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尺谱与永安地方音乐

  2004/9/23  21567点  永安之窗
  我国民族音乐艺术,源远流长,它所经历的漫长岁月和光辉成就,记录着先辈们的智慧辛劳。周、秦、汉所搜集的民歌及创作歌曲都只有歌词而无曲谱流传后世。至隋唐时期,"工尺谱"开始出现,"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光无故人"。唐代诗人王维送别友人从军远去西北边疆,依依不舍,楚楚难言,写出了无限深情的《渭城曲》一诗,继而为之作曲、演唱、十分流行。
 
  6 . 1  3 2 | 1 2 2 - | 5 . 6  5  3 5  5 3 2 |1 2 2-|

  这传唱了一千多年的《阳关三叠》靠的就是工尺谱的记载。

  工尺谱的基本谱字是"合四乙上尺工凡六五乙亻上亻尺亻工",其中"合四上尺工六五"对应简谱中"低音sol  低音la do re mi sol la"。在永安民间,流传着大量的用工尺谱记载的民乐小调。曹远镇樟林村的农民乐队,整理、演奏的《北调》、《起手快》等系列小调,音味隽永,古色古香。

  永安市文化部门在全市开展"民间文艺普查"时发现,在现今的永安民间乐队中,竟有半数以上仍在用工尺谱。这些乐队又自称"古乐队"。

  "古乐队"所用乐器主要是"四吹"、"四打",并且加上弦乐器。所谓"四吹",就是唢呐、大筒、小筒、笛子。"四打",即小鼓、中钹、大锣、铃锣。但是,随着婚丧喜庆的不同场合,其乐器和调门也有不同。乐器方面,红事(结婚、祝寿及其他喜庆场面)用小筒,白事(丧葬仪式)用大筒,祭圣用箫笛。调门方面,红事用"喜调",即正宫调(以bG为宫)、五指调(以bA为宫)、反调(以bE为宫)、面指调(以B为宫)、六指调(以bD为宫),白事用"哀调",即鬼子调(也称四指调,以bB为宫)和匏调(以E为宫)。另外,即使在同一民俗场合,由于仪式的程序不同,也有不同的乐器组合。

  明景泰年间,小腔戏从江西传入永安。小腔戏的曲牌有108种特牌谱,如《风入松》、《青江引》、《得胜回》、《缝绣鞋》、《太子宫》等,全是"工尺谱"。如戏曲曲谱《天下乐》为:
  工五六工尺,四上尺尺六工尺。四合工四合。
  四四上四合。四合,合四上,四上尺尺六工尺。
  六工尺,四合上,上工尺,上四合,
  工合四四上合四、上尺上合四。
  合四合四合工尺四合上上,尺上上,
  上上尺尺四合工合四全。工--尺。
  另外,现在还流行于青水畲族乡的唢呐曲谱有100多首。现举几首为例:
  1、一封书
  尺上五六工,工六五六工,工六工尺上,
  上上尺六工尺上,上工上尺工,五六工、尺六工、
  六工六,六工尺上,上工尺上四工合四四上尺四,
  上六上五六工,工六五六工。
  2、游营
  尺上,合四合四合,合四上合四上尺,上合四上工尺,
  四合上、合四上,上尺工五六工上。工尺六工尺,六五六
  工尺,工尺上四合四上尺,六五六工尺、
  工尺上四合四上尺、工尺工六,工六五六五上六,
  工六尺工六,六工上尺上合四,四尺上尺上四合。
  3、进城
  上尺工尺,六工尺六,上尺工尺,六工尺六,
  上尺工六尺合尺,尺尺合尺尺四上,尺尺合尺四上合,
  四合工工上工尺,合尺,尺六六尺工,尺工。
  六工工六五,六五六工尺。
  4、天下乐
  工五六工尺,四上尺尺,工尺,四合工四合,
  四合上四合,四合合四上,四上尺尺工尺,工尺四合上,
  上工尺上四合,工合四,上合四,上尺上合四,
  合四合工尺,四合上上、尺上上、尺上尺,
  尺四合合四合,四合……
  5、谱奄咒
  五六、五尺上五六,五六工工六,六五上,五上五六工,
  五六工六工,五六工六工尺上,上尺工,
  六上五六工尺六,六五六工六工尺上尺,
  工工尺上尺上四,四合上工尺,工五六工尺,
  工工上工工尺,六五上六。
  6、莲花香
  工上尺工尺上四,尺四上,合四合,
  合合四合四尺四上合合四,四四上尺尺四上,
  上上尺四合合四合。工尺四上尺上尺,
  工工尺四上尺上尺,尺四上尺尺四上,上尺上上尺,
  上尺工上尺,上尺工尺工五六工尺。

