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抗战文化简介

林洪通  2014/4/18 17:00:52  28205点  永安之窗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福建省政府从福州内迁至福建省中部偏西的小小山城永安。永安作为福建的战时省会达七年半之久。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一大批革命知识分子、爱国进步人士、热血青年和一些身份隐蔽的共产党员,云集永安,组成了一支颇具规模的文化大军。他们以笔墨作刀枪,为着中华民族解放而奋斗,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战文化活动。

  地处东南的山城永安和陪都重庆、西南边陲桂林齐名成为抗战文化名城。先后到永安的进步文化人士中,有20世纪30年代的著名作家黎烈文、中共东南局文委负责人邵荃麟、杰出的军事政治评论家杨潮(羊枣),经济学家王亚南、爱国进步人士程星龄以及董秋芳、卢茅居、沈炼之、郑贞文、章振乾、高时良、陈培光、卓克淦、林舒谦、林浩藩、陈启肃、许钦文、王西彦、张文郁、葛琴、萨一佛、章靳以、刘子崧、周左严、郑庭椿、谌震、李由农、柯咏仙、霍胤光、赵家欣、谢怀丹、郑书祥、李达仁、颜学回、王一帆、叶康参、余志宏等等。他们卓有成效地开展了抗战文化活动,繁荣了抗战文化事业,使永安成为当时东南半壁的文化名城。

  当时的国民党福建省政府两任主席陈仪、刘建绪表现比较开明,致力于延揽进步人士,创办出版机构,支持进步报刊,建立研究机构,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处在国共合作抗日形势下的共产党员们,在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指引下,与进步人士和热血青年一起,积极投入抗战文化活动中去。抗战初期,陈仪就聘请黎烈文到永安组建了改进出版社。黎烈文以“推重车上峻坡”的精神,创办或接办了《改进》、《现代文艺》、《现代儿童》、《现代青年》、《战时民众》、《战时木刻画报》6种期刊,后来还编印发行《改进文库》、《现代文艺丛刊》、《建设丛书》等近百种书籍。刘建绪接任省主席后,先后聘请进步青年谌震为随从秘书、程星龄为省政府秘书长、杨潮为省政府参事和社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王亚南为社会科研究所所长,并支持《民主报》从建瓯迁往永安出版发行。以谌震为首创办了《建设导报》和东南出版社,羊枣创办了《国际时事研究》周刊,王亚南创办了经济科学出版社,等等。

  自1938年至1945年的7年多时间里,永安抗战文化活动获得了卓著成果。它的重要标志是,在物质条件极为困难的环境中,在国民党顽固派特务的干扰监视下,出版发行了大量的、影响广泛而深远的抗战进步报纸、期刊和书籍。据不完全统计,先后有改进出版社、东南出版社等出版社39家,有省政府编译室等近20个编辑单位,有中央通讯社福建分社、华南通讯社等4家新闻通讯机构,有教育学会等文化教育学术团体和群众组织40余个,有省政府秘书处印刷所、改进出版社印刷所等印刷单位19家,有中华书局永安分局、商务印书馆永安支馆等书局、书店17家,有《民主报》、《建设导报》等报纸12种,有《改进》、《国际时事研究》等期刊129种,同时出版了800多种各类丛书、丛刊和专著。

  这些读物,门类繁多,发行量大,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学、艺术、新闻、教育等各个领域。除极少数报刊是国民党顽固派的喉舌外,其余绝大部分报刊和书籍都是进步的,宣传抗战的。不少作品出自名家大家之手,当年在永安发表作品和出版专著的100多人中,就有郭沫若、马寅初、郭大力、王亚南等人。尤其是郭沫若、巴金、老舍、马寅初、郭大力、王亚南等的一些名著和杨潮的政治军事论文影响较大,享有盛誉。大多报纸、期刊和书籍,宣传了全民抗战政策,揭露投降派的面目,唤醒人民大众抗战热情,指明了抗战的光明前途,起到了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推动抗战的作用。因而不少读物成为东南各省乃至全国的畅销读物,产生了很大的良好的影响。例如,黎烈文和沈炼之先后主编的《改进》大型综合性月刊持续时间长达七年。邵荃麟指导下由王西彦、章靳以先后主编的《现代文艺》月刊最引人注目,曾引起国民党顽固派的恐慌。杨潮主编的《国际时事研究》周刊驰名中外。他在近一年的时间里写出了140余篇80多万字的政治、军事评论,分析精辟,文笔犀利,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就报纸而言,由国民党内坚持抗战的爱国进步人士颜学回为总编辑的《民主报》,以争民主为主旨,在1944年7月到1945年7月的一年时间就发表进步社论三百多篇;由鲁迅的学生、左翼作家董秋芳主编的《民主报》副刊“新语”成果亦很突出。就作品和专著书籍的出版而言,改进出版社的八大丛书,东南出版社的《先秦学说述林》(郭沫若著)、《水乡吟》(夏衍著)、《方生未死之间》(茅盾、于潮等著)、《社会科学论纲》(王亚南著)等等进步书籍影响广泛而深远,成为当时东南各省的畅销书。

  与此同时,由于省会的内迁,永安的教育事业也得到空前的发展。如创办了省立永安中学、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省教师进修学校、农学院等多所高中等院校,加上沿海迁内地的大中专院校,形成以永安为中心、遍及全省的教育网络,因而学生爱国进步活动亦蓬勃兴起。当时在永安的戏剧、音乐创作和演出活动也十分活跃。所有这一切,使永安成为推动抗日救亡运动和繁荣东南文化的重要据点。

  当时先后到过永安的60多名中共地下党员,能坚持按党的统一战线政策,身体力行,团结一切爱国进步人士,包括陈仪、刘建绪这样表现开明的上层人物共同抗日,因而也是统战工作的突出成绩。

  然而,正当抗日战争即将胜利前夕,永安抗战文化活动遭到国民党顽固派的摧残和镇压。他们制造了“羊枣事件”,逮捕进步文化人士和地下党员29人,软禁2人。优秀中共地下党员、军事政治评论家杨潮(羊枣)被虐死杭州狱中。尽管如此,永安进步文化界人士并没有被吓倒,他们继续战斗;随着抗战胜利,省政府迁回福州,他们即分散到全国各地参加新的斗争。

  (本文发表于1989年10月13日《人民政协报》,2012年6月修改)

发表评论>>
相关阅读:

林洪通编著:永安抗战文化史话:论党对永安抗战文化活动的领导

林洪通   2年前   33009点

林洪通编著:永安抗战文化史话:姚勇来、沈嫄璋政治身份之谜

林洪通   2年前   24355点

林洪通编著:福建抗战省会永安美国新闻处的抗日宣传活动二三事

林洪通   2年前   24350点

林洪通编著:抗战时期我国东南独树一帜的永安《民主报》

林洪通   2年前   28872点

林洪通编著:抗战文化城与“永安大狱”:  电视系列片脚本(文学本)

林洪通   2年前   12956点

林洪通著:《永安抗战文化史话》之《他们无愧为羊枣烈士的后代》

林洪通   2年前   8352点

林洪通编著:抗战时期驰名中外的《国际时事研究》周刊

林洪通   2年前   7599点

林洪通编著《永安抗战史话》之《拜访百岁音乐家缪天瑞先生》

林洪通   2年前   5526点

林洪通:永安抗战文化简介

林洪通   2年前   26545点

《永安抗战文化史话》目录

林洪通   2年前   21133点
加载更多>>
2024 福建·永安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