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客家民系初探

裴耀松  2003/6/20  57809点  永安之窗
  永安还未设县之前,为延平府沙县属地,设浮流司。“皇帝继统之二年,沙寇悉平,诏以浮流险要之地分置县以治之,赐其名曰永安。”①明景泰三年(1452年)分沙县、尤溪部分地域设立永安县。由于与西北部的连城、清流、明溪(旧为归化)等纯客家县毗邻,尤以九龙溪上游的清流、宁化同一流域,唐天宝以前清流属宁化黄连镇。石壁客家播衍四方,西溪(禾口溪)为闽江源之一,同饮一溪水,岂能不共叙客家情?因此,探讨永安客家民系的历史和现状,应以流域的辐射带为出发点,正如黄石华先生所言:“在民系的形成和迁移过程中,由于地缘和迁移路线的自然环境和历史传统不同,产生了语言、习俗、心理素质的差异,表现出客家文化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共性和个性共存的现象,构成客家社区文化。研究全部客家历史,必须研究局部社区历史,这样,才能既见森林,又见树木。”②本文试从地缘、姓氏、民俗等方面,探讨永安客家民系的历史与现状,不当之处,敬请专家请君赐教。
地缘考略

  福建八个纯客县有三个与永安县为邻。
  清流县建于宋元符元年(1098年),之前为宁化麻仓里,比永安置县早 354年;
  连城县设置于南宋绍兴三年(1133年),比永安早319年建县;
  归化县(现为明溪县)于明成化七年设县,(1476年),与永安建县相距仅19年。
  至于宁洋县,由于地缘关系的特殊,它于明隆庆五年(1571年)设县,比永安置县迟109年,是从永安地域“析二十八都二图、二十九都一图、三十都一图设宁洋,唯割图不割地,疆域紊矣。”③也就是说,当时如西洋、岭后、洪田、湍石、大陶、湖口等地依旧在永安县管辖下,漳州府属的宁洋县大片辖地只在纸上而己。

  永安客家民系居住地,历史上有的便是清流县辖地,其中梦溪里的半村、左拔、岳池、张地、坪坑、吴坊、溪源、罗坊等,是如今永安市的罗坊乡境内,为海拔1705米的大丰山东侧,与连城县的塘前、姑田等毗邻。地处九龙十八滩末端的永安安砂,早在明、清两代这里便设巡检司,为水路通往情流、宁化的要冲,福盐便是从这里进入上述区域的。这里既是永安西北的粮仓、物质集散地,又是历史上客家先民向闽中地域迁播的中转站。“客家区域文化划分,简单地以行政区域划分也是不够科学的,客家大本营就不是同一个行政区城,这是称‘客家’的原因之一。”④笔者认同上述观点,再说历史上的行政区域没有严格的界限,辖地变化颇繁,而客家文化都是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的,如现今的安砂方言,与永安方言的差异很大,而与清流沙芜一带的口语不少相似。

  安砂距沙芜狐狸洞仅十公里,“早在一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人类便在此活动。考古学家在沙芜狐狸洞发现的福建最早的古人类化石,填补了福建省旧石器时代考古空白,使年前。”③准确地说,安砂不仅属古人类活动的范围,而且是最中心的地带,如果说这里的古人类便是宁化、清流、永安、明溪的土著人的祖先,那么,到了唐宋大批中原汉人南迁,以宁化石壁为中心向闽粤边境迁移,其中也有向九龙溪下游开发的。由于客家人与土著人的长期融合,从中原带来的生产技术改变了落后的刀耕火种,生活习俗与土著人的交流、刘善群先生在《客家与宁化石壁》一书中说:“客家民系是以汉人为主体的,其文化的主要特征又表现在继承中原汉族传统文化上,所以应肯定为汉族的一个支系。但是这支民系不是纯汉族血统,其文化也不是纯中原汉文化,所以作为一个群体,其成员就应包含相互融合……”永安的客家民系也不例外,除了“正规”渠道的中原汉人的迁移,与土著人的融合并形成独特的民俗风情,还有历代的农民起义军所过之地,如明代邓茂七部属陈景正拥众数万进逼梦溪里、太平天国石达开部在沙芜燕子岩屯兵,据民国《清流县志》称:“咸丰七年 (1857年)五月,石达开部将率太平军十万余人入清流城。”早在南宋靖康之难,皇室迁临安后,又辗转向粤逃难,文天祥部属护驾曾经过嵩溪、明溪等地,每一次大规模队伍经过时,都会留下出于各种原因的“失散”人员,他们从此便留了下来并成家立业,这种融合也不能小视。

