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解放六十年了。我们作为永安解放的亲历者、见证人,此时此刻,感慨万千!永安解放那天晚上,我们经历的那一幕幕画面,仍历历在目,永世难忘。
如今,我们已是80岁的老人了,永安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60年的艰苦努力下,社会主义建设日新月异,突飞猛进,与全国各地一样,有了翻天覆地的发展,再也不是解放前百孔千疮的落后面貌,永安已成为有名的全国百强县市。
同我们一起参加过为永安的解放而出力的战友们大都已驾鹤西归,大多未能有幸纪念永安解放60周年。我们无限怀念他们。前不久,我们有幸看到老党史工作者林洪通同志拜访当年我们的引路人张革同志的“访问记”,引起我们的极大兴趣。我们认为,张革同志所叙述的解放经过、时间、地点、兵力等等有关史实是准确的,实事求是的,可信的。
1949年5月,解放大军渡江后,国民党政权已到末日,江南各地相继解放。刘汝明溃军从淮海战场败逃南窜,途经永安,抢掠抓伕,强奸妇女,无恶不作,造成永安极大的破坏,永安居民纷纷走避,永安几乎成为空城。7月,王仁锋、陈邦文、罗贤士盘踞县城,成为永安的太上皇,到处开设赌场、赌摊,烟馆、妓院,永安城一片乌烟瘴气,人民生活在黑暗中,苦难更加深重,盼望共产党早日来解放。
富有革命传统的省立永安中学的师生和全国各阶层人民一样,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国民党统治的反抗,曾进行过不同方式的斗争。
我们两人都是当时省立永安中学高中部学生,极端痛恨反动政府统治的腐败和无能,盼望有进步组织为我们指引迷津。
1949年8月,赖宝珊从福州返回永安,受城工部地下党员聂诗治的委托,以永安中学教师身份,发展组织,开展学运,促进早日解放永安。9月,赖宝珊介绍冯鹤贤参加组织,并由冯在永中进步学生中发展陈庆竹、伍顺发加入组织,在赖宝珊领导下,利用我们三人都是学生自治会成员的有利条件(伍任学生自治会主席、陈为学术委员、冯是秘书)开展学运,创办学刊,搞作文竞赛、墙报专栏等,宣传进步思想。同时密切注视校方动态,保护学校文件档案。并经常在赖宝珊家里,组织学习从大田取来的党的文件材料,提高政治觉悟。
当时,永中第十三届学生自治会的成员为:伍顺发、莫昌言、陈庆竹、刘庆熹、冯鹤贤共五人。学生自治会为学校办了4件事:1、代表学校印制学生证,发给外县学生在兵乱中避溃军抓伕和平安回家。2、敦请师徐泰咸校长回校领导复课。徐校长即刻不辞劳苦,并带数名宁化籍教师赶回永中,在省里断绝拨给经费和无任何外援的情况下,坚持重新开学。3、开学后,学生自治会宣传进步思想,在校庆日演出进步话剧《十字街头》,号召学生一起来推翻黑暗统治,在学生中起了不小作用。4、写出第十三届学生自治会章程,使教、学有章可循。
11月,赖宝珊通知我们三人到位于大同路(原市印刷厂原址)林仙章家中开会,与大田白区工作队派来永安做策反工作的邓家焕同志见面。一起开会的有邓家焕、赖宝珊、赖维棠、陈瑞武、林仙章、卢淮招、赖林松、聂书裕、伍顺发、陈庆竹、冯鹤贤共13人。邓家焕作为上级派来的领导宣布:为了有利于荫蔽活动,原地下工作组重新组成,经白区工作队批准,名称对外改称“永安青年读书会”。为加紧准备迎接解放,布置具体任务和分工:策反敌伪,瓦解敌人,摸清敌情,组织地方武装起义投诚,绘制军事地图和加强宣传等工作。我们永中三人负责学运和宣传的任务。
1950年1月10日临近解放,邓家焕同志通知伍顺发和冯鹤贤已是“永安青年读书会”的核心成员,并派冯鹤贤将一份大田工作队招生通告立即送到“永安报社”登报。冯鹤贤立即到“永安报社”找到总编潘近仁,以地下名义令其在三天内见报。
1月20日晚,冯鹤贤与三位同学在中华路散步。当漫步到原中华粮店(现中华路步行街药店),突见两个彪形大汉以匣子枪抵住冯鹤贤两腰,右边人行道还有两个大汉持枪虎视眈眈盯住冯鹤贤,其时,陈邦文一伙已走在前面一丈远,冯鹤贤以为到报社一事已暴露,仍故作镇静步到左侧倪焕楼经营的百货商店装作购物,见门外两个大汉仍在监视,待见冯鹤贤从宽袖中伸手取货未有异状,方才离去,虚惊一场。
