效率兼顾公平,注重生态保护与环境改善,注重人口形成与产业集聚以提升“簇群”的竞争力。

  ◆“簇群式”城市化的战略举措

  黄如良:特别应该指出,福建省的西部地区属经济不发达地区,其城市化发展路径也必须通过“簇群式”的战略举措来实现,“疏村并乡”、“强镇扩城”的措施是见效比较快的方式:

  “疏村”,就是将自然资源贫乏、交通条件恶劣、经济落后并且人均收入长期低下的村落撤消,将其人口移到经济条件较好的城镇或市郊,可以一次性到位解决扶贫问题,并且有助于城市人口的经济性增长。

  “并乡”,就是将经济条件恶化、人口分散贫穷的乡级单位撤销,通过几个乡的合并,或将相邻的几个乡合并到一个镇中,以便留出大片土地作为大农尝大牧场乃至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这样既可以节省土地资源,改善农业生产结构,又可以减轻农村财政支出,减轻农民负担。

  “强镇”,并不仅仅是将上述乡村中的人口接纳下来就完事了,而且还应该通过镇内基础设施的加强建设,创造良好的人居条件与发展基础,把镇一级城市化事业做大做强。这里,我们必须明确,一方面,“镇”是我国城市化的最基础性的单位,镇的数量多少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城市化的“簇群”内部密度与竞争力,因此必须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大力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换身份为“镇民”;另一方面,“镇”又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最为薄弱的一个基本组织,镇的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能否引得进、留得注住得下农村剩余劳动力。令人遗憾的是,我国众多“镇”的生活质量与经济条件都不高,以至于理论界不少学者曾经都把小城镇当作我国城市化的主要出路,但至今效果并不理想。今后的出路在于我们对“镇”在城市化中位置重新审定,赋予其使命的同时给予其“城市待遇”,要通过制度设计使国家、企业、居民都将投资引向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做大做强“镇”级经济,以发挥镇在“簇群”中的地位。“扩城”,这是对每个县城的共同要求,但视经济发展条件,有些县城发展快些,可以成为小城市、卫星城市、乃至中等城市,另一些县城可能发展慢些,仍然保留作为县域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心。无论如何,县城或小城市都将是城市化的一级重要支撑组织,其产业集聚,人口吸纳、基础设施建设都值得我们重视。

  黄家骅:基于以上分析的思路,总的来说,福建省城市化应立足于人口、产业、资本、项目的聚集效应与扩散效应,其核心是市场力量为主导的城市化进程。但是,这并不排除政府的作用,尤其在市场失效时候和城市化的初期,更需要政府大力推进制度创新,构建良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秩序,从而优化“簇群式”城市化的组织架构。在现阶段政府可行的主要举措为:一是改变户籍和各种城市管理制度,使行政人口性聚集向市场性人口聚集的过渡;二是提高城市的要素经营效率和城市竞争力,使外延性城市扩展向内含性城市拓展的转变;三是通过产业扩充和产业聚集,使从政府造市向产业扩市的转变;四是对城市中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进行有力度的整治,适应新型工业化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五是提高城市中的人均收入、人均福利、人均社会保障的水平,促进贫弱城市向全面小康城市的迈进。

  总之,通过人口与产业聚集,发挥市场对资源的整合与配置作用,有效地发挥中心城市的增长极作用,并带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化解人与自然的矛盾,造就生态型、共享型、可持续的新型城市发展模式,最终实现经济富裕、政治民主、精神文明,通过城市化而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才是簇群式城市化发展道路真正目标。 
 

发表评论>>
相关阅读:

积极探索造福农民的城市化发展之路

张继升   19年前   8291点

关注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市民”群体

路小昆   19年前   8339点

贡川镇分类服务全力提升计生工作上台阶

葛坤全  吴燕   8年前   62926点

曹远镇积极兑现各项计生优惠政策

葛坤全  陈怡允   8年前   56204点

统筹规划 提升档次 加快北部工业新城建设步伐

吴家福   12年前   76264点

发挥生态优势  力促绿色发展

朱昌汲   12年前   59200点

发挥生态优势  力促绿色发展——学习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随感

朱昌汲   12年前   62922点

永安市小城镇建设发展对策研究

洪文殊   14年前   77557点

永安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建议

吴家福   14年前   68552点

加强对接 促进合作  推进三明永安城市联盟

吴家福 黄发华   15年前   73711点
加载更多>>
2024 福建·永安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