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 心 桥  (纪实小说)

詹有星  2010/4/2 10:41:31  10357点  永安之窗
  小说背景:福建省永安市文龙复兴堡位于燕西街道文龙村内,始建于清代。座西朝东,占地面积约1776平方米,堡的墙高8.5米,墙厚1.7米,土木结构,内迴廊宽1米,绕堡一周,中轴线两侧各建有一座木构一进九开间房屋。
  抗战期间,先后有省中央银行、省邮政管理局在此设立。1943年11月台湾党部奉令从漳州迁设于此,其主要任务是在东南要港设立交通联络站,为岛内外工作的枢纽。党部办公室设在堡内北侧下厅,并于1944年11月创办《台湾研究季刊》,旨在“研究台湾各种问题,加强国人对台湾认识,并供政府建设接收之参考”。
  当时,国民党台湾省党部成员谢东闽(后担任台湾“副总统”)等政界要人在此居住、办公。复兴堡承担着“光复台湾,振兴中华”的重托,此堡之名由此而来。

  
  连 心 桥

  ——纪念台湾光复65周年

  1945年7月26日。
  太阳挂在西边的山头上,在桔黄色的晚霞中,复兴堡显得十分高大宏伟。
  这座始建于清代的古堡坐西朝东,占地1776平方米,堡高8.5米,墙厚1.7米,土木结构,设计风格独特,构造堪称精湛。1938年5月,战火直逼福州,省会福州不断遭日机轮番轰炸,经国民党行政院批准,国民党福建省政府于当年5月开始往永安迁移。由于城区办公、住房格外紧张,不得不往城郊延伸,省中央银行、邮政管理局、省保安处搬往文龙村及复兴堡。1943年11月国民党直属台湾党部从漳州迁往复兴堡。
  虽然已是黄昏,但堡内仍然一派繁忙。在复兴堡北侧下厅党部办公室,时任台湾党部执行委员兼宣传科科长、《台湾研究季刊》的主编谢东闵从收音机里得到消息:7月26日,美、英、中三国签署的《波茨坦公告》,再次确定了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应归还中国,并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否则将予以日本“最后之打击”……
  这个消息,仿佛久旱的晴空中突然传来一声惊雷,谢东闵听后兴奋地一拍桌子,大声说:“好,看来日本鬼子的末日就要到了,台湾光复有日!”
  “哈哈,谢委员,您是不是高兴太早了。”有人嘟喃道,“1943年11月26日,美、英、中三国签署了《开罗宣言》,不是说战后东北、台湾和澎湖列岛归还中国,可是结果呢?两年来,日军的战机仍在我们头顶上狂轰滥炸,日本鬼子仍在我们的国土上烧杀掠劫、无恶不作。总之,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须努力!”
  “不!此一时,彼一时也。”谢东闵不同意地说,“如果说1943年德军斯大林格勒投降逆转了二战形势,那么,现在国际局势又发生了更大的变化,今年2月,英、美、苏签订《雅尔塔协定》,规定在欧洲战争结束后三个月内,苏联对日宣战;3至6月 ,美军占领硫黄岛和冲绳,迫近日本本土;5月,德国无条件投降。在国内,中国军队也进入反攻阶段,5月27日收复南宁,6月29日收复柳州……现在,收复桂林的战役也已打响,我看用不了多久,日本就要步德国的后尘,滚回他们的老家去!” 
  消息的确振奋人心。听了谢东闵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分析后,各位委员精神倍增,大家议论着、畅想着被日寇统治了半个世纪的台湾光复之日激动人心的场景。
  下班后,谢东闵回家,经过长子谢孟雄的房间,见小家伙正在用毛笔练字,便绕有兴趣地停了下来。谢孟雄抄录的是唐代大诗人岑参的《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谢孟雄的书法虽然还较为稚嫩,但每一个字都清晰整洁,谢东闵看着这首唐诗,想到自己正从事的“光复台湾,振兴中华”大业,不禁心潮澎湃。
  谢东闵看了一会,见天色已晚,便召呼儿子一起去橱房吃饭。
  许是心有灵犀,谢夫人在今晚的饭桌上多加了几个菜,特别是一道肉炒笋丝,让谢东闵胃口大开。永安笋干肉质肥厚、色泽金黄、笋宽味美、口感脆嫩,将笋干与肉丝同炒,色泽亮丽,清鲜可口,久食不腻。谢东闵看到这道菜,没顾上洗手就随手拾起一片送入口中:“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永安竹笋,百吃不厌,哈哈!”
  谢孟雄坐在饭桌旁,看父亲吃得香,食欲也被勾了出来,便也拿起筷子尝了一口,边吃边问道:“爸爸,我们的老家台湾也有竹笋吗?”
  “有,当然有!”谢东闵坐下来,认真地说,“台湾叫宝岛,风景优美,四季如春,不但有竹笋,而且一年四季瓜果飘香。台湾阿里山的神木参天耸立、八面威风,它是阿里山的标志,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还有日月潭,环湖皆山,湖水澄碧,湖中有天然小岛浮现,圆若明珠,形成‘青山拥碧水,明潭抱绿珠’的美丽景观……”
  “台湾真的那么美丽?比永安还美丽吗?”
  “台湾如果不美,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帝国主义列强来抢占她呢?”谢东闵边吃饭边向儿子讲述台湾数百年来屈辱的苦难史,“三百多年前(1624年),荷兰殖民者以贸易、通商为名,骗得台湾当地居民的信任,侵占了台湾地区。18年后,荷兰人打败比他们更早占领台湾北部的西班牙殖民军,霸占了整个台湾岛。”
