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8日,永安市文龙村的村民们听说台湾客人谢孟雄夫妇要来访,都奔走相告,村民们提早一天就把村里的道路清理的又干又净。上午11点半钟,在三明、永安市有关领导及相关部门的陪同下谢孟雄和夫人林澄枝驱车来到了文龙村复兴堡。谢孟雄先生是台湾实践大学董事长,林澄枝女士是中国国民党原副主席、中国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谢孟雄夫妇这次专程前往内地交流访问复兴堡,是有着一段与复兴堡难割的情缘。
65年前,不到10岁的谢孟雄,在父亲谢东闵的带领下与母亲、弟弟从桂林几经周转,来到了永安山区小村——文龙村复兴堡居住。1943年父亲谢东闵从重庆参加台湾党务训练班受训后,任中国国民党直属台湾党部执行委员兼宣传科长。1943年11月党部从漳州迁来永安文龙复兴堡至1945年11月抗战胜利整二年。谢孟雄和母亲从战乱的桂林来到文龙,在这里生活了也整整二年。1945年10月抗战胜利后,一家人随父亲返台。其父谢东闵,字求生,1907年1月25日出生,台湾省彰化人(祖籍福建彰浦),赴台后曾出任高雄县县长;1978年至1994年曾担任台湾地区副领导人(副总统)。
70多岁的谢孟雄身材魁大,步健,思维敏捷。夫妇俩走近复兴堡看到修缮如故的墙堡,显得感慨万千。走进原国民党直属台湾党部的大厅左侧,第一眼看到的是用玻璃镜框装裱,悬挂在厅堂中戴着眼镜,面显微笑的父亲生活照。“真没想到,在这个山区小村里竟能见到家父早年的照片”。老人显得很激动。“这个是丘念台、萧宣增、张兆焕、林忠……,这几位先生与家父生前交往密切,我认识他们”谢孟雄一边指着厅内的照片人物一边念着原直属台湾党部中与父亲共事过的先人的各字。他还不时地与三明、永安的陪同人员叙谈起了这些人在台湾生活中的一些轶事。
当随同记者问起谢孟雄先生对这里的印象时,他回忆说堡内的情况记忆虽然模糊,但还是有的,他说至今还记得有句方言叫‘安达第’,当记者问到‘安达第’是什么意思时,讲到一口流利普通话的他回答记者说,就是‘不知道’的意思,引得他的夫人和陪同人员开怀而笑。
谢孟雄夫妇分别在“中国国民党直属台湾党部”“《台湾抗战史迹》”牌匾下和一幅写有“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惜和平、开创未来”的宣传字画前双双合影留念。在旧址的右侧厢房,夫妇俩兴趣地凝思着当年党部人员在白石灰墙壁上书写的一段思乡诗:“故园东望路茫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劳君传话报平安”。字痕虽淡,但诗意生情,令人寻味。走进大厅左厢房,是当年谢孟雄和父母居住的卧室。不足15平方的木结构卧室,摆放着当年一家人使用过的陈旧古式床,衣橱、长方形桌、太师椅等,抚摸着这些物品,谢孟雄钩起了自己儿时的追忆和对父母亲的缅怀。再次回到60多年前儿时与父母一起生活过的地方,谢孟雄先生激动得几度落泪。他对夫人说,当年是抗日战争最艰苦时候,父亲就在这个堡内与抗日勇士们凭借顽强的意志坚持抗战和筹备接受台湾的前期工作。他说感谢永安人民对直属台湾党部旧址的保护,通过这些遗址文物的再现,牢记那段国难当头,国共携手合作抗战的历史。
“这里是‘把巴’(爸爸)住过的房间,我们一块留个影”夫人林澄枝,拉过还在沉思间的谢孟雄的手,分别在房内不同角度连照了几张合影。她说,做为谢东闵的大媳妇,常常有机会听他讲这段历史,对这里同样充满了期待和感情。
谢孟雄先生在父亲当年办公用过的书桌前欣然提笔留名,并向永安市博物馆张承忠馆长赠送了留有夫妇签名的《谢东闵百岁诞辰纪念集》。
此时已是午后12点半钟。在堡内近一个小时的交访,使得两位老人难舍离去。村干部和许多村民说,人老怀旧,谁没有自己孩提时的追忆?谢先生夫妇在晚年能不辞幸劳跨海来到我们这里故地重游,也算了结了多年的心愿。谢孟雄夫妇俩还亲切地与在场的村干部、村民们交谈,共叙两岸情谊。热情随和地与村干部、村民合影留念。当村民们与他握手告别,希望常回来看看时,谢孟雄、林澄枝夫妇频频点头说,我们还会再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