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川草席在以前和沙县的女人一样出名。曾有民谣"延平枕头挂口席,沙县女儿不用挑"。延平即今南平,挂口就是贡川。早在宋朝,挂口草席就作为贡品进献朝廷,加上挂口依水而建,贡川因此而得名。大约在明代中期,贡堡建立,水运发达,贡川手工业和商业高度发展,贡席遂以其生产规模和优良品质而畅销八闽。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贡川集凤村住着夫妻俩个,男的叫张春生,女的叫李巧巧。父母临死前留给他们的只有三亩租田,一间草房。夫妻俩起早贪黑,耕种着这三亩租田,总想多打点粮食。可是秋天谷子刚熟,财主就收租来了。交了租,剩下的就不够吃啦。一年又一年,他们只好薄粥充饥,过着贫苦的日子。
有一年的除夕,风雪交加。有钱的财主人家,满桌的鸡鸭鱼肉。可巧巧家呢,只有一把米,煮了一碗稀饭,夫妻俩你推我让,谁也不肯喝。
这时候,有人敲门,巧巧打开门一看,是个衣衫褴褛的讨饭婆,拄着一根拐棍,讨吃来了!
巧巧连忙把婆婆请进屋,端起那碗稀饭给婆婆喝,春生忙着升火,让婆婆暖和暖和,并留婆婆在他们家里住了一夜。
第二天,雪停了,天晴了,婆婆起身向他们告别。临走时,她拉着巧巧的手说:"好姑娘,谢谢你,勤劳善良的人,一定会得到幸福的。"
婆婆走后,夫妻俩准备下地干活。来到田间一看,夫妻俩呆了,三亩地里长满了莞蒲草,棵棵都有两米多高。春生将莞蒲草割下,对半剖开,摊开在屋顶上猛晒上几天,晒得绿中带白。巧巧就在家中织草席,织好后拿到集市上去卖,巧巧织的草席耐用、吸汗、冬暖、夏凉,最神奇的是能盛水,小孩尿床,点滴不漏,用布一擦,干干爽爽。买草席的人越来越多,夫妻俩的日子慢慢地好了起来。
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巧巧织草席的事传到了县官的耳朵里。他为了拍朝廷的马屁,就令巧巧每天织一条草席进贡,且分文不给。春生不服,与县官论理,被关进了大牢。巧巧为救丈夫,日夜不停地织啊织,织驼了背,织瞎了眼,织出了滴血的爱情。巧巧的泪流啊流,流成了河,嫩青色的草席也因这血与泪的浸泡,而变得青黄相间。
织了999天,织了999条草席,可恶的县官答应,织完1000条草席,便放春生出狱。巧巧为了早一刻见到丈夫,加快了织席的速度,双手一上一下地翻动,越来越快,越来越快,再也停不下来。巧巧就这样满怀着爱与恨,变成了一台打席草机。
春生含着热泪将"巧巧"扛回家中,他教会了村里人怎样打草席,那一根根织入的席草,都在抚摸着巧巧受伤的心灵,一张张草席,厚韧紧实,如同巧巧坚贞的爱情。
流传于贡川的"贡席舞"是根据贡川草席的生产工艺流程而编排的民俗风情舞。传统的打草席机贴墙而立,高一米宽两米的木框内上部横架一条可上下活动的木梁,底部一条固定的木梁,两条木梁间密排开紧绷的纬线,称为纲。所有的纲贯通一个横着的竹筒,称为扣。通过长条开孔眼的那组纲活动的空间大,不受扣前后移动的影响;通过小圆孔的那组纲被固定,随扣前后移动。两组纲之间便忽前忽后产生了整齐的错位。扣一上一下翻转,经线织入越来越多,越来越长,土色土香的传统编席机和娴熟灵敏的技艺编织着打席人的生命,编织着一曲悠扬的贡席之歌!
而舞蹈中富有地方特色的劳动号子,将有中原遗风的民歌与地方民俗风情融为一体,带着泥香土味,更是用爱与劳动的经纬编织出的一幅民俗风情画。
上世纪50年代,《贡席舞》曾参加省民间文艺调演。而今,经文艺工作者的改造、加工,闪烁出更为绚丽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