  “荷兰人真坏,可是他们来侵占台湾,我们怎么不把他们赶走呢?”
  “赶了!荷兰人霸占台湾38年后,民族英雄郑成功率领两万五千名士兵,乘大小战船数百艘,从福建金门岛出发,在澎湖稍作停顿,随后便展开了收复台湾的伟大壮举。郑成功的部队在台湾西部沿海与荷兰军队展开了许多场激战,最后将荷兰军队的据点热兰遮城包围起来,并在海上连续打跑了荷兰国内派来的援军。荷兰殖民者实在支持不住了,只得投降,撤出了台湾,使被占领了38年之久的台湾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
  “太好了。”谢孟雄听到这里,不禁拍手叫好,“郑成功真了不起!”
  “可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正当台湾军民发奋图强,加速同祖国大陆一体化的进程时,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1895年4月, 腐败无能的清朝政府被迫在日本马关签署《马关条约》,把台湾和澎湖割让给了日本。”
  “唉,好容易才收复回来,怎么又让日本人占了呢?我们不能再把他们赶走吗?”
  “肯定要把他们赶走,我们要誓死收复台湾!”谢东闵坚定地说,“清政府把台湾割让给日本人,消息传出后,举国同愤,反对割台;台湾全省‘哭声震天’,鸣锣罢市。为了得到长久控制台湾的目的,日本人加强对台湾的控制,并在台湾强制推行日语、改日本姓名、改信日本宗教、推行日本生活方式等等来奴化台湾人民。但是具有光荣爱国传统的台湾同胞在岛内和大陆,不屈不挠地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抗日斗争。”
  谢孟雄一边吃饭,一边听着父亲讲故事,越听兴致越高。
  谢东闵咽下一口饭,又接着说:“从1895到1915年整整20年,台湾人民与日寇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武装斗争,日本人每到一个地方都遇到激烈的斗争和反抗。本来日本人想用三个月时间解决台湾问题,结果他们从基隆登陆,一直打到沿海,打到台南打了五个多月,五个多月当中日军死4800人,伤27000多人,这个数字比日本在甲午战争的伤亡还多好几倍,连他们的最高统帅,天皇的兄弟,北白川宫亲王也在这当中受伤,最后死在台湾。1937年芦沟桥事变后,全民抗战全面爆发,给台湾同胞带新的来希望,他们不仅在岛内开展了抗日斗争,还有5万多人渡海翻山,回到祖国大陆参战……”
  “我知道,台湾同胞在大陆还成立了一支武装,叫台湾义勇队。”
  “对,抗战全面爆发后,台湾同胞觉得,台湾要想从日本的殖民统治底下解救出来,首先要我们的祖国强大起来,祖国得救了,台湾也才能够得救。这个队伍的宗旨是‘复疆’,即,通过与日本人斗争让台湾的疆土回归到祖国来的怀抱。”
  看着父子俩兴致勃勃地谈论个没完,谢夫人忍不住笑道:“你们父子俩,吃个饭怎么话那么多,一桌的好饭好菜都堵不住你们的嘴。”
  “哈哈,今天高兴啊。”谢东闵笑着应道,“今天,美、英、中三国签署的《波茨坦公告》,再次确定了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应归还中国。今年年5月,在国民党六全大会上,蒋委员长向我了解有关台湾的情况,要我转告台胞,台湾的光复快要到了。现在看来,这一天已经为时不远了。直属台湾党部成立以来,在人力、物力、财力十分缺乏的情况下,团结台籍志士,积极投身抗日战争,发动沦陷区台胞,深入岛内活动,帮助台湾同胞用先进的观点去看待国际时势问题,树立抗日必胜的信心,我们的辛苦没有白费。” 
  “爸爸,我看过您编的《台湾研究季刊》,里面的文章都是写台湾的。”
  “不错。”谢东闵自豪地说,“《台湾研究季刊》的宗旨是‘研究台湾各种问题,加强国人对台湾认识,并供政府建设接收之参考’,意思是我们要多多研究台湾,除研究台湾问题之外,还要进一步去研究台湾的历史、地理、人文和日寇所采取的各种政策,以至将来收复后的建设等问题,让人们对台湾能够有个彻底的认识。”
  晚饭吃完了。这顿饭,让谢孟雄增长了许多有关台湾的知识,他觉得父亲的话仿佛是一盏明灯,让他在黑暗的夜里看到了希望,看到台湾美好的未来!
  天黑了,无数的星星遍布天宇,一闪一闪地眨着不甘寂寞的眼睛。
  谢闵东又去上东坡的美国新闻处收听台湾的广播了。在复兴堡国民党直属台湾党部期间,他白天在党部工作,夜晚到美国新闻处上班,周而复始,日夜奔劳,在大陆民众与广大台胞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把两岸人们的心不断的拉近、拉近……

发表评论>>
相关阅读:

映山红

詹有星   14年前   15189点

黑暗中的黑眼睛

詹有星   14年前   11416点

幸福属于有心人

詹有星   14年前   11129点

永安竹博会及小吃节现场晚游小记

朱昌汲   4年前   61769点

红石谷游记1

朱昌汲   5年前   76723点

红石谷游记

朱昌汲   5年前   59781点

走进西洋-----会清土堡

天边的绿洲   7年前   36154点

留白之美

李祖仁   8年前   20354点

春天的弹簧

高漳   8年前   31197点

微诗歌《一带一路启航》

叶英平   9年前   23406点
加载更多>>
2024 福建·永安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