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6月,儿子廖海敏面临高考,为了调整紧张情绪,鼓舞土气,他参加《三明日报》一周时事测验(23期)获奖了。看到自已的名字首次刊登在报上,儿子接着参加了后两期,因粗心大意没获奖,想不到编辑给他来了两封信,鼓励他:“调整心态,认真平和应考,成功属于有准备的人”。由于贵报及时提醒和鼓励,当年儿子以513的高分考上福建林学院本科,从此儿子《三明日报》结下不解之缘。海敏上大学四年《三明日报》每日必看,还剪报收藏,写作能力迅速提高。
1995年7月,儿子大学毕业,开始给报社写稿、写信、挂电话向编辑们讨教,获取丰富的知识和灵感,《三明日报》给他奠定了写作基础。他把单位的工作编写成一本《每日一记》,这一备案措施受到领导的赞赏;儿子的文章也从《三明日报》扩展到全国性的报刊杂志上发表,写出如《定向结构刨花板在中国市场迅速发展可能性的探讨》《林业基地化建设是永林公司可持续发展唯一途径》和《开发永年产9万立方米定向结构刨花板项目促进永林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壮大》等有份量的好文章,受到永林公司领导的认可后重用。
2000年10月,三明市招考县市(区)委办公务员,报名对象首要条件是从事文秘工作实践两年的文科研究生,理工本科生的儿子在永安不能报名,他就拿着当年在《三明日报》专副刊上发表的38篇“豆腐块”文章到三元区去试着报名,招考人破格让他报名入围,结果儿在众多的研究生竞争中取胜,他以发奋工作的实际行动珍惜《三明日报》给他带来的这个机遇,9年前编辑的 “成功属于有准备的人” 那句话也成了儿子工作的座右铭。
我原先是永安煤矿的一名执业医师,2000年内退回家,可以在城区开诊所,儿子考虑我辛苦,想让我在家休息,我闲不住,义务为群众看病挂瓶,几个月下来瘦了一圈,儿子心疼我,看我有一定的写作能力,2001年7月介绍我到派出所当协管员。
我先到安砂派出所,上班的第一周,我看到一个外地来的养鱼老板提着8尾河鱼,带着一名当地人来报警:“他偷抓了我的鱼”。此人反问民警:“鱼池建在安砂,有客人来,抓几尾鱼吃,算偷?”我写了短新闻邮寄给《三明日报》社,很快被刊登,编辑还来电话鼓励我:“你这样写好,新闻一要真实二要新,今后多写这类乡土的普法新闻”。这篇短文当时在安砂反响很大,黄峰华所长表扬我,当事人被治安拘留回村后还到派出所来看我,说:“你写的很实在,给我教训,给村民普法”。写文章有这样的效果,自然促进我写作积极性大增,每两天写一篇邮寄给报社,编辑们都十分耐心为我修改,题目改的好,如《妻子生女,丈夫生气。一气之下聚赌,结果挨罚千元》、《报警时笑了:警察已经抓住了贼》等等。我写的千字文章《失足少年重返学堂》上了2001年9月19日B版头条,我的名字前加了本报通讯员,周未,儿子高兴地拿着这张报纸特地从三明赶回来祝贺我,一家人感受到写作最能获取知识,又能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心灵上的欢悦,写新闻成我父子共同的爱好。
正当我们父子携手干得正欢时,2001年12月1日,前程似锦的儿子海敏不幸因车祸去世,失去爱子,我悲痛欲绝,还动了自杀的念头,半年中失眠,进食不正常,冠心病加重,还引发严重糖尿病,儿子的几位同学、朋友常来照顾我、安慰我、开导我:“叔叔,写作的路是海敏为你找的,你要坚强站起来,继承海敏遗愿,继续写作,我们也会来写新闻,让海敏在天之灵放心高兴。”2002年3月刚上任坑边派出所所长的陈鹏还到安砂把我接到坑边,他照顾我,我协助他所做宣传,让我有个精神依托。
到坑边派出所后,我看到一位女中学生三餐在派出吃饭,进进出出跟所长民警关系密切,给我失子已冰冷的心涌进一股暖流。经打听:这位女生小学毕业无法就读初中,生活费都没有,三年前由陈鹏提出经林所长同意资助她完成三年学业。这让我好感动,我打电话给报社的编辑说了这件事,编辑叫我马上写来。想不到这篇文章上了《三明日报》头版头条。后经《福建日报》记者扩写,还被省公安厅有关部门定为全省民警必学资料。以后资助张生女的系列报道共上《三明日报》6个头条,爱心再接力一直延续到今年一月“海西春雨三明光彩行动”为张生女父母盖新房。由于《三明日报》的牵线搭桥,张生女受到各界的关爱,无忧虑地从初中念到高中,2005年考上三明学院。
最让我难忘的是:2002年11月6日记者节,詹编辑还亲自为陈国涛和我编写文章《快乐只需一点点》鼓励和鞭策我尽快从失子的阴影中走出,为我树立了陈国涛这个榜样,自从我认识陈国涛后,我就想:70多岁陈老写新闻已经写了几十年,现在还马不停蹄,把新闻写作当着生命,我就不再悲观,也不敢叫老,全身心地扑在新闻写作上,8年来共在《三明日报》发表文章562篇,其中:“农家春节晚会”还荣获全国新闻一等奖。今后我决心继续写,当《三明日报》永远的通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