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访百岁音乐家缪天瑞先生

林洪通  2014/4/8 15:40:18  10026点  永安之窗
  我中学时代的一位老师、后为福建永安一中副校长的耑青先生,趁我在北京小住之机,于2007年1月16日在给我的来信中,嘱付我在北京就近去拜访一位他的浙江瑞安老乡、今年已100岁的著名音乐家缪天瑞先生。

  信中说:“缪天瑞先生已是百岁老人,现居北京。抗战期间在永安吉山乡国立音专任教务主任,是进步的文化人士,解放后任天津音乐学院院长、《人民音乐》主编。其理论著作多部,是音乐界老前辈,前几年曾获音乐‘金钟奖’①(此为音乐界的最高奖项)。”2007年2月10日,耑老师又来信说:“缪老,确是人瑞(百岁),音乐界大师,与永安有关,因此您在北京可就近采访。因为缪老是百岁寿星,多拍几张珍贵照片。采访时间控制在1小时以内,不宜影响其休息。”

  我作为一名福建永安人,自己的老家原属吉山乡,现又寓居京城,理应要去拜见这位曾经在这片热土上奋斗过的百岁老寿星。

  2007年3月18日上午,北京的阳光分外明媚。我蒙耑青老师的瑞安中学校友黄本华先生(退休前为铁道部电化设计院总设计师,北京瑞安中学校友会名誉会长)相约,来到了垂杨柳广泉小区缪老府上,见到了缪老。一同前往的还有著名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姜嘉锵(曾到过永安,应邀参加中央电视台在永安举办的元宵节音乐会,任主唱),及另一位瑞安后起之秀李士春(北京师范大学法学系教授、法学博士、《中国法学》杂志副主编)。

  缪老及其大女儿缪裴芙热情地接待我们,并同我们合影留念。

  出乎我意料的是,缪老虽已百岁高龄,但精神矍铄,思维清晰,谈吐自如;他虽有些耳背,但眼睛明亮,能看清名片小字;他行走自如,腰直胸挺。其女介绍,他能从二楼登上六楼,再乘电梯下楼,以锻炼脚力。他说话语音清越,快慢有度。尤其是他的手势,灵敏而有力,更显话语明白而生动。他平易近人,和颜悦色。虽是有突出贡献的高级知名人士,但没有任何架子和傲气。他奋斗的一生是我们晚辈景仰与学习的楷模。

  缪老出生于1908年,浙江瑞安人,笔名有穆静、穆天澍、天澍、裴回等。是我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理论家、翻译家。1926年毕业于上海艺术师范大学音乐科,从吴梦非、丰子恺、宋寿昌、钟慕贞学习音乐理论、钢琴。先后在温州中学附小、温州艺术学院、上海新陆师范、上海滨海中学、上海同济大学附中、上海艺术师范大学和武昌艺术专科学校任音乐教员。1933年起,在江西省音乐教育委员会任中小学音乐教育视察员,并担任由教育部音乐教育委员会主办的《音乐教育》月刊主编。1939年赴重庆,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音乐教育委员会编辑,主编音乐刊物《乐学》双月刊。1942年到永安,任福建省立(后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教授兼教务主任。1946年去台湾,任台湾省交响乐团编辑室主任、副团长,主编《乐学》季刊。1949年回到解放后的新中国,先后任中央音乐学院研究室主任、教务处主任、副院长。1958年参加筹建天津音乐学院,任院长。1983年辞津进京在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任研究员。曾担任《中国音乐词典》主编之一、《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编委会副主任。主持《音乐百科词典》的编辑工作。曾任第三、四、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和河北省文化局副局长,天津市政协副主席,天津市文联名誉主席,天津市音协名誉主席,中国音协理事。译作有《和声学》、《对位法》、《曲式学》、《曲调作法》、《钢琴弹奏的基本法则》等,著有《中国音乐小史》、《律学》、《基本乐理》、《儿童节奏乐队》等。1999年荣获文化部授予的“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特别奖”。

  缪天瑞先生抗战时期在永安上吉山国立福建音乐专科学校任教时,除了在教学上精益求精之外,以一名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深切同情和积极支持进步学生从事抗日救亡运动,受到众多进步学生和地下党员学生的一致好评。四十年代在永安抗战文化中,共同学习和战斗所建立起来的师生情谊,延续至今。