  可以说,工尺谱在永安民间随处可见,流行于永安的大部分的山歌小调都靠工尺谱记载而流传至今。工尺谱与永安民间音乐的传承不可分割,其久盛不衰的原因尚无定论。永安民间音乐在音调上的突出特点,是以宫角征、角羽宫为骨干音,主要伴奏乐器以"上合上"(低音do、低音sol、中音do)定弦,而便于在伴奏、前奏、间奏中突出其骨干音,使调式色彩更为鲜明。在永安民间发现的一支题为《唐之工六四》的曲子,共用"合、四、上、尺、工六、五"七个谱子,分别旁注了永安方言读音"huo si shang she gong liu wu",这些读音与中国工尺谱字的念音相致,因此,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永安民间小调的调式及永安方言的发音特点,使工尺谱的记谱方式较之简谱更易于记,更朗朗上口,而流传至今。

  说起工尺谱,还有许多有趣的记载。

  日本冲绳,旧称硫球,是由大小六十多个岛屿组成的群岛,称为硫球群岛。历史上,琉球与中国的正式交往开始于明太祖洪武五年(1372年)。为便于两国往来,洪武二十五年,太祖"更赐闽人三十六姓,始节音乐,制礼法,改变番俗,而致文教同风之盛。"在长期的友好往来之中,福建音乐对球球音乐有着重要的影响,工尺谱也伴随着中国乐器、音乐而传入冲绳。

  琉球的记谱法称为"工工四"。该谱包括写于棋盘格的格式纸的指法符号(谱字),依据格子区画位置决定拍子的长短,用人的脉搏跳动为基准作为节奏迟速缓急的表示。对多种资料研究后的结果,琉球"工工四"谱来源于中国的"工尺谱"。

  关于中外音乐的比较,在永安城关一带还流传着一个《神笛与魔笛》的故事。

  传说竹乡一座教堂里来了一个新神甫,名叫格里斯。这个神甫多才多艺,通晓多样乐器。他到了这座教堂之后,就笼络了一批豪门子弟,组成了一支乐队,经常在教堂里演奏。而每当这个神甫拿起他那支银光闪闪的洋笛吹奏时,教徒们都会情不自禁地被迷醉。当他吹奏到狂热时,笛声犹如一阵阵妖风,搅得天昏地暗,教徒们都惊恐万分,称他是上帝派来的天神,并称他为"魔笛"。

  事有凑巧,竹乡也出了一位年轻的吹竹笛的能手。他的笛声异常优美婉转,能吹得云开雾散,能吹得阳光谱照。他也身怀绝技--可以用他那支金光闪亮的竹笛引来百鸟和唱。所以,乡亲们都把他作为吉祥的化身。渐渐地,人们不记得他的名字了,就叫他"神笛"。周围三山五岭的村民每逢年节或婚丧喜庆,都要请"神笛"去吹奏。"神笛"的名声越来越大,传入格里斯的耳中。格里斯邪火上冒,心想:我是何等人物?岂容中国一个小小村民与我争名?我要与"神笛"比试比试!

  格里斯摆下擂台,请神笛与他在竹乡葛里的跑马岩上同台"献技"。

  到了打擂台这天,三山五岭的乡亲们都纷纷赶来,要为神笛助威。洋乐队一阵吹吹打打,算是开了场。接着,魔笛西装革履,态度傲慢地登上了擂台,端起他那支银笛,开始吹奏。他拿出看家本领,吹得妖雾迷漫,阴风惨惨,顿时天上乌云密布,人们听得不寒而栗。格里斯见状,越吹越起劲。就在这时,神笛的笛声,由远而近地飘来了,人们看到一缕金光穿破乌云照射人间。人们的心情由阴郁转向明快。

  格里斯一听他的笛声被神笛的笛声掩盖,气急败坏地加强了他的功力,企图将神笛的笛声压下去。他用了一种奇特的节奏使得台下听众都不由自主地手舞足蹈起来,好像中了魔。神笛见状,也运用一种新的节奏,奏出了欢乐明快的旋律,立即使听众心平气和,欢颜色悦……经过几番较量,格里斯浑身解数使尽,而神笛却越加英姿勃发,端起竹笛,昂首登台,奏出了最辉煌的音乐。人们看到天上飞来一只金凤凰,百鸟拥着金凤凰,与神笛的音乐和鸣。格里斯所造成的妖雾阴风被扫荡尽净,天空中阳光灿烂。格里斯只好狼狈地夹着他的洋笛溜下山去。

  神笛胜了,乡亲们为他披红戴花,抬着他兴高采烈地回乡去。

  故事毕竟是故事,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竹乡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腔挚爱之情……

发表评论>>
相关阅读:

浅谈民族音乐走进小学校园

吴玉绸   5年前   46014点

小学音乐教学应大力渗透美育理念

吴玉绸   9年前   18053点

NiNi的故事

漳州师范学院 刘旭娟   16年前   42884点

拜访百岁音乐家缪天瑞

林洪通   17年前   22455点

音乐殿堂的引路人--记雷龙才和他的宏艺业余音乐学校

郑继涛   20年前   12233点

《永安抗战文化史话》目录

林洪通   1年前   17052点

爱心热线

一点通   3年前   16721点

上坪乡历史沿革简述

余尔望   6年前   85727点

西洋镇历史沿革简述

余尔望   6年前   89588点

贡川古镇历史沿革概述

余尔望   7年前   90872点
加载更多>>
2024 福建·永安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