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环境要做到六个必须

蔡普春 冯印涛  2004/11/15  9651点  永安之窗
  第一,要优化环境,就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强化对抓环境重要性的认识。

  思想保守、观念陈旧是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也是影响经济发展环境的根本问题。要优化环境必须首先从解决思想问题入手。一要与时俱进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要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和“三个代表”的要求,推进观念创新,为优化环境、加快发展扫除思想障碍。二要与时俱进地强化对抓环境的认识。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市场经济是没有围墙的开放经济,新一轮经济发展的竞争不再是某个地方有多少自然资源的竞争,而是投资环境的竞争。当前,在各级领导干部中应强化和树立“三个观念”;即抓环境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级党委、政府抓经济最佳着力点的观念;抓环境就是抓机遇,抓环境就是抓竞争,抓环境就是抓发展的观念;环境就是资源,环境就是形象,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第一竞争点的观念,以便更加重视和关注环境问题。三要不断增强抓环境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各地应深化对环境建设的宣传力度,喊响“优化环境光荣、破坏环境可耻”的口号,不断增强抓环境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努力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每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做起,真正形成一个“人人关心环境,人人参与环境,人人营造环境”的良好氛围。

  第二,要优化环境,就必须让权力和利益脱钩,实行审批环节的“阳光作业”,努力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和经济管理方式的创新。

  加入WTO意味着我国经济社会全方位的融入世界经济,这是机遇,更是挑战,其中对政府的挑战最为巨大。因此,当务之急要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调整工作思路,在具体工作中应把握几点:一要改革政府管理体制,明确界定政府职能,实现政府角色的准确定位。彻底从大包大揽、高度集中、政企不分的管理模式中跳出来,从行业垄断、地方保护、所有制歧视的市场壁垒中跳出来,向着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方向转换职能,去探索新路。二要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继续对所有审批项目进行清理。在全省推广“窗口式管理、大厅式办理、敞开式审批、一个来回办结”的“一条龙”审批制度和办事限时制度,变“暗箱操作”为“阳光作业”;要加大审批监督的力度,实行错批追究责任制,对错批滥批或该批不批的有关人员追究责任,严肃处理,以堵塞漏洞,减少权钱交易的几率,防止滥用权力,避免腐败行为的发生。三要在作风上实现三个转变。一是由部门高人一等、企业矮人三分向纳税人是主人、各级管理人员是公仆转变,形成真心为企业、为基层、为用户服务的浓厚氛围。二是由企业围着部门转向部门围着企业转转变,各级部门和基层站所,都要以支持企业发展为重点,做到工作快节奏,办事高效率,服务优质化。三是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不能坐等企业登门解决问题,而要主动深入下去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四要在办事环节上,实行“首问负责制”。从接待客户第一次咨询开始,就由专人一跟到底,实施“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一条龙服务,职权内的事立即办,职权外的事派人帮着办,急事急办,特事特办,一路绿灯。总之,各级政府和部门都要由“指挥官”向“服务员”转变,全面提升政府的形象和荣誉度。

  第三,要优化环境,就必须遵循WTO的游戏规则,加快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步伐,强化政策法规的统一、公开和透明,最大限度的拓展政策的空间。

  遵守规则、开放市场是中国入世的郑重承诺,公开透明、依法行政是对政府行为的刚性约束。这意味着过去那种靠“红头文件”,“内部规定”指挥经济的思路,将要走到尽头。为此,在这方面当前应重点抓好几件事:一要进一步对原有的政策法规进行清理和完善,凡不适应WTO规则、妨碍统一市场形成的各种规定,该修改的修改、该完善的完善、该废止的废止。尤其是对群众关注的收费政策,要逐项逐条进行认真深入地清理,一切不合理的、不合法和超标准的收费项目都要坚决取消。二要加强入世进程中的立法保护和加快地方立法步伐。一方面针对市场准入承诺,出台一批规范新开放领域经济活动的法律法规,以完善法律体系,不留法律空白,避免一些不法企业利用“灰色区域”钻法律的漏洞;另一方面在与国际惯例接轨和把国家政策用足用活用好的前提下,制定适合本地的法规,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地区政策空间,努力维护企业的正当利益。三要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坚持政策统一性。要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行业垄断,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形成的各种规定。要对所有企业和投资者一视同仁,努力为企业和投资者创造一个宽松的政策环境和经营环境。四要强化全民诚信意识,确立社会信用准则。诚信是企业竞争的利器,是政府和部门的立业之本,是构建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石,更是应对WTO挑战的必然要求。为此,当前要在全社会各行各业、各级各部门、各“窗口”单位和涉外企业广泛深入地开展诚信教育,引导他们继承和发扬我们中华民族守信用的传统美德;强化按法律办事、按国际惯例办事的意识,坚决打击一切欺诈行为;努力做到重合同、讲信誉、言必行、行必果,以诚信引八方客、聚天下财。

