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是那个时代的独生子女,父母视我如掌上明珠,百般疼爱。74年7月我高中毕业,按国家政策属于照顾对象不用上山下乡,直接安排工作。75年6月,我属于第一批照顾对象,安排在维尼绒厂(现永安化纤厂)当合同工,因这个厂是在郊区,又是三班倒工作,在工作中非常需要一块手表看时间上班不会迟到。那时,正是国家处在计划经济,凭票供应的年代。要买一块手表光有钱不行,必须要有供应票,上海牌手表当时在全国首创,全钢防震,质量第一。要想买到一块上海牌手表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啊!为此,父母亲为了给我买一块上海牌手表,四处托人打听手表票,那时,我合同工的每月工资是28.5元,上海手表要120元,要买这块手表,钱还差的远呢!为了买这块手表我,足足花了我5个月的工资,而且5个月的生活费还是父亲在他低微工资中给垫付的,母亲为了得到一张上海牌手表票,跑回老家江西,在一位商业部门工作的亲戚手里,要到了一张上海牌的手表票,才购买到这块上海牌手表。
第一次戴手表的情景更让我终生难忘。我清晰的记得,母亲千千里迢迢从江西老家买回手表回永安那天,正是76年(五一)劳动节前夕,晚上,我和父亲去火车站接母亲,一家三口很高兴,轮流把上海牌手表拿在手里看了又看,爱不释手。晚上,我兴奋得睡不着觉,小心翼翼地把手表放在枕头边,聆听着它发出有节奏的细微声音嘀嗒、嘀嗒......如同听到了世界上最美妙的音乐。第二天是‘五一’劳动节,父亲(是公安部门的老干部)所在单位放假,那时单位就一辆吉普车供领导用的,我对父亲说:“爸爸,今天‘五一’节,我想在您单位的吉普车上照一张戴着上海牌手表的相片,做个留念。”爸爸亲切地说:“好!就叫小任叔叔帮你拍一张吧!”我高兴地坐在吉普车里,左手放在方向盘上,右手戴着上海牌手表放在车窗上,心情轻松愉快,笑意从内心荡漾,留下了这样相片。父母和邻居都说我这张相片拍的好,30多年过去了,这张相片依然在我的影集中保存至今。
这块手表它浸满了亲人的汗迹和亲情,父亲戴着它去福州,参加了2次福建省公安战线功模表彰会。母亲戴着它回老家参加了姑婆90大寿诞辰,我戴着它在青春年华的年代里风光了数年,让同学和同事们不断的对我投来了羡慕的目光,这块表真让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荣耀。我那种被羡慕的满足和快乐的心情是现在年轻人不能理解的!它给我时间,给我希望和力量,伴随着我工作、学习、劳动、快乐。如今,我退休了它又陪我一起走进了永安老年大学的校园里,伴随着我学习知识和练习写作,记录下我的人生旅途,度过美好的夕阳!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每当我旋满发条“嗒…嗒…嗒…”它清脆的声音时刻在耳边不停地响起,常年累月准确无误地走着…..我愿我的手表一路走好,前程辉煌。
回忆往事,历历在目。现在很多人已经懒得戴手表,因为手机、电脑中的时钟代替手表的功能。手表作为计时工具已渐渐退出了我们的生活舞台。但是,它却记录着我们这代人在物质贫乏的年代里对生活的唯一追求,买这块表的这些经历都会令我记忆犹新。我将这份完美的记忆永远珍藏于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