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目标确立,使多年来福建区域经济定位的困惑云开雾散。但是,如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如何与海峡东岸的产业及资本对接融合,构建环海峡经济圈?如何承接南北三角洲的挑战,加速培育环海峡经济圈的区域经济优势并与长三角、珠三角展开竞争合作?这些实际操作性问题还有待深入探讨。
◆提升海峡西岸产业集群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首要建设任务是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按照产业成长与演进规律,逐步形成一大批有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并以规模企业、龙头企业带动生产要素集聚,进而滚动发展形成有特色的产业链,拉动相关行业逐步配套,最终形成产业集群。目前,福建省已建成机械、电子、石化三大产业集群,同时大力扶持和培育电机、纺织、制鞋、陶瓷、造纸、制药、食品、水泥、海洋开发等主导性产业集群。
审视福建产业集群演进的轨迹,有一些不容忽视的缺陷值得我们讨论。主要是福建的产业结构缺乏自主扩张的引力与推力,资本规模和核心自主技术的缺失使得福建产业结构“轻”有余而“重”不足,福建原产的“中国制造”不仅在国际市场整体竞争力不高,就是在国内市场上“闽货”的市场份额也不容乐观。同时,福建的产业布局也不够合理,各地市极力引进或扶持的项目又存在着结构雷同和重复建设的现象,那些中小规模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在技术创新、市场创新、产业创新方面形不成产业优势和关联效应。还有,福建产业配套水平还较低,大多数产业还无法构筑上、中、下游完整的产业链,以致形成产业扩张的瓶颈。此外,福建产业的聚群效应低,目前福建各地有高新技术开发区近20个,乡镇以上的工业区1600多个,但从成效来看,许多高新区名不符实,形不成“高科技经济簇群”;而那些工业园区更是建设标准低、吸附能力弱,形不成规模优势和聚集效应。这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外商进入福建的步伐,甚至还成为福建企业外迁的诱因。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关键在于福建产业集群在东南的崛起。为此,建设海峡西岸产业集群应从下列几个方面入手:第一,继续鼓励民营化创业。福建民营企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后,不仅规模增大,而且在空间上逐渐群聚,以分工协作关系构成企业群落,由体制认同上升到产业认同,这是福建产业集群做大做强的先导基础;第二,大力促进企业条块化群聚。继续以专业村、专业镇、专业园区的平台来吸引同类企业群聚,促使产业链条与产业块状都获得极化发展。今后应在中心城市周围继续推广晋江模式,重点扶持百亿产业集群;第三,注意保持产业生态化。产业生态化不仅符合产业组织内部功能多样化的要求,而且有利于福建产业集群的综合竞争力提升。各种规模的企业大小依存、功能互补、层次分明、关联密切,既分工又协作,既竞争又合作,龙头企业引领配套企业,规模企业联合中小企业,有利于构建良性共存生态,有利于产业整体做大做强。如我省的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实施“3618工程”(即三条产业链、六个产业园、一个IC产业群、八个信息产业专项),形成了大企业带动大产业、大产业带动全行业的互相包容、各专所优的产业生态化发展局面;第四,努力推动行业一体化。产业群聚之后,就要以规模化造就大项目平台,增量投入平台和高效管理的平台;以市场化构建体制优势、分工专业优势和低交易成本优势;以集约化挖掘行业技术创新潜能、信息共享潜能和整体协调潜能,这样就能带动整个行业的水平上升。譬如,我省的石化产业就是以炼化一体化为目标,实施以上游带动中下游,以中下游促进上游的双向推进战略,不断延伸产业链和充实产业集聚空间,以此带动石油化工、合成材料、有机化工、精细化工、化学建材等行业的快速发展。第五,着力争取产业经营全球化。产业集群是一把双刃剑,既受市场空间的制约又开辟着市场,因此在培育我省产业集群的同时要注意构筑省内整合平台、国内联合平台、国际合作平台,特别是要加强海外供应链、海外营销链的合作与竞争,以扩大主导产业在全球竞争的优势。在这方面,我省汽车产业就是一个依托海外产业链实施国际化经营的良好实例。其中一条经验就是引进海外生产要素,与国际产业链接轨。
◆构建海峡西岸沿海城市簇群
福建省城市化水平目前只达到45.1%,并且福建省的城市化水平由于先天不足、后天失调,还存在着结构非均衡,即没有国际化大都市、区域性大都市;大城市数量过少,中小城市上升势头过慢与容量过低;市场非均衡,即人口、产业、资本、物流、信息这些构成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的资源分布极不均衡等问题。
