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篾

安孝义  2004/9/5  22085点  永安之窗
  竹器匠,又称“竹匠”或“篾匠”,永安人谓曰“做篾”,是旧时本地三大传统手工业之一。永安历史上素有“毛竹故乡”的美誉,境内数十种原生竹类资源遍布各乡镇,现人均竹林面积为全国首位。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用竹的国家,早在新石器时代和良渚文化遗址中,就已发现带孔的竹镞和较为精致的竹制器物。《诗经·小雅》中有“尔牧来思,何蓑何笠”的诗句,生动描述了牧童暮归,头戴笠帽的情景。由此可见,我们的先民已经非常广泛地使用各类竹制器物。竹器业,属“鲁班行”,供奉鲁班为行业祖师。根据永安等地的民间传说,竹匠这一行其实是鲁班的师兄张班发明创造的。他木匠技艺虽不如鲁班,却心灵手巧,能用竹子编制出各种日常实用物件。由于张班背离从师所学,搞起竹艺便算作“偏门”。这也许是在江湖行帮中竹匠地位略低于木匠,他不能名正言顺地当祖师的原因。但是,在我国南方的许多地方,竹器匠人还是十分敬重张班,将他与鲁班并列祭祀,尊称为“张、鲁祖师”。就象枝叶相连一样,竹木两行也关系密切。传说,张班编了张竹席,鲁班便安上四条木腿,便成了桌子;张班织了个竹垫,鲁班又赶紧再装上四条木腿,又变成了凳子。世人都夸鲁班的手艺好,而大大冷落了张班。他便找鲁班评理说:“你改做桌子、凳子都可以,但名称还得按原来的叫”。因此,永安等地古往今来设宴请客、叫人落座均称“入席”。

  竹器业历经千百年的发展,逐成为仅次于木匠的一大行帮。在南方的许多地方,大到楼房,小到日用器皿,几乎没有什么不可以用竹子来做的。竹器匠称毛竹为“青龙”,并自诩本行为“捉青龙”。他们称篾刀为“蝴蝶”,刀子为“青锋”,锯子为“百脚”,钻子为“刻孔”,刨子为“削光”等。生产出的竹制器物也自有一套圈中叫法,如称筛子为“万人眼”,竹篮为“台上”,竹箩为“座头”,竹帚为“光堂”,竹椅为“丐身”,竹床为“横身”,竹帘为“隔阳”,竹笠为“隔青”,淘箩为“斗子”,簸箕为“起手”,晒箕为“受阳”等。在生活中竹器匠人也有专用行话,如称看看为“潮潮”,快些为“杀光”,慢些为“定盘”,喝酒为“盘山”,吃饭为“扒山”等等。这些行话是非学非懂不可,否则就会被同行嘲笑是跟女人学的艺不是正宗,甚至不能入伙干活。

  明清时期,永安竹器业已颇具规模,形成地方铁、竹、木三足鼎立之势,土著竹器匠人渐成气候。清朝初年,永安贡川竹器匠人李若所制作的竹器造型精美、不变形、不虫蛀、坚固耐用。他还有一手绝活,能用篾刀将毛竹破成细如发丝、薄如绢纸,并编织成竹碗、竹箧等,被誉为“神编手”。至今,永安民间还留存有他编织的竹器,成为珍贵的民俗收藏品。当时,永安城乡竹制日用器物和农用竹器已相当普及。本地常见的竹器有:竹床、竹席、竹桌椅、竹橱柜、竹书架、竹屏风、竹饭罩、鸡笼、猪笼、竹篮、竹箩、竹筐、竹箕、竹轿、竹筏、竹缆、竹篷等等,真是枚不胜举。民国时期,永安江边路一带号称“小西门”,有王光增、徐绍文、占德同、魏成志、曾白彬等10多家竹器店,除老板自己也干活外,还有长年收徒、固定雇工约20多人,主要生产木排篷、船篷及大件日用竹器等。而走村串户流动的竹匠则来自永泰和闽清,以制作筐、箩、席、篓等农用竹器为主。此外,本地农民也利用农闲季节自制笼、筘、篮、椅、箕、帚等小件日用、生产用品,成为一种重要副业和经济来源。

