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学习成为一种习惯,永安市人民检察院通过开设“检察论坛”,锻造了一支业务精湛的“检察尖兵”,铸就了新型的和谐“检魂”。
从“一人一课”到“检察论坛”
如何创新政治理论业务学习方式?2010年开始,检察院开展检察官上讲台,每周“一人一课”活动,积极探索检察官教检察官,共同提高的互动式学习教育模式。
形式多样、不走过场、注重实效,这是该院设立“一人一课”学习制度的初衷,方案要求不论是领导干部还是一般干警,都要根据各自岗位实际及特长,不限内容、自选主题、运用课件为全院干警作专题报告。目前已有4070余位干警登上讲台为全院干警授课,讲课人员涉及院党组成员、中层干部、新进干警、工勤人员等各个层面,教学内容也涵盖刑事法律、廉政文化、历史知识、学习心得等多个方面。
为了继续拓宽学习的深度和广度,该院从2012年开始增设“检察论坛”,突出授课干警与听课之间的互动,力争让“检察论坛”成为一个生动的课堂,一个知识的中转站,一个全院干警的“心灵氧吧”。
在论坛上,大家畅所欲言,通过观点碰撞,形成了统一的思想,准备完善检察联络制度,改变以往由一个科室挂一个点的办法,专门在该院设立了检察联络办公室,人员由曾经担任过科室长且具有丰富群众工作经验的资深检察官担任,以加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力度。
“头脑风暴”锻造“检察尖兵”
永安市人民检察院办公室副主任陈娴经常参加各级演讲比赛并获奖,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演讲家”。她上课时以演讲技巧为题,通过演讲实例和形体语言,采取问答方式,旁征博引,妙语连珠,博得在场干警的阵阵掌声。
为激励检察干警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该院围绕检察工作的热点问题,还不定期在“检察论坛”开展主题学习,力求在全院干警中掀起一场解放思想的“头脑风暴”。像这样围绕热点问题,“检察论坛”每年都会举办两次以上。审视醉驾入刑、如何为检察事业增添光彩、永安检察发展论坛、党员结对子等专题研讨活动,都开展得有声有色,在全院上下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检察论坛”这个特色平台的学习,该院整体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也催生出一批“检察尖兵”。该院的学习成果论文,2011年至2012年省级采用7篇,国家级采用35篇,其中市级获奖10篇,省级获奖2篇。其中,2011年,《永宁高速A2标段群体性事件的矛盾化解》和《林业案件生态公益补偿机制》两篇经验材料被最高人民检察院以专报形式采用,在全国检察系统引起良好反响。
该院因势利导,设置专项经费用于保障和奖励干警提升学历层次,先后有4名干警获得在职法律硕士学位,目前该院干警法律本科以上学历达86%;组织干警参加司法考试封闭式培训,保障2个月备考时间,近三年来先后有14名干警通过司法考试,通过率达64.7%,在全市乃至全省检察系统位居前列;结合教育培训情况,争取组织人事部门支持,近三年来先后有20人竞职成为院中层干部,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
学习引擎铸就和谐“检魂”
在先进文化的激励下,该院各项检察工作遍地开花,处处结果。走进该院院史陈列馆,近年来获得的各项荣誉赫然在目:先后三次被最高人民检察院授予“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两次荣立全国检察机关“集体一等功”,成功创建“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示范窗口”,先后有97个集体、120人次受到各级表彰,并被三明市委政法委作出决定在全市政法系统开展向该院学习的活动。
永安检察人在“检察论坛”的文化熏陶中孕育着生生不息的检察之“根”与检察之“魂”,增加办案检察干警文化厚度和办案能力。去年,该院督办的该市年度“十类民生实事项目”巴溪流域整治工程,经验做法被福建省检察院专刊采用,并作为闽宁两省区检察工作协作座谈会重点交流课题,引起高度关注。
该院在学习中还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青年检察官志愿者与永安四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开展结对活动。2012年5月,该院“检察牵小手”青年志愿服务队荣获“三明市五四青年奖章集体”,制作的《以法托起七彩之梦》农民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自护教育课程,经团中央、中国志愿者协会评选,成为福建省唯一入选全国首批“七彩课堂”示范课程。(郑继涛)