针对福建省城市化“慢、散、乱”的非均衡状态,我们曾经提出“福建城市化的簇群发展路径”(参见《福建日报》2003年6月13日《求是》版)的设想,即以福州、厦门、泉州三大城市为增长极,以其周边的中小城市为族群圈层,通过簇群内部有效的人口、产业、资本、市场的重组和整合,发挥三大中心城市作为福建经济“增长极”、“财富源”和“区域龙头”的拉动与推动作用,进而在中心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间形成功能清晰、设施共享、分工细致、整体协调的内在耦合关系,最终形成以省会城市福州为中心的闽江口流域城市群、以国际知名的海滨旅游城市厦门为中心的九龙江流域城市群,以及以历史名城泉州为中心的泉州湾城市群。
三大中心城市和三大城市簇群构成了海峡西岸沿海城市带的最重要部分。为了加快三大中心城市、三大城市簇群和海峡西岸沿海城市带的建设步伐,我们提出了构建“一链”、“三核”、“五纽”、“六支架”的基本框架。所谓“一链”,即海峡西岸沿海城市带链条;“三核”即福州、厦门、泉州这三大中心城市作为城市带链条的簇群核心;“五纽”即以宁德、莆田、漳州这三个设区地级市和福鼎、诏安这两个省界城市为推动海峡西岸沿海城市化的辅助纽结;“六支架”即以南平、三明、龙岩这三个设区地级市和武夷山、邵武、长汀这三个毗邻浙江、江西省并且分别代表建溪流域、富屯溪流域和汀江流域的县城为山海协作、内陆与沿海相互呼应的城市,从而着力降低行政性区划对于市场拓展、产业集聚和城市生长的制度障碍,努力促进海峡西岸沿海城市带与国外、台港澳地区的经济对接,主动融入“长三角”、“珠三角”的经济合作与市场竞争中去,最终形成市场繁荣、产业兴旺、要素密集、生态良好、社会文明的福建沿海城市走廊,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基本依托。
建设海峡西岸沿海城市带的战略举措应该是积极发展中心城市,努力扶持中小城市,做强卫星乡镇和山区乡镇。因此,除了福州、厦门、泉州争取成为我省大城市以外,应着力促进我省一大批中小城市和山区乡镇共同走上城市化的道路。
基于上述思路,我省对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对策可为下列几条:第一,改变或削弱地级市为中心进行行政指令性区域资源配置的传统做法,加强扶持以区域性市场为中心进行竞争性区域资源配置的创新举措,逐渐减少地级市的行政审批权项目,这样才能给中小城市“松绑”,给予它们更大的市场发展空间。第二,在市场竞争中形成省级区域经济的几个二级中心城市,它们既包括已有很好的市政建设基础的原有地级市,又应有产业基础较强、交通与地理位置突出、区域经济地位重要的一些县或县级市,既拱卫一级中心城市,又带动小城镇,起着承上启下的城市化传导作用。第三,培育和发展中小城市及小城镇的举措应围绕着产业化、移民化、市场化这几个方面展开。当然,我们不能苛求所有“二级中心城市”都是工业城市,它们可以是园林旅游城市、可以是教育文化名城、可以是绿色生态城市,只要是主导产业有特色,支柱产业有贡献,对周边地区有很强的吸附力,同时也能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外地流动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这个“二级中心城市”就是有竞争力的经济载体,虽然它不是工业城市,但仍然能够成为“一级中心城市”附属的卫星城市。第四,扶持发展“二级中心城市”,可以从“点”、“线”、“片”、“边”这四个方面加以促进,即以“点”带“面”,形成大大小小的“簇群”核心点;以“线”扩“带”,扩大“城市簇群”的分布面;以“片”结区,增强“城市簇群”的圈层环;沿“边”造市,营造开放式的“城市簇群”;疏村并乡,强镇扩城,加大“城市簇群”的单位密度。第五,促进“二级中心城市”发展,毫无疑问必然使行政性人口聚集向市场性人口聚集的过渡、外延性城市扩展向内含性城市拓展的转变、从政府造市向产业扩市的转变、从城市工业化向包含农村工业化在内的成熟工业化转变、从贫弱城市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转变,这些举措对我省城市化的推进将是十分有益的。
◆发挥海峡西岸区域优势
怎样看待福建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禀赋?这是当前全省上下都十分关注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因为,在福建北面,位于长江三角洲的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已承接历史上江浙沪为经济一体的传统而融合一起,成为中国经济最有实力的板块;而在福建南面,位于珠江三角洲的广东、香港、澳门由于经济成分的相似性日益增强而成为中国华南最生气勃勃的一个经济区域。在南北两大板块崛起的挤压下,福建迫切需要寻找能够使自身有立足之地和发展之本的经济区域。但福建东面是隔着一道海峡的台湾地区,西面是正在崛起的江西省。扩展前沿和支撑腹地均不确定,就给福建造成一种茫然四顾而无法定位的感觉。福建的区域定位不落实,就可能使将来的经济发展潜伏着三大危机:一是有可能重蹈二十多年前老路,再度被“边缘化”,成为东西南北都不联结的“孤儿”,进而产业和市场都将陷入“侏儒”状态;二是有可能受到长三角、珠三角的南北挤压,成为它们“虹吸”资源的对象,不仅福建的产业与市场不能与南北“三角”对接,就是“对接”到位也只是成为它们倾销产品的市场和它们外围产业的扩散地区;三是一旦台湾当局同意与大陆“三通”,福建只有地理优势而没有区位经济优势,就可能被排除在“三通”首选区域之外,出现“三通”直抵长三角或珠三角的局面也不是没有可能,这对于闽台合作及其福建经济发展前景将是不堪设想的。
