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农民为主体的工业化是中国全面工业化战略的基本组成。
圣农现象首先是“农”变“工”的现象:其一,它发生在农村;其二,它把农业转变为工业;其三,它的投资主体、经营主体、劳动主体都是农民。因此,我们可以把圣农现象称之为发生在中国农村以农民为主体的工业化现象。
新中国成立后的几次工业化浪潮都没有以农民为主体。相反,中国数亿农民为工业化的进展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改革开放之前,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强化了政府为主体的工业化运动,而农民却没能参与工业化的权利、分享工业化的果实。在20世纪80年代农村经济改革兴起之后,从贫困中走出的农民对于参与工业化进程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渴望。广大农民达成了一个真理性的共识,那就是“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长期被囿于乡村土地上的农民以小额资本积累开始了向工业和服务业的突围。在20世纪80年代,这种为乡村农民所失去的工业化进程还处于较小规模中,绝大多数还以集体所有制形式的乡镇企业为其载体。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框架的建立,民营企业异军突起,中小企业纷纷成立,并且它们也不再满足于离土不离乡的藩篱束缚,开始将企业扩展到小城镇和中中小城市中,出现了又一次“农民包围城市”的浪潮,“圣农”企业正是在这个浪潮中挺立潮头的一个弄潮儿。
圣农公司采取的公司加农户的产业化组织,实际上是把大批农民吸引到企业中来,让他们分享工业化的权利和成果。应该说圣农的这种公司加农户模式有三点好处:第一,由公司出面组织和配置资源,有利于微观组织行为的优化,使劳动、土地、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都能充分地发挥作用;第二,由农民参与公司的供产销各个环节活动,用农民的土地和劳动要素投入于公司经营活动,有利于公司与农户之间建立共享式的经济合作体,也有利于风险共担的经营活动,解决了就业与生计问题,让农民更有安全感和创业的尊严感,同时也能为农民提供土地与劳动要素不断升值的利润收益,特别是土地的级差收益也归农民所获取,能够为农民带来巨大财富创造空间。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已经把尊重劳动,鼓励财富创造提到很高地位,非劳动的合法收入也在保护之列,那么我们是否应该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民持有土地与劳动参与工业化的宽广道路呢?毫无疑问,圣农已经作出肯定的回答。
二、以农业产业化为农村工业化的目标和导向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大多数县域经济走向工业化的必然选择。我国绝大部分县是农业县,农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所以县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必须从农林牧副渔着手,从种植业和养殖业方面加以扶持,从农产品种养、收成、加工、贮藏、销售等环节加以整合促进,最后选择比较优势强、需求收入弹性高、产业关联度大、市场竞争力高、创新能力强的二三个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并以主导产业的确立与带动效应为突破口,力争使主打产品具备“名、优、特、新”的地域特色,拓展产业化经营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区外市场的占有率,从而形成县域产业优势,促进就业、收入、财政、资金等方面全盘搞活,县域工业化就获得良好的目标。在这一点上,光泽和圣农有着共识。圣农的出现、成长、发展,无不贯穿着“农”的问题,是以农民为主体的农村工业化的发展方向。
应该说,从农业产业化到工业化是个巨大的跳跃,因为它不仅是追求“规模经济”,而且要严格推行“标准经济”,这对于改变农业中流行的粗放经营、农民中流行的随意生产以及农村中通行的无规则运作是很有帮助的。圣农公司在与农户合作时,严格采用圣农的八项统一(统一规则、统一建设、统一担保、统一供苗、统一供料、统一饲养标准、统一免疫防疫、统一收购)进行生产,以圣农品牌为一品牌进行销售,真正实现了农产品的工业化生产、标准化生产,用工业思维来谋划农业发展,把工业的效益理念、科技理念、市场理念、经营理念和人才理念引入农业生产,打破传统观念和束缚,吸收和运用了社会化大生产先进成果。
圣农企业与光泽县域经济的优化结合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工业化的起步和发动,农业工业化必须首先借助农业产业化而获得推进基础和动力,二者是密不可分的。
三、以主导产业的壮大带来县域经域的发展。
选择并构建县域主导产业,以主导产业的成长壮大带动县域经济发展,这是我国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希望,是农业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化程度的必经之道,也是农村逐步实现城市化、现代化的现实途径。所以,县域经济能否发展又与“三农”问题是否解决密切相连,而县域经济是否繁荣发达,在逻辑上又必须以主导产业的发展壮大为前提,这种逻辑关系在圣农现象和光泽县域经济中表现得比较突出。
应该指出,圣农公司是光泽县的主导产业,但不是支柱产业。众所周知,主导产业有别于支柱产业,主导产业是指处于区域产业链的关键和核心,具有带动区域经济全局带动功能的产业。就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设计来说,它至少应该具备区域经济的资源优势,具备稳定而广阔的市场空间,具备国内外竞争力的主打产品,具备产业关联度高的集群产业,等等。而县域支柱产业则不可能或者不完全具备主导产业的功能,虽然支柱产业也可以在县域GDP增长中占较大份额、对其域内财政收入、就业扩大也有重要的贡献,如房地产、运输业等,但这些支柱产业并不具备跨县域的竞争力,也不可能成为区域优势的产业。
圣农之所以能够成为主导产业,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也是圣农养鸡业在光泽发展所具备的资源、市场、技术等方面综合优势突出的结果;在于它突出的外向功能和强有力的区际竞争优势;在于它聚集资源的效应和扩散市场的效应,特别是产业联动效应与投资乘数效应比较明显。
圣农现象告诉我们,中国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工业化,走工业化道路,用工业组织和工业生产方式来改造农业,以工业资本、技术和管理来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在降低农业特别是种植业比重的同时提高农产品转化与加工业的比重,拉长农业产业链并且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最终使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繁荣,这是中国“三农”问题在短期解决有成效并在长期成功有希望的根本所在。
(作者是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