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洞的洞在哪里?有三种说法,我都不能同意。第一种说法是:传说五百年前,桃源洞有桃林百亩。暮春时节,落英缤纷,从深山幽谷流出的溪涧流红飘香,故名“桃源洞”。第二种说法是:明万历年间,两郡司马陈源湛捐资建亭、台、楼、阁于此地,因此地风景优美无尘嚣,即取“世外桃源”之意而名为“桃源洞”。这两种说法,都只说了“桃源”,没有“洞”的蛛丝马迹,我自然无法接受。第三种说法是:这里的特殊地貌形成两边悬崖对峙,给人“洞”的感觉。这种说法有了“洞”,但仅是感觉,我觉得牵强,亦不能苟同。
那么,洞到底在哪里?冥思苦想,答案有三。
答案之一:桃源洞的洞,就在“桃源洞口”处。一进桃源洞,一堵高达120米的巨大悬崖就从天而降般耸立于面前。有点惊心,因巨崖向前倾身、“森然欲搏人”。“桃源洞口”四个大字镌刻其上。四个大字不受雨雪侵袭,因巨崖上部向前伸张较烈,宛若屋顶延伸为檐,把雨雪遮挡了。巨崖下部后退又较剧,巨崖两侧还有向前环抱之势,四个大字就像是在浅浅的洞里躲雨避雪了。春夏雨后,雨滴从120米高的崖顶飘洒而下,形成一种“银滴现象”,就像一幅雨帘从天上垂挂下来,这时可以看清雨水落脚处与崖底的距离非常明显——“深”约17米,“洞”的感觉就实在一些了。武夷山类此一景能称为“水帘洞”,我们桃源洞此景怎么不能叫做“水帘洞”?但我又自疑:这里称洞会不会浅了点?或许“洞”原本深些,风雨剥蚀才日见其浅。
答案之二:桃源洞的洞,就是“风洞”。徐霞客在日记中写道:“有飞桥架两崖,上下壁前,悬空而度,峰攒石裂,岈然成洞。”此洞略等于一个13平方米的房间,进入洞中,总有清风习习不知从何而来,立时一身舒爽,故名。其右壁刻有“环玉”两个大字,大抵是指洞四周石壁皆如美玉。其左壁刻有一首诗,由于洞顶下沉,现只能看到其摩崖石刻的下半部分。可见这是个有模有样的天然的洞,且是个带有浓厚的人文色彩的洞,跟“百亩桃林”一类结合起来称为桃源洞,是有可能的。但我也自疑:风洞虽真洞无疑,然而在桃源洞众多风景名胜中它的地位很低下,不及“一线天”、“桃源洞口”,也不及“望象台”、“凤冠亭”,古人能如此抬举它吗?
答案之三:桃源洞就是“一线天”,“一线天”就是桃源洞。原来的桃源洞在陶渊明所写的桃花源里。陶渊明描述武陵人进世外桃源的情形:“(桃花)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这里“山有小口”的“口”当然不是缺口,而是洞口。山的缺口(即平时所言“山口”)置于光天化日之下(武陵人的行动在白天),不会只是“仿佛若有光”,本来开朗,也不存在“豁然开朗”。仿佛若有之“光”定是从洞中散漫到口上的微光。此洞即当称桃源洞,此“口”即洞口。再看看我们过一线天的情形:山有小(裂)口,仿佛若有光……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百步,豁然开朗。哇!简直一模一样!只需要改动一个字:“十”字改成“百”字。所以,我们的桃源洞之名当是从“一线天”极似武陵人所入之桃源洞而来。再说,“一线天”的权威性也决定了取名必须首先从它身上做文章。徐霞客评判永安桃源洞“一线天”是天下第一,说:“余所见一线天……未见如此大而逼,远而整者。”然而,我还是觉得有点儿破绽:“一线天”上有一缝,洞应是封顶的。或上裂小缝无大碍,花瓶裂缝仍叫花瓶,鸡蛋裂缝还称鸡蛋。
我游桃源洞许多遍了,思考洞在何方也已多年,仅得以上三个参考答案。或许,可以从桃源洞口、风洞、一线天之外的野云洞、锁洞桥、桃花涧等处找出缘故?我想,桃源洞命名之谜终会被比我聪明的游客解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