姓氏渊源

  唐宋时期,南方逐渐开发,永安也有不少来自黄淮流域及浙江、江西和本省闽西、闽南人居住,这是《永安市志》记载的人口源流。

  贡川陈氏族谱载:“陈雍世居浙江吴兴,官拜唐代中丞,于唐开元二十九年间(741年)携次男野迁沙阳固发冲(今贡川新发冲)定居。

  青水王氏族谱载:“唐光启元年(885年)王绪率领河南固始县农民军进入福建,其部分部属迁到清水光坑(现属龙吴村的一个自然村)。

  贡川刘氏族谱载:“其祖于宋代的江西抚州迁居岭后,第二代即有二个儿子迁居贡川。
  据《永安市志》介绍,这一时期迁来的还有邓、林、赖、张、李、冯、江、罗、朱等姓。这些都成为永安较早迁来的姓氏。明清及民国初期,根据各地族谱记载,因逃避战乱、饥荒、经商和务工任职等,又有大批江西、闽南、闽西及闽东地区的人迁来。抗日战争时期,自民国27年(1938年)省府内迁永安后,沿海居民也有不少避难到永安,多居住城区,后定居于永安。

  笔者经过田园调查,访问86高龄的赖华编先生(1940年毕业于福建师范),提供松阳赖氏为“靖康之难”后,从江西石城迁宁化、上杭、清流赖坊、永安安砂到大湖定居的。刘善群先生的《客家与宁化石壁》“客家姓氏渊源’他称:唐武德五年(622年),赖得(官至太尉)之子赖桂(三十五世),自浙江松阳迁居石牛村(今宁化县曹坊乡双石村)。……赖深之子重一郎,东晋任真州知府,其子赖功行卜居虔州,定居松阳,为松阳始祖。赖老先生称,唐宋时期迁来永安的八大姓氏为张、陈、李、赖、黄、吴、魏、邓。上述姓氏林荣发先生曾在其《三明部分姓氏起源初探》(刊于《三明日报》)中介绍如下:

  陈氏:唐总章二年,陈政带兵入闽,将军开漳居之,子孙和族人散居福建各地,永安、三明、明溪、清流的陈氏多为这一支。(萧春雷先生在《文明大观》2001年第3期“东坑,我看见的历史”一文中说,陈姓南宋时从永安贡川辗转迁来,东坑始迁祖为陈文陆。以陈文陆为一世祖,七百多年间,东坊陈氏快的繁衍到33代,慢的繁衍到26代。历代不断有人外迁。“陈氏一门”牌楼是明隆庆五年(1571年)进士陈文陆第15代孙陈同宾建的。)

  李氏:元祥生于唐贞观二年(628年),贞观十一年皇封闽越江王,是李氏人闽最早的一支。元祥第十六代孙李其洪子后汉乾佑元年(948年)由皇历迁今永安双峰。其洪的弟弟其寿则迁居尤溪。

  黄氏:唐文宗(828-840年)时,邵武黄氏一支迁徙永安安砂,后分徙清流洞口水南坊等地。

  邓氏: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从河南深水迁入宁化安远。邓光布为崇安镇将,驻守沙县一带、沙县、三元、梅列、明溪、清流邓氏均出于邓光布一支。(永安上坪乡邓氏认祖三元荆东邓氏宗词、笔者注)

  另据刘善群先生编著的《客家与宁化石壁》一书介绍:

  张氏:梅县、兴宁《张氏族谱》载公(—一六世),宋神宗(1068-1085年)时陕西眉县人。其子端,自陕西迁入宁化石壁奉为入闽张氏始祖。传四世,扬德进士及第,任开封太宋,自宁化迁上杭开基。生三子……代孙生十八子,分衍泉州、清流、汀州……永安……。

  吴氏:安远茶垣《吴氏族谱》纶公之子宝公,传入世……再四世至起黑,生五子,后裔分衍石城、铅山、建阳、崇安、安砂、建宁、邵武……。

  魏氏:伍华《魏氏族谱》:五十七世桢,字兆卿,北宋年间,自建昌府广昌迁于福建宁化石壁村。五十八世文俊,自宁化迁清流仓盈里和坑(九龙溪流域嵩口至安砂均有魏姓,至今永安下渡村以魏姓为主,笔者注)。

  “永安居民大都是唐、宋以后从外地流入的外来姓。他们在城镇多以杂姓聚居,在乡村中以同姓宗族聚居为主。全市人口最多的姓依次为陈、罗、刘、林、吴、黄、张、李居前8位。”“畲族是永安人口中最多的少数民族,分布在青水,洪田、西洋、小陶和安砂等地,其中钟姓于明景泰三年由江西石城移居永安青水乡的益竹洋村。(198年成立青水畲族乡人民政府)。其次为蓝姓,于清本由上杭县芦峰迁入洪田多半岭村⑥。值得提出的是,原本客家民系较纯的永安县进入近现代以后,从闽南等地迁入定居的多了起来,尤其是抗日战争时期,如西洋为联系闽南的重要通道,接连大田、漳平、半数居民从永春、德化等迁入,全镇18个行政村,有7个村的居民讲闽南话,至于城区的姓氏更为复杂,非农业人口占93%,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总人口为33.48万人,其中汉族32.81万、占总数的98%,城镇人口19.04万人,占总数的56%⑦。

民情风俗

  《永安市志》1994年版关于风俗之说,“清末和民国时期,永安城乡外来人口增多,民情风俗各异。境内东南大田、永春、泉州、漳平移民居多,流行闽南风尚;西北毗邻连城、清流、明溪等县,则接近客家习俗……。”然而在明清以前,包括城区,从生活习俗、服饰、居住、生产习俗、婚嫁习俗以及丧葬、时令等,大部分均与清流客家风俗更为亲近,兹例举对比如下:

