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据传,宋代秘书少监陈世卿曾隐居于此,其子孙科甲鼎盛,世卿之孙陈瓘为一代名儒,宋高宗曾赐匾"大儒里"。地灵人杰之处,民俗传统文化积淀也厚,每年农历正月里,古镇有"迎烛桥"闹元宵的习俗。
贡川迎烛桥,俗称"烛桥灯"。它以竹篾扎成骨架,糊上纸,绘以丹青,装塑成象征吉祥的麒麟、威武的老虎、凶悍的豹、良驹、春牛、貔貅、鲤鱼等动物形象,固定在丈余长、咫心宽的木板上,每板一头,内燃烛灯,板板相串,连接成桥,谓之"烛桥"。每板由二人用"桥杈"抬于手上使整条烛桥离开地面,按不同地形、路线,或高或低,或曲或直,或缓或急随领头牌灯,顺从锣鼓节奏进行游耍,谓之"迎烛桥"。
迎烛桥这种游灯活动,在贡川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永安大湖、曹远、安砂、小陶和城关一带也有类似桥灯活动。如城关每年正月十五元宵夜晚必举行迎烛桥活动,有"麒麟头红鲤尾"之说。贡川的"迎烛桥"起始于这样一个传说:明朝中叶,实行科考制度,在当时的贡川,每年凡中武科生员者都可迎"品极图"。即用竹篾扎成骨架,色纸糊的单架兽灯,按等级有麒麟、狮子、老虎等九种类型,沿街游行显耀乡里。民间百姓对此多有不满,贫穷人家往往无钱读书习武进考,也不能节日游灯取乐,尤为当时青年与落第考生议论纷纷。为与"品极图"对抗,遂制作各类兽灯并把单架兽灯相互串联起来游耍,兽灯品种也有增多,而且比以往生员所制的兽灯高大、精美好看;正月出来表演,以示威武,同时还附上吉祥平安、扶正驱邪、祈保丰收的吉语。此后,这一活动形式迅速传开,流传到大湖、小陶、曹远、安砂等地,成为春节元宵不可缺少的一项民间活动。烛桥灯制作也愈来愈精致,活动声势亦愈来愈大,流传至今。而"品极图"式的活动伴随着科考制度的消亡而消失了。
通常,每年正月前,烛桥灯的筹备事宜经灯会组织商议就已分到各户制作妥当。其造型、制作如下:
麒麟,用一长8尺,宽5寸,厚1寸的木板为底架,两头各开一个直径2.5寸的圆孔,栓上桥杈可与另一板桥连接。桥板中部开三个圆孔,安插上木棒,长度与麒麟头、腰、尾部等高,麒麟及云彩用竹篾制成框架,固定在板的木桩上,外糊白色纸,上着红、蓝、绿等颜色;颈部、背部、尾部和前后脚部各开一个2.5寸直径的圆孔,内插烛火,外用铁丝挂一小圆盖封上;舌头用竹篾弯就,红纸糊成,钩挂在口腔内能摆动;用厚白纸皮剪成块状做牙;眼睛用色纸团或电灯泡装饰;颈部挂一铜铃,饰以大红绸带。鲤鱼的制作与麒麟同,整条呈红色,其余的兽灯大同小异,材料相同。
"迎烛桥"一般正月初一至十五都可进行,通常在元宵夜举行。出游时,阵容为:牌头灯在前引路,唢呐紧随,随后是桥灯的麒麟、狮子、貔貅、海马等,最后一板为鲤鱼灯,并有民乐鼓队压阵。故有"麒麟头、鲤鱼尾"之说,意喻"鲤鱼跃龙门"、"年年有余"。集合时,以三声铳响为号,在约定的开阔地聚集。第一响,各家准备;第二响,桥灯汇集,接着进行评比,定出先后名次,依顺序排列,麒麟在头;第三响,拴好桥杈,连接好桥灯,起乐开步。此时,唢呐奏起《三下落》曲子,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后面压阵的民乐队也选奏《起手快》《瓜子仁》《十月怀胎》《十杯酒》等民间小调。
迎烛桥时,常配有高跷、马灯、旱船、旌旗、龙灯及各式花灯结伴游乐。桥灯进行表演时,听凭锣鼓节奏及扶杈上的感觉,或前俯推进,或后仰拖控,时而上举,时而下压;一般表演一次需要三四个小时,因此要求表演者要有一定的体力,尤其是烛桥头桥、尾板,需有经验、技巧的壮汉担当才行。若遇乡间小路,其坎坷不平,曲折弯弯,常使烛桥变成"之"形或"八"形,烛桥头板及尾板便是控制全桥的重要部位。若走圆台,进桩及穿太极时,烛桥尾板还须加栓叉开的两股绳索,分别由6至8人拉拖,以稳住阵脚。烛桥沿街庆贺游行,听到之处各家门前燃放鞭炮相迎,开阔地则表演"走圆台"、"穿太极"等套路,极为热闹,深受当地人喜爱。
贡川烛桥灯历代久传不衰,或游戏娱乐,或企盼保佑,反映了人们驱邪消灾、六畜兴旺、人寿年丰的祈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