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黄澹庵先生印谱》,梦幻般地出现在我的眼前,这使得二十余年孜孜不倦的追寻,终告得以梦圆。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永安著名画家林永权,在大同路文庙举办过一次黄澹庵先生印谱展览。虽然,我对篆刻始终是个门外汉,但闻燕城有此等了得人物,心中极为震撼!展出时曾询问永权,言称手中无原件,印谱均为复制而来。当时顿生宏愿,一定要找到这本奇书。
黄澹庵先生,名梓庠,号澹庵,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生,福建永安人。据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林懋义著称:“先生少劬学,肄业鳌峰、致用两书院,文名籍甚。平生酷爱金石文字,善八分书,篆刻亦精良,苟得碑版或古人手迹,虽断简残帙,辄狂喜,摹临竟日,至忘寝食,是以顾体清癯。光绪丁酉(1897年)拔贡生,次年廷试不遇,更值维新失败,先生愤世疾时,一发于诗词,因体益惫焉。1900年遂以病卒,年仅廿九。先生病时,犹取所爱金石文字置枕畔,摩娑不释。”
林懋义,是黄澹庵先生后人黄荫亭(黄曾越)教授的学生,他擅长行草,以临习王羲之《兰亭序》、贺知章草书、蔡襄行书和岳飞《前后出师表》为根基,逐渐形成雅俗共赏的风格。他评论黄澹庵先生的篆刻“追踪汉印,刀法隽永,章法谨严,风格纯厚。”他感叹:“《黄澹庵先生印谱》一卷,不载于传,盖1939年先生后人--先师黄荫亭教授集录刊行。沧海桑田,于今亦罕得见矣。”
我手中的这册《黄澹庵先生印谱》,正是林懋义称之“于今亦罕得见矣”之书。印谱为先生后人黄曾樾,在陪都重庆任后方勤务部秘书期间,由该地绿荫山馆出版,为线装钤印本。民国29年(公元1940年),黄曾樾被任命为该处编辑处少将副处长,专门从事编译战时国外有关军事资料。他在重庆任职6年,与章士钊、李石曾、张大千、马子谷、徐悲鸿等交往甚深。黄曾樾因在重庆郁郁不得志,顿生思乡之情,他把想回闽工作的愿望告诉章士钊,由章士钊写信给福建省政府主席刘建绪,促成在民国31年6月离川回到福建省临时省会永安。
《黄澹庵先生印谱》全一册,白棉纸线装钤印,装帧十分精美。卷首有黄澹庵先生,手持折扇的全身照一帧,显得清瘦儒雅。书中有赵熙赠题诗一首。老先生他是蜀中五老七贤之一,世称“晚清第一词人”,在我国近代川渝传统文人中,乃是一流大文人。他“工诗,善书,间亦作画。诗篇援笔立就,风调冠绝一时。偶撰戏词,传播妇孺之口”。光绪十八年(25岁)高中进士,殿试列二等,选输林院庶吉士。次年,应保和殿大考,名列一等,授翰林院国史馆编修。另有何振岱、李宣龚等名人题写的诗文。全书有印49方。
在细细翻阅印谱后,其间一方“梓庠长寿”之印,读后令人潸然泪下。真是天妒英才,不免掩卷唏嘘。此印谱原为泉州一篆刻家珍藏,不知何故流入民间书市。我闻讯后急忙联络当地书友,终以重金将其购得。当我拿到印谱后,便在第一时间,将此书拿给黄曾樾的亲属、永安市客家研究会会长裴耀松老师观看。他立即挂电话,将《黄澹庵先生印谱》回归故里的喜讯,告诉黄曾樾在福州的后人。抗战东南文化名城永安的乡邦历史文献,又增加了一件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