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历史上,是闽西北苎麻等纤维植物的重要产区,境内手工麻纺传统悠久。早在古闽越期间,山野土著就以林中葛藤,手经指挂织造“綌絺”,用以遮羞御寒。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古人开始种植苎麻。《诗经·陈风》唱曰:“不绩其麻,市也婆娑。”本地境内属于亚热带气候,苎麻一年可三获,故麻区有谚:“头麻见秧,二麻见糠,三麻见霜。”麻农收获麻皮后,经清水久渍脱胶,并劈分撕扯制取纤维。麻丝以洁白、柔韧、细长为好。若是黑浊粗硬,只能制成网罟、麻袋和绳索等。唐宋时,境内乡间男耕女织,家庭手工麻葛纺绩已占有重要位置。“生女弄瓦”,即是指女性从幼年开始,就要学习绩麻,将麻丝逐根拈接,做到又快又好、粗细均匀。明清时期,官府明文规定:“家有五亩地以上的农户,需分田半亩种麻。”永安及闽北等地“四乡皆有苎布,乡无不绩之妇。”所产“夏布”,轻薄凉爽、透气散热、吸湿易干、坚牢耐用等,故久亨盛名。
我收藏的这块“瓦筒”,原始坯形应取源于屋瓦,故在走访时许多人均误为民居旧瓦。该器为泥质烧制,色青略黑,呈长方圆弧形,长19cm,宽14.5cm,宽2cm,中部主题纹饰以多个半圆组成“鱼鳞锦”,是搓捻麻线的工作区。主图四边用单个半圆反向组成“S”几何纹,复以横竖连珠纹构成双重边框,有点类似青铜器上的古纹饰,显得十分质朴。“瓦筒”内圈经分割形成多个绘画层面,上下横向不规划等距绘有数朵梅花,左右连珠线交错形成多个菱形,下方有窑工手书刻写的制作时间,背面有与前不同笔迹的物主姓名“赖则生”三字。看来民国以后,绩麻已非属女子专利,为谋生计已有男子介入。
“瓦筒”的制作,据向老窑工了解,本地及周边县市一直延烧至五、六十年代。因早期民间用量较大,故随烧随售,成为窑工一项副业。后来麻纺被机器取代,只有乡间老妇偶用,因在做砖瓦时随手制作几件,半卖半送换几个小钱买酒喝。有时窑头附近乡民上门,也做为礼品馈赠套些近呼,窑主也不加干涉。逝水年华,岁月如歌。记忆中的鸡呜桑梓、夕阳西下,老奶奶将“瓦筒”放于膝上,平静安祥地搓捻麻线。那麻丝的清香和老奶奶音容,清晰地从岁月的深处浮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