  交谈中,缪老回忆起在福建永安上吉山的国立音专时期的教学、生活和斗争岁月时,心情非常愉悦。他说:“音专的学生对我非常有感情,常到我家看望。在北京的福建音专的同学有个校友会,每年聚会一次。目前,音专出来的学生在北京还有十几个人。我行动不便,同学们就来到我家聚会。我这一生到过许多地方,在许多单位工作过,但都没有像在福建音专工作时所结交的学生朋友那么多,感情那么深。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在抗战的艰苦环境中,同仇敌忾;在困难的情况下团结起来,搞好学业和支持抗战,同时也建立了深厚感情。”他清楚地记得:“当年音专学校里的斗争也很尖锐,国民党顽固派常派特务来监视学生,夜里打开教室搜查和没收学生的作业、笔记本等,搜查了好几次。后来特务们居然抓走了好几个学生。国民党福建省党部派到学校里来的那些特务,他们无缘无故欺负学生,压制学生,打击进步学生,搞得学校很不安宁,我是反对的。”缪老深情地说:“如今,在全国其他地方工作的音专学生对我也深有感情。如当时的地下党员学生陈宗谷,前年(实为2004年4月)还从杭州来北京看望我。陈宗谷当时也被国民党顽固派抓去了,坐了几年监狱,解放以前放出来了,因为他没有暴露共产党员身份。解放后,我在天津工作时,陈宗谷曾到我家住了三天,他把音专时期的进步活动情况都告诉我,有些细节我当年并不知道。”

  由此可见,缪老当年同情和支持学生的抗日文化活动,对国民党特务迫害和压制学生的行径深恶痛绝。陈宗谷1986年在《回忆音专的战斗岁月》一文中写道:音专“学生中不少是浙江、广东及福建沿海一带人,因家乡被日寇侵占而流亡到永安来的,大都是具有爱国激情的热血青年。教师队伍中有郑书祥,是从香港回来的地下党员;还有教务主任缪天瑞,教师黄飞立、陆华柏等,是有正义感的同情学生运动的民主进步人士。……我曾经通过缪天瑞老师的同乡、他在中学任教时的学生、我的同班女同学池志立把《新华日报》摘载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给缪老师看,想看看他的反映。缪老师看后说:‘蛮好的嘛!’他还对池志立说:‘我有一个朋友到延安去了,我没有去,这是一件憾事。’他的这番话,表现了一个正直的中国知识分子的正直胸怀。”陈宗谷还写道:1944年“二月,我们组织了一次野餐,郑书祥、缪天瑞等老师也应邀参加。活动的主要内容是漫淡文艺与音乐的关系,事后有人恶意胡说这是音专地下党的一次大集会。”②当年的音专学生许文辛在《音专琐忆》中也写道:“左倾人物有缪天瑞、缪天华、曾雨音、陆华柏、黄飞立等,他们有骨气。”③从以上的叙述,可以看出正直的老一辈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

  当时的音专,在战时福建省会永安的诸多单位中,是地下党员最多的单位。1940年底皖南事变后,国民党掀起反共高潮,进步音乐遭到迫害,周恩来提出,不如把部分干部送到国民党办的音乐院校读书,为将来培养一些专才,对革命工作会有好处。于是,党就把一大批干部送到永安的福建音专学习。还有从敌占区来的党员也进音专读书。学生中的陈宗谷、谭庆逢、金希树、许文辛、杨桦、何雪瑜、何雪飘、余禄熙、黎绍吉、赵方幸、江士癸等均是。但按照党对白区组织暂停活动的指示,他们只能各自努力从事抗战事业。福建音专出来的学生,解放以后,绝大多数成为我国音乐界骨干。

  在我与缪老畅谈过程中,他特别念念不忘的是,当年曾与他朝夕相处的地下党员郑书祥④老师。他说:“郑书祥在学生中的影响很大。当时他好像开的是历史课,他讲抗战形势、抗战前景,把进步思想隐约地灌输给学生,很受学生的欢迎,学生很钦佩他。他没有暴露地下党员身份。特务们对他可能有怀疑,但不敢动他。因为他有一个哥哥在国民党省政府做事。解放以后,郑书祥很冤,他被打成右派,没等平反改正就去世了。音专的不少学生积极奔走,为他落实政策出力,使他平反昭雪。他去世以后,我有一次到福州,看望了他的夫人。”

  当我问及在永安的国民党特务是否对他有所干预时,他说:“我不是共产党员,也不是国民党员。但特务还是找了我‘谈话’,口气假装温和,但实际上就是对我进行威胁。他们不敢对我怎样,也没有抓到我什么把柄。我告诉他们,那样对待学生是不对的。到了1945年我就不明不白地被解职了,不予聘用,被撵出了音专学校。”

  当我问及他在“文化大革命”中是否受到冲击时,他说:“那还用说?先打扫厕所花去五年光阴,后下放徐水农村拾糞积肥好几年;而我们单位有好多人上吊自杀。”“文革”这样的劫难决不能再重演。我们祝愿缪老永葆青春。

  在这一次难忘的拜访之前,对缪先生的大名早有所闻,内心十分敬慕;因为我退休之前的工作岗位是中共福建永安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搜集整理永安抗战文化是我们党史工作者的一项主要工作,这其中就有国立福建音专的历史资料和缪天瑞等进步教师,参与永安抗战文化活动及在永安前后的有关情况的素材。

