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化,让作文更精彩

杨木根  2011/7/6 16:40:46  12807点  永安之窗
  笔者在评改学生作文或在阅卷时,常常发现不少学生在写人,叙事,状物或绘景时不着要领:要么写人没能写出人物的个性;要么叙事空洞,状物无形,绘景无神。那么,怎样才能避免空洞无味、空泛无趣,化腐朽为神奇,让作文的内容表现得具体生动,形神兼备,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呢?

  笔者认为,那就要把写作对象细化,说白了,就是观察要细微,描写要具体,表现要多元。具体的方法如下:

  一、聚集焦点,多层感知

  即先明确需要表现的对象,然后围绕这对象进行多方面(全方位)多角度(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多手法(语言的准确表达、修辞与写作手法的巧妙运用等),的细致且准确的表达。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先生为突显百草园是作者童年时的乐园,就用了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渗入了触觉,视觉,味觉等多种感知,再加上灵动的句式与准确的动词,把原本一个普通不起眼的百草园表现得色彩斑斓,趣味横生,令人神思遐想。另举古典名著《水浒传》里这么段描写:

  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来要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赶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在当街上。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鲁达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出来。两边看的人惧怕鲁提辖,谁敢向前来劝。郑屠当不过,讨饶。鲁达喝道:“咄!你是个破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今对俺讨饶,洒家偏不饶你!”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鲁达看时,只见郑屠挺在地上,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动弹不得。

  鲁提辖打的对象是镇关西,可三拳的着力点却不同。镇关西挨打感受也不一样,第一拳打在鼻子上,用比喻的手法从味觉的角度写出镇关西的感受;第二拳打在眼眶际眉梢上,用比喻的手法从视觉的角度写出镇关西的感受;第三拳打在太阳穴上,用比喻的手法从听觉的角度写出镇关西的感受。这种集中笔力,多手法,多角度展现郑屠被打的详细过程,重点突出,读者读到此,便有一股大快人心的喜悦与酣畅淋漓的快感。

  二、突显动作,细化过程

  在细化描写的过程中,尽可能用准确的动词或连贯的动作清晰表现出人物的精神品质(性格特征)或是事物的状态,对那些能表现人物性格或突显事物过程的动作观察要入微,不要含糊;描写要准确,不是空泛。

  在朱自清的《背影》中,朱先生是这样表现父亲的:(他)蹒跚的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的流下来了。

  正是对父亲穿过铁路爬上月台买桔子这细致入微的表现,把父亲的不利索,不灵活,笨拙与辛劳清晰完整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字里行间流露出父亲那深沉而朴实的爱。又如在《社戏》一文中,写“我”终于可以同小伙伴一起到赵庄看戏,文章是这么写的: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这里用了“跳”“拔”“点”“磕”“架”“飞”等准确的动词,既表现大伙去看社戏时那无比的喜悦兴奋,又展现“阿发”“双喜”们娴熟的驾船技术。

  三、转换时空,拓展空间

  转换时空,就是在表现人,物,景时,从不同角度,不同的时间或不同的地点立体地全方位地揭示该对象的本质与特性。如,鲁彦在《听潮》一文中,先写大海静寂熟睡了的情境,展现的是大海温柔与平静的特性,接着作者笔锋一转,写大海愤怒时的情境,展现的是大海的雄浑与力量。正是用了时空的转换,大海的豪放与温柔这一对立统一的特质就得以准确的展现。这法有令人遇山穷水尽之窘境,忽而转现为柳暗花明之明媚。千古名篇《岳阳楼记》便是典型一例。写岳阳楼地理位置和气象变化后,说“前人之述备矣”,貌似山穷水尽,笔锋一转,恰是柳暗花明,转换时间,写了岳阳楼“淫雨霏霏”与“春和景明”之情境,大大拓宽了文章的内容与意境。再如《巍巍中山陵》也深得其法,在介绍孙中山陵墓的主体——平台时,作者是这样写的:这里视野辽阔,气象万千,既便近观,又宜远眺。当阳光灿烂时,远处方山如屏,秦淮似带;近处村舍相望,田圃纵横,道路津梁〔津梁〕渡口和桥梁。行人车马,无不纤细入微,仿佛眼前展开了一轴工笔长卷。而当日出日没之际,在晨烟夕雾的迷蒙中,城犹潜蛇,山若伏鳖,馆阁楼台,隐约参错,远峰近树,依稀可辨,人们又好像面对着大幅的泼墨山水。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风霜雨雪,大自然都要向人们展示它那变幻无穷的奇妙景色。这段既写了“当阳光灿烂时”之景,又描绘“日出日没之际”之境。

  四、善于联想,虚实结合

  写作时,需要补充一些与该事物相关的描写或叙述,让内容更充实,意蕴更丰厚,情感表达更充沛。有时可从实到虚,情境交融;或由此到彼,联想翩翩,给读者以无限的遐想或思考的空间。

  彭荆风先生写的《驿路梨花》一文中,当听完瑶家老人介绍哈尼小姑娘的事迹后:这天夜里,尽管外边风很大,很冷,我们却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清秀的、身穿着红、兰、黄格子花边长衫的哈尼小姑娘在白色的梨花丛中跳跃、歌唱……作者正是通过梦境这一从实到虚的手法,巧妙表现了哈尼小姑娘活泼,可爱,纯洁,热心,写得含蓄且意蕴丰厚。杨朔在《荔枝蜜》一文中在听完养蜂员老梁介绍后,结尾这样写:透过荔枝树林,我沉吟地望着远远的田野,那儿正有农民立在水田里,辛辛勤勤地分秧插秧。他们正用劳力建设自己的生活,实际也是在酿蜜——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着生活的蜜。

  这黑夜,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

  作者巧妙由蜜蜂联想到辛勤耕种的农民,跳出了就蜜蜂写蜜蜂的旧框框,避开就事论事的直白与平庸,由物及人,托物言志,深化主题。既开拓了意境,又达到言已尽而意犹存的表达效果。

  一言以蔽之,作文要言之有物,就得观察入微,表述有法,细化情境,善于联想,这样也许我们的作文就会更生动,更精彩。

发表评论>>
相关阅读:

春风着色花艳丽

杨木根   12年前   13190点

真爱无痕

郑月灵   12年前   9538点

追求

郑月灵   12年前   8550点

一串手镯

黄敏   12年前   8153点

成长中的一件事

永安六中  邢昱旻   12年前   9374点

委屈

赖永怡   12年前   8705点

病历作文

杨木根   12年前   9781点

读书——诗意栖息的故乡

李燕玲   12年前   7862点

杏坛春意浓   润物求无声 ——教育教学中的三个小插曲

杨木根   12年前   8688点

与失败同行

杨木根   12年前   7829点
加载更多>>
2024 福建·永安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