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联司传单第一集:
00001
《有关67825问题的座谈记录:——大联司就批判67825部队问题找支左站负责人高文开座谈》
时间:1968年3月27日,19点——11点40分,地点支左站二楼会议室。出席人员:大联司代表: 黄某某、林某某、吴某某、鲍某某;支左站负责人:高文开 姜洛夫 伊培春。
印数150份,共6页 。
编者评注:
一、在该资料中,显示的派性一般群众的姓名将一律隐去。二、67825部队,为当时永安驻军。
00002
《有关67825问题的座谈记录:—— 大联司就批判67825部队问题,第二次找支左站负责人高文开座谈》
时间:1968年3月3?日(日期有误编者注),9点——10点30分,地点支左站二楼房间内。出席人员:大联司代表: 黄某某、黄某某、官某某、郑某某、鲍某某;支左站负责人:高文开 姜洛夫。共4页。
00003
转抄《陈毅同志的一张大字报》省机总司《铁军》第八纵队 省委党校兵团《扫残云》转抄 永安地区大联司宣传部转抄 1968年3月28日 共1页。
00004
《城郊代表揭发反革命修正主义份子王佩珍在农业上推行“包产到户”的滔天罪行》大联司农村总部 大联司《斗批改》组整理1967年12月17日 共6页。
00005
《永安地区大联司关于当前革命工作的几点意见》(内部文件,不得外传)1968年1月7日 共4页。
00006
《北京来电》据电话记录 大联司宣传部(缚苍龙)1968年3月29日 印数150份 发本部和大联司所属组织 共2页。
00007
短评:《不高明的魔术师》大联司《射大雕》刻印300份,发至内外(包括对立面)1968年3月29日 共2页。
编者评注:
批判对立面水校东方红公社《燕江评论》的派战文章。
00008
《永安地区无产阶级革命派大联合总司令部外事处关于2•21麻岭事件的声明》1968年2月21日 共2页。
编者评注:
有关对立观点群众组织双方武斗事件。
00009
特大消息:《制造永安2•21事件的四•二Q的份子全部擒获缴械》大联司雷达兵1968年2月22日 共2页。
00010
北京通讯:《福建在京学习班召开围剿派性大会斗争锋芒指向周振祥、郑克诚、四•二0革造会王泉金已开始改弦易辙》 永安地区大联司宣传部转抄 1968年2月22日 共2页。
00011
《永安革造会中真的没有四•二0吗?》大联司《追穷寇》1968年3月10日 共2页。
00012
《大会标语与口号》大会筹备组 1968年2月16日 共1页。
00013
《北京来电》北京最新消息:一、周总理说:福建烂够了,要解决问题啦!二、周总理对郑克诚、周振祥说:你们要把军队搞成什么样?三、周总理说:“四•二0”对形势估计错了,行动也是错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州军区卫校红字派 永安地区大联司宣传部转抄 1967年12月13日 共2页。
00014
《永安地区“大联司”第五号通令》大联司宣传部 1968年2月7日共1页。
编者评注:
内容为在地方驻军的支持下,对立双方群众组织收缴武器。
00015
《强烈抗议——抗议!抗议!最最强烈的抗议!》大联司宣传部 大联司永安县委机关联合总部 1967年11月19日共2页。
编者评注:
永安文革期间,重要的武斗事件之一。
00016
《致永安驻军广大指战员同志的一封公开信》(内容提及对立面革造会向军队夺了10次枪,表示大联司6万名革命造反派要与伟大长城共存亡等等。编者注)大联司《铁军》1967年12月10日 共2页。
00017
《关于立即掀起学习毛泽东思想新高潮的决定》永安地区《掀起学习毛泽东思想新高潮誓师大会》1968年元旦 共1页。
编者评注:
大联司组织
00018
《福州地区收枪、制止武斗监督小组通知》三明军分区翻印 永安地区大联司宣传部转抄 1968年2月26日 共2页。
00019
《北京来电汇编》永安地区大联司宣传部翻印 1968年3月29日 共40页。
编者短评:
文革的无政府状态,真正的时间仅3年不到。从毛主席的第一张大字报开始,到各地成立革命委员会前,此段时间应是文革最丰富、最复杂的阶段,这也是长期被某些人痛楚诟病时期。各种群众组织鱼龙混杂,如雨后春笋般成立,一段时间后均又形成所谓观点对立的两大派。武斗也是在这一期间逐步开始升温并愈演愈烈,大字报、传单,批斗等,各种群众自发编造的口号形象生动,此起彼伏。这种对毛主席、对共产党的热情和信任感是空前的,已经完全达到毫无保留的态度。夫妻之间、兄弟之间、同事之间、任何的人与人之间,都无时不刻地展开的革命大辩论,每分每秒随时随处都在进行。现在人们看起来视乎觉得十分可笑,十分不可理喻,但是在当年,一切都是在认真地进行,一切都是以生命和鲜血在进行捍卫。
大联司,是永安文革期间重要的群众组织,是一个跨行业、跨系统、跨地区的大型联合群众组织,在城乡约有6万余人。此册为简易装订,以后各期亦基本相同。这里似乎没有什么规律可言,应是当事者在文革后期,有心地将身边的文件资料,匆忙地加以装订成册。我们仅从文件资料充满时代特色的标题中,就能闻到永安地区文革高峰期间浓厚的火药味,它是真实反映永安文革重要的第一手珍贵资料。
(续转论坛 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