  生活习俗中相同的有饭甑蒸饭,一日三餐;红白喜事,有做糍馃;自酿水酒,不分冬春;风味小吃,均有豆腐,只是花样翻新而已。

  居位方面相同的有:住宅喜坐北朝南,动土择黄道吉日;俗话说“盖屋不兴楼,做人莫做头”,多为砖木或木结构平房。单家独院或三植五植。不同之处,永安乡间住宅厨房、猪圈、厕所相连。

  生产习俗重视农耕节令,春耕秋收各有讲究,择吉日吃新米饭谓“尝新”。树厂伐木起居出工均有忌讳,如洗脸谓“开光”、吃饭为“开船”、穿草鞋叫“上马”、忌说不吉利的话,不准高声谈笑,忌把筷子插在饭里或架在碗上等。

  婚嫁习俗除形式上的相同以外,礼仪方面既有相同、相近的,也有各自的差异。如迎亲一例,旧时花轿迎亲,吹打鸣炮,踩米筛出门、新郎新娘拜堂等大同小异。而清流客家娶亲闹洞房男女叠罗汉一举往往险象丛生,吃糍粑时互相抹脸粘糊取闹,将亲家母的绣花鞋偷去一只送到饼店抵押以换取糕饼等,永安乡间并不多见。

  时令习俗中春节、元宵、端午、中秋、重阳、除夕等、大多相同。宁化、清流城乡在年关内家家户户炸豆腐。麻蛋、炒地瓜片、糖豆等,而永安乡间并无此习,大多做爆米花粘糖,也有炒糖豆的。清流客家在灶神上天恭敬祭扫、备酒莱合家欢聚,有分等级,称“官三民四闲杂人等五”,即当官的农历二十三日,老百姓平民为二十四日,其余得等到二十五日才能敬奉灶神。闹元宵这天初夜,清流县城还有“送瘟船”的习俗,各家各户将禽畜毛羽送上船内,并备香烛等,到时看后将船点燃推入水中流走,以折六畜平安;这天夜里还有“散福’讽俗,轮到哪个坊做“散福”,无须发请柬任何人均可入席喝酒,挨家挨户吃去,整条街道鞭炮响个不停。永安城乡没此风俗。

  节令习俗,永安明清时只有中秋奉把祖宗、扫塞拜祭,清明没有扫墓的习俗,但盛行饲堂祭祖。清流人吃立夏丸子讲究,要用小笋丝、瘦精肉、豆腐干、韭菜等与米丸子一起煮;永安人主要是吃薄饼和面条,乡间也兴做米馃或圆子、馃条,而米馃包的馅为猪肉、笋、青菜等。无论春夏秋冬,清流客家人喜好“洗汤”,俗话说,“穷人没药,滚水两勺”,并以此热情招待客人,走远路洗个热水澡,舒筋活胳周身松爽;而永安乡间则少见,顶多用有吊耳的浅木桶盛热水、用湿毛巾擦周身,然后再用桶里的剩水洗脚。

  总之,永安大部分地区的民情风俗与清流甚至宁化有许多相同之处,也有一些明显的差别。“风俗习惯,涵盖内容非常广泛,在人们生活的每个方面无不有风俗习惯现象。客家人的风俗,当然也不例外。客家人的风俗习惯总的是传承了中原汉族古风,同时又融合了闽赣粤客家民系形成区的土著风俗,所以它不失为汉族风俗范畴,而又有明显的个性特征,于是才成为客家风俗。”(刘善群《客家与宁化》,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笔者将永安民情风俗与清流作比较,目的是要印证永安客家民系的关联或亲缘。

  从历史上说,永安的客家民系地域远比清末民初广阔,不仅只限于西北部,还应包括城区和上评、贡川等地,青水的客家情缘也是十分亲近的。迁移演变是常有的事,如同自然环境也一样,世事沧桑,不足为奇,这样说来,只是到了近现代,这才使得永安的客家逐渐变得不那么纯了。

  注释①③雍正版《永安县志》
  ②④刘善群著《客家与宁化石壁》(中国华侨出版社2000年版)
  ⑤《清流县志》(中华书局出版·1994年版)
  ⑥《永安市志》(中华书局出版·1994年版)
  ⑦《永安报》2001年6月14日第7版

发表评论>>
相关阅读:

历史课丰富了我的知识

廖燕清   12年前   14328点

永安解放史话(下篇)

林洪通   13年前   26602点

宁化客家祖地联

刘如姬   13年前   14538点

永安解放史话

林洪通   15年前   20817点

赵家欣对永安历史著述的期望

林洪通   16年前   22166点

抗战文化与客家土纸

刘晓迎   17年前   17432点

店上山牛会

裴耀松   18年前   23166点

永安客家文化初探

许发禄   20年前   27765点

九龙溪与客家经济的联动

裴耀松   20年前   23093点

客家习俗

裴耀松   20年前   16895点
加载更多>>
2024 福建·永安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