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戏,因只有生、旦、丑三个角色,故又称"三子戏"、"三小戏"。流行于竹乡永安,在永安的上坪、安砂、洪田等地犹胜,福建省的邵武、光泽、泰宁、建宁等地也能见到她的影子。
三角戏形成根植于广大农村,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由于演出的节目内容多反映家庭生活题材,所以俗称"家庭戏"。
关于三角戏,还有个美丽的传说。
古时候在竹乡的一个小山村,有位牧童长年受雇砍柴、放牛。有一年寒冬,大雪封山,无法打柴,他在一个盖满雪的岩石上伤心哭泣,泪水溶化了石上的积雪,那山里的狐仙深受感动,便变成美女,唱起戏来,解牧童之闷。太阳出来了,狐仙对牧童说,别打柴了,去唱戏吧!唱给村民听,为受不平待遇的人唱吧!此时,正巧田公元帅路过,听到山里有唱戏的声音,十分喜欢,便上山与他们二人配合,合成三人唱的戏。田公元帅扮生,狐仙扮旦,牧童扮丑,于是就有了三角戏。
三角戏的音乐唱腔分两类:通用曲调和单用曲调。在配合剧情节发展、人物感情变化时,节奏上分为紧板、快板、慢板、哭板、悲板等。唱词通俗易懂,每段唱词的最后一句常重复一遍。后台乐器有冬鼓、北鼓、大锣、小锣、小钹、木鱼及弦乐等。服装、道具也简单朴素,只有裙、衫、袄等接近生活的服装。表演形式载歌载舞,活泼自由,没有严格的程式。旦角手不离绢帕,生角手不离折扇,丑角则手不离烟管。丑角表演朴素自然,走矮桩步,摹仿许多动物形象,充满生活情趣。演员台位呈三角形不断变换,一个演员上台到中央唱前两句,后台过门时,另一个演员从右方走到台中央唱第三句,接着又是打击乐过门,最后一个演员便从台中央走到台左边唱第四句。看似单调,却也保留着民间原始艺术的纯朴性。
听洪田镇的"竹叶吹奏"高手石洪竹讲过一个三角戏戏班的故事,颇为有趣。
古时,某村有个戏班,经常到附近乡里去演戏。这不是正规戏班,大家都是种田人,农闲时凑合起来演出,出笑话自然难免。
这一次来洪田演,很多人看。因为排练不够而出毛病,看的人永远忘不了。
戏一开始,上场的是一个丑角,在台上咚咚锵锵地比划几下,把台词忘了。又舞了一阵,还是没有台词,有点紧张起来。他突然想到自家的门口有一丘田,年年种糯谷,做糍粑很好吃,就顺口唱起来:"门前一丘糯,糯米好做糍,糍粑大大的,吃下十多个,吃得饱逼逼,裤头带断作两三节……"
观众都大笑起来,很热闹。在咚咚的锣鼓声中,丑角赶快跑进后台去。
第二个出场的是生角,唱词也忘了,再想想,还是一干二净没有半句。戏班很穷,戏服都要自己买。为了来演戏,他卖掉猪栏买一套戏袍,又卖掉谷仓买一顶官帽。这些他倒是记得清清楚楚。现在一紧张,他就唱起来:"身穿一猪栏,头戴一谷仓……"
观众又大笑起来。后台赶紧锣鼓敲紧,生角趁机跑进后台去。
第三个出场的是一个旦角,一出台全场就静下来。可是,他只记得唱词的头两个字是"夫妻",以下的全部忘光,没有半句台词来救援。一急,就唱成:"胡骑(蚂蟥)哎,抱在脚筒上,实在没办没哎,用手来捉(配合动作)……"
台下又是一阵满堂哄笑。
这是某村戏班最糟糕的一次演出。观众却说是最精彩的一次。
民间流传三角戏是"没有皇帝没有官,农民越看心越宽"。三角戏形式活泼,诙谐有趣,其动作舞蹈和音乐唱腔都富有生活气息,而且灵活自由,适于在劳作或休憩时表演,给竹乡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欢愉,因而久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