同时,我们必须承认,如果把福建作为独立的一个区域经济,或者依附于南北哪一个区域经济,都有现实的困难。第一,福建山多路窄,交通不便,物流不通畅成为南北三角洲联接乃至中国沿海经济带连成一体的障碍,也构成福建产业聚群的制约因素;第二,福建省会福州市到上海的路途(火车或汽车)均在10小时以上,到广州也需要这个时间,因此往往超出国内通行的“三小时省内经济圈”和“五小时跨省经济圈”的范围,对于产业群聚与辐射、资本集中与扩散、市场商圈与商流的配置都会产生效率下降和功能减弱的作用,未免使福建与两大三角洲区域保持“若即若离”的松散依附关系,无助于福建区域经济优势的建立;第三,福建沿海与内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特别是福建沿海的南北两端(即宁德市与浙江接壤的部分县市和漳州市与广东省接壤的部分县市)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使得福建省主动接受长三角与珠三角经济辐射的能力与实效打了折扣。因此,福建省区域经济腾飞的当务之急是加强南北两翼,推动从东到西的经济增长,才能解决“北承长三角”与“南接珠三角”的瓶颈问题;第四,福建属“闽越文化”,历史上从未扮演过“主流文化”,也没有机会成为经济或政治中心,闽商在本土或中原从来就没有突出的表现,只有在东南亚乃至海外才能见到福建商贾的长袖善舞。因此,福建要取得主导长三角的江浙文化和主导珠三角的粤港文化的认同和相融,仍有一定的困难。第五,福建虽为改革开放的率先地区,但在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方面只能附南北两三角区域之尾翼,特别是在制度创新方面,如政府职能转变、区域行政功能削减、地方行政壁垒破除以及市场发育培植、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还和广东、浙江等地有较大的差距。
当然,我们也必须看到,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福建省的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其余地区不可比拟的优势。主要表现为:第一,正面对着台湾地区,海上最近的距离只有120海里(即222公里),并且还有金门、马祖这些台湾本岛外的触角与福建相连,因此成为台商出入境、产业转移和市场占领的首选之地。第二,福建素有侨乡优势,与海外华人、华侨的血缘、人缘、史缘、文缘关系十分密切,从海外源源不断地输送资本、项目、技术乃至文化理念,无疑对于福建的改革开放事业有很大的裨益。第三,福建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生态与自然条件。福建森林覆盖面积全国第一,海岸线3324公里、滩涂面积2701平方公里,平均每人分别为0.95公里和0.77平方公里,这种资源优势有利增加绿色产业的比重,有利于吸引技术密集型企业在福建落户,当然也有利于福建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势头。第四,福建具有一系列的天然良港,不冻不淤,光10万吨以上泊位的大港就有3个,万吨以上54个,尤其是随着福建沿海同三线高速公路段的通车、福温铁路的建设、厦深铁路的国家立项、京福高速公路的即将通车等,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将为福建港口铺展更为广阔的纵深腹地,使它们成为西太平洋的物流中心。第五,福建还有一个许多人没有看到的区域经济优势,那就是福建内陆和南北两极蓄势待发,具有近期成为福建新兴增长极的可能,再加之福建内陆地区的劳动力素质、资源条件以及与长三角、珠三角两大区域的经济联系都具有潜在优势,甚至在地价、税费等引资条件方面还比沿海优惠得多,因此有可能在福建沿海向内陆梯度推进过程中,出现沿海与内陆的产业和资源的互补,同时出现福建内陆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和资源的强烈互补;使得福建内陆将以超常规步伐迅速走完沿海用10年甚至20年才跨过的初级工业化,直接进入成熟工业化或中等工业化阶段。这种预言并非妄谈,因为我们从永安、邵武、龙岩、福鼎、诏安等县市的近年工业发展速度就可以看出这种苗头。
当然,从扬长避短的角度,不仅要克服上述福建区位的劣势,同时又要发挥福建区位的现实与潜在优势。在对外开放方面,福建应该引进与走出并重,即不仅要引进外资,而且要引进内资;不仅要引进长三角、珠三角的资金、技术和管理人才,而且要特别注意引进在外省创业有成的福建籍企业家;不仅要促进政府官员走出招商,而且要特别倡导企业家走出招商以招揽配套项目;不仅要鼓励民营企业家到中东、非洲和拉美推销产品,而且要鼓励他们到欧美等发达国家设厂办企业,这样才能加大福建的全方位开放程度,为福建争取更多的要素和资源。
在协调发展方面,首先应统筹城乡发展,以中心城市作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以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民增收与农村工业化的协调发展,以沿海率先发展重化工业和装备制造业带动全省工业的资本与技术含量的提高。以项目带动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带动城乡之间不同收入阶层之间和不同地区之间的社会福利水平协调发展。总之,对外开放与对内协调双管齐下将是福建省练好内功,提高区域经济竞争优势有效战略对策。
