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学习型社会的最终形成,需要长时期的艰苦努力,既需要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也需要各种社会组织和全体成员的群策群力。我们认为创建学习型社会要高度重视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1.要高度重视政府的主导作用
学习化社会和终身学习观点提出以来,不仅教育思想家、理论家宣传这一观点,国际机构和各国政府机构也在宣传这一观点,并采取措施,推动其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20世纪70年代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向学习化社会前进”的目标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80年代相继提出由学历社会向学习化社会过渡的政策。1983年4月,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发表了著名的《国家处在危险之中 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教改报告,把学习化社会和终身学习的价值及其意义,同国家的生死存亡联系在一起,并将其作为教育改革的中心。1998年,日本在文部省设立终身学习局,在此后几乎每年的重要教育文件中,都大力宣传有关终身学习的观点。在我国,虽然“终身教育”的概念写进了“教育法”等法规和文件中,虽然江泽民同志已多次提出创建学习型社会的要求,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创建学习型社会的目标没有具体化、制度化、法制化,政府在创建学习型社会中的主导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我们要大力宣传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的观点,宣传创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舆论的引导,在社会形成一种人人要学习、人人想学习的氛围。要通过立法和制定政策的形式,将创建学习型社会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从而促进社会成员自觉地学习。
2.要高度重视建立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社会必须依据全社会学习型组织的普遍建立才能逐渐形成。彼得·圣吉在其所著的《第五项修炼》中认为影响企业活动和组织发展的因素有五个方面,即未来的学习组织型企业要修炼不断的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确定共同愿望、团体学习、交流思想五项基本功,第四项基本功就是团体学习。他将企业称为“学习型组织”,认为“学习型组织是一个促使人们不断发现自己如何造成目前的处境,以及如何能够加以改变的地方。”“通过学习,我们重新创造自己,通过学习,我们能够做到从未能做到的事情”“学习是一个终身的过程。”“伟大的团体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成功,而是透过学习如何创造惊人成果所致。”“未来唯一持久的优势,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现在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已经开始注意运用学习型组织的管理理论指导各类组织的管理,努力把各种组织建成学习型组织。如:新加坡用它指导政府管理,提出要建立“学习型政府”;日本用它指导管理,提出要把大阪建成“学习型城市”;我国同济大学把它用于指导学院管理,提出要把函授与继续教育学院建成一流的“学习型学院”;大连市委作出了《关于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决定等等;还有些学者提出要把我们党建成“学习型政党”;宝钢、中纺机等企业也正在努力创建“学习型企业”。事实上,学习型企业就是企业教育搞得好的企业,也是最先进最成功的企业。全球500强企业中50%以上是学习型企业;美国排名前25家企业,如杜邦、莫特尔、福特汽车、微软等,80%是学习型企业;全世界排名前10家企业,100%是学习型企业。因此,创建学习型社会的重中之重是创建学习型组织。
3.要高度重视教育创新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对于教育来说,更是如此。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和战略地位,也是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基础和中心环节。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和落实关于教育创新的这些要求,打牢学习型社会的基础:
(1)加强基础教育。邓小平曾经说过:“学习是前进的基础。”江泽民同志也强调指出:“教育是人力资源建设的基础,学习是提高人的能力的基本路径。”因此,学习是创建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学习型社会的基础和前提是提高全体人员的学习能力,文化素质的提高和学习能力的增强必须依靠教育。2000年,我国如期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宏伟目标,“两基”工作成绩巨大,但我国“普九”人口覆盖率只达到85%,尚有近5%的青壮年是文盲,而且发展很不平衡、很不稳定,有些地方辍学率有增加的趋势,离“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差距较大,因此,必须提高普及义务教育水平,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两基”成果,逐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使国民教育质量显著提高,为创建学习型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2)要创新教育观念。教育创新,首先要创新教育观念。一是要实现由学历教育向能力教育的转变,学习要从以前那种狭隘的、被动的、短期的功利行为学习知识为了跳“农门”、求职、做官等,转变为主动的贯穿人生全过程的自觉意识和生活需求,从注重文凭转变为注重自我创新能力的提高,二是要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注重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提高人才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能力,特别要注意培养人们的学习素质,提高人们不断创新知识、学习知识的能力。
(3)要创新教育体制。一是要创新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转变政府管理教育的职能和模式,使学校真正成为依法自主办学的主体,增强学校办学的活力。二是要改变较为单一的教育模式,调动、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使普通学校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互沟通和渗透,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为人们创造多层次、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当前要特别重视发展社区教育,加强学校与社区的联系,以跨越学校教育的大教育观,重新调整和配置教育资源。三是创新教育投入机制。我国是穷国办大教育,用占世界公共教育经费1.64%的财力,支持着世界学历教育人口22.9%的庞大教育体系,教育经费的短缺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因此,我们在坚持教育由政府投入为主的前提下,鼓励全社会进行智力投资,建立和完善各级政府对民间资本投入教育的激励机制,从而促进教育的快速发展,尽最大努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4)要创新教育手段。现代化的教育必须要有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必须利用现代信息和传播技术,大力推动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让教育信息覆盖全社会,使人人都能分享教育信息资源。要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构建远程教育体系,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的学习场所、自由的学习时间及有效的学习方式,从而使教育从课堂和校园延伸和扩大到社会和家庭,把教育对象从学生扩大到更多的成人,扩大到社会上每一位有志于学习的公民,这是实现终身教育目标的一种极好的形式和途径,也是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