  第四,要优化环境,就必须全面发动、广泛参与、多层推进、标本兼治 ,切实加大综合治理的力度。

  一要齐抓共管,协调联动,要有效地解决有些部门、单位和个人等待观望,左顾右盼,你动我不动、上动下不动,上边是“绿灯”,下边是“红灯”的问题;有效地解决上边热、下边冷,上边服务措施定得硬,下边软磨不执行的问题,真正把社会方方面面参与环境建设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二要多层推进,标本兼治。从治标开始,从解决影响环境的突出问题入手,逐步深入,由治标到治本,从根本上、源头上、体制上加以解决。满足于就事论事地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就会按下葫芦浮起瓢,,甚至有些部门在涉及自身利益时,按兵不动、顶着不办。三要采取硬措施,狠抓刹“三乱”、“五乱”歪风,要出重拳,下猛药,釜底抽薪,标本兼治,务求实效。要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采取财政综合预算管理、统一收费和票款分离等办法,规范各种收费行为。四要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开展“下评上”活动。让企业和基层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给政府主管部门定优劣,根据评定结果落实奖惩措施,对好的要给予表彰,对差的尤其是人们反映强烈的要分别给予批评、黄牌警告直至摘掉部门领导头上的“乌纱帽”。与此同时,还要建立健全优化环境责任制、服务承诺制、目标考核制等各类相关制度,畅通举报渠道,加大明察暗访的力度,狠抓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使企业的经营和发展环境有个根本的好转。

  第五,要优化环境,就必须进一步强化开放意识,突出发展这个硬道理,真正把立足点、落脚点放在开放和发展上。

  优化环境的根本目的在于扩大开放、促进发展。实践证明,大开放、大发展,小开放、小发展,不开放、难发展,开放的程度决定发展的速度。因此,各地各部门在抓环境建设的实际工作中,一方面要正确处理开放与发展的关系,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扩大双向开放,既要“引进来”,也要“走出走”,积极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努力构筑新的大开放格局;另一方面,要牢固树立立足发展抓环境的思想,切实把优化环境与改革开放、招商引资、结构调整等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环境的优化促进经济的发展,以经济的发展检验环境是否优化,以实现优化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共同进步。切忌沽名钓誉、花拳绣腿、叶公好龙,搞所谓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和形式主义,表面文章那一套。

  第六,要优化环境,就必须努力克服临时思想、短期行为,坚持不懈、一以贯之地抓下去。
 
  优化环境是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一劳永逸。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竞争的日益加剧,经济的竞争将逐渐演变为环境的竞争。经济发展无止境,优化环境必须无止境。因此,决不能有临时思想,必须把优化环境作为一项永久性的战略任务,经常抓、反复抓、长期抓。在具体推进的过程中,要坚持稳扎稳打,务求实效的原则,每隔一个时期,明确一个重点,每过一段时间,掀起一次高潮,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推进,逐步使环境的优化实现质的飞跃。

发表评论>>
相关阅读:

永安市社会环境概述

18年前   24818点

既要治好疾病又不污染居民 :医院环保关系你我他

管崧先   18年前   13263点

投资软环境与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王冬梅   19年前   13322点

给民企创造一个公平环境 实现民企产业转移

19年前   10017点

实施“五项制度” 优化发展环境

罗碧升   19年前   12584点

如何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

江兴禄   19年前   12875点

环境透支的“外部效应”

彭兴庭   19年前   8499点

全面更新观念———优化经济环境的关键

杨大庆   19年前   11039点

营造县域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

汉声   19年前   8733点

贡川镇分类服务全力提升计生工作上台阶

葛坤全  吴燕   8年前   62197点
加载更多>>
2024 福建·永安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