◆推进环海峡经济圈的成型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战略启动,对于海峡东岸的台湾地区将是一个新的历史契机。在一个中国的政治前提下,海峡东西岸不仅在经济上可以找到互补和合作的基础,而且在政治上更是可以率先实施两地的“一国两制”联合,为构筑环海峡两岸的经济圈做好准备。
两岸人民血浓于水的历史情结是构筑环海峡经济圈的传统与文化基础。台湾同胞的主流方言实际上不外是福建的“闽南话”、“福州话”和“客家话”,不论是台湾商贾巨头、政治“精英”还是平民百姓,都可以在福建寻根问祖。两岸人民虽然在过去饱受分离之苦,但随着祖国统一的呼声高涨和两岸三通的推动,经济往来越来越密切频繁已经不是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了。台湾今天输入的许多日用品或农副产品,绝大多数来自福建或直接从福建输入的,甚至台湾沿海也雇佣了众多的福建渔民以弥补岛内劳工的不足,台湾沿海一带有着大量的闽籍工人在“打工”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
而且,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经济界已经把福建作为经济的支撑腹地了。由于台湾经济水平提高,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充足,而福建省的上述要素相对不足,因此就存在海峡东岸与海峡西岸经济的强烈互补性,以至出现海峡东岸资源向西岸转移的不可阻挡势头。第一,海峡东岸的产业向西岸转移。从90年代以后,由于台币升值、地价飞涨和其他产业升级的因素推动,台湾工商界急于将部分产业向大陆转移,福建成为首选。目前在福建落户的著名台湾企业有中华映管、东南汽车、后石电厂、灿坤电子、冠杰电子、清禄鞋业等。第二,海峡东岸的技术向西岸转移。台湾的农业技术比较成熟,特别是花卉种植和食品加工方面已经先走了一步。台湾工商界善于将欧美等国家的先进技术吸收应用,成为本土的实用先进技术,福建省可以将这些技术“直接拿来”,从而有效地缩短了技术推广的周期。这方面成功的例证当然已不止农业领域。第三,海峡东岸的资金向西岸转移。台湾本岛的游资相当充足,虽然台湾行政当局一再阻挠,并且试图把这些游资引向东南亚,但广大台商还是首选大陆投资,台资在福建保持了逐年增加的趋势。第四,海峡东岸的各层次人才向西岸转移。目前除了众多台商在福建从事经营管理之外,还有台湾各界人士在闽就业,福建省的七所高校还成为台湾学生在大陆读书的热门选择,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把自己培养成“两栖人才”,即在台湾和大陆都可以找到就业与发展岗位的人才。
与此同时,福建作为台湾产业与市场的依托腹地,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福建作为台湾的原材料产地已经涉及建筑原材料、矿产、半成品等多个领域,特别是福建市场容量大、梯次多、升级快,也成为台湾农产品和制造业进军大陆市场的桥头堡。显然,海峡西岸已成为东岸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因此,在一国两制的原则指导下推进两岸经贸与人员交流的,并且通过一些经济组织与交流网络的方式来构筑两岸经济合作载体,从而构建优势互补的“环海峡经济圈”,是十分必要的。这里,我们无法对“环海峡经济圈”作更多的细节设想,但可以提出一些主要的构建原则。第一,环海峡经济圈应在一国两制的政治框架下尽可能地调动两岸合作的积极性,开辟尽可能多的经济交流空间。第二,环海峡经济圈的核心层应是福建省和台湾地区,外围圈层可以吸收大陆其他省市参与,并与长三角珠三角构成中国华南经济的鼎立三足。第三,环海峡经济圈要不断通过组织创新来建立两岸合作与交流的平台,如福建省内的台商投资区、台货一条街、闽台农业合作技术经济区,还有近年来在厦门大嶝岛设立的闽台商品交易区、“两门”与“两马”合作平台,以及相关的两岸交流促进政策等,以吸引更多的台湾投资与经贸项目在福建落户。第四,环海峡经济圈要不断开辟能够相互承接对方辐射与扩散的经济窗户,如随着两岸三通步伐的加快,东西两岸都要计划做好跨海峡物流网络的建立;还有,随着台湾产业升级的加快,台商向福建转移的产业将减少轻纺、制鞋、玩具等“轻工业”的成分;汽车、重化、电子将是台商进行产业转移的重点,而这些重工业也是福建产业升级急需的;还有,随着福建兴起“数字福建”的建设,必定要求与台湾加强信息资讯网络的共建与共享;这些都表明两岸经济融合的成分很大。第五,随着两岸产业、资本、市场、信息诸方面的融合步伐加快,环海峡经济圈下一步将面临着生产力布局的整合问题,东西两岸经济互补性、协作性、融合性的趋向加强,必然引发东西两岸区域分工与专业化的倾向,同时加强了两岸按照比较优势进行区域资源整合的倾向,最终将有助于两岸产业与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提高。所以,建立环海峡经济圈不是西岸的一厢情愿,而是两岸经济合作与交流的必然结果,也是两岸产业与资本层面互动与融合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未雨绸缪,对未来走向有清醒而坚定的把握。
