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西洋-----会清土堡

天边的绿洲  2016/6/26 8:54:04  40004点  永安之窗
  在永安生活了近四十年,对于永安现存的历史文化我却知之甚少。自从调到西洋工作以来,平时喜好游历的我一头扎进了新的环境、新的工作中,无暇去顾及身边的人和物。直到有一天,在一次偶然的保卫工作中,我才不经意地发现在我包的辖区内,竟然会有这么一座如此庞大的明清时期古建筑----会清古堡。

  平时经常进出西洋的人或多或少都会对西洋福庄村有一定的了解,该村解放前原名“邢庄”,又名“邢庄营,”村里人大都姓邢,故起名“邢庄”。由于该村的历史相对久远,故文化底蕴浓厚,人文景观古朴,所以该村所在地堪称福地洞天。会清古堡就是在这样一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兴建起来的。

  会清古堡,一座土木结构的土楼,它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座落在西洋福庄村河畔,历经两个半世纪的风风雨雨,如今还保留着原有的轮廓,只是由于年深日久,内部早已变得残破不堪,风雨飘摇。当你走进福庄村,跨过沙溪,一座长方形土堡立时展现在你的眼前,该土堡是用石块筑基,粘土垒壁,碧瓦灌顶而成,一眼看上去与安贞堡相似,属典型的居住防匪盗土堡。据史料记载,该堡建成时,分上下两层,内设民居:有大厅、有书院、有厢房、有厨房、有长廊回转、柱础有雕刻,厅堂正中有用于供祀邢氏祖先的宗祠……其规模和质量都比当时普通民居来的宏伟华丽。可如今,所有的一切早已在岁月的长河中流逝了。如今的古堡,若大的一座古建筑,背山面水,内部却早已失去了往日的繁华,只剩下无处不在的满目疮痍。现今走进会清古堡,你能够看到的只有那些仅存的残破门窗、丛生的杂草、满院的荒凉……处处皆是残垣断壁和破砖碎瓦,处处皆是尘封蛛丝,完全的一派破落景象。这里早已人去楼空,池废水浑,花木凋残……竟管如此,可是当你行走在土堡内,凝视着眼前的楼阁,你会感觉到这里的每块砖、每寸瓦、每道梁、每根柱都彷佛在向你诉说着百年的沧桑!尤其是当你站在土堡的正中央的坪上环顾四周时,眼前仿佛又浮现起当年那如火如荼的景象:百多户人家,屋连屋,脊连脊,一条半空走廊,鸡犬串户。白天,人们吃饭的时候聚在某一家门前,尝“百家菜”;哪家有了红白喜事,大家纷纷过来自愿帮忙,那叫一个壮观!夜晚,月儿升起后,竹床、藤椅、小凳搬到一起,自制烟袋点燃了,一壶茶,几杯水酒,大人们集在一起天南地北地唠。而小孩们玩起捉迷藏,从第一家一直藏到最后一家。月儿西斜,在大人们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中,不知疲倦的孩子们才依依不舍地散去………

  眼前那梦幻般的场景早已烟消云散了,会清土堡里曾经拥有过的繁盛早已定格在历史的记忆中。但我内心的深处却无比地震撼。对于邢氏子孙,他们的家乡仿佛就象他们的乡亲一样年复一年地老去了,那曾生活在土楼里的邢氏祖先们曾在这块土地上躬耕、繁衍、生息……他们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历经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孕育出了多少属于他们的光辉灿烂的文明,为后代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然而后世子孙又有谁能够来延续那曾经拥有过的辉煌、守住那曾经属于他们自己的荣耀呢?

  走出古堡,极目远眺,山还是那座山,河还是那条河,田野依旧是福庄原有的那片田野,唯有那缕缕的炊烟依旧在福庄的上空默默地袅绕……。











发表评论>>
相关阅读:

永安竹博会及小吃节现场晚游小记

朱昌汲   5年前   74960点

红石谷游记1

朱昌汲   6年前   81127点

红石谷游记

朱昌汲   6年前   64160点

留白之美

李祖仁   9年前   23140点

春天的弹簧

高漳   9年前   34663点

微诗歌《一带一路启航》

叶英平   9年前   24796点

乡女情思

叶英平   9年前   25106点

不老松

叶英平   9年前   20272点

古风诗歌三首:宫、商、徵调式

叶英平   10年前   19557点

永安山乡对歌

叶英平   10年前   17753点
加载更多>>
2024 福建·永安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