  正如缪老自己所说,他既不是共产党员,也不是国民党员。但是,我们要说,他是是非分明,富有正义感,进步正直,具有明显左倾思想的知识分子。李凌(中共党员,鲁艺音乐系高级班毕业)在《缪天瑞同志的功绩》一文中说,缪在重庆音教会工作时,他与缪“经半年多的共同交往,相互了解,中共党组织暂时选定了缪天瑞作为党的统战对象”,并向周恩来作了汇报,党派专人与谬联系。在错综复杂的斗争年代,缪天瑞被确定作为党的朋友,成为统战对象,决不是偶然的。

  上世纪二十年代末,年青的缪天瑞将翻译的日本兼常青佐有关普罗(即无产阶级)音乐的文章,发表在上海北新书局的《北新月刊》上。该刊因刊载左派文章而遭反动当局查封。

  三十年代,缪天瑞先生在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主办的《音乐教育》月刊,谬任主编,有胆有识地刊出悼念鲁迅的文章--《哀悼一位民族解放的战士》,月刊还出版了《救亡歌曲》、《苏联音乐》等专号。

  1939年至1941年在重庆国民政府教育部主编《乐风》双月刊时,发表了郗天风(延安鲁艺音乐系毕业后,继续到高级研究班学习,为音乐理论工作者,与缪是好友)写的介绍延安鲁艺音乐的文章。《乐风》因而被迫停刊。

  在永安国立音专工作时,有一年在每学期例行的音乐会上,缪天瑞为其胞弟缪天华的《从军别》谱写了优美的合唱曲,内容是宣传抗战的。缪天瑞还亲自弹钢琴伴奏。

  1944年初夏,永安音专发生国民党特务逮捕学生事件,缪天瑞和一些同学一起请求校长肖而化出面保释被捕学生。音专学生宋军受到学校军事教官的怀疑,为避免国民党特务的迫害,缪天瑞私下授意他离校出走。故此,国民党特务才会找缪“谈话”,进行威胁。此后,校园内出现了“打倒缪天瑞”的标语。1945年8月缪被迫离开音专。

  1946年缪受友人之邀赴台任台湾交响乐团编辑室主任、副团长,主编《乐学》季刊。1949年国民党政权败退台湾。5月,缪毅然决然擅离台湾交响乐团,携妻女搭乘十几吨小帆船,冒险冲过海峡浪涛,回到大陆老家。

  从此,缪老在我国音乐艺术大舞台上大展才华,著作颇丰,贡献颇巨,不愧为我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理论家,翻译家。

  2007年3月30日初稿于北京

  2012年8月15日修改于上海

  补笔:

  2009年8月31日5时零6分,101岁高龄的缪天瑞先生与世长辞,圆满地结束了他的最后一个音符的弹奏,我国一位著名的音乐教育家、理论家、翻译家的音乐会的辉煌演出落下了帷幕。

  注释:

  ①2001年6月8日《中国艺术报》公布首届中国音乐“金钟奖”获奖名单。此奖均为德高望重的老一辈音乐家。这27位音乐家并被授予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荣誉勋章;他们是:吕骥、孙慎、吴乐懿、李凌、李德伦、周小燕、周巍峙、赵沨、喻宜萱、缪天瑞、谭抒真、瞿希贤、王莘、时乐濛、黄飞立等。

  ②③载《永安抗战进步文化活动》408页-410页、416页,1994年11月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

  ④郑书祥,解放后曾任福建省教育厅副厅长。

  (原载《永安文史资料》26辑)

发表评论>>
相关阅读:

林洪通编著:永安抗战文化史话:论党对永安抗战文化活动的领导

林洪通   1年前   19474点

林洪通编著:永安抗战文化史话:姚勇来、沈嫄璋政治身份之谜

林洪通   1年前   19996点

林洪通编著:福建抗战省会永安美国新闻处的抗日宣传活动二三事

林洪通   1年前   19941点

林洪通编著:抗战时期我国东南独树一帜的永安《民主报》

林洪通   1年前   24463点

林洪通编著:抗战文化城与“永安大狱”:  电视系列片脚本(文学本)

林洪通   1年前   10518点

林洪通著:《永安抗战文化史话》之《他们无愧为羊枣烈士的后代》

林洪通   1年前   5973点

林洪通编著:抗战时期驰名中外的《国际时事研究》周刊

林洪通   1年前   5557点

林洪通编著《永安抗战史话》之《拜访百岁音乐家缪天瑞先生》

林洪通   1年前   3530点

林洪通:永安抗战文化简介

林洪通   1年前   19562点

《永安抗战文化史话》目录

林洪通   1年前   16927点
加载更多>>
2024 福建·永安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