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活与斗争实践中不断积累和发展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武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人类为了生存,创造了工具与武器,在与兽类搏斗及部落间斗争中逐渐积累了攻防格斗的技能。历来被尊为中华民族祖先的轩辕皇帝崇拜蛇,传说他本人就是"人面蛇身,尾交首上"。蚩尤氏崇拜牛,他是"人身牛蹄,四目六手,耳鬃如有剑戟,头有角"。他们争斗时,"以角抵人,人不能向"。"角抵"就是武术的源头。
商殷时期出现了矛、戈、戟、斧、钺、刀、剑等青铜制武器,同时也出现了使用这种武器的方法,如劈、扎、刺、砍等技术。为了提高战斗力,这时已有了较量武艺高低的比赛。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武器种类的增多和样式的改进,使用武器的技能随之提高。当时已出现了多种比试武艺的形式,如每年的"春秋角试",比试武艺已非常讲究技巧和战术。拳术打法有进攻、防守、反攻、佯攻等。
永安大湖瑶田村民,习武之风由来已久。在民间流传着一个与习武有关的《叶宜燕为民除害》的故事。
乾隆七年,大湖瑶田村有个武术高手叶宜燕。他生得魁梧奇伟,力气超群,从小喜欢习武。他家客厅有个两百多斤的石臼,他外出时,就用一只脚将石臼一拨,石臼又从客厅尾推到客厅头。凡知道情况的人来找他,只要看石臼的位置就知道他在家还是不在家。
叶宜燕全靠力大如虎打败了不少找上门来跟他较量的拳师。后来,有个从少林寺来的和尚,路过他家门口,因已近黄昏,就对叶宜燕说:"师父,天快暗了,没地方过夜,请让我在你家过个夜好吗?明天一早就走。"叶宜燕对和尚说:"过夜是可以的,但有个条件,必须做到。"和尚问他:"是什么条件?"叶宜燕说:"要比拳头,拳头胜过我就在我家过夜,输了我,就不能在我家过夜。"和尚要求免了,可是,叶宜燕提出这个条件的目的是为了要寻找武术高手,好拜他为师,学一身好武艺。他坚持自己提出来的条件,和尚只好说:"你真是要比,你就打过来吧。"叶宜燕真的一拳头对准和尚的胸部打了过去,但见和尚连动也没有动,自己却摔倒在地上。这和尚的武术确实厉害。这就是自己要找的好拳师。他马上把和尚的行李搬进家里,安排好床铺让他住下来,并拜他为师。和尚在叶宜燕家期间,叶宜燕待他热情,而且酬金优厚,使其深受感动。他毫不保留地将自己的武术全部传授给他。叶宜燕本来就力大如虎,加上得到少林寺和尚传授武术,真是如虎添翼。
闽西某地,有个从外地来的打着"天下无敌"旗号的拳王,长期住在那里,骑在老百姓头上胡作非为,光凭拳头治人。他要到谁家店铺吃喝,谁就得准备好酒肉佳肴。店铺里的东西随手拿到就走,没有人敢向他要钱。如果有人不慎失口出怨言,就要被他打得皮开肉绽、死去活来。大家只能在背后发几句牢骚话出出气。
有家豆腐店老板,叫叶宜飘,他的老家在瑶田。他突然想起自己家乡有个武术高手叶宜燕曾因打败了不少拳师而名扬全县,就回到瑶田把他请来。
那个号称"天下无敌"的拳王,武艺确实高强,他一蹲一跃就离开地面两三人高,在空中翻个斤斗下来,两脚又落到原来的脚印上。叶宜燕对拳王的武术事先摸了个底,对他常用的几招心中有数。他住在族兄家(店)里等候,见机行事。
有一天,拳王来到店里,拿了豆腐就走。"喂!豆腐钱没有给!"叶宜燕喊道。拳王说:"我拿东西从来不给钱,你要怎么样?""人家开店铺做买卖赚几个钱不容易,你买东西不给人家钱怎么行呢?人家不但要本钱,还要靠它来过生活嘛。"你一句,他一句,两人就这样吵了起来。最后,拳王一蹲一跃,离开地面两三人高,在空中翻个斤斗下来,两脚对准叶宜燕的喉部左右夹击,想用"落地金剪"当场把叶宜燕剪死。但是,拳王万万没有想到叶宜燕有一招"篾工破竹",眼明手快地抓住了他的两脚一撕,就把他撕成了两瓣,扔到大街上示众。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深受拳王压迫之苦的老百姓,终于看到了"天下无敌"的可耻下场,无不高声叫好,拍手称快。
后来,叶宜燕就在家乡开了家武馆,传授武艺。从此,瑶田武术也名扬八闽。
盖狭士,古为善武、重义、搏命者。除暴安良,嫉恶扬善,奉行的是中国传统的儒家道德精神。讲究礼(谦恭有礼)、义(行侠仗义)、忍(克己忍让)、恕(劝坏人改过从善)、和(力主和平解决问题)。可以说一部中国武术的历史就是一首首忠魂义士慷慨悲壮的英雄诗,一曲曲热血男儿威武豪放的正气歌!
素有习武健身爱好的大湖镇瑶田村的村民,以博大精深的中华武术精神,自勉、自励,奋发图强,建设美好家园。
而今,瑶田村的武术表演队经过名师的指点和包装,开始在各类重大庆典活动中闪亮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