“永安青年读书会”中的永中三人除在赖宝珊家中组织学习外,还油印了很多宣传文件,如《论人民民主专政》、《论联合政府》、《新民主主义论》、《批评与自我批评》、《约法八章》等。并在夜深人静时散发到学校和居民家里。其中有一份《约法八章》,数十年来,伍顺发仍珍惜保藏,约在1993年从昆明寄回永安给冯鹤贤,冯又于1996年将《约法八章》油印原件送交永安党史办收存,复印件又于2001年8月1日送交市博物馆收藏。
1950年1月27日,我们已得通知,上级已定1月28日晚8时解放永安,届时关闸停电,恢复送电为全城解放信号。1月28日上午,我们俩人在南门汽车站木栅栏外与邓家焕接头,邓家焕给我们两人红袖章,派我们俩人即到东门外放哨,监视陈邦文的动静,并接应解放军入城。我俩在东门外各上山头,从上午坚持到下午5时许,才发现陈邦文的士兵已在东门外布哨,十步一岗盘查行人,是否有外逃的迹象尚不能肯定,就赶回临时联络站(交通旅社,现南门总工会右侧边)向邓家焕汇报敌情。这时天已渐黑,就在联络站吃了晚饭,等待任务。
天黑后,气候寒冷,冯鹤贤回家添加衣服,刚出家门正好8时,电灯一下灭了,走到水井,就见南路攻城部队向旧街(即今步行街)冲去。此时街边只有少数行人和两摊煨豆腐的摊子。冯回联络站后倾听,只有零星枪声,估计已攻占县政府。稍后,东边还有枪声,知道是东门部队还在攻城。约10时,电灯亮了,全城已胜利解放。
这天夜里,在联络站,我们两人都一宿未睡,上半夜写标语,下半夜在文庙参加迎接解放的筹备会。稍后,就去县政府、大同路、府右路、西门、中华路张帖标语,欢庆解放。
主持文庙迎解放筹备会议的是邓家焕和张革。参加会的永安当地青年积极分子有十一、二人。永中的赖宝珊和我们三人都参加了。詹国鼎也到会了(詹以后上山为匪是后来的事,当时他的作用不能否定,张革对詹起义情节的叙述是公正的)。伍顺发、冯鹤贤在临时供应站工作三天,供应解放军的粮、草、柴。第三天伍顺发调到设在五四路的锯木场供应柴片。
1950年1月28日,60年前的这一天所发生的事情和经过,我们是记得比较清楚的,是终身难忘的。在纪念永安解放60周年之际,我们提供出来,以此作为参考,作为纪念,也以此缅怀已经离世的战友们。
此外,我们对下面几点,有些看法。
2008年,永安一中纪念建校70周年的时候,出版了一本《福建永安一中校友风采》的书。书中有一篇文章(33页)叫《冲破黎明前的黑暗》。这篇文章是伍顺发在20多年前所写的有一万三千字的回忆录的第八部分,后来邓家焕把这部分改写在《永安文史资料》第12辑上,这是纪念一中校庆50周年的专辑。对此,作者原先对邓的改写并不知情。这次纪念一中70周年校庆时,范纯正老师从《永安文史资料》上移植过来,编入《福建永安一中校友风采》一书。对此,作者原先也不知情。但这篇文章在邓改写过程中至少有三处错误:
①说1946年至1949年是“永安中学多灾多难的时期”,不符合事实。这期间邓家焕已到福建农学院读书,永中的情况他并不了解。其实这几年永中的教学秩序是较好的,只是到了1949年5月才受到刘汝明溃军的短暂骚扰和破坏。
②该文说:“解放前夕,永安组织了一个‘永安青年读书会’,主要成员均为永安中学师生。”这一说法不够妥当。实际上“永安青年读书会”的十余名成员中,在校生参加的只有三人,即由赖宝珊所发展和领导的冯鹤贤、陈庆竹、伍顺发。
③该文说:“该读书会由永安中学教师赖宝珊发起,实际上是1949年11月邓家焕同志由中共省委组织的永安白区工作队委派来永安从事白区工作时,与赖宝珊等商讨后组织并经白区工作队同意成立的,参加读书会的有十余人,我和冯鹤贤,陈庆竹也参加了。”这一说法也与事实不符。实际上,地下组织早在1949年9月初就成立了,邓家焕到永安后,请他来作指导和加强领导就是了。
以上三点,似也非原则错误,但我们作为参与者、见证人,知情后如不提出,将有负历史,有负后代。一旦我们西归后,就谁也说不清真相了。
2009年10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