  永安解放后,本地竹器业有较大的发展。1952年,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县有竹匠135人。同年10月,成立永安第一个手工业合作社,即“县竹器农具生产合作社”,有社员39人,自有资金1.71万元,固定资产原值2.23万元。此后,该社将原有各自狭小铺面改成连片大工棚,使原来放在马路边生产的大件竹器,可放在棚内生产,避免了风吹日晒,改善了工作条件。沿江大工棚里,竹匠即分工又合作,根据市场需要制作各种竹器。竹匠破篾最有戏看,只见他们用篾刀在竹头处对半楔入,然后用单脚踏住下片,用双手握住上片,稍加用力,只听“哗”的一声,整根毛竹从头到尾齐刷刷、匀称地对分成两半。竹器匠破篾更是令人叫绝,他们身穿围裙,左腿垫块厚苫布,老师傅坐在小凳上从容不迫,一手握篾刀,一手推竹片,刀锋左右轻微抖动发力,竹片徐徐推进不急不躁,竹子在他们手中就象有了生命一样,要多细就有多细,要多薄有多薄。真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此话不假。1957年,该社竹制品总产值达11.96万元,年产竹制农具1.76万件,产品主要有谷箩、谷席、土箕、米筛及船篷、车篷、捆篾等。次年8月,竹器农具社转为地方国营企业,竹器匠端起了“国家饭碗”。1961年10月,又因国家经济发生困难,下放成集体所有制企业。1964年8月,竹器社产品参加三明专区行业评比,谷席获一等奖,谷箩获二等奖。1972年7月,竹器厂工人王宗风盗窃后纵火灭迹,致使五四路厂房、设备毁于一旦,损失13万元。许多老竹匠奋不顾身扑救大火,望着焚为灰烬的厂房痛哭不已。不久,他们依靠自身的力量进行灾后重建,通过技术更新,改手工破篾为机器操作,并开拓新型的竹编、竹制家具等产品。1974年,该社生产的具有地方传统工艺和实用价值的竹篮、竹盒、竹盆、竹花瓶等竹制产品首次出口供货4.37万元,在东南亚一带引起轰动、非常抢手,这真是永安竹器业的骄傲。1976年,竹器家具也随之打入国际市场。1979年,该厂改称“竹木总厂”。1982年,竹器厂又从竹木总厂分出,单独设厂。产品主要有竹串、牙签、竹筷、竹编、竹家具等,均由外贸部门收购出口。1983年,县竹器厂从日本和台湾引进竹串和牙签生产线设备,后又仿制10台竹串机和2台竹筷成型机,进行规模化生产。传统的竹器和农具加工开始让位给社队企业和个体户生产。1989年,全市独立核算的集体所有制竹制品企业有:市竹器厂、青水竹器厂、燕江中路制品厂、西洋竹制品厂、贡川竹木综合厂、洪田民政竹木制品厂、坑边竹木加工厂、罗坊乡竹木工艺厂等8家,职工人数337人,其中市竹器社94人。

  古人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永安境内山青水秀,竹属资源十分富。有:毛竹、慈竹、紫竹、斑竹、江南竹、观音竹、黄竹、石竹、苦竹、秋竹、方竹、箬竹、棕竹、面竹、猫竹、箭竹、凤尾竹、龙公竹、文铿竹等数十种。竹子色彩有青、黄、绿、紫,形有长、短、方、圆。高可“斩万杆”,低仅盈尺可作“掌中舞”。有叶似芭蕉、凤尾,杆有外方内圆、落尽“千滴泪”。竹或可入药、或可“点波”、或可裹棕、或可制箭、或可“老人柱杖问东西”。真是,“一枝一叶总关情”。特别是明朝本地名达邓文铿手植眉山“文铿竹”,可以为“君子器”,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品味和内涵。永安竹文化氛围浓郁,“敢问天下虚有节,最是永安竹故乡”。如今,永安已把竹业作为农业产业化的主导产业,本地竹器业将有一个更大的发展。永安市委、市政府决定在2002年10月18日,在我市举办为期3天的“福建·永安笋竹节”,这次活动将表彰竹业生产、加工、营销单位和人员,发展竹文化旅游,评选“毛竹王”等系列活动。笋竹之乡的永安人民正齐心协力编织着节日的盛装,竹器匠将在一个崭新的、更加广阔的天地中遨翔。

发表评论>>
相关阅读:

燕城银饰也“抗日”

安孝义   18年前   21701点

阉割业

安孝义   19年前   63304点

香菇客

安孝义   19年前   20919点

鳖驼

安孝义   19年前   29965点

捕石蛙的瘸佬

安孝义   19年前   28117点

瓦筒

安孝义   19年前   13672点

最后的火柴票

安孝义   19年前   13604点

青铜古矛

安孝义   19年前   14205点

水碓房

安孝义   19年前   24188点

广 豫 票

安孝义   19年前   13521点
加载更多>>
2024 福建·永安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