◆建设海峡西岸繁荣区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必须以“全面繁荣”为最终落脚点,即通过福建自身的努力和中央的相关政策使海峡西岸获得经济起飞和社会全面发展;通过环海峡经济圈的构筑使东西两岸产业与资本融为一体,依据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行区域分工与协作,从而获得双赢,提升两岸人民的福祉;同时也有利于福建居民的收入与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也有利于福建从整体上奔向三个文明共同发展的繁荣之路。
因此,衡量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繁荣标准,不能停留在产业升级、资本扩张、市场拓展这些宏观经济指标上,而应该最终体现在居民收入提高、社会福利水平提高,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协调发展。具体说来,有如下这几个方面的努力目标:第一,在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的推动下,人均GDP有较大的提高,并使福建提前进入小康社会,到2017年实现人均GDP为25000元,处于全国排名前列;第二,城乡差距实际缩小,特别是通过非农化、移民化的努力,使福建省的城镇人口比例由目前的45.1%上升到55%,从而使更多的居民可以享受城市文明,或者住在农村也能够享受更好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第三,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提高较快,到2020年福建省城市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为18000元,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达到8000元,从而拉近海峡两岸居民收入的差距;第四,城乡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进一步缩小,表现为最低收入人口的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中等收入人口占社会的主流地位,反映收入分配差距的基尼系数持续下降;第五,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有较多提高,政府通过公共品供给而改善公共服务设施,更多的居民拥有住宅、汽车等耐用消费品,享受高水平的教育、医疗、旅游等服务项目,从而降低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包括城市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到2017年降为44.9%,目标值为36%;第六,提高社会保障的水平。在健全和完善城市居民的低保、医保和退保体系的同时,努力构筑农村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争取2017年我省社保覆盖率达100%,从而化解“银色浪潮”所带来的社保危机;第七,努力提高全社会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民众的综合素质。到2017年,福建省城乡居民除了都能享受义务教育外,还应该获得更多的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终生教育的机会,从而使每个人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年以上;第八,居民的环境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改善,通过对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和绿色生态环境的持续追求,将大气、水质、噪声等污染指标都达到国内最低层次,从而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第九,居民的社会环境趋向安全、和谐,特别是代表刑事犯罪率指标的刑事案件数量在2017年应降至每万人15起以下,社会治安安全感率达到92.3%,目标值为95%;第十,居民遇到突发事件时有较高水平的抵御手段,这就牵涉到需要一个高效的政府管理部门,使非正常死亡率在2017年降为5‰,从而体现政府爱民、亲民、为民的工作成效。以上这十个方面的指标,既是福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十大要求,又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繁荣标志。 (作